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裝配一體化全新地下綜合管廊建造技術誕生

中華建設網訊近日, 在成都北改線B標段綜合管廊專案施工現場, 隨著管廊專用拼裝掘進機成功頂進, 由中交二航局投資參股並負責施工的成都城投科技公司提供預製件的首環地下管廊拼裝成環。 這標誌著國內首次採用分片預製、掘進機裝配一體化施工的地下綜合管廊建造技術誕生, 推進了城市綜合管廊施工進入模組化時代。

新綜合管廊創新採用“馬蹄形”斷面結構形式, 較傳統的矩形斷面結構受力更合理, 不僅構件結構尺寸更小, 並且通過增加豎向隔牆, 可實現單倉變雙倉, 雙倉變三倉, 有利於管片預製生產工業化。 新綜合管廊接頭處採用止水橡膠密封止水, 設計使用壽命可達100年。 管廊整環重量相比傳統矩形節段預製管廊結構重量減輕了40%, 大幅降低了運輸安裝的限制和成本。

馬蹄型綜合管廊

據瞭解, 該專案綜合管廊主體結構預製率可達100%, 榮獲圍繞結構、裝備、工法自主研發的5項專利。 不僅如此, 預製拼裝地下廊道雙模掘進機也是國內首次使用, 其借鑒了盾構及頂管施工技術原理, 集土體開挖、移動支護、管片安裝及回填等功能於一體, 可適用埋深達8米, 能完全滿足一般城市綜合管廊施工要求。

相比傳統的基坑支護現澆, 新裝備和工法可提高兩倍以上工效, 可讓施工作業人員人數減少一半以上, 僅取消基坑永久支護工程造價就可節約5%, 且大大減少了建築垃圾的產生, 對路面交通和環境影響小、安全風險也大幅降低。

新結構、新裝備、新工法三管齊下。 中交二航局研發的新綜合管廊技術實現了工廠流水化預製、機械化快速拼裝, 填補了國內綜合管廊裝配式管片拼裝應用的空白, 突破了傳統綜合管廊施工效率低、成本高、對交通影響大的桎梏, 順應了建築行業智慧建造、綠色環保的發展方向, 並有力推動了地下工程裝配化建造技術的進步, 對未來城市市政綜合建設具有革新式影響。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