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傷寒論中的十大常用方劑!純乾貨速記

導讀:傷寒論中100多個方子中, 複雜方劑並不多, 包括金匱五味藥以下的占了大部分, 甚至三味以下的方劑還不在少數。 在這110多個方劑中, 很多至今在臨床中仍頻繁應用。 甚至婦幼皆知, 比如小柴胡湯, 大名鼎鼎, 舉世聞名。 為什麼, 傷寒論中的一批經典方劑能夠流行至今, 甚至, 給人的感覺, 其應用範圍還不斷擴大。 原因何在?

北京京城國醫堂中醫藥研究院的專家認為, 臨床上至今常用的傷寒論方劑中最大特點是, 這些方劑無一不是著眼於調節人體整體的氣機升降出入。 現將常用的10個方劑歸納如下, 供各位網友參考。

1、桂枝湯(調和營衛)

組成:桂枝(去皮)三兩, 芍藥三兩, 生薑三兩, 大棗(擘)十二枚, 甘草二兩

方解:風寒傷人肌表, 原應惡寒發熱而無汗, 今汗自出而發熱, 惡風不解, 且有鼻鳴、幹嘔, 是腠理不固, 衛氣外泄, 營陰不得內守, 肺胃失和之故, 所以是表虛證。 究其病機, 是風寒外感, 衛強營弱, 即《傷寒論》第五十三條所說:“以衛氣不共營氣諧和故爾。

”風寒在表, 當用辛溫發散以解表, 但本方證屬表虛, 腠理不固, 且衛強營弱, 所以既用桂枝為君藥, 解肌發表, 散外感風寒, 又用芍藥為臣, 益陰斂營。 桂、芍相合, 一治衛強,

一治營弱, 合則調和營衛, 是相須為用。

生薑辛溫, 既助桂枝解肌, 又能暖胃止嘔。 大棗甘平, 既能益氣補中, 又能滋脾生津。 薑、棗相合, 還可以升騰脾胃生髮之氣而調和營衛, 所以並為佐藥。

炙甘草之用有二:一為佐藥, 益氣和中, 合桂枝以解肌, 合芍藥以益陰;一為使藥, 調和諸藥。 所以本方雖只有五味藥, 但配伍嚴謹, 散中有補, 正如柯琴在《傷寒論附翼》中贊桂枝湯“為仲景群方之魁, 乃滋陰和陽, 調和營衛, 解肌發汗之總方也。 ”

2、小柴胡湯(和解少陽及半表半裡樞機)

組成:柴胡半斤, 黃芩三兩, 人參三兩, 炙甘草三兩, 半夏(洗)半升, 生薑(切)三兩, 大棗(擘)十二枚

方解:

(1)膽為清淨之府, 無出無入, 其經在半表半裡, 不可汗吐下, 法宜和解。 邪入本經,

乃由表而將至裡, 當徹熱發表, 迎而奪之, 勿令傳太陰。

(2)柴胡味苦微寒, 少陽主藥, 以升陽達表為君。 黃芩苦寒。 以養陰退熱為臣。 半夏辛溫, 能健脾和胃, 以散逆氣而止嘔。 人參、甘草, 以補正氣而和中, 使邪不得複傳入裡為佐。 邪在半裡半表, 則營衛爭。 故用姜、棗之辛甘, 以和營衛為使也。

3、半夏瀉心湯(及其他五個瀉心湯, 調節脾胃升降失常)

組成:半夏三兩, 黃芩三兩, 乾薑三兩, 人參三兩, 炙甘草三兩, 黃連一兩, 大棗(擘)十二枚

方解:本方證病人中氣受傷, 脾胃、大小腸功能失調, 因為寒熱互結其中, 清濁升降失常。 其症狀為心下痞滿、幹嘔、腸鳴下利。

本方是由小柴胡湯化裁得到, 即去柴胡、生薑, 而加川連、乾薑。 本方中法夏、乾薑辛溫除寒, 和胃止嘔;川連、黃芩苦寒泄降除熱,

清腸燥濕;人參、大棗、炙甘草補中益氣, 養胃。 該方主治主要病機為:少陽證誤下而中氣虛, 寒熱互結於中焦, 氣機結滯, 脾胃升降失常。

4、小青龍湯(溫肺化飲, 調節肺氣升降)

