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要幸福的女人別再挑剔愛情

我的的好朋友, 聰明美麗的主持人李靜, 在她33歲結婚前也曾有過恐慌的經驗。 她說30歲之前, 追求者眾, 每天電話鈴聲不斷。 可是一過了30歲生日之後, 卻驚然發現邀約自己出門的電話明顯地減少了, 晚上一人呆在家看電視的頻率則越來越高。 起初她還不以為意, 心想:我長得那麼漂亮, 沒人追這件事絕對輪不到我!可是當日子一天天逐漸飄逝, 驕傲的她終於感覺到了事有蹊蹺。 於是有一天她心理告訴自己:我可不能讓自己毀了自己!

她對自己不再像從前那樣受男孩追捧的覺醒是:“當我聽他們說話時, 我的眼神已經不會再像年輕時那樣發光了。 ”

李靜說, 她發現自己20多歲時, 只要聽男孩吹牛, 涉世未深的她都會睜著黑白分明的大眼睛認真專注地聽著, 讓男人因為可以讓美麗的她動心而驕傲不已。 可是一邁入了30歲, 事業有成、也有人生經驗的她,

只要再看見一個西服革履的男人試圖在她面前吹牛, 她立馬就可以判斷出這個男人的錢是自己的還是貸款來的;他的公司是獨資的還是做合夥生意的。

呵呵!這個比喻雖是慧黠的李靜所說的玩笑話, 但卻不無道理地點明瞭已有人生經驗和判斷能力的大齡女子在面對愛情時的困難----我們已不再像年輕時那樣容易地被取悅了!

後來, 覺醒之後的李靜修正了自己太精明、太冷靜的“缺點”, 試著用一顆比較單純的心去感受愛情而不是解碼愛情, 結果在33歲那年遇見了生命中的Mr. Right, 有了可愛的女兒, 成就了美滿的家庭, 終究沒有讓自己毀了自己

享受“大齡戀愛”

許多過來人都承認, 念大學時談的戀愛是最真摯動人的, 因為那時兩個人的心都很簡單, 沒有拿著秤砣去較斤較兩, 只要有了電光石火的感覺就愛上了, 不管他或她是不是符合結婚的條件。 因此在單純的心理環境下, 只需要感受愛情是否依然炙熱, 沒有太多其他需要考量的因素。

可是當我們一旦步入了所謂的適婚年齡之後,

再遇見愛情就不免有“風險評估”的意識出現。 我們會計算這場戀愛會不會走向婚姻, 值得投入多少?如果失敗, 我會損失什麼?如果成功, 我會得到什麼?因此, 我們常聽見適婚年齡女子間最常總結出的瀟灑結論是:“如果嫁得不好, 幹嘛給自己找麻煩?”

用比較冷靜理性的態度去面對愛情, 並不是一件完全不可以的事, 事實上, 在若干情況下, 這種謹慎的態度確實也是對自己的一種保護。 但是, 一旦愛情出現了太多理性的思量, 就很難再去體會它細緻的甘美以及牽動人心的悸動。 而最讓人擔心的也就是當兩人關係出現需要磨合的緊張時, 如果沒有足夠的“瘋狂”去支撐、去潤滑、去容忍它的話, 只憑藉著理性思維建構出的感情是很容易濃情轉薄、無以為繼的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