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無問西東》:孩子,人心雖然複雜,但父母希望你依然保持善良!

點擊上方“成長閱讀匯”↑↑↑做優秀父母。

要理解《無問西東》裡的教育意義, 首先要解決一個常見的疑問:“無問西東”是什麼意思?

這四個字, 還真不是瞎湊出來的, 它有正兒八經的典故出處, 出自清華大學的校歌, 其中一段歌詞是“器識為先, 文藝其從, 立德立言, 無問西東”。 當年的含義是希望學子們做學問不要太局限, 要有世界眼光, 脫離所謂西方、東方學術的條條框框。

立德立言, 無問西東。

我會把這部電影, 列入讓兒子必看的電影之一。 我希望他能夠在14歲、21歲、28歲和35歲時, 都會想再看一遍。

《無問西東》, 這部電影遲到了6年, 終於等來了章子怡黃曉明張震這部史詩傳奇!貝姐我也是電影一上映就趕去看了。

看完立馬向我身邊的人推薦, 真是好啊~

這部電影為何如此讓人癡迷呢?光看演員陣容就忍不住讓人打call!

章子怡、黃曉明、張震、王力宏、陳楚生五大實力派領先主演;

更有米雪、韓童生、祖峰一眾老戲骨同台飆戲!

再加上團隊花費一年多時間打磨的劇本, 故事催淚動人, 讓很多看過點映的觀眾稱, 不負六年苦等!

那麼就有人問了, 為啥不叫“無問東西”、“無問南北”而是“無問西東”?“西東”到底是什麼意思?

電影最早放出了三款海報:“只問深情, 無問西東”;“只問勇敢, 無問西東”;“只問盛放, 無問西東”。

當影片放映結束之後, 並沒有人離開座位, 而是全體安安靜靜地帶著一顆感恩的心, 看著影片幕後的那些真實歷史, 向歷史致敬!

走出影院, 我趕緊給朋友打電話:辣條奉上, 因為《無問西東》比《芳華》好看太多了!

朋友問, 憑什麼, 你要真實且善良的回答我。

我只說了一句話就搞定了她:我真實且善良的回答你,

因為真實和善良!

是不是很繞?看了電影, 你就知道了。

電影裡, 梅貽琦說:什麼是真實?

你看到什麼, 聽到什麼, 做什麼, 和誰在一起, 如果有一種從心靈深處滿溢出來的, 不懊悔也不羞恥的, 平和與喜悅, 那就是真實。

電影裡, 張果果說:願你在被打擊時, 記起你的珍貴, 抵抗惡意;願你在迷茫時, 堅信你的珍貴;愛你所愛, 行你所行, 聽從你心, 無問東西。

看完電影會告訴你, 縱使人心叵測, 我依舊會堅持選擇善良。

因為, 你的善良, 最終會回報到你或你的家人身上。

我不覺得它是單純的青春電影, 更是一部拷問人心和人性的哲學題。

從1923年民國開始到2010年的現代, 跨度將近100年。 在這近100年裡, 又穿插了四段四代人完全不同題材的故事, 但都講訴了善良的真諦。

章子怡曾在採訪中說過——

《無問西東》的主題就是一個字, “善”!

“每一個故事, 其實都是洋溢著美好的青春歲月, 他們活著更多時候不只是為了自己, 還有別人。

就像我演的王敏佳, 她那麼小的一個角色, 在最痛苦的時候, 也沒有出賣別人, 堅持住了自己的善良,

更何況是歷史上那些有名有姓的人。 ”

很喜歡國際章的這個解釋, 可以說是相當的精准了。

三個時期, 四代人, 看似沒有什麼關係, 卻冥冥之中所有人的命運都被一個叫做“善良”的東西牽絆在一起。

是吳嶺瀾的敢勇, 影響了沈光耀;沈光耀的大愛, 又救助了陳鵬;陳鵬則用他的真誠影響了李想, 進而李想拯救了張果果的父母, 才有了前生今世的奇妙的緣分。

那場豔陽下的批鬥讓我想起了很多事,人為什麼要選擇善良呢?

你堅守住了善良,它就會像蝴蝶效應一樣,在大洋的彼岸引起波濤洶湧,終將改變整個世界。

你的善良,不是一個人的,而是我們所有人的,人之初,性本善,這是天性使然。

上個月,公司組織出遊。返程的路上,遇到一個穿戴整齊的男子過來向我們借路費,說是出來玩,錢包被偷了。我們一票人都覺得不可信,畢竟騙子的招數現在是花樣百出,獨獨娜姐將自己隨身的二百塊錢給了男子。

在車上我和娜姐坐在一起,我問她:要是男子是騙子,你後悔那二百塊錢打水漂了嗎?