組成:麻黃三兩, 芍藥三兩, 細辛三兩, 乾薑三兩, 炙甘草三兩, 桂枝三兩, 五味子半升, 半夏半升

方解:本方主治外感風寒,寒飲內停之證。風寒束表,皮毛閉塞,衛陽被遏,營陰鬱滯,故見惡寒發熱、無汗、身體疼痛。素有水飲之人,一旦感受外邪,每致表寒引動內飲,《難經·四十九難》說:“形寒飲冷則傷肺”。水寒相搏,內外相引,飲動不居,水寒射肺,肺失宣降,故咳喘痰多而稀;水停心下,阻滯氣機,故胸痞;飲動則胃氣上逆,故幹嘔;水飲溢於肌膚,故浮腫身重;舌苔白滑,脈浮為外寒裡飲之佐證。

對此外寒內飲之證,若不疏表而徒治其飲,則表邪難解;不化飲而專散表邪,則水飲不除。故治宜解表與化飲配合,一舉而表裡雙解。方中麻黃、桂枝相須為君,發汗散寒以解表邪,且麻黃又能宣發肺氣而平喘咳,桂枝化氣行水以利裡飲之化。乾薑、細辛為臣,溫肺化飲,兼助麻、桂解表祛邪。

然而素有痰飲,脾肺本虛,若純用辛溫發散,恐耗傷肺氣,故佐以五味子斂肺止咳、芍藥和營養血,二藥與辛散之品相配,一散一收,既可增強止咳平喘之功,又可制約諸藥辛散溫燥太過之弊;半夏燥濕化痰,和胃降逆,亦為佐藥。炙甘草兼為佐使之藥,既可益氣和中,又能調和辛散酸收之品。藥雖八味,配伍嚴謹,散中有收,開中有合,使風寒解,水飲去,宣降複,則諸症自平。

5、黃連阿膠湯(清心火滋腎陰,使陰陽交泰)

組成:黃連四兩,黃芩二兩,芍藥二兩,阿膠三兩,雞子黃二枚

上五味,以水六升,先煮三物,取二升,去滓,納膠烊盡,小冷,納雞子黃,攪令相得,溫服七合,日三服。

方解:《傷寒附翼》釋曰:此少陰之瀉心湯也。凡滌心必藉芩、連,而導引有陰陽之別。病在三陽,胃中不和而心下痞者,虛則加參、甘補之,實則加大黃下之;病在少陰而心中煩,不得臥者,既不得用參、甘以助陽,亦不得用大黃以傷胃矣。

用芩、連以直折心火,佐芍藥以收斂神明,所以扶陰而益陽也。雞子黃稟南方之火色,入通於心,可以補離宮之火,用生者攪和,取其流動之義也;黑驢皮稟北方之水色,且鹹先入腎,可以補坎宮之精,內合於心而性急趨下,則阿井有水精凝聚之要也,與之相溶而成膠;用以配雞子之黃,合芩、連、芍藥,是降火引元之劑矣。《經》曰:火位之下,陰精承之;陰平陽秘,精神乃治。斯方之謂歟。

6、烏梅丸(調節上熱下寒之厥逆,非單蛔厥也)

組成:烏梅三百枚,細辛六兩,乾薑十兩,黃連十六兩,當歸四兩,附子(去皮炮)六兩,蜀椒四兩,桂枝(去皮)六兩,人參六兩,黃柏六兩

方解:本方由10味藥組成。主治寒熱錯雜,蛔蟲竄擾所致的蛔厥、久痢、厥陰頭痛。方中烏梅味酸,苦酒醋漬而重用,既可安蛔,又能止痛,故為主藥。

蛔動因於髒寒,故以乾薑、附子、細辛、蜀椒、桂枝溫腎暖脾,以除髒寒;且五藥皆辛,制蛔,其中細辛、蜀椒更具殺蟲之用,故又可助烏梅安蛔止痛;素病蛔疾,必損氣血,故又以人參益氣,當歸養血,合而扶正補虛,俱為輔藥。佐以黃連、黃柏苦寒清熱,兼制辛熱諸藥,以杜絕傷陰動火之弊,且味苦兼能下蛔。諸藥合用,共奏溫髒安蛔之功。

