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一個人管理一個占地16畝的超級大棚,手機一鍵搞定,資料即時掌控

一個人就能日常管理一個占地16畝的超級大棚, 怎麼做到的?答案是:手機。

這個大棚位於壽光市上口鎮王家留營村, 主人叫孫明山。

2015年, 上口鎮啟動大棚“兩改”。 王家留營村流轉土地317畝, 規劃建設新式大棚24個。 多數大棚單體占地面積在9畝左右, 更有5個大棚單體占地面積達到了16畝。

2016年3月, 原本在外地從事建築行業的村民孫明山瞭解情況後, 回到家, 承包了5個“巨棚”中的一個。 當年6月底, 大棚建設完成後, 同步安裝了全套的智慧管理設備。

“手機軟體裡面打開霧化開關, 霧化器立即工作, 給棚裡補水增濕, 15分鐘後自動關停。 ”孫明山拿著手機, 向記者演示。

“另外, 還能用手機自動打藥、補光、放風、捲簾、施肥和澆水。 除了作物栽種、採摘和水肥預置外, 幾乎沒有其他依靠傳統人工管理的環節。 ”孫明山說, 他的大棚內的智慧設備不是逐個安裝的, 而是整套一起。

“全環節的管理操作全部依託智慧設備,

每一步操作後的棚內即時狀態, 都會在手機上同步顯示。 ”孫明山告訴記者, 假如某時段他想讓棚內濕度從10%提升到40%, 可以直接在APP上的濕度預設欄內填入“40%”, 霧化器會在濕度達到預設值後自動關停, 準確且方便。

據瞭解, 孫明山這套大棚智慧設備的提供方, 是一家名為北京雲洋資料科技有限公司的企業。

“依託全棚監控, 用戶在手機端可以365×24小時即時查看和管理大棚資訊。 即便不查看, 系統也會在資料異常時, 通過短信和APP推送報警提示。 ”雲洋數據壽光片區負責人馬志強說, 大棚內設有資料存放裝置, 使用者可以隨時查看24小時內的大棚資料資訊。

孫明山說, 這個大棚總共花了65萬元的建設費和3萬余元的智慧設備安裝費。

因為智慧大棚省去了繁雜的傳統人工管理的時間, 孫明山有更多的時間去瞭解市場行情, 能更快地根據形勢作出調整。 “和傳統大棚相比, 智能大棚能省工80%。 ”孫明山說, 他平時一人就管理得來, 只有栽種、吊繩、落蔓、採摘時才需要多一個人幫忙, 這在以前是不可能的。 (新銳大眾)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