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收藏幾個版本的經典連環畫《孫悟空三打白骨精》及引起的回憶

《孫悟空三打白骨精》, 不論是趙宏本、錢笑呆的上世紀60年代獲獎的110頁版, 還是王亦秋參與的上世紀70年代又稱“幹校版”的118頁修訂版, 都是西遊記連環畫的最高峰, 《孫悟空三打白骨精》與劉繼卣的《水簾洞》、《筋斗雲》和《鬧天宮》三部西遊作品一起雙峰插雲、高山仰止。 有趣的是劉繼卣曾經單獨及與任率英合作為人民美術出版社的兩版三打畫過封面, 這算不算南北“強強合作”?

《孫悟空三打白骨精》連環畫作為一個完整的故事比原著要精彩不少, 從發現白骨精直至將其消滅, 孫悟空實際上前後打了四次, 涵蓋了原著第二十七回“屍魔三戲唐三藏 聖僧恨逐美猴王”及“義激美猴王”、“平頂山”、“小雷音寺”等其他章回的重要故事內容及部分情節。

精彩的故事腳本編者王星北自然功不可沒, 但也造成三打難以與其他西遊連環畫作品匹配的“缺點”。

對普通連友, 至少對本人來說, 三打是永遠也看不夠的。 包括年畫版、上色版在內, 各版《孫悟空三打白骨精》本人收了不下十七八種, 但還不想“收手”。 最近就連續添了四種。 當然, 在浩如煙海的大量三打版本中, 這點只是“滄海一粟”。

一, 上海人民出版社40開修訂版

對本人這個年齡段的人來說, 自然《孫悟空三打白骨精》修訂版最熟悉。 以至於後來第一次買110頁版, 總感到有點“不太像”, 後來才明白原來完全是兩個版本。

在不識字時, 上海人民版署名“上海市新聞出版系統“五·七”幹校《孫悟空三打白骨精》創作組”的40開三打就是自己的“連藏”了, 這是外婆給我買的, 同時送給我的還有從兒童用品商店買的一支木頭槍。 當時弄堂裡一半以上男孩有三打, 但多是64開版本, 我自然不知道什麼“開”的區別, 也不知道其價格不同, 只知道“我的比他們的都要大”。 與很多同時代的人一樣, 我是先知道三打, 後來才知道其出自名著《西遊記》。 本人一旦認了幾個字, 就很想閱讀原著並強烈企盼其他西遊連環畫問世。

本人從小“看著三打長大”, 其中的人物造型、奇峰怪石、古樹藤蔓、雲煙瀑布、神奇的變幻和曲折的情節爛熟於心, 由此對號稱以三打為繪製依據實則大多數連皮毛都很難接近的湘美西遊一直提不起很大興趣。

當然, 湘美西游作為一個著名版本是無法否定的, 其中也出現了像陳安民等所繪的幾本精品及幾乎張張精彩的封面。 湘美再版及最近的十冊黑美原稿大精本人也收了, 這是後話。

《孫悟空三打白骨精》兩種版本各有千秋, 但本人更偏愛修訂版, 倒不是先入為主, 而是部分畫面有了合理化提升:如豬八戒在水簾洞口求見孫悟空那幅, 修訂版畫出了瀑布打在釘耙上濺起的水花, 相對而言, 初版的那幅就顯得平淡。 而最最主要的是修訂版看起來更過癮。 舉個例子:修訂版將孫悟空變成假金蟾的過程花了3頁細緻地交代了出來, 這是初版沒有的。

雖然由此提前揭曉了在妖洞假金蟾突然變成孫悟空的懸念並減少了由此帶來的驚喜, 但這只對第一次閱讀且對情節一無所知的讀者有效, 對“看了又看”的連友已不起任何作用。 對深愛三打的讀者來說, 自然畫面越詳細越過癮。 當然, 孫悟空幾個戲曲亮相式的造型有點生硬。 本人還特別喜歡封面上孫悟空那“毛臉雷公嘴”的形象, 但繪者是誰好像一直沒有定論。

後來劉繼卣的《水簾洞》人民美術出版社再版了, 本人到手後馬上閃現出最好再多出幾種西遊連環畫可以與三打相連, 慢慢組成一套完整西遊的念頭。 不久上美《智激美猴王》、《怒打假國丈》陸續重版, 河北人民版的再版西游的《黑風山》、《高老莊》、《小雷音寺》等也逐漸問世,

