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那些“台獨”分子為什麼要廢除孫中山創立的“監察院”制度?

臺灣當局著名的冷衙門“監察院”最近熱鬧非凡。 在國民黨、親民黨退席抗議的情況下, 蔡英文提名的11位“監察委員”候選人在立法機構悉數過關。

這次提名猶如一場兒戲, 因為11人中有5人公開支持廢除“監察院”, 其中有個叫陳師孟的, 更稱“監察院”為“廢物利用”, 也就是說拿著“監委”的優厚待遇, 還要思量著讓“監察院”關門的事兒。 多說一句, 這位陳先生的爺爺, 就是蔣介石的“文膽”陳佈雷。

源自“五權分立”主張

陳師孟一臉瞧不上的“監察院”, 歷史可以追溯到1931年2月, 源于中華民國國父孫中山提出的“五權分立”政治主張。

在民國初創時期, 中山先生汲取了西方行政、立法、司法三權分立的長處, 並借鑒了中國古代以考試取士和禦史彈劾官員的制度, 設計出獨特的“五權分立”體制, 也就是所謂五院制:立法院、行政院、司法院、考試院、監察院。

孫中山創立五院制的初衷是為了權力制衡。 但在實際操作中, 這個看似近乎完美的政制設計, 成了國民黨各派系鬥爭與分“豬肉”的場所, 與先生的初衷背道而馳。

1949年國民黨退往臺灣後, 沿用五院制至今。 臺灣當局除領導人辦公室以及島內安全事務會議外, 還有行政、立法、司法、監察與考試5個機構, 分別負責相應事務。 隨著時代的發展, “五權”日益不均, 行政與立法權力增大且廣受關注, 而監察權、考試權卻遭遇現實困境和尷尬。

在島內社會, 興起了對監察與考試兩個機構存廢的討論。

對於國民黨從大陸帶過來了“監察院”, 民進黨一向主張廢除, 提出將監察權歸入立法機構中。 早在20多年前, 民進黨籍民代葉菊蘭就譏諷“監察院”是“蒼蠅院”“盲腸院”。 在陳水扁執政時期, “監察院”一度停擺三年。 即便近期提名了11位“監委”的蔡英文, 也重申了廢除“監察院”的態度。

“監察院”存廢之爭吵了幾十年沒有結論, 關鍵在於這一機構是由臺灣地區憲制性規定所保障, 因此除非修“憲”, 否則就必須維持下去, 這與之前當局“蒙藏委員會”說廢就廢完全不同。 但問題在於, 在島內藍綠對立、民意分裂的情況下, 修“憲”談何容易。

變成“殘害忠良院”

那麼, 這十幾年“監察院”的表現如何?從理論上說,

“監委”手中擁有彈劾失職公務員與糾正行政機關兩大權力, 但在實際操作中陷入了“位高權不重”的尷尬境地。 2013年, “監察院”兩次彈劾涉嫌“關說(閩南語說情之意)”的基隆市長, 竟然都沒有通過。

正如上觀新聞之前所說, “監察院”理論上可以行使彈劾權、糾舉權及審計權。 但從實際情況來看, 彈劾權已經由立法機構甚或島內民眾公投機制所承擔, 糾舉權由則由民意代表與司法機構承擔, 而審計權設置在行政機構之下, 專設了“主計長”一職。 “監察院”宛如一隻沒有牙齒的老虎, 即使認真負責地做事, 也不過對失職的公務員吼兩聲, 做不出具體的懲罰措施。

此外, 這些年來“監委”們的表現也有好有壞。

有的“監委”為民請命, 敢鬥“大老虎”, 有的“監委”當一天和尚敲一天鐘, 碌碌無為, 也有的“監委”濫用調查權, 大量約談官員, 甚至做出調查報告推測李登輝是日本人的私生子。

難怪新黨籍“監察院”前負責人王建煊在卸任前, 形容“監察院”是“殘害忠良院”。 他說, 權力使人發瘋, 有些形象還不錯的“監委”, 剛進“監察院”中規中矩, 不到半年就有發瘋現象。

臺灣《聯合報》直言, 在當前臺灣當局架構下, “監委”只有一個檢驗關卡, 就是地區領導人提名、立法機構同意。 之後“監委”可以不受任何機關監督制衡。 雖然規定“監委”若有失職或違法, 可由“監委”制衡, 但在官官相護之下, “監委”的退場機制形同虛設, 除非有人犯下滔天大錯, 否則“監委”在6年保障任期內幾乎無人可管。

那麼問題就來了, 一方面“監委”是只“紙老虎”, 另一方面, 對“監委”難以開展有效監管, 這也給一些人廢“監察院”提供了口實。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話又說回來, 既然目前民進黨沒有能力廢掉“監察院”, 索性就利用在立法機構的優勢, 安排自家人入駐其中, 至少可以做到藍綠平衡, 避免“監察院”出現“辦綠不辦藍”狀況。

此番蔡英文提名11位“監委”, 緣於2014年7月立法機構攔下了馬英九提名的11位“監委”, 這些“監委”將完成剩下任期到2020年7月31日。 而“馬缺蔡提”的結果就是院內18位“監委”是馬英九提名, 11位由蔡英文提名, 未來“監察院”將出現“藍綠共治”的局面。

這樣就距離“監察院”超脫藍綠政治的理想狀態將越來越遠。 國民黨人錢復曾說過, 他1999年到“監察院”工作就不介入任何政黨政治。這種狀態恐怕不會再有。

目前看來,通過讓支持廢院的人士擔任“監委”,民進黨當局至少有三大目的:第一是酬庸。和安排綠營人士出任公營企業老總是一個道理,“監委”事兒不多但可以享受首長級待遇,每月薪水20多萬新臺幣,有車、有秘書、無人能管,一干就是6年。

第二是貶抑,民進黨這二三十年來不斷貶抑“監察院”的存在價值,不時提出難孚眾望甚至“打著紅旗反紅旗”的人選出任“監委”,就是讓“監察院”的功能不斷萎弱、聲譽下降。

這樣就有了第三個目的,那些想要急著廢“監察院”的人,很多是幻想“台獨”而打算更改臺灣當局現行體制,而廢現行體制可以從廢“五權”入手,而廢“五權”就從最是雞肋的監察權開始,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由此可見,“監察院”該不該廢除本不是情緒化的議題,更多成了支持“台獨”與反對“台獨”之爭。

欄目主編:洪俊傑 文字編輯:洪俊傑 他1999年到“監察院”工作就不介入任何政黨政治。這種狀態恐怕不會再有。

目前看來,通過讓支持廢院的人士擔任“監委”,民進黨當局至少有三大目的:第一是酬庸。和安排綠營人士出任公營企業老總是一個道理,“監委”事兒不多但可以享受首長級待遇,每月薪水20多萬新臺幣,有車、有秘書、無人能管,一干就是6年。

第二是貶抑,民進黨這二三十年來不斷貶抑“監察院”的存在價值,不時提出難孚眾望甚至“打著紅旗反紅旗”的人選出任“監委”,就是讓“監察院”的功能不斷萎弱、聲譽下降。

這樣就有了第三個目的,那些想要急著廢“監察院”的人,很多是幻想“台獨”而打算更改臺灣當局現行體制,而廢現行體制可以從廢“五權”入手,而廢“五權”就從最是雞肋的監察權開始,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由此可見,“監察院”該不該廢除本不是情緒化的議題,更多成了支持“台獨”與反對“台獨”之爭。

欄目主編:洪俊傑 文字編輯:洪俊傑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