7、麻黃升麻湯(清肺熱,溫脾寒,發越郁陽)

組成:麻黃(去節)二兩半,升麻一兩一分,當歸一兩一分,知母十八銖,黃芩十八銖,葳蕤(一作菖蒲)十八銖,芍藥六銖,天門冬(去心)六銖,桂枝(去皮)六銖,茯苓六銖,甘草(炙)六銖,石膏(碎,綿裹)六銖,白術六銖,乾薑六銖

方解:麻黃、升麻——透發內陷之郁陽。當歸——補血和血,清熱滋陰,以治喉痹膿血。知、芩、葳、天冬、石、芍溫補脾陽,以治泄利:茯、桂、白術、乾薑、甘草溫陽理脾。藥味雖多,但並不雜亂,重點突出,井然有序。現用於更年期綜合征的女性患者,臨床多有奇效。

8、苓桂術甘湯(溫陽健脾,利水降沖)

組成: 茯苓四兩,桂枝(去皮)三兩,白術二兩,炙甘草二兩

方解:本方所治痰飲乃中陽素虛,脾失健運,氣化不利,水濕內停所致。蓋脾主中州,職司氣化,為氣機升降之樞紐,若脾陽不足,健運失職,則濕滯而為痰為飲。而痰飲隨氣升降,無處不到,停於胸脅,則見胸脅支滿;阻滯中焦,清陽不升,則見頭暈目眩;上淩心肺,則致心悸、短氣而咳;舌苔白滑,脈沉滑或沉緊皆為痰飲內停之征。仲景雲:“病痰飲者,當以溫藥和之。”(《金匱要略》)故治當溫陽化飲,健脾利水。

本方重用甘淡之茯苓為君,健脾利水,滲濕化飲,既能消除已聚之痰飲,又善平飲邪之上逆。桂枝為臣,功能溫陽化氣,平沖降逆。苓、桂相合為溫陽化氣,利水準沖之常用組合。

白術為佐,功能健脾燥濕,苓、術相須,為健脾祛濕的常用組合,在此體現了治生痰之源以治本之意;桂、術同用,也是溫陽健脾的常用組合。炙甘草用於本方,其用有三:一可合桂枝以辛甘化陽,以襄助溫補中陽之力;二可合白術益氣健脾,崇土以利制水;三可調和諸藥,功兼佐使之用。

四藥合用,溫陽健脾以助化飲,淡滲利濕以平沖逆,全方溫而不燥,利而不峻,標本兼顧,配伍嚴謹,為治療痰飲病之和劑。此方服後,當小便增多,是飲從小便而去之征,故原方用法之後有“小便當利”之說。此亦即《金匱要略》“夫短氣有微飲者,當從小便去之”之意。

本方與下面要寫的五苓散均為溫陽化飲之常用方,組成中同有茯苓、桂枝、白術。五苓散以澤瀉為君,臣以茯苓、豬苓,直達下焦,利水滲濕為主,主治飲停下焦之頭眩、臍下悸、或吐涎沫等症;苓桂術甘湯以茯苓為君,臣以桂枝溫陽化飲為主,四藥皆入中焦脾胃,主治飲停中焦之胸脅支滿、頭眩、心下悸等症。此方有撥雲見日之妙。

9、五苓散(通調水道)

組成:豬苓(去皮)十八銖,澤瀉一兩六株,白術十八銖,茯苓十八銖,桂枝(去皮)半兩

方解:

1、太陽之熱,傳入膀胱之腑,故口渴而便不通。

2、經曰:“淡味滲泄為陽”,二苓甘淡入肺,而通膀胱為君。“鹹味湧泄為陰”,澤瀉甘鹹入腎膀胱,同利水道為臣。“益土所以制水”,故以白術苦溫,健脾去濕為佐。“膀胱者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故以肉桂辛熱為使。熱因熱用,引入膀胱以化其氣,使濕熱之邪,皆從小水而出也。