本人的完整西游想法更向前了一步。

本人曾先後認為鄭家聲的《智激美猴王》及張鹿山的《黑風山》是畫得最好的西遊連環畫, 但這種看法不過曇花一現, 兜兜轉轉, 心目中難以逾越的高峰還是很快回到《孫悟空三打白骨精》。

但是, 《孫悟空三打白骨精》40開後來同本人的許多連環畫一樣不見了、失蹤了、沒有了, 雖然近年連環畫出版社也出版過修訂版且本人也收了, 但想對三打修訂版原汁原味地回味的想法近年一直無法釋懷。 於是經常關注舊書網尋找和等待品相及價格都過得去的舊40開三打, 直至近日訂購了一冊1972年9月一版1973年10月三印的版本用以慰藉自己的心靈。 品相雖不算好, 扉頁及少數內頁還寫過字, 但卻不影響懷舊。 當然網上接近全品的也有,但價格也“可觀”。也不是不存在價格適中且品相更好的,但往往是1976年12月重印的,雖然封底標識只差年月版別,但扉頁作了改動,已遠非當年的感覺了。當然,今後若有品相更好價格又適中的本人自然也不會拒絕。

到手後小心翼翼翻了一遍,上海市印刷一廠印刷的這個版本的清晰度非常理想,看來當年作為“任務”的“滾燙出爐”的原稿印刷畢竟不同凡響。

不知現在110頁版和118頁版的原稿是否都安好?想當年趙宏本奉命修改三打想調110頁版原稿就未能如願。

這次收的書影。

73版(上圖)與76版(下圖)扉頁的比較。

線條“剛勁有力”“銳度十足”的內頁印刷

二,連環畫出版社豎50開修訂版

迄今重版過修訂版的可能只有連環畫出版社,本人曾收了2012年7月九軒豎32開無框版,雖然最後附有王亦秋先生回憶修訂版繪製過程及緬懷趙錢兩位前輩的文章,但繪者一欄未署王亦秋的名字,本人一直以為這是個缺憾。當本人近期見到早出一年的連社2011年5月豎50開有框版,便毫不遲疑地收入囊中。寶貴的是該版本繪者一欄加上了王亦秋先生的名字。其實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出版的64開三打已經署趙錢王三人的名字了。

這也是本次收的四本三打中唯一的未拆封新書。

包括32開封面,與上海人民出版社72版相比,畫面上下都有拓展(線條上下),但細看添加的“接筆”痕跡若隱若現。

32及50開的比較。

與32開的扉頁比較,50開署了王亦秋的名字

三,外文出版社1975年豎18開豎英文版

外文版《孫悟空三打白骨精》過去本人一直不夠重視,當然主要原因是不太見得到。最近收了1975年外文出版社的豎18開二版三印的英文版,品相較好且價格公道,所以沒怎麼猶豫就下了訂單。有趣的是當年國內都是118頁的修訂版大行其道,外文版卻依然採用孫悟空並不全是高大英武甚至還因唐僧念緊箍咒疼得滿地打滾的110頁的初版,這本內頁印刷一般。其實不同語種的外文版還真出過不少,當然英文版是最常見的,其他還有法語、德語、泰語、日語、西班牙語、孟加拉語、越南語等等甚至還有世界語版,其實除文字不同,其他裝幀及內容都差不多,這些書都是1964至1986年之間出版印刷的。雖然都是國內翻譯國內出版,但還是說明三打早就“走向世界”了。

書影

扉頁

內頁

版權頁

四,連環畫出版社2003年48開新老“混合”版

除了110頁版和118頁版,連社2003年左右還搞出一個將兩者結合在一起的131頁版,這版以初版的110頁為基礎,加上了如孫悟空變假金蟾、孫悟空在花果山作沉思狀、五個孫悟空“圍毆”白骨精、孫悟空口吐神火、孫悟空逼視“村姑”等的21幅修訂版新增畫面,並儘量避免了如白骨精寶座背景兩版連環畫的明顯不同、妖洞地毯初版有而修訂版無的不調和處,但還是有穿幫處。至於兩版孫悟空明顯不同的金箍造型則無法規避了,好在開本小(48開),不知情者也不會注意。雖然印刷品質不符合作為一個連友的基本要求,但作為一個別具一格的“新版本”,收一冊聊備一格,也是不錯的選擇。131頁版至少有過平裝和硬封兩三個版本,硬封48開版是人美出的。本人最近收了連社收入“古代故事畫庫”的“花邊”平裝本,雖然在內容簡介中提到了王亦秋先生並對他表達了謝意,但繪者欄仍未署其名。