娜姐笑了笑說,哪裡來的那麼多騙子啊,人本善良,若不是迫不得已、走投無路都不會選擇行騙的勾當的。

就算他是騙子,也是個有良心的、善良的騙子,你看他都不去騙那些穿著普通的老實人,而是選擇我們這群有點兒積蓄卻有可能不會給他錢的白領。因為他肯定也知道,那些錢在窮人眼裡可能會過上一個月,在我們這裡才不過一頓飯。

“喲,這麼說,還是個善良的騙子呢。”我打趣道。

娜姐正經地說道:曼曼,你還小,但是要記住善良是不能丟的。日行一善,人活百年,你造福的可是你自己奧。

有一天你會明白,善良比聰明更難。

聰明是一種天賦,而善良是一種選擇。

善良是一盞明燈,你永遠不知道,在什麼時候,它能照亮別人的路,也照亮自己的心。

撒哈拉沙漠,又被稱為“死亡之海”。進入沙漠者的命運:有去無回。直到1814年,一支考古隊第一次打破了這個死亡魔咒。

當時,荒漠中隨處可見逝者的骸骨,隊長總讓大家停下來,選擇高地挖坑,把骸骨掩埋起來,還用樹枝或石塊為他們樹個簡易的墓碑。

隊員們抱怨:“我們是來考古的,不是來替死人收屍的。”

但隊長固執地說:“每一堆白骨,都曾是我們的同行,怎能忍心讓他們陳屍荒野呢?”

一個星期後,考古隊在沙漠中發現了許多古人遺跡和足以震驚世界的文物。

但當他們離開時,突然刮起風暴,幾天幾夜不見天日。接著,指南針都失靈了,考古隊完全迷失方向,食物和淡水開始匱乏,他們這才明白了為什麼從前那些同行沒能走出來。

最後他們沿著來時一路掩埋骸骨樹起的墓碑,最終走出了死亡之海。

在接受《泰晤士報》記者的採訪時,考古隊的隊員們都感慨:“善良,是我們為自己留下的路標!”

這應該是我聽過關于善良最現實的回答了。

聽過這樣一個充滿禪意的小故事——

蠍子掉進水缸裡,老禪師用手去撈蠍子,被蠍子蟄傷了,師傅又去用手撈,蠍子又蟄了老禪師。這樣來來回回好幾次,終於把蠍子打撈了上來。

小徒弟問老禪師:蠍子一直在蟄人,師傅為何還要救它。

老禪師說道:蟄人是蠍子的天性,善良是人的天性;我不能因為它蟄人的天性而放棄我做人善良的天性。

動物尚知保有天性,何況是人呢!

列夫托爾斯泰說過:沒有單純、善良和真實,就沒有偉大。

雨果也曾說過:極端公正和善良的心是不屬於庸俗的人的。良心的覺醒就是靈魂的偉大。

《無問西東》傳達的“善”的價值觀值得我們深思:

“世俗是這樣強大,強大到你們無法忽視它的存在,可是如果瞭解到青春只有這些日子,不知道你們是否還會在意那些世俗讓你們在意的事情,比如佔有什麼才榮耀,擁有什麼才被愛?

影片還有一條隱藏的“教育線”:人與人之間難能可貴的不是索取,而是給予。

二人故事的結尾,王敏佳出走村子,去尋找陳鵬,那句“陳鵬,上一次我以為我死了,醒來看到的是你。這一次,死亡來臨前,我一定要找到你。”也算是一種感恩和回報。

除了對愛情的執著,陳鵬同時為國家的核能貢獻了自己的青春,身體因為核輻射已經不再強健。在面對別人的異樣目光,他一如往昔,真誠善良,無悔無怨。

這顆堅守純良,勿忘本真的心,不也是當初我的老師,在我入行新聞事業時,提醒我的本心嗎?

相比較前面的血色浪漫,身處當代的張果果(張震飾),在影片中的存在略有些突兀。

但這並不妨礙張果果的故事教育我們:善良比聰明更重要。

因為聰明是一種天賦,而善良是一種選擇。

職場裡的爾虞我詐殘酷無情,讓一路摸爬滾打的張果果內心很崩潰,甚至一度產生了“信任危機”,懷疑他曾經因為工作需要救助過的四胞胎家人是不是賴上自己了,還以是不是他的領導出賣了自己,讓自己背鍋。

幸運的是,他回到校園,感受到了應該遵從內心,選擇了信任,選擇了遠離職場暗鬥。

遺憾的是,這樣的校園教育卻離我們漸行漸遠。

時間在4個故事裡穿梭,每個年代,每個年輕人都會現實和理想間迷失,在這種人生十字路徘徊時,需要有正確的教育,指引你回歸真我,做出選擇。

是吳嶺瀾的忠於自我,影響了沈光耀;沈光耀的正義之愛,又救助了陳鵬;陳鵬則用他的真誠無畏影響了李想,進而李想的善念拯救了張果果的父母,才有了這輪回的奇妙緣分。

與此同時,這4個故事不正對應了30年代援助中國的美國將軍陳納德說出來的話嗎?