10、桂枝茯苓丸(化瘀生新,調和氣血)

組成:桂枝,茯苓,牡丹(去心),桃仁(去皮尖,熬) 芍藥各等分。上五味,末之,煉蜜和丸,如兔屎大,每日食前服一丸。不知,加至三丸。

方解:其實張仲景的這張方子不是在《傷寒論》中出現,而是在《金匱要略》中的婦科三篇(第二十篇)裡出現的第二張方子。講“婦人宿有症病……,當下其症,桂枝茯苓丸主之”。桂枝茯苓丸原治婦人素有癥塊,致妊娠胎動不安或漏下不止之證。證由瘀阻胞宮所致。

瘀血癥塊,停留于胞宮,沖任失調,胎元不固,則胎動不安;瘀阻胞宮,阻遏經脈,以致血溢脈外,故見漏下不止、血色紫黑晦暗;瘀血內阻胞宮,血行不暢,不通則痛,故腹痛拒按等。

治宜活血化瘀,緩消癥塊。君藥桂枝辛甘而溫,溫通血脈,以行瘀滯。臣藥桃仁味苦甘平,活血祛瘀,助君藥以化瘀消癥;佐藥丹皮、芍藥、茯苓。丹皮、芍藥味苦而微寒,既活血散瘀,又涼血清退瘀久所化之熱,芍藥並能緩急止痛;茯苓甘淡平,滲濕祛痰,以助消癥之功,健脾益胃,扶助正氣。使藥白蜜,丸以白蜜,甘緩而潤,緩諸藥破泄之力。諸藥合用,活血化瘀,緩消癥塊,使瘀化癥消,諸症皆愈。

桂枝茯苓丸配伍特點:一、用桂枝以溫通血脈,又用佐丹皮、芍藥以涼血散瘀,寒溫並用,則無耗傷陰血之弊。二、漏下之症,採用行血之法,體現通因通用之法,俾癥塊得消,血行常道,則出血得止。

《婦人良方》以本方更名為奪命丸,用治婦人小產,子死腹中而見“胎上搶心,悶絕致死,冷汗自出,氣促喘滿者。”《濟陰綱目》將本方改為湯劑,易名為催生湯,用於婦人臨產見腹痛、腰痛而胞漿已下時,有催生之功。

方解:本方主治外感風寒,寒飲內停之證。風寒束表,皮毛閉塞,衛陽被遏,營陰鬱滯,故見惡寒發熱、無汗、身體疼痛。素有水飲之人,一旦感受外邪,每致表寒引動內飲,《難經·四十九難》說:“形寒飲冷則傷肺”。水寒相搏,內外相引,飲動不居,水寒射肺,肺失宣降,故咳喘痰多而稀;水停心下,阻滯氣機,故胸痞;飲動則胃氣上逆,故幹嘔;水飲溢於肌膚,故浮腫身重;舌苔白滑,脈浮為外寒裡飲之佐證。

對此外寒內飲之證,若不疏表而徒治其飲,則表邪難解;不化飲而專散表邪,則水飲不除。故治宜解表與化飲配合,一舉而表裡雙解。方中麻黃、桂枝相須為君,發汗散寒以解表邪,且麻黃又能宣發肺氣而平喘咳,桂枝化氣行水以利裡飲之化。乾薑、細辛為臣,溫肺化飲,兼助麻、桂解表祛邪。

然而素有痰飲,脾肺本虛,若純用辛溫發散,恐耗傷肺氣,故佐以五味子斂肺止咳、芍藥和營養血,二藥與辛散之品相配,一散一收,既可增強止咳平喘之功,又可制約諸藥辛散溫燥太過之弊;半夏燥濕化痰,和胃降逆,亦為佐藥。炙甘草兼為佐使之藥,既可益氣和中,又能調和辛散酸收之品。藥雖八味,配伍嚴謹,散中有收,開中有合,使風寒解,水飲去,宣降複,則諸症自平。

5、黃連阿膠湯(清心火滋腎陰,使陰陽交泰)

