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何開發特色小鎮,你真的瞭解嗎?

在深入推進新型城鎮化的大背景下, 特色小鎮建設逐漸升溫。 在多項政策紅利支持下, 特色小鎮建設自然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

而如果試圖簡單照搬其他地方或國外的經驗來開發特色小鎮, 無疑是失敗的。 因此對於如何開發特色小鎮?你真的瞭解嗎?

一、你真的會選址嗎?告訴你, 不是什麼地兒都能做小鎮的!

1.沒有良好的資源不能做小鎮。 比如一個項目, 山是一般山, 水只是一個小池塘, 這些資源太普通了, 根本沒有辦法做小鎮!

2.交通不便不適合做小鎮。 俗話說, 路通則財通, 交通不方便, 人流怎麼導入?小鎮如何興旺?浙江奉化有個小鎮就因為交通不便被降格了。

有人也許會說, 交通不方便, 那我修路啊!我想問問大家, 修一條道路的成本有多大?你3平方公里的面積, 要打通內外交通, 得費多少心血?十幾個億投進去, 很可能只是弄好它的交通而已。

但有一些交通工具, 如高鐵、飛機卻是需要國家的政策和規劃, 你自己一個人弄得來嗎?

3.沒有人氣的地方, 不太適合做小鎮。 假設一個地方, 要坐3個小時的車, 還要徒步1個小時, 徒步期間除了有背包客、探險者外, 沒有看到幾個遊客, 怎麼做小鎮?浙江的特色小鎮為什麼風生水起?因為人家的城市群很發達, 人流量大!

二、你怎樣給小鎮定位?定位的依據是什麼?這關乎小鎮的成敗!

只有定位才能決定小鎮的發展方向, 只有定位才能指導小鎮開發所有環節和細節。 定位就是告訴我們, 想做一個什麼樣的小鎮。

比如:烏鎮就是一個有江南水鄉特色的安靜小鎮;東部華僑城就是一個以觀光遊樂為主的度假小鎮。

那定位決策的依據是什麼?

1.首先是依託的資源。 文化資源也分為兩類, 一是文化底蘊, 一是文化產業, 不同的資源就有不同的定位思考。 而旅遊資源也分為兩類, 一是觀光遊樂資源, 一是適宜度假的資源。 同樣, 資源不同, 其定位思路也會有很大不同。 比如, 遊樂觀光資源其定位思路應該以玩為主, 而度假資源則應考慮旅居的需求。

2.其次依託的市場。 無論什麼樣的特色小鎮, 沒有市場就不可能存活和發展。 因此, 不同的小鎮必然面對不同的市場。

比如, 有些資源只能滿足區域市場, 那麼如果你定位全國市場, 最後結果會怎樣?而你的資源完全可以面對全國甚至是全球市場, 但你只是定位區域, 其規模、配套、設施都不會太大, 那麼大的市場白白流失,

你又會有什麼樣的感受?

3.其三是地塊的價值。 地塊價值往往決定專案的價值。 地塊所處的自然山水、交通、地形地貌都關係到地塊價值的大小。

4.其四是消費者分析。 這是小鎮做定位必須研究的一個重要參數, 不知道小鎮未來的消費者是誰?不知道他們到底在哪裡?不知道他們的消費預期消費需求消費偏好, 那這個定位到底是定什麼?為誰定?又該怎麼定?

比如, 以老人旅居度假為主的小鎮, 你不設置醫院、養護中心、老人康樂、老人室外活動, 反過來做些過山車、迷宮、燒烤場......老人怎麼辦?

三、你將選擇什麼樣的開發模式?你以為烏鎮是人人都能學的?

一提起開發模式, 很多人就說:哪有什麼開發模式, 讓規劃設計院畫個圖進行開發不就行了嗎?

大錯特錯!小鎮的開發模式有很多種, 每種開發模式的要求都不同, 你不知道有哪些開發模式, 又如何知道怎麼開發?小鎮的開發模式包括以下幾種:

1、主題遊樂園模式

這種模式很常見, 國外以迪士尼為典型代表, 國內以華僑城、萬達主題樂園為範本。 它們都是以樂園為賣點, 吸引人流前來旅遊, 然後提升土地價值, 最後售賣地產。

這種開發模式對開發商的資金實力要求很高, 目前國內的主題樂園模式也面臨著IP缺乏、創新動力不足等問題, 如何破解考驗著大家的智慧。

2.農業驅動模式

在鄉村旅遊、休閒農業蓬勃發展的今天, 這種農業驅動的模式也很常見。 這個地方往往有一定的農業基礎, 比如有大片大片的油菜花、大片大片的葡萄林、大片大片的向日葵,吸引人們到此一遊、到此一照。

這種模式的核心是要讓遊客親身體驗和參與場景,體驗農耕時代的禮儀和生活。值得注意的是,該模式不該只有農業,還應該補齊居住、教育等其他功能。

3.度假旅遊驅動模式

這一類小鎮一般是依託度假旅遊發展起來的,比如觀瀾湖。它的模式是先做環境,再考慮居住。

但這裡需要明白一個道理:這類模式最關鍵是摸准度假人的需求,打造真正的度假功能,而將所有的心思都花在建房子上。

4.產業驅動模式

產業驅動模式就是我們所說的產業小鎮。這種產業有兩類:一是引進來的產業,如雲計算、基金等新興產業;二是利用當地的自然和人文資源挖掘出來的產業。

小鎮離不開產業,沒有產業的小鎮,註定曇花一現。這種模式的要點在於一定要引進與當地經濟發展水準、自然環境相匹配的產業,比如你在浙江就可以搞互聯網小鎮,但在人跡罕至的西北地方就做不了。另外,產業的培育是需要耐心的。