這個世界從來不缺完美的人,缺的是從自己心底裡給出的:真實、正義、無畏、同情。

不禁大膽猜想,或許,這剛好是導演李芳芳想通過《無問西東》傳達的終極奧義。

也正是我們希望能夠傳遞給孩子的教育觀。

其實,除了那位美國軍官,影片中的主要配角也均是“教育”的化身。

吳嶺瀾在迷失自我和自我懷疑的時候,梅殆琦校長對“真實”的回答讓我第一次體會到教育的力量:

你看到什麼,聽到什麼,做什麼,和誰在一起,如果有一種從心靈深處滿溢出來的,不懊悔也不羞恥的平和與喜悅,那就是真實。

說出這段話的梅校長,簡直渾身上下都帶著光環。

我們從小就被教育國家、集體高於個人,但這席話不同,它教育我們,個人主義和家國情懷並不相悖。

炮火紛飛的年代裡,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傾盆大雨中四面漏雨的教室裡氣定神閑的教授和堅韌不屈孜孜不倦的青年學子。

那時候,大學生還有大學生的樣子,書生意氣風發;老師也還有老師的氣節,執於百年樹人。

文人風骨,這是哥對它心生歡喜的最大理由。

在硝煙中,還有一幕印象頗深。

一個雙腿殘障的外國傳教士,在大雨中教孩子們唱歌。在歌聲中,導演很好地展現了那個苦難年代除了悲憫,還有勇敢、奉獻和無畏,以及對美好的嚮往。

不得不說,雖然導演很年輕,但細節處理得很細膩。

哥印象深刻的是吳嶺瀾每次空襲警報來臨時,都會選擇先去解救白鴿然後再躲避危機。

而白鴿,象徵純真、和平與仁愛。這種浪漫主義手法,無疑也展現著教育的潛隱默化。

除了學校教育,片中也展現了不少值得學習的家庭教育。

最感人的片段來自米雪飾演的沈家母親,她用自己克制的演技,詮釋了一個偉大母親對兒子最高級的教育:讓他做自己。

在沈家母親明知道兒子有投筆從戎的想法,也沒有勒令沈光耀退學,囚禁在家,而是說出這樣的一段話:

當初你離家千里,來到這個地方讀書,你父親和我都沒有反對過,因為,是我們想你,能享受到人生的樂趣,比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比如同你喜歡的女孩子結婚生子。

這段話,放在80年後的今天,依然秒殺90%的家長,也正是這種打從心底的祝願,讓人分分鐘淚奔。

沈光耀犧牲後,鏡頭轉向沈家門匾,寫著大大的“三代五將”,說明沈家並非安逸求生的豪門,在家族血脈裡“正義感”與生俱來。

另一段讓人印象深刻的家庭教育,來自張果果的父親。

張果果的父親,從小告訴他:做一個好人,要比做一個沒原則的人,付出更多的代價,可是,做什麼會讓你真正開心,你要問清楚自己。

生命是一種傳承,教育亦然。

《無問西東》值得所有家長帶著孩子去感受。

最後,希望所有家長在片尾再次看到:“如果提前瞭解了你所要面對的人生,你是否還會有勇氣前來?”這句話的時候都能坦然對孩子說一句:愛你所愛,行你所行,聽從你心,無問西東。

小時候,我們總是盼望著長大,總覺得長大以後的世界很美好,但是長大後,我們慢慢發現,世界並不如我們所想的那麼簡單,我們並沒有成為英雄,我們還是那麼平凡,那麼普通。

忠於自己吧,不要等到最後了才恍然大悟,不要放棄,對自己的思索,對自己的真實。

聽從你心,愛你所愛,堅持善良,無問西東。

點擊↓↓↓↓↓↓↓“閱讀原文”收聽微課堂精彩內容。

那場豔陽下的批鬥讓我想起了很多事,人為什麼要選擇善良呢?

