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姿勢|監管靠什麼?海關高科技、黑科技全揭秘

向科技要效率, 向科技要管理, 向科技要人力。 近年來, 全國海關借助科技手段, 用多重科技“組合拳”不斷提高海關監管服務水準, 同時, 開創海關管理模式“無線時代”, 不但便利企業通關, 且提高了海關工作效能。

上海海關:

全方位“智慧”監管

智慧化卡口:過卡時間壓縮96%

自2014年4月以來, 上海海關先後分兩期對上海自貿區內4個特殊監管區域的海關卡口通道實施智慧化建設和管理應用, 目前共建成智慧化卡口通道108道, 完成自貿區海關智慧化卡口全覆蓋, 實現對進出區車輛及貨物監管資訊的自動識別、自動比對、自動驗放, 智慧化驗放車輛平均過卡時間大幅壓縮96%。

H986集中審像:省時、省人、省力

集中審像系統即實現了H986設備的網路化和系統化, 也實現了H986設備與海關H2000資料的資料聯通, 為機檢的效能發揮, 以及開展無紙化審像工作奠定了基礎。 採用集中式工作模式,

可以優化人力配備, 有效緩解審像關員人力資源緊張的情況, 同時系統採用均衡派圖的工作模式, 合理分派關員審圖工作量, 全面提高工作效率, 並有利於解決原先不同技檢站之間工作模式不同帶來的執法不統一問題。

報關人員實名認證系統:杜絕報關“黃牛”

為進一步加強對報關單位及報關人員的實際監管, 上海海關2016年3月1日起, 在關區公告實施報關人員身份實名認證制度。 系統上線至今, 共驗核報關人員47.14萬人次, 發現未辦理報關人員備案1041人次, 經整肅後關區報關人員驗核不通過比例從驗核啟動時的3.86%降至目前的0.18%, 168名“重點提示人員”完善備案、取消風險預警, 關區報關現場秩序得到有效規範。

通關寶:每日活躍使用者15000個

上海資料分中心開發建設了集互聯網網站、微信、手機APP於一體的移動互聯網通關綜合資訊服務平臺“通關寶”, 結合洋山保稅港區先報關後進港的特殊業務模式, 開發了出口貨物通關物流狀態查詢功能, 後又陸續推出了報關單、艙單、個人郵包、無紙化查驗等通關狀態查詢功能,

以及企業年報狀況、反傾銷反壟斷政策法規、規範申報要素等政策法規類的查詢功能, 既方便了企業物流運作, 又為海關通關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撐。

“上海海關易歸類”微信公眾號:以實用為導向

“商品易歸類服務”是上海自貿區海關創新制度之一, “上海海關易歸類”微信公眾號是其中的重要內容。 運行兩年多以來, “上海海關易歸類”微信號關注使用者達2萬餘人, “稅號稅率”查詢模組受理使用者查詢20余萬次, 發佈“機電商品歸類ABC”“協調制度入門”、年度稅則調整案例、重點商品歸類指引, 轉發海關總署公告、歸類行政裁定等資訊220餘期, 獲閱讀轉發25萬餘人次, “歸類考場”參加測試用戶千餘人,

並獲評“2016年政府網站政務微信卓越獎”。

南京海關:

“掌握”全程物流

“移動單兵”:即時記錄查驗進展

移動查驗單兵系統是海關人工查驗過程中運用的手持移動智慧終端機設備, 即時記錄查驗進展情況, 瞭解查驗相關資訊, 提交查驗報告, 對查驗貨物進行即時處理的通關服務系統。

“掌上物流”:物流資訊即時線上

“掌上物流”全稱叫作“基於物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的海關智慧化管理”專案, 2016年南京海關將“掌上物流”納入關區重點改革項目, 引入移動互聯網技術以及高清智慧光學識別等多種物聯網技術, 打造新型海關智慧卡口驗放系統。

船舶監管APP:“口袋裡的監管”

張家港口岸船舶監管移動平臺(以下簡稱“船舶監管APP”)是由南京海關隸屬張家港海關聯合張家港電子口岸開發的, 為張家港船舶代理、船舶供應企業提供了便捷的申報和列印,企業申報辦理船舶進出港手續突破了時間、地點的限制,國際船舶管理服務水準有效提升。

拱北海關:

口岸“黑科技”

毫米波設備:“米粒”級精准查緝

“毫米波”快速人身掃描器是海關總署部署試點的新技術設備,通過對毫米波照射被檢測人體形成的反射線進行高速分析。

行李物品CT機: 判圖查驗智能化

自2017年10月25日拱北海關在橫琴海關正式啟用CT機智能審圖功能以來,應用CT機機檢查獲旅客違規攜帶的酒、籌碼、名牌包以及iPhoneX手機等物品,為全國海關旅檢管道應用新科技設備積累了良好的經驗。