5.養老旅居驅動模式

這類模式以烏鎮雅園為典型代表。做養老的小鎮,一定要滿足幾個條件:一是自然環境較好、二是空氣好、三是交通順暢、四是養老配套齊全。

有些人以為建幾個養老院,挖幾個湖就是養老小鎮,這真是錯誤的觀點。養老院只是其中的一部分,養老配套包括的東西太多太多了,比如老年人專業醫院、養老護理機構、老年大學、老年活動中心等等。

6.古鎮改造模式

很多小鎮都是由古鎮“改造”而來的。對於這類古鎮,我們一要保持建築的“原汁原味”,二要尋找小鎮的歷史滄桑感。現在部分小鎮開發者急功急利,大興土木,改變了古鎮原來的面貌,也使得原來的歷史感蕩然無存。這樣的小鎮,生命力不會長久。

7.文旅組合模式

因為專案規模大,單一的形態和業態難以支撐。所以,很多人就將更多的類別組合進去,也就是文旅是個筐,什麼都往裡面裝。

這樣看似業態豐富、功能更全、風險更小,但這種模式的頂層設計沒做好、風險最大。當然,這種模式也並非就一定不能成功,關鍵是處理好幾種類型的邏輯關係,將能夠相互依存、相互提升的類別進行組合。如度假和養老的組合,觀光和遊樂的組合等都可以大大提升小鎮的生存和發展能力。

不過,還是要著重提醒:這種模式最怕亂,想到什麼做什麼,什麼都往裡面裝,最後到底是個什麼可能連自己都不知道。這樣的小鎮特色蕩然無存,結果就是萬劫不復!

總而言之,開發主題不同,其選擇的開發模式就會不同。主題決定模式!而不同的開發模式決定專案的盈利模式,決定專案的存活率。

返鄉的青年、中年、企業家,鄉村歡迎你們回村,父母親等待你們回家,“返鄉互助” 助你一臂之力。你們回家了,鄉村才有希望!敬請關注微信 weimeicountry(唯美鄉村)獲取最新乾貨知識。專注三農、鄉建、鄉村旅遊、休閒農業、田園綜合體與特色小鎮等研究與開發者服務!

比如有大片大片的油菜花、大片大片的葡萄林、大片大片的向日葵,吸引人們到此一遊、到此一照。

這種模式的核心是要讓遊客親身體驗和參與場景,體驗農耕時代的禮儀和生活。值得注意的是,該模式不該只有農業,還應該補齊居住、教育等其他功能。

3.度假旅遊驅動模式

這一類小鎮一般是依託度假旅遊發展起來的,比如觀瀾湖。它的模式是先做環境,再考慮居住。

但這裡需要明白一個道理:這類模式最關鍵是摸准度假人的需求,打造真正的度假功能,而將所有的心思都花在建房子上。

4.產業驅動模式

產業驅動模式就是我們所說的產業小鎮。這種產業有兩類:一是引進來的產業,如雲計算、基金等新興產業;二是利用當地的自然和人文資源挖掘出來的產業。

小鎮離不開產業,沒有產業的小鎮,註定曇花一現。這種模式的要點在於一定要引進與當地經濟發展水準、自然環境相匹配的產業,比如你在浙江就可以搞互聯網小鎮,但在人跡罕至的西北地方就做不了。另外,產業的培育是需要耐心的。

5.養老旅居驅動模式

這類模式以烏鎮雅園為典型代表。做養老的小鎮,一定要滿足幾個條件:一是自然環境較好、二是空氣好、三是交通順暢、四是養老配套齊全。

有些人以為建幾個養老院,挖幾個湖就是養老小鎮,這真是錯誤的觀點。養老院只是其中的一部分,養老配套包括的東西太多太多了,比如老年人專業醫院、養老護理機構、老年大學、老年活動中心等等。

6.古鎮改造模式

很多小鎮都是由古鎮“改造”而來的。對於這類古鎮,我們一要保持建築的“原汁原味”,二要尋找小鎮的歷史滄桑感。現在部分小鎮開發者急功急利,大興土木,改變了古鎮原來的面貌,也使得原來的歷史感蕩然無存。這樣的小鎮,生命力不會長久。

7.文旅組合模式

因為專案規模大,單一的形態和業態難以支撐。所以,很多人就將更多的類別組合進去,也就是文旅是個筐,什麼都往裡面裝。

這樣看似業態豐富、功能更全、風險更小,但這種模式的頂層設計沒做好、風險最大。當然,這種模式也並非就一定不能成功,關鍵是處理好幾種類型的邏輯關係,將能夠相互依存、相互提升的類別進行組合。如度假和養老的組合,觀光和遊樂的組合等都可以大大提升小鎮的生存和發展能力。

不過,還是要著重提醒:這種模式最怕亂,想到什麼做什麼,什麼都往裡面裝,最後到底是個什麼可能連自己都不知道。這樣的小鎮特色蕩然無存,結果就是萬劫不復!

總而言之,開發主題不同,其選擇的開發模式就會不同。主題決定模式!而不同的開發模式決定專案的盈利模式,決定專案的存活率。

返鄉的青年、中年、企業家,鄉村歡迎你們回村,父母親等待你們回家,“返鄉互助” 助你一臂之力。你們回家了,鄉村才有希望!敬請關注微信 weimeicountry(唯美鄉村)獲取最新乾貨知識。專注三農、鄉建、鄉村旅遊、休閒農業、田園綜合體與特色小鎮等研究與開發者服務!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