組成:黃連四兩,黃芩二兩,芍藥二兩,阿膠三兩,雞子黃二枚

上五味,以水六升,先煮三物,取二升,去滓,納膠烊盡,小冷,納雞子黃,攪令相得,溫服七合,日三服。

方解:《傷寒附翼》釋曰:此少陰之瀉心湯也。凡滌心必藉芩、連,而導引有陰陽之別。病在三陽,胃中不和而心下痞者,虛則加參、甘補之,實則加大黃下之;病在少陰而心中煩,不得臥者,既不得用參、甘以助陽,亦不得用大黃以傷胃矣。

用芩、連以直折心火,佐芍藥以收斂神明,所以扶陰而益陽也。雞子黃稟南方之火色,入通於心,可以補離宮之火,用生者攪和,取其流動之義也;黑驢皮稟北方之水色,且鹹先入腎,可以補坎宮之精,內合於心而性急趨下,則阿井有水精凝聚之要也,與之相溶而成膠;用以配雞子之黃,合芩、連、芍藥,是降火引元之劑矣。《經》曰:火位之下,陰精承之;陰平陽秘,精神乃治。斯方之謂歟。

6、烏梅丸(調節上熱下寒之厥逆,非單蛔厥也)

組成:烏梅三百枚,細辛六兩,乾薑十兩,黃連十六兩,當歸四兩,附子(去皮炮)六兩,蜀椒四兩,桂枝(去皮)六兩,人參六兩,黃柏六兩

方解:本方由10味藥組成。主治寒熱錯雜,蛔蟲竄擾所致的蛔厥、久痢、厥陰頭痛。方中烏梅味酸,苦酒醋漬而重用,既可安蛔,又能止痛,故為主藥。

蛔動因於髒寒,故以乾薑、附子、細辛、蜀椒、桂枝溫腎暖脾,以除髒寒;且五藥皆辛,制蛔,其中細辛、蜀椒更具殺蟲之用,故又可助烏梅安蛔止痛;素病蛔疾,必損氣血,故又以人參益氣,當歸養血,合而扶正補虛,俱為輔藥。佐以黃連、黃柏苦寒清熱,兼制辛熱諸藥,以杜絕傷陰動火之弊,且味苦兼能下蛔。諸藥合用,共奏溫髒安蛔之功。

7、麻黃升麻湯(清肺熱,溫脾寒,發越郁陽)

組成:麻黃(去節)二兩半,升麻一兩一分,當歸一兩一分,知母十八銖,黃芩十八銖,葳蕤(一作菖蒲)十八銖,芍藥六銖,天門冬(去心)六銖,桂枝(去皮)六銖,茯苓六銖,甘草(炙)六銖,石膏(碎,綿裹)六銖,白術六銖,乾薑六銖

方解:麻黃、升麻——透發內陷之郁陽。當歸——補血和血,清熱滋陰,以治喉痹膿血。知、芩、葳、天冬、石、芍溫補脾陽,以治泄利:茯、桂、白術、乾薑、甘草溫陽理脾。藥味雖多,但並不雜亂,重點突出,井然有序。現用於更年期綜合征的女性患者,臨床多有奇效。

8、苓桂術甘湯(溫陽健脾,利水降沖)

組成: 茯苓四兩,桂枝(去皮)三兩,白術二兩,炙甘草二兩

方解:本方所治痰飲乃中陽素虛,脾失健運,氣化不利,水濕內停所致。蓋脾主中州,職司氣化,為氣機升降之樞紐,若脾陽不足,健運失職,則濕滯而為痰為飲。而痰飲隨氣升降,無處不到,停於胸脅,則見胸脅支滿;阻滯中焦,清陽不升,則見頭暈目眩;上淩心肺,則致心悸、短氣而咳;舌苔白滑,脈沉滑或沉緊皆為痰飲內停之征。仲景雲:“病痰飲者,當以溫藥和之。”(《金匱要略》)故治當溫陽化飲,健脾利水。

本方重用甘淡之茯苓為君,健脾利水,滲濕化飲,既能消除已聚之痰飲,又善平飲邪之上逆。桂枝為臣,功能溫陽化氣,平沖降逆。苓、桂相合為溫陽化氣,利水準沖之常用組合。

白術為佐,功能健脾燥濕,苓、術相須,為健脾祛濕的常用組合,在此體現了治生痰之源以治本之意;桂、術同用,也是溫陽健脾的常用組合。炙甘草用於本方,其用有三:一可合桂枝以辛甘化陽,以襄助溫補中陽之力;二可合白術益氣健脾,崇土以利制水;三可調和諸藥,功兼佐使之用。