你堅守住了善良,它就會像蝴蝶效應一樣,在大洋的彼岸引起波濤洶湧,終將改變整個世界。

你的善良,不是一個人的,而是我們所有人的,人之初,性本善,這是天性使然。

上個月,公司組織出遊。返程的路上,遇到一個穿戴整齊的男子過來向我們借路費,說是出來玩,錢包被偷了。我們一票人都覺得不可信,畢竟騙子的招數現在是花樣百出,獨獨娜姐將自己隨身的二百塊錢給了男子。

在車上我和娜姐坐在一起,我問她:要是男子是騙子,你後悔那二百塊錢打水漂了嗎?

娜姐笑了笑說,哪裡來的那麼多騙子啊,人本善良,若不是迫不得已、走投無路都不會選擇行騙的勾當的。

就算他是騙子,也是個有良心的、善良的騙子,你看他都不去騙那些穿著普通的老實人,而是選擇我們這群有點兒積蓄卻有可能不會給他錢的白領。因為他肯定也知道,那些錢在窮人眼裡可能會過上一個月,在我們這裡才不過一頓飯。

“喲,這麼說,還是個善良的騙子呢。”我打趣道。

娜姐正經地說道:曼曼,你還小,但是要記住善良是不能丟的。日行一善,人活百年,你造福的可是你自己奧。

有一天你會明白,善良比聰明更難。

聰明是一種天賦,而善良是一種選擇。

善良是一盞明燈,你永遠不知道,在什麼時候,它能照亮別人的路,也照亮自己的心。

撒哈拉沙漠,又被稱為“死亡之海”。進入沙漠者的命運:有去無回。直到1814年,一支考古隊第一次打破了這個死亡魔咒。

當時,荒漠中隨處可見逝者的骸骨,隊長總讓大家停下來,選擇高地挖坑,把骸骨掩埋起來,還用樹枝或石塊為他們樹個簡易的墓碑。

隊員們抱怨:“我們是來考古的,不是來替死人收屍的。”

但隊長固執地說:“每一堆白骨,都曾是我們的同行,怎能忍心讓他們陳屍荒野呢?”

一個星期後,考古隊在沙漠中發現了許多古人遺跡和足以震驚世界的文物。

但當他們離開時,突然刮起風暴,幾天幾夜不見天日。接著,指南針都失靈了,考古隊完全迷失方向,食物和淡水開始匱乏,他們這才明白了為什麼從前那些同行沒能走出來。

最後他們沿著來時一路掩埋骸骨樹起的墓碑,最終走出了死亡之海。

在接受《泰晤士報》記者的採訪時,考古隊的隊員們都感慨:“善良,是我們為自己留下的路標!”

這應該是我聽過關于善良最現實的回答了。

聽過這樣一個充滿禪意的小故事——

蠍子掉進水缸裡,老禪師用手去撈蠍子,被蠍子蟄傷了,師傅又去用手撈,蠍子又蟄了老禪師。這樣來來回回好幾次,終於把蠍子打撈了上來。

小徒弟問老禪師:蠍子一直在蟄人,師傅為何還要救它。

老禪師說道:蟄人是蠍子的天性,善良是人的天性;我不能因為它蟄人的天性而放棄我做人善良的天性。

動物尚知保有天性,何況是人呢!

列夫托爾斯泰說過:沒有單純、善良和真實,就沒有偉大。

雨果也曾說過:極端公正和善良的心是不屬於庸俗的人的。良心的覺醒就是靈魂的偉大。

《無問西東》傳達的“善”的價值觀值得我們深思:

“世俗是這樣強大,強大到你們無法忽視它的存在,可是如果瞭解到青春只有這些日子,不知道你們是否還會在意那些世俗讓你們在意的事情,比如佔有什麼才榮耀,擁有什麼才被愛?

影片還有一條隱藏的“教育線”:人與人之間難能可貴的不是索取,而是給予。

二人故事的結尾,王敏佳出走村子,去尋找陳鵬,那句“陳鵬,上一次我以為我死了,醒來看到的是你。這一次,死亡來臨前,我一定要找到你。”也算是一種感恩和回報。

除了對愛情的執著,陳鵬同時為國家的核能貢獻了自己的青春,身體因為核輻射已經不再強健。在面對別人的異樣目光,他一如往昔,真誠善良,無悔無怨。

這顆堅守純良,勿忘本真的心,不也是當初我的老師,在我入行新聞事業時,提醒我的本心嗎?

