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帶你瞭解2017年全球婦女就業狀況!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本公眾號

勞動世界中存在的性別差距是國際社會面臨的一個十分緊迫的問題。 婦女的勞動力市場參與度低於男性,

並且參與到勞動力市場中的婦女找到工作的可能性低於男性。 即便她們找到了一份工作, 也通常會遭受工作場所中的各種不平等待遇。

女性勞動參與率大大低於男性, 而女性失業率持續高於男性

2017年, 全球婦女勞動參與率為49.4%, 比男性勞動參與率低26.7個百分點。 預計2018年全球婦女勞動參與率為49.3%, 比上年下降0.1個百分點, 比同期男性勞動參與率仍低26.7個百分點。 男性與女性勞動參與率長期處於下降趨勢是造成這種差距的主要原因。 全球勞動參與率從1997年65.7%, 下降至2017年62.9%, 下降了2.8個百分點。

2017年, 新興國家男性比女性勞動參與率高30.6個百分點; 發達國家男性比女性勞動參與率高16.1個百分點; 發展中國家男性比女性勞動參與率只高12.3個百分點。

發展中國家勞動參與率男女之間差距較小的原因主要是由於生活所迫, 女性必須去工作造成的。

自1997年以來, 全球女性失業率一直比男性高0.8個百分點。 然而, 新興國家2007年女性比男性失業率高0.5個百分點, 到2017年女性比男性失業率高0.7個百分點, 兩者之間差距有所擴大。 與此相比, 自1997年以來, 無論是發展中國家還是發達國家, 女性與男性失業率差距均有所收窄, 分別收窄了0.2個百分點和0.8個百分點, 但是, 女性失業率仍高於男性。

女性從事工薪就業的機會少於男性, 女性更有可能從事脆弱形式的就業

雖然婦女更有可能從事於某些職業和行業中的工作, 但是, 她們從事工薪就業的機會少於男性, 並且更有可能處於脆弱的就業形式。

(一)隨著經濟發展, 轉入工薪就業的女性多於男性

全球就業總量中, 工薪就業所占份額從1997年48.4%, 上升至2017年54.8%。 在此期間, 女性工薪就業人數在女性就業總量中所占份額從46.5%上升至55.4%, 上升了8.9個百分點;而男性工薪就業人數在男性就業總量中所占份額從48.4%上升至54.4%, 只上升6個百分點;女性上升幅度大於男性。

國家的經濟發展水準決定婦女從事工薪就業的程度。 在發展中國家, 只有13.6%女性從事工薪就業, 男性這一資料為24.6%; 而在發達國家, 89.1%女性從事工薪就業, 男性這一資料為83.7%。 在新興國家, 女性和男性從事工薪就業的比例均為50%。

2007年至2017年期間, 全球男性和女性工薪就業占比均有所提高, 男性提高了3個百分點,

女性提高了3.7個百分點。 新興國家男性與女性工薪就業占比提高最為顯著, 男性提高了4.3個百分點, 女性提高了5.7個百分點; 女性上升幅度大於男性, 使得兩者之間差距有所縮小。 同期, 發展中國家男性和女性工薪就業占比也都出現明顯上升的趨勢; 男性上升了3.6個百分點, 女性上升了2.6個百分點; 但男性上升幅度大於女性, 使得兩者之間差距有所加大。

(二)更多的男性從事自謀職業, 更多的女性從事無報酬家務工工作

2017年, 全球就業總數中有42%的人員從事脆弱就業 (自謀職業和無報酬家務工)。 這些就業人員更有可能處於較低的收入水準, 簽訂較差的勞動合同或無勞動合同, 無勞動保護, 在非正規就業部門工作, 進入社會保障制度的管道較窄,

生活在貧窮中。

在自謀職業方面, 2017年, 全球男性自謀職業者占男性就業總數比例為37%, 女性這一資料28.4%, 男性比女性高8.6個百分點, 但與2007年兩者之間差距11.2個百分點相比, 差距有所收窄, 縮小了2.6個百分點。

在無報酬家務工方面, 2017年, 全球女性無報酬家務工占女性就業總數比例為14.9%, 男性這一資料只有5.5%。 全球女性就業人員從事家務工的比例從2007年20.6%大幅下降至2017年14.9%。 全球女性與男性家務工之間差距從1997年13個百分點, 縮小至2017年只有9.4個百分點。

女性與男性之間工資不平等現象在世界各地均不同程度存在

在一些國家, 女性與男性工資差距高達40%, 即, 女性小時工資只有男性小時工資的60%; 部分原因是由於女性與男性之間存在職業和行業隔離現象,以及個人情況不同造成的,如,受教育程度、技能和工作經驗等方面。根據一份最新研究,在分析了就業、 工作經驗和職業造成的性別工資差距以外, 仍有38%的差距無法解釋。 事實上, 各類不同的研究報告指出, 這種無法解釋的工資性別差距主要歸因於性別歧視。