四藥合用,溫陽健脾以助化飲,淡滲利濕以平沖逆,全方溫而不燥,利而不峻,標本兼顧,配伍嚴謹,為治療痰飲病之和劑。此方服後,當小便增多,是飲從小便而去之征,故原方用法之後有“小便當利”之說。此亦即《金匱要略》“夫短氣有微飲者,當從小便去之”之意。

本方與下面要寫的五苓散均為溫陽化飲之常用方,組成中同有茯苓、桂枝、白術。五苓散以澤瀉為君,臣以茯苓、豬苓,直達下焦,利水滲濕為主,主治飲停下焦之頭眩、臍下悸、或吐涎沫等症;苓桂術甘湯以茯苓為君,臣以桂枝溫陽化飲為主,四藥皆入中焦脾胃,主治飲停中焦之胸脅支滿、頭眩、心下悸等症。此方有撥雲見日之妙。

9、五苓散(通調水道)

組成:豬苓(去皮)十八銖,澤瀉一兩六株,白術十八銖,茯苓十八銖,桂枝(去皮)半兩

方解:

1、太陽之熱,傳入膀胱之腑,故口渴而便不通。

2、經曰:“淡味滲泄為陽”,二苓甘淡入肺,而通膀胱為君。“鹹味湧泄為陰”,澤瀉甘鹹入腎膀胱,同利水道為臣。“益土所以制水”,故以白術苦溫,健脾去濕為佐。“膀胱者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故以肉桂辛熱為使。熱因熱用,引入膀胱以化其氣,使濕熱之邪,皆從小水而出也。

10、桂枝茯苓丸(化瘀生新,調和氣血)

組成:桂枝,茯苓,牡丹(去心),桃仁(去皮尖,熬) 芍藥各等分。上五味,末之,煉蜜和丸,如兔屎大,每日食前服一丸。不知,加至三丸。

方解:其實張仲景的這張方子不是在《傷寒論》中出現,而是在《金匱要略》中的婦科三篇(第二十篇)裡出現的第二張方子。講“婦人宿有症病……,當下其症,桂枝茯苓丸主之”。桂枝茯苓丸原治婦人素有癥塊,致妊娠胎動不安或漏下不止之證。證由瘀阻胞宮所致。

瘀血癥塊,停留于胞宮,沖任失調,胎元不固,則胎動不安;瘀阻胞宮,阻遏經脈,以致血溢脈外,故見漏下不止、血色紫黑晦暗;瘀血內阻胞宮,血行不暢,不通則痛,故腹痛拒按等。

治宜活血化瘀,緩消癥塊。君藥桂枝辛甘而溫,溫通血脈,以行瘀滯。臣藥桃仁味苦甘平,活血祛瘀,助君藥以化瘀消癥;佐藥丹皮、芍藥、茯苓。丹皮、芍藥味苦而微寒,既活血散瘀,又涼血清退瘀久所化之熱,芍藥並能緩急止痛;茯苓甘淡平,滲濕祛痰,以助消癥之功,健脾益胃,扶助正氣。使藥白蜜,丸以白蜜,甘緩而潤,緩諸藥破泄之力。諸藥合用,活血化瘀,緩消癥塊,使瘀化癥消,諸症皆愈。

桂枝茯苓丸配伍特點:一、用桂枝以溫通血脈,又用佐丹皮、芍藥以涼血散瘀,寒溫並用,則無耗傷陰血之弊。二、漏下之症,採用行血之法,體現通因通用之法,俾癥塊得消,血行常道,則出血得止。

《婦人良方》以本方更名為奪命丸,用治婦人小產,子死腹中而見“胎上搶心,悶絕致死,冷汗自出,氣促喘滿者。”《濟陰綱目》將本方改為湯劑,易名為催生湯,用於婦人臨產見腹痛、腰痛而胞漿已下時,有催生之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