CS1000T:給通關小客車做CT

頂照式小客車機檢查驗設備CS1000T是橫琴海關在全國海關率先使用的頂照式機檢查驗設備,具有非侵入、高通過率的特點,有效提升客車查驗的精准性與便捷度,在“粵澳小客車查驗結果參考互認”框架下助力珠海橫琴口岸、澳門蓮花口岸通關效率持續提升。

底盤機器人:車下“巡警”

底盤機器人是拱北海關在貨運監管管道創新查驗手段、應用新科技設備的重要舉措,著力解決傳統查驗手段較難覆蓋的薄弱環節,提升貨運監管效能,同時積極有效應對海關監管場所安全監管新形勢。自2016年6月啟用至今,橫琴海關、閘口海關累計使用底盤機器人查驗車輛逾千台,有效震懾了企圖利用車底及車體暗格進行夾藏走私的不法行為。

“人臉識別”:快速通關+高效打私

“人臉識別技術”是海關總署在拱北口岸試點的新技術。2017年11月29日拱北海關在拱北口岸正式啟動“人臉識別技術”實地應用測試工作,專案覆蓋拱北口岸進境旅檢現場所有監管通道。啟用近半個月以來,該關在拱北口岸查獲進境旅客走私違規案件247宗, 案值約189.5萬元,同比分別增長65.8%、7%,對走私活動形成有效打擊和震懾。

監管通關資訊平臺:連通“最後一公里”

中山監管通關資訊平臺於2014年正式啟動建設,2017年6月在中山所有碼頭全面上線。平臺上線以來,中山進出口企業減少提交報關單及隨附單證近110萬份,免列印查驗通知書13447份,免人工校對紙質提運單42.4萬份;碼頭經營企業免打印紙質出閘放行條69.6萬份,實現“資料多跑路、企業少跑腿”。

環島電子圍網系統:全國海關第一個

環島電子圍網監控系統是拱北海關在橫琴自貿區成功建設運用的全國海關第一個虛擬電子圍網,實現了對橫琴自貿區53公里環島沿線無盲區、全天候、即時智慧監控,在管住、管好的同時,最大限度地便利人員進出。橫琴海關利用環島電子圍網系統,僅用15名工作人員就實現了對橫琴自貿片區53公里海岸線24小時全天候的監管。

深圳海關:

“大資料”打造立體風險防控

智慧旅客通道:3秒識別,6秒驗證

智慧旅客通道由海關組織研發,通道功能強大,3秒之內即可識別通行證、回鄉證、臺胞證、各國護照等各種通關證件,6秒之內可以完成風險驗證,並做出通道開啟或報警決定。自6月份系統上線以來,深圳海關應用智慧旅客通道查獲了一批典型案件, 羅湖、福田和深圳灣三大旅檢口岸共計查獲人身綁藏案件20宗,“水客”三次入刑案件56宗,查獲含可待因成分的止咳水案件5宗。

旅檢通關監管新設備:機器代人

2017年下半年,包括旅客通關安全監管平臺、旅客自助終端、智慧查驗台等在深圳海關投入使用。通過在旅檢現場配備監管新技術新設備,為傳統的旅檢監管方式帶來智慧的大腦,強化正面監管,同時解放現場人力,實現“機器代人”。

公路口岸查驗作業輔助管理系統:實貨查驗時長壓縮46%

深圳海關公路口岸查驗作業輔助管理系統是深圳海關結合關區監管業務實際自主開發,通過重構查驗管理機制、優化查驗作業流程、創新查驗監督機制、打造立體風險防控,實現查驗管理優化升級。

海關業務運行監測平臺:智慧防控風險

深圳海關業務運行監測平臺是實現職能管理資訊化、智慧化的工具,具有展示、分析、預警、評估4大功能。職能部門借助平臺可迅速預判、直接干預業務異常情況,通過智慧化的監控指標,即時發現現場海關執法作業中異常情況(如:通關時效),系統自動進行三級預警干預,發現通關問題及時,督促處置問題迅速。

關務雲:海關管理“無線時代”

深圳海關關務雲移動應用平臺是落實海關總署“互聯網+海關”的重要舉措,平臺利用本地緩存、圖片自動壓縮等技術,提高即時資料傳輸效率;運用1+N模式集成多功能模組,實現與新聞系統、通訊錄、幹部綜合管理系統、短信平臺、無憂超市等系統的對接;利用設備綁定、資料丟失防護、VPN連接、加密傳輸、浮水印背景等技術保障終端、網路及應用的安全。

寧波海關:

讓海關工作更“智慧”

安全智慧鎖:港口與腹地“無縫銜接”

