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心臟健康:心臟瓣膜患者日常護理和術後用藥注意,太珍貴了!

心臟瓣膜病與年齡有密切關係, 老年人是心臟瓣膜類疾病的主要發病人群, 是僅次於冠心病引起老年人心衰和猝死的主要病因。

老年人心臟瓣膜病平時要加強家庭護理, 對提高生存期有很大的作用。 心臟瓣膜會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發生纖維化、退變和鈣質沉著, 瓣膜會逐漸增厚, 彈性消失, 漸漸發生缺血性壞死。

心臟瓣膜患者日常護理

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加強防範, 積極治療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各種慢性病, 遵照醫生指導, 按時服藥, 不能隨意停藥改藥。 同時要注意積極治療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血栓、感染性心內膜炎等併發症。

其次, 要早睡早起, 保證充足的睡眠。 不能過度勞累, 多注意休息, 不能參加重體力活動, 不要看刺激性電影電視。

再次, 要嚴防感冒, 積極有效的治療鏈球菌感染, 如根治扁桃體炎、副鼻竇炎和齲齒等慢性病灶。

進行拔牙或小手術前後要用青黴素防感染。

加強體育鍛煉, 多參加有氧運動, 如散步、氣功、太極等, 有助於增強機體抗病能力, 但是運動時要循序漸進, 以不胸悶氣喘為宜, 不能勉強以免發生意外。

飲食也非常重要, 注意多吃些高蛋白易消化的食物, 如蛋、奶、魚、肉等, 少量多餐, 多吃蔬菜和水果, 補充維生素和纖維素。

嚴格限制鹽的攝入, 尤其是心功能不全的患者, 鹽對水分有很強的瀦留作用, 會加重病情, 也不要喝太多水, 以免加重水腫。 注意保持室內通風, 溫度適宜。

心臟瓣膜術後用藥

患者接受瓣膜手術, 無論是瓣膜成形還是置換, 生物瓣膜還是機械瓣膜, 出院後都需繼續進行一段時間的藥物治療, 包括增強心肌收縮力、減輕心臟負荷、減少心肌耗氧、

維持血液中離子(特別是鉀)平衡、控制心律失常、預防血栓形成以及抗生素等。

因此, 掌握各種藥物的用法及注意事項, 對於保證手術效果、延長術後生存期和提高術後生活品質至關重要。

強心藥物

瓣膜手術後大多數病人要用洋地黃製劑, 如地高辛, 醫生要根據病人的情況決定服用強心藥的時間, 一般約6~12個月。

服用洋地黃的病人要自己學會觀察其副作用, 每日早晨清醒未起床前測定自己的心率, 心率小於70次/分應考慮洋地黃中毒, 並且注意有無胃腸道不適、黃綠視(看白牆感覺是紅色綠色的)等症狀。

若有應及時到當地附近醫院檢查, 告訴醫生你得的是什麼病、所服藥物的名稱、劑量、出現哪些症狀等, 以便醫生能準確及時地判斷。

利尿藥物

服用利尿藥病人應測量每日尿量, 尿量多時注意補充氯化鉀, 可服用氯化鉀藥片,也可喝一些稍濃的橘汁,吃一些橘子等含鉀豐富的食物,要限制入水量。

血液中鉀離子濃度大於5.5mmol/l就偏高了,要減少服用鉀片的次數和每次的量。口服鉀相對安全,一般不會導致血鉀明顯增高。怕的是鉀低,如果每天吃5次鉀片還不能保證血液中鉀離子濃度大於4mmol/l(須要到醫院檢測),可在醫生的指導下嘗試增加血鉀。

術後早期要控制飲水,以後可以逐漸加量。衡量喝水是否過度的方法是自己感覺喝了這麼多水後是否覺得胸悶氣短,有氣短就是飲水過量了。

至於水果術後早期也不提倡吃太多,特別是西瓜和梨等含水量的水果。

抗生素藥

當肢體受傷、有傷口感染或出現牙周炎、肺炎、腎炎,必須及時治療。

要及時足量地應用抗生素,避免細菌侵入血液,造成血行感染而導致細菌性心內膜炎。同時,要預防感冒和胃腸炎的發生。

抗凝類藥物

由於人工瓣膜不是人體本身組織,血液容易在人造瓣膜及其周圍發生凝固,造成血栓。

因此,機械瓣膜置換手術後要終身使用抗凝藥,以防止血管內血凝塊的形成。

若服用抗凝藥過量則會引起身體各部位出血。所以,病人必須遵醫囑服藥並按以下介紹去做:

