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高新區法院:回顧2017,亮點工作紛呈

2017年, 高新區法院在區黨工委的正確領導、市中院的監督指導和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下, 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八屆歷次全會和十九大精神,

緊緊圍繞“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目標, 牢牢把握司法為民、公正司法工作主線, 忠實履行審判職能, 扎實推進司法改革, 不斷深化司法公開, 切實加強隊伍建設, 全力服務發展大局, 各項工作均取得優異成績。

一、精品化辦案, 審判質效有新提升

依法懲治刑事犯罪。 共受理刑事案件82件, 審結70件, 判處刑事罪犯72人。 堅持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 判處緩刑、管制等15人。 嚴防冤假錯案, 裁定准予檢察機關撤訴案件1件。 依法開展民商事審判。 共受理各類民商事案件1431件, 審結1346件。 探索家事審判方式改革, 採用圓桌調解方式對家事糾紛進行調解;探索類型性案件快速解決機制和訴前鑒定制度,

交通事故、保險合同類案件平均審限縮短至25天。 民事案件平均審理天數較上年度縮短24天, 法定審限內結案率達到100%。 一審裁判生效率達到98.6%, 服判息訴率同比上升9.2%。 依法開展行政審判和執行工作。 共受理行政訴訟案件11件, 審查非訴行政執行案件11件。 做好執行立案和材料收轉工作, 全年共收取各類執行立案材料420件,立案420件。

二、立體化推進, 司法改革有新進展

推進人員分類管理改革。 實行法官、司法輔助人員、司法行政人員各自單獨的職務序列。 研究制定科學的績效考核制度, 完成各類人員績效核定並精准發放。 組建專業化審判團隊。 設立5個審判團隊, 設定法官年度基本辦案任務指標, 建立辦案任務指標的動態調整機制。

將入額院領導編入各審判團隊辦理案件, 院領導共審理案件160件, 結案158件, 結案率98.8%。 推進內設機構改革。 將原有的7個內設機構整合為5個並試運行。 規範權力運行機制。 取消行政化的案件審批制, 院庭長不再對未參與審理的案件簽發裁判文書。 改革完善審判委員會職能, 試行法官會議, 提交審判委員會討論的案件數量大幅下降。

三、多元化公開, 陽光司法有新成效

全方位做好審務公開。 利用線下、線上公開管道, 全面做好司法公開。 將原有的1路直播線路升級為4路, 庭審直播率達到13%。 加強裁判文書上網培訓, 全年實現裁判文書上網率100%。 加強和改進對外宣傳。 拓寬司法公開途徑, 通過各類媒體宣傳法院工作動態, 資訊、宣傳、調研工作排名均位列全市先進。

主動接受社會監督。 提升人民陪審員參審率, 2017年度人民陪審員參審率達到85.1%, 同比提高25.1%。 設置媒體席和代表、委員席, 邀請新聞媒體、人大代表旁聽庭審25人次。 完善新聞發佈機制, 召開新聞發佈會2次。

四、規範化管理, 隊伍建設有新風貌

加強政治建設。 組織幹警集中觀看党的十九大開幕會, 開展黨的十九大精神主題宣講。 將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納入“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內容。 加強党的建設。 全面落實“三會一課”制度, 召開專題民主生活會, 定期開展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 建立黨組成員帶頭講黨課制度, 組織開展“微型黨課大家講, 微型黨課網上行”活動。 加強能力建設。 全面應用“智審1.0”系統、電子卷宗隨案生成系統、OA辦公系統和電子簽章系統。

加強院圖書室建設, 開展“世界讀書日”活動。 加強廉政建設。 深入開展“紀律作風建設年”活動, 深化“一問責八清理”、基層“微腐敗”專項整治活動。 開展《準則》、《條例》知識考試, 集中觀看《打鐵還需自身硬》。 一年來, 全院幹警未發生司法不廉和重大違法違紀問題。

五、精細化服務, 司法便民有新舉措

設立訴訟服務站, 啟用訴訟服務中心新標識, 建立起訴材料清單制度, 與市律師協會聯合設立律師工作室, 推進構建訴調對接和多元化糾紛化解機制。 新增18個WIFI熱點, 積極推廣網上立案、遠端視頻庭審、遠端視頻接訪。 為企業、學校等“量身定制”普法宣講活動, 邀請區內小學生代表走進法院開展“學生試當小法官”活動, 組織幹警為全區機關、企業工會代表開展法制講座,赴遠洋城開展12.4普法宣傳活動,全年共開展“法院開放日”活動4次。

組織幹警為全區機關、企業工會代表開展法制講座,赴遠洋城開展12.4普法宣傳活動,全年共開展“法院開放日”活動4次。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