為了更好管控途中運輸的風險,消除監管盲區,寧波海關以安全智慧鎖為核心,結合衛星定位技術,即時接收監管貨物途中運輸的路徑、時間、封志狀態等資訊。對施加安全智慧鎖的貨物從掛鎖、施封、在途到驗封、開鎖進行全程、閉環式監控。以安全智慧鎖為應用的物聯網監控新模式下,實現資訊快速讀取、後臺資料自動校驗,省去資料錄入操作,單次施封和驗封時間均可由3分鐘減少至10秒。

“智能機檢”:強化海關監管效能

機檢查驗是憑藉大型掃描設備等對集裝箱貨物實施不開箱、非侵入查驗,是海關查驗手段的一項重大改革,具備高效率、低成本、非侵入式的優勢,契合了企業、海關共同需求,是強化海關監管效能的重要引擎。2017年截至11月,機檢查驗已完成報關單46896票、集裝箱60860個,占該關全關區查驗量的48.23%和57.59%。智慧審圖系統輔助關員審圖作業,大大提高審圖效率,加快了機檢查驗速度,提高了審圖的準確度。2017年,機檢查驗平均時效縮短至2.23小時。

智慧會議系統:讓會議更高效

寧波海關智慧會議系統的投入使用可以充分利用會議資源,規範會議管理,快速便捷更新會議材料,隨時隨地查閱資訊,實現了會議管理規範化,會議材料無紙化,會議各環節全流程覆蓋,各類安卓、iphone多設備支援,並實現與通知、公告、短信等多系統無縫聯動。

“智慧雲”系統:辦公高速通道

寧波海關“智慧雲”系統集“個人雲”“部門雲”“雲記事”于一體,創新文檔管理新模式,支援檔上傳、分類和檢索功能,打破原先“封閉性”的電子文檔形式,實現部門內公告計畫、活動相冊、檔案資料等管理網與移動端同步共用,創建部門“雲端”知識庫。並實現文檔在管理網與移動辦公系統手機端的共用,能夠在手機端隨時隨地查看個人收藏和分享的檔資料,提高辦公效率。

↓↓↓

下載方式可在本微信號輸入dzk查看

編輯、發佈:代俊

為張家港船舶代理、船舶供應企業提供了便捷的申報和列印,企業申報辦理船舶進出港手續突破了時間、地點的限制,國際船舶管理服務水準有效提升。

拱北海關:

口岸“黑科技”

毫米波設備:“米粒”級精准查緝

“毫米波”快速人身掃描器是海關總署部署試點的新技術設備,通過對毫米波照射被檢測人體形成的反射線進行高速分析。

行李物品CT機: 判圖查驗智能化

自2017年10月25日拱北海關在橫琴海關正式啟用CT機智能審圖功能以來,應用CT機機檢查獲旅客違規攜帶的酒、籌碼、名牌包以及iPhoneX手機等物品,為全國海關旅檢管道應用新科技設備積累了良好的經驗。

CS1000T:給通關小客車做CT

頂照式小客車機檢查驗設備CS1000T是橫琴海關在全國海關率先使用的頂照式機檢查驗設備,具有非侵入、高通過率的特點,有效提升客車查驗的精准性與便捷度,在“粵澳小客車查驗結果參考互認”框架下助力珠海橫琴口岸、澳門蓮花口岸通關效率持續提升。

底盤機器人:車下“巡警”

底盤機器人是拱北海關在貨運監管管道創新查驗手段、應用新科技設備的重要舉措,著力解決傳統查驗手段較難覆蓋的薄弱環節,提升貨運監管效能,同時積極有效應對海關監管場所安全監管新形勢。自2016年6月啟用至今,橫琴海關、閘口海關累計使用底盤機器人查驗車輛逾千台,有效震懾了企圖利用車底及車體暗格進行夾藏走私的不法行為。

“人臉識別”:快速通關+高效打私

“人臉識別技術”是海關總署在拱北口岸試點的新技術。2017年11月29日拱北海關在拱北口岸正式啟動“人臉識別技術”實地應用測試工作,專案覆蓋拱北口岸進境旅檢現場所有監管通道。啟用近半個月以來,該關在拱北口岸查獲進境旅客走私違規案件247宗, 案值約189.5萬元,同比分別增長65.8%、7%,對走私活動形成有效打擊和震懾。

監管通關資訊平臺:連通“最後一公里”

中山監管通關資訊平臺於2014年正式啟動建設,2017年6月在中山所有碼頭全面上線。平臺上線以來,中山進出口企業減少提交報關單及隨附單證近110萬份,免列印查驗通知書13447份,免人工校對紙質提運單42.4萬份;碼頭經營企業免打印紙質出閘放行條69.6萬份,實現“資料多跑路、企業少跑腿”。