相比較前面的血色浪漫,身處當代的張果果(張震飾),在影片中的存在略有些突兀。

但這並不妨礙張果果的故事教育我們:善良比聰明更重要。

因為聰明是一種天賦,而善良是一種選擇。

職場裡的爾虞我詐殘酷無情,讓一路摸爬滾打的張果果內心很崩潰,甚至一度產生了“信任危機”,懷疑他曾經因為工作需要救助過的四胞胎家人是不是賴上自己了,還以是不是他的領導出賣了自己,讓自己背鍋。

幸運的是,他回到校園,感受到了應該遵從內心,選擇了信任,選擇了遠離職場暗鬥。

遺憾的是,這樣的校園教育卻離我們漸行漸遠。

時間在4個故事裡穿梭,每個年代,每個年輕人都會現實和理想間迷失,在這種人生十字路徘徊時,需要有正確的教育,指引你回歸真我,做出選擇。

是吳嶺瀾的忠於自我,影響了沈光耀;沈光耀的正義之愛,又救助了陳鵬;陳鵬則用他的真誠無畏影響了李想,進而李想的善念拯救了張果果的父母,才有了這輪回的奇妙緣分。

與此同時,這4個故事不正對應了30年代援助中國的美國將軍陳納德說出來的話嗎?

這個世界從來不缺完美的人,缺的是從自己心底裡給出的:真實、正義、無畏、同情。

不禁大膽猜想,或許,這剛好是導演李芳芳想通過《無問西東》傳達的終極奧義。

也正是我們希望能夠傳遞給孩子的教育觀。

其實,除了那位美國軍官,影片中的主要配角也均是“教育”的化身。

吳嶺瀾在迷失自我和自我懷疑的時候,梅殆琦校長對“真實”的回答讓我第一次體會到教育的力量:

你看到什麼,聽到什麼,做什麼,和誰在一起,如果有一種從心靈深處滿溢出來的,不懊悔也不羞恥的平和與喜悅,那就是真實。

說出這段話的梅校長,簡直渾身上下都帶著光環。

我們從小就被教育國家、集體高於個人,但這席話不同,它教育我們,個人主義和家國情懷並不相悖。

炮火紛飛的年代裡,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傾盆大雨中四面漏雨的教室裡氣定神閑的教授和堅韌不屈孜孜不倦的青年學子。

那時候,大學生還有大學生的樣子,書生意氣風發;老師也還有老師的氣節,執於百年樹人。

文人風骨,這是哥對它心生歡喜的最大理由。

在硝煙中,還有一幕印象頗深。

一個雙腿殘障的外國傳教士,在大雨中教孩子們唱歌。在歌聲中,導演很好地展現了那個苦難年代除了悲憫,還有勇敢、奉獻和無畏,以及對美好的嚮往。

不得不說,雖然導演很年輕,但細節處理得很細膩。

哥印象深刻的是吳嶺瀾每次空襲警報來臨時,都會選擇先去解救白鴿然後再躲避危機。

而白鴿,象徵純真、和平與仁愛。這種浪漫主義手法,無疑也展現著教育的潛隱默化。

除了學校教育,片中也展現了不少值得學習的家庭教育。

最感人的片段來自米雪飾演的沈家母親,她用自己克制的演技,詮釋了一個偉大母親對兒子最高級的教育:讓他做自己。

在沈家母親明知道兒子有投筆從戎的想法,也沒有勒令沈光耀退學,囚禁在家,而是說出這樣的一段話:

當初你離家千里,來到這個地方讀書,你父親和我都沒有反對過,因為,是我們想你,能享受到人生的樂趣,比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比如同你喜歡的女孩子結婚生子。

這段話,放在80年後的今天,依然秒殺90%的家長,也正是這種打從心底的祝願,讓人分分鐘淚奔。

沈光耀犧牲後,鏡頭轉向沈家門匾,寫著大大的“三代五將”,說明沈家並非安逸求生的豪門,在家族血脈裡“正義感”與生俱來。

另一段讓人印象深刻的家庭教育,來自張果果的父親。

張果果的父親,從小告訴他:做一個好人,要比做一個沒原則的人,付出更多的代價,可是,做什麼會讓你真正開心,你要問清楚自己。

生命是一種傳承,教育亦然。

《無問西東》值得所有家長帶著孩子去感受。

最後,希望所有家長在片尾再次看到:“如果提前瞭解了你所要面對的人生,你是否還會有勇氣前來?”這句話的時候都能坦然對孩子說一句:愛你所愛,行你所行,聽從你心,無問西東。

小時候,我們總是盼望著長大,總覺得長大以後的世界很美好,但是長大後,我們慢慢發現,世界並不如我們所想的那麼簡單,我們並沒有成為英雄,我們還是那麼平凡,那麼普通。

忠於自己吧,不要等到最後了才恍然大悟,不要放棄,對自己的思索,對自己的真實。

聽從你心,愛你所愛,堅持善良,無問西東。

點擊↓↓↓↓↓↓↓“閱讀原文”收聽微課堂精彩內容。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