出院第一年開始每1~2周抽血化驗凝血酶原時間1次,以後應每隔1個月化驗1次凝血酶原時間,第二年可3~6個月化驗1次。

凝血酶原時間就是表示病人的血液需花多長時間凝固,其結果應是正常人的1.5~2倍,若低於1倍半或高於2倍半,應增減服藥劑量的1/8~1/4,並於3日後再化驗,直至接近要求。

干擾抗凝治療的藥物因素:苯巴比妥類藥物、阿司匹林、雙嘧達莫(潘生丁)、吲哚美辛(消炎痛)、氯黴素、新黴素等藥物能增強抗凝作用,維生素K等止血藥則削弱抗凝作用。

上述藥物必須應用時,由醫生指導及觀察使用,並作多次化驗查,以調整抗凝藥的劑量。

另外,經常吃菠菜、苜菜、白菜、蕃茄、菜花、鮮豌豆等蔬菜量較大者,或經常吃較多肉食,如豬肝或水果等,因為這些食品中含維生素K較多,也會影響抗凝作用。

飲酒可以影響華法林的代謝,因此在抗凝期間,就儘量不飲酒,更不能酗酒。

可服用氯化鉀藥片,也可喝一些稍濃的橘汁,吃一些橘子等含鉀豐富的食物,要限制入水量。

血液中鉀離子濃度大於5.5mmol/l就偏高了,要減少服用鉀片的次數和每次的量。口服鉀相對安全,一般不會導致血鉀明顯增高。怕的是鉀低,如果每天吃5次鉀片還不能保證血液中鉀離子濃度大於4mmol/l(須要到醫院檢測),可在醫生的指導下嘗試增加血鉀。

術後早期要控制飲水,以後可以逐漸加量。衡量喝水是否過度的方法是自己感覺喝了這麼多水後是否覺得胸悶氣短,有氣短就是飲水過量了。

至於水果術後早期也不提倡吃太多,特別是西瓜和梨等含水量的水果。

抗生素藥

當肢體受傷、有傷口感染或出現牙周炎、肺炎、腎炎,必須及時治療。

要及時足量地應用抗生素,避免細菌侵入血液,造成血行感染而導致細菌性心內膜炎。同時,要預防感冒和胃腸炎的發生。

抗凝類藥物

由於人工瓣膜不是人體本身組織,血液容易在人造瓣膜及其周圍發生凝固,造成血栓。

因此,機械瓣膜置換手術後要終身使用抗凝藥,以防止血管內血凝塊的形成。

若服用抗凝藥過量則會引起身體各部位出血。所以,病人必須遵醫囑服藥並按以下介紹去做:

出院第一年開始每1~2周抽血化驗凝血酶原時間1次,以後應每隔1個月化驗1次凝血酶原時間,第二年可3~6個月化驗1次。

凝血酶原時間就是表示病人的血液需花多長時間凝固,其結果應是正常人的1.5~2倍,若低於1倍半或高於2倍半,應增減服藥劑量的1/8~1/4,並於3日後再化驗,直至接近要求。

干擾抗凝治療的藥物因素:苯巴比妥類藥物、阿司匹林、雙嘧達莫(潘生丁)、吲哚美辛(消炎痛)、氯黴素、新黴素等藥物能增強抗凝作用,維生素K等止血藥則削弱抗凝作用。

上述藥物必須應用時,由醫生指導及觀察使用,並作多次化驗查,以調整抗凝藥的劑量。

另外,經常吃菠菜、苜菜、白菜、蕃茄、菜花、鮮豌豆等蔬菜量較大者,或經常吃較多肉食,如豬肝或水果等,因為這些食品中含維生素K較多,也會影響抗凝作用。

飲酒可以影響華法林的代謝,因此在抗凝期間,就儘量不飲酒,更不能酗酒。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