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張小龍為什麼要將微信公眾號做成獨立app?

一條財經 / 吳興軍

騰訊正在打響大內容市場的自衛反擊戰!

在1月15日召開的2018年微信公開課上, 張小龍透漏, 微信計畫推出公眾號獨立app。 在2018年之初, 羽翼豐滿的微信有此微妙舉動, 欲意何為?

公眾號日漸沒落

2011年初, 微信誕生, 用戶量旋即快速增長, 不到兩年, 2012年9月便突破2億。 依託微信用戶數的快速增長, 以外掛程式形式相伴而生的微信公眾號也迅速火爆, 微信作為社交工具為公眾號提供流量池, 公眾號則增加了微信的用戶粘性。 一時間, 大批內容創作者紛紛入駐, “新媒體”的概念因此誕生, 內容創業欣欣向榮, 微信公眾號及朋友圈文章成為人們關注外界動態的首要視窗。

一榮俱榮, 微信公眾號撐起了騰訊在內容市場第一的位置。 百度則通過邀約作者入駐百度百家, 大力補貼內容作者, 搶佔內容市場;但和攜數億用戶的微信相比, 百度只能望其項背;在頂峰時期,

微信公眾號數量更是超過了3000萬個。

頭虎架不住群狼, 隨著各式內容分發平臺和興趣內容平臺的崛起, 內容市場的格局發生微妙變化;今日頭條、百度百家、知乎、果殼、36氪等各式內容平臺逐漸分流微信公眾號, 公眾號打開率日漸下滑, 2017年微信公眾號的打開率下滑了24.2%。

除了內容市場的競爭架空了公眾號的行業地位, 2017年4月, 微信公眾號讚賞功能被蘋果公司關閉, 亦對公眾號造成不小的打擊, 用戶讚賞是作者的收入來源和創作動力, 讚賞關閉使公眾號的活躍度明顯下滑。

除微信公眾號之外, 在移動內容資訊領域, 騰訊還有騰訊新聞和天天快報兩款產品, 騰訊新聞是騰訊門戶網站的移動版, 天天快報則不上不下,

缺乏足夠的影響力。 移動內容是移動互聯網競爭的重要板塊, 也是重要的價值窪地, 微信公眾號沒落, 意味著騰訊在移動內容板塊競爭力的喪失, 騰訊的生態將失去重要的一環。

微信變現不力, 廣告收入遇瓶頸

除了公眾平臺日漸沒落, 另一個促使騰訊嘗試把公眾號獨立分拆成app的原因是微信變現不力。

微信雖然坐擁超過10億的用戶, 但微信帶給騰訊的實際營收卻十分少。 微信目前的收入來源是廣告, 2015年, 騰訊模仿Twitter、Facebook, 第一次嘗試資訊流廣告, 在朋友圈資訊之間插入廣告, 一開始受到廣告商的追捧, 增速達172%, 但第二年增速旋即放緩至80%。 朋友圈屬私人空間場景, 並不能像今日頭條那樣提供大量的廣告位, 這限制了微信通過廣告進行流量變現的空間。

據2016年騰訊財報, 微信朋友圈廣告和公眾號效果廣告約給騰訊帶來了45億的收入, 而今日頭條當年的廣告收入是60億, 10億用戶的微信廣告收入尚不及今日頭條;今日頭條2017年廣告收入繼續上漲到150億, 但微信的廣告收入則遭遇瓶頸。

微信作為騰訊立足移動互聯網的戰略產品是成功的, 但從微信的變現能力來看卻難言成功。

重組內容板塊, 提高騰訊廣告收入占比

廣告市場是個大蛋糕, 但微信卻表現不力。 在騰訊集團的總體收入中, 網路遊戲和社交增值服務收入占到了八成, 廣告收入卻僅僅占兩成不到。本次騰訊將公眾號分拆成獨立的app,意在重回“大內容”市場,進而通過內容帶動廣告收入,提升廣告收入在騰訊市場的占比。

2017年5月,微信推出“搜一搜”和“看一看”功能,這便是微信在內容變現方面一次十分謹慎的嘗試,本次將公眾號分拆成獨立app,是正式大舉進軍“大內容”市場的前奏,既是為公眾號沒落的形式所迫,也是搶佔大內容市場、提高廣告收入所需。

(責任編輯:於戀洋)

廣告收入卻僅僅占兩成不到。本次騰訊將公眾號分拆成獨立的app,意在重回“大內容”市場,進而通過內容帶動廣告收入,提升廣告收入在騰訊市場的占比。

2017年5月,微信推出“搜一搜”和“看一看”功能,這便是微信在內容變現方面一次十分謹慎的嘗試,本次將公眾號分拆成獨立app,是正式大舉進軍“大內容”市場的前奏,既是為公眾號沒落的形式所迫,也是搶佔大內容市場、提高廣告收入所需。

(責任編輯:於戀洋)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