環島電子圍網系統:全國海關第一個

環島電子圍網監控系統是拱北海關在橫琴自貿區成功建設運用的全國海關第一個虛擬電子圍網,實現了對橫琴自貿區53公里環島沿線無盲區、全天候、即時智慧監控,在管住、管好的同時,最大限度地便利人員進出。橫琴海關利用環島電子圍網系統,僅用15名工作人員就實現了對橫琴自貿片區53公里海岸線24小時全天候的監管。

深圳海關:

“大資料”打造立體風險防控

智慧旅客通道:3秒識別,6秒驗證

智慧旅客通道由海關組織研發,通道功能強大,3秒之內即可識別通行證、回鄉證、臺胞證、各國護照等各種通關證件,6秒之內可以完成風險驗證,並做出通道開啟或報警決定。自6月份系統上線以來,深圳海關應用智慧旅客通道查獲了一批典型案件, 羅湖、福田和深圳灣三大旅檢口岸共計查獲人身綁藏案件20宗,“水客”三次入刑案件56宗,查獲含可待因成分的止咳水案件5宗。

旅檢通關監管新設備:機器代人

2017年下半年,包括旅客通關安全監管平臺、旅客自助終端、智慧查驗台等在深圳海關投入使用。通過在旅檢現場配備監管新技術新設備,為傳統的旅檢監管方式帶來智慧的大腦,強化正面監管,同時解放現場人力,實現“機器代人”。

公路口岸查驗作業輔助管理系統:實貨查驗時長壓縮46%

深圳海關公路口岸查驗作業輔助管理系統是深圳海關結合關區監管業務實際自主開發,通過重構查驗管理機制、優化查驗作業流程、創新查驗監督機制、打造立體風險防控,實現查驗管理優化升級。

海關業務運行監測平臺:智慧防控風險

深圳海關業務運行監測平臺是實現職能管理資訊化、智慧化的工具,具有展示、分析、預警、評估4大功能。職能部門借助平臺可迅速預判、直接干預業務異常情況,通過智慧化的監控指標,即時發現現場海關執法作業中異常情況(如:通關時效),系統自動進行三級預警干預,發現通關問題及時,督促處置問題迅速。

關務雲:海關管理“無線時代”

深圳海關關務雲移動應用平臺是落實海關總署“互聯網+海關”的重要舉措,平臺利用本地緩存、圖片自動壓縮等技術,提高即時資料傳輸效率;運用1+N模式集成多功能模組,實現與新聞系統、通訊錄、幹部綜合管理系統、短信平臺、無憂超市等系統的對接;利用設備綁定、資料丟失防護、VPN連接、加密傳輸、浮水印背景等技術保障終端、網路及應用的安全。

寧波海關:

讓海關工作更“智慧”

安全智慧鎖:港口與腹地“無縫銜接”

為了更好管控途中運輸的風險,消除監管盲區,寧波海關以安全智慧鎖為核心,結合衛星定位技術,即時接收監管貨物途中運輸的路徑、時間、封志狀態等資訊。對施加安全智慧鎖的貨物從掛鎖、施封、在途到驗封、開鎖進行全程、閉環式監控。以安全智慧鎖為應用的物聯網監控新模式下,實現資訊快速讀取、後臺資料自動校驗,省去資料錄入操作,單次施封和驗封時間均可由3分鐘減少至10秒。

“智能機檢”:強化海關監管效能

機檢查驗是憑藉大型掃描設備等對集裝箱貨物實施不開箱、非侵入查驗,是海關查驗手段的一項重大改革,具備高效率、低成本、非侵入式的優勢,契合了企業、海關共同需求,是強化海關監管效能的重要引擎。2017年截至11月,機檢查驗已完成報關單46896票、集裝箱60860個,占該關全關區查驗量的48.23%和57.59%。智慧審圖系統輔助關員審圖作業,大大提高審圖效率,加快了機檢查驗速度,提高了審圖的準確度。2017年,機檢查驗平均時效縮短至2.23小時。

智慧會議系統:讓會議更高效

寧波海關智慧會議系統的投入使用可以充分利用會議資源,規範會議管理,快速便捷更新會議材料,隨時隨地查閱資訊,實現了會議管理規範化,會議材料無紙化,會議各環節全流程覆蓋,各類安卓、iphone多設備支援,並實現與通知、公告、短信等多系統無縫聯動。

“智慧雲”系統:辦公高速通道

寧波海關“智慧雲”系統集“個人雲”“部門雲”“雲記事”于一體,創新文檔管理新模式,支援檔上傳、分類和檢索功能,打破原先“封閉性”的電子文檔形式,實現部門內公告計畫、活動相冊、檔案資料等管理網與移動端同步共用,創建部門“雲端”知識庫。並實現文檔在管理網與移動辦公系統手機端的共用,能夠在手機端隨時隨地查看個人收藏和分享的檔資料,提高辦公效率。

↓↓↓

下載方式可在本微信號輸入dzk查看

編輯、發佈:代俊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