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新發現證明霸王龍有第六感!

新發現證明霸王龍有第六感!

圖注:新恐龍的復原圖, 圖片來自Dion Pulera

就在上個月底, 《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的一篇論文描述了來自美國蒙大拿州的新暴龍類化石,

這具化石證明霸王龍具有“第六感”!

2001年, 古生物學家在美國蒙大拿州的格拉西爾縣(Glacier County)發現了一具恐龍化石。 經過發掘, 化石被運到了洛磯山脈博物館中進行研究。

圖注:在發掘中, 古生物學家使用騾子運輸發現的化石, 圖片來自網路

2017年3月30日, 關於化石的研究論文正式發表, 論文名為《新暴龍類有類似鱷類面部神經系統的演化證據》(A new tyrannosaur with evidence for anagenesis and crocodile-like facial sensory system)。 在論文中, 化石被歸入大名鼎鼎的懼龍屬(Daspletosaurus), 種名為霍氏懼龍(D. horneri), 種名獻給著名古生物學家傑克·霍納(Jack Horner), 以表彰他在研究雙麥迪森組地層和拉臘米亞恐龍中做出的努力和貢獻。

圖注:著名古生物學家傑克·霍納, 圖片來自網路

霍氏懼龍生存於距今7510至7440萬年前白堊紀的晚期, 地層是著名的雙麥迪森組。 霍氏懼龍是一種體型巨大的食肉恐龍, 其體長約9米, 身高約2.5米, 體重超過4噸。 霍氏懼龍長有一個長度超過1米的大腦袋, 嘴中長有兩排鋒利彎曲的牙齒, 腦袋頂部有一對大眼睛。 霍氏懼龍的身體強壯, 後肢長而健壯, 身後有一條長長的大尾巴。 與後肢相比, 霍氏懼龍的前肢短小只有兩指, 和“小短手”霸王龍一模一樣。

圖注:強健懼龍與人類的體型對比, 圖片來自Lukas Panzarin

圖注:懼龍的復原模型, 圖片來自網路

要指出的是懼龍並不是第一次被發現, 其在1970年就已經被命名了, 模式種名為強健懼龍(Daspletosaurus torosus)。 這次發現的霍氏懼龍的正模標本編號MOR 590, 化石包括近乎完整的頭骨、部分前肢和完整的後肢。 除了骨骼, 霍氏懼龍的化石中還保留了面部軟組織化石, 這些化石透露了非常珍貴和關鍵的資訊。

圖注:霍氏懼龍的化石及注釋, 圖片來自論文

軟組織化石顯示霍氏懼龍的面部覆蓋著鱗片, 這證明懼龍的腦袋上並沒有毛髮, 而且嘴巴上沒有嘴唇。 化石不僅證明霍氏懼龍的臉上沒有毛, 而且還披露了更多的重要資訊。 在霍氏懼龍鼻子表面的鱗片上存在著三叉神經的分支, 在今天鱷類面部也有相似的神經, 是非常敏銳的感覺器官,能夠感覺水中的震動。霍氏懼龍鼻子周圍的神經分支肯定不是用來感覺水的震動的,因為它們並不生活在水中。

圖注:霍氏懼龍的面部復原,圖片來自Dion Pulera

霍氏懼龍鼻子上的神經分支到底是做什麼用的呢?古生物學家給出了三種推測:第一,感知溫度。霍氏懼龍能夠用面部感知溫度細微的變化,它們會將腦袋探入巢穴之中確定溫度剛剛好,以保證卵能夠順利孵化;第二,探測獵物。鼻子周圍敏銳的神經分支能夠探知周圍空氣資訊和變化,增強對周圍事物的感知能力;第三,交流。有了感知敏銳鼻子周邊,霍氏懼龍能夠通過相互摩擦面部來交流,鱷類交配時就是採用這種方式興奮起來的。除了交配,不同個體之間交流也會以這種方式來完成,想像一下兩隻9米長的懼龍摩擦面頰將是多麼奇特而有趣的場面。

圖注:鱷類的面部存在著豐富的神經分支,圖片來自網路

正是因為鼻子皮膚存在著具有靈敏感知功能的三叉神經,霍氏懼龍具備了“第六感”。懼龍與大名鼎鼎的霸王龍是近親,以此類推,霸王龍也應該具有“第六感”!在距今6600萬年前的白堊紀末期,一雄一雌兩隻巨大的霸王龍依偎在一起,它們扭動巨大的腦袋互相摩擦著對方的面頰和鼻子,陣陣愛意油然而生。

圖注:霸王龍或許是一種社會行為豐富的動物,圖片來自網路

參考資料:

Thomas D. Carr et al. A new tyrannosaur with evidence for anagenesis and crocodile-like facial sensory system, Scientific Reports (2017). DOI: 10.1038/srep44942

是非常敏銳的感覺器官,能夠感覺水中的震動。霍氏懼龍鼻子周圍的神經分支肯定不是用來感覺水的震動的,因為它們並不生活在水中。

圖注:霍氏懼龍的面部復原,圖片來自Dion Pulera

霍氏懼龍鼻子上的神經分支到底是做什麼用的呢?古生物學家給出了三種推測:第一,感知溫度。霍氏懼龍能夠用面部感知溫度細微的變化,它們會將腦袋探入巢穴之中確定溫度剛剛好,以保證卵能夠順利孵化;第二,探測獵物。鼻子周圍敏銳的神經分支能夠探知周圍空氣資訊和變化,增強對周圍事物的感知能力;第三,交流。有了感知敏銳鼻子周邊,霍氏懼龍能夠通過相互摩擦面部來交流,鱷類交配時就是採用這種方式興奮起來的。除了交配,不同個體之間交流也會以這種方式來完成,想像一下兩隻9米長的懼龍摩擦面頰將是多麼奇特而有趣的場面。

圖注:鱷類的面部存在著豐富的神經分支,圖片來自網路

正是因為鼻子皮膚存在著具有靈敏感知功能的三叉神經,霍氏懼龍具備了“第六感”。懼龍與大名鼎鼎的霸王龍是近親,以此類推,霸王龍也應該具有“第六感”!在距今6600萬年前的白堊紀末期,一雄一雌兩隻巨大的霸王龍依偎在一起,它們扭動巨大的腦袋互相摩擦著對方的面頰和鼻子,陣陣愛意油然而生。

圖注:霸王龍或許是一種社會行為豐富的動物,圖片來自網路

參考資料:

Thomas D. Carr et al. A new tyrannosaur with evidence for anagenesis and crocodile-like facial sensory system, Scientific Reports (2017). DOI: 10.1038/srep44942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