新老版混搭的內頁

末頁顯示的頁數

封底

圖文:松林的清晨(連趣網同學)

當然網上接近全品的也有,但價格也“可觀”。也不是不存在價格適中且品相更好的,但往往是1976年12月重印的,雖然封底標識只差年月版別,但扉頁作了改動,已遠非當年的感覺了。當然,今後若有品相更好價格又適中的本人自然也不會拒絕。

到手後小心翼翼翻了一遍,上海市印刷一廠印刷的這個版本的清晰度非常理想,看來當年作為“任務”的“滾燙出爐”的原稿印刷畢竟不同凡響。

不知現在110頁版和118頁版的原稿是否都安好?想當年趙宏本奉命修改三打想調110頁版原稿就未能如願。

這次收的書影。

73版(上圖)與76版(下圖)扉頁的比較。

線條“剛勁有力”“銳度十足”的內頁印刷

二,連環畫出版社豎50開修訂版

迄今重版過修訂版的可能只有連環畫出版社,本人曾收了2012年7月九軒豎32開無框版,雖然最後附有王亦秋先生回憶修訂版繪製過程及緬懷趙錢兩位前輩的文章,但繪者一欄未署王亦秋的名字,本人一直以為這是個缺憾。當本人近期見到早出一年的連社2011年5月豎50開有框版,便毫不遲疑地收入囊中。寶貴的是該版本繪者一欄加上了王亦秋先生的名字。其實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出版的64開三打已經署趙錢王三人的名字了。

這也是本次收的四本三打中唯一的未拆封新書。

包括32開封面,與上海人民出版社72版相比,畫面上下都有拓展(線條上下),但細看添加的“接筆”痕跡若隱若現。

32及50開的比較。

與32開的扉頁比較,50開署了王亦秋的名字

三,外文出版社1975年豎18開豎英文版

外文版《孫悟空三打白骨精》過去本人一直不夠重視,當然主要原因是不太見得到。最近收了1975年外文出版社的豎18開二版三印的英文版,品相較好且價格公道,所以沒怎麼猶豫就下了訂單。有趣的是當年國內都是118頁的修訂版大行其道,外文版卻依然採用孫悟空並不全是高大英武甚至還因唐僧念緊箍咒疼得滿地打滾的110頁的初版,這本內頁印刷一般。其實不同語種的外文版還真出過不少,當然英文版是最常見的,其他還有法語、德語、泰語、日語、西班牙語、孟加拉語、越南語等等甚至還有世界語版,其實除文字不同,其他裝幀及內容都差不多,這些書都是1964至1986年之間出版印刷的。雖然都是國內翻譯國內出版,但還是說明三打早就“走向世界”了。

書影

扉頁

內頁

版權頁

四,連環畫出版社2003年48開新老“混合”版

除了110頁版和118頁版,連社2003年左右還搞出一個將兩者結合在一起的131頁版,這版以初版的110頁為基礎,加上了如孫悟空變假金蟾、孫悟空在花果山作沉思狀、五個孫悟空“圍毆”白骨精、孫悟空口吐神火、孫悟空逼視“村姑”等的21幅修訂版新增畫面,並儘量避免了如白骨精寶座背景兩版連環畫的明顯不同、妖洞地毯初版有而修訂版無的不調和處,但還是有穿幫處。至於兩版孫悟空明顯不同的金箍造型則無法規避了,好在開本小(48開),不知情者也不會注意。雖然印刷品質不符合作為一個連友的基本要求,但作為一個別具一格的“新版本”,收一冊聊備一格,也是不錯的選擇。131頁版至少有過平裝和硬封兩三個版本,硬封48開版是人美出的。本人最近收了連社收入“古代故事畫庫”的“花邊”平裝本,雖然在內容簡介中提到了王亦秋先生並對他表達了謝意,但繪者欄仍未署其名。

新老版混搭的內頁

末頁顯示的頁數

封底

圖文:松林的清晨(連趣網同學)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