(一)在發達國家,工資水準越高,工資性別差距越大

總體上, 發達國家平均工資水準越高, 性別差距越大。 在工資水準最高的職業,如經理和首席行政長官的性別差距尤其大。例如,歐洲總體工資性別差距平均接近20%,然而,首席行政長官的工資性別差距高達40%。 並且, 在頂部1%的高收入人群中, 這一差距達50%。

另外,社會觀念將婦女限制在某些特定的職業中, 造成婦女從事低收入的職業和行業, 進一步加大了性別工資差距。 婦女在生育後重新進入勞動力市場時工資也會有所減少, 主要是由於工時減少造成工資減少、 丟掉了原來的工作經驗、將高工資工作換為更加靈活的低工資工作、受到雇主的歧視等一項或多項因素造成的。

(二) 在新興國家和發展中國家, 婦女有工作的家庭貧困現象相應減少

在新興國家和發展中國家, 大約1/3女性和男性就業人員所掙收入不足以使自己及其家庭擺脫貧困。 工作貧困線以下(家庭人均每日生活費不足3.1美元) 男性就業人員占男性就業總數的比例為29.1%, 女性這一資料為27.0%; 雖然女性資料低於男性, 但這不意味著女性收入高於男性, 主要由於女性就業人員更有可能生活在同時有幾名成員獲得收入的家庭中, 相應提高了低收入女性就業人員所在家庭的人均生活水準。 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和南亞, 每日生活費不足3.1美元的女性就業人員工作貧困率高於男性。 這是由於女性家務工占比極高, 女性不能從事高品質工作造成的。

在新興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家庭人均每日生活費超過13美元的男性就業人員占男性就業總數的比例為16.3%, 女性這一資料為19.7%, 女性高於男性3.4個百分點。 在阿拉伯國家以及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兩個地區,女性這一資料尤其明顯地高於男性,表明女性就業對減貧產生重要的影響。

作者丨孟 彤

編輯丨鄧小栗

覺得不錯,請點贊!!!!!

女性與男性之間工資不平等現象在世界各地均不同程度存在

在一些國家, 女性與男性工資差距高達40%, 即, 女性小時工資只有男性小時工資的60%; 部分原因是由於女性與男性之間存在職業和行業隔離現象,以及個人情況不同造成的,如,受教育程度、技能和工作經驗等方面。根據一份最新研究,在分析了就業、 工作經驗和職業造成的性別工資差距以外, 仍有38%的差距無法解釋。 事實上, 各類不同的研究報告指出, 這種無法解釋的工資性別差距主要歸因於性別歧視。

(一)在發達國家,工資水準越高,工資性別差距越大

總體上, 發達國家平均工資水準越高, 性別差距越大。 在工資水準最高的職業,如經理和首席行政長官的性別差距尤其大。例如,歐洲總體工資性別差距平均接近20%,然而,首席行政長官的工資性別差距高達40%。 並且, 在頂部1%的高收入人群中, 這一差距達50%。

另外,社會觀念將婦女限制在某些特定的職業中, 造成婦女從事低收入的職業和行業, 進一步加大了性別工資差距。 婦女在生育後重新進入勞動力市場時工資也會有所減少, 主要是由於工時減少造成工資減少、 丟掉了原來的工作經驗、將高工資工作換為更加靈活的低工資工作、受到雇主的歧視等一項或多項因素造成的。

(二) 在新興國家和發展中國家, 婦女有工作的家庭貧困現象相應減少

在新興國家和發展中國家, 大約1/3女性和男性就業人員所掙收入不足以使自己及其家庭擺脫貧困。 工作貧困線以下(家庭人均每日生活費不足3.1美元) 男性就業人員占男性就業總數的比例為29.1%, 女性這一資料為27.0%; 雖然女性資料低於男性, 但這不意味著女性收入高於男性, 主要由於女性就業人員更有可能生活在同時有幾名成員獲得收入的家庭中, 相應提高了低收入女性就業人員所在家庭的人均生活水準。 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和南亞, 每日生活費不足3.1美元的女性就業人員工作貧困率高於男性。 這是由於女性家務工占比極高, 女性不能從事高品質工作造成的。

在新興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家庭人均每日生活費超過13美元的男性就業人員占男性就業總數的比例為16.3%, 女性這一資料為19.7%, 女性高於男性3.4個百分點。 在阿拉伯國家以及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兩個地區,女性這一資料尤其明顯地高於男性,表明女性就業對減貧產生重要的影響。

作者丨孟 彤

編輯丨鄧小栗

覺得不錯,請點贊!!!!!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