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任何關係的底線:不要把自己搞太累

作者:劍聖喵大師

1

我發現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人際關係失敗的人, 都很喜歡用“但是”兩個字。

安吉遇上一個很麻煩的問題:一個不是很熟的“妹妹”,

居然開口找她索要新年禮物, 這個新年禮物是一個一千多的外衣, 頂安吉月工資的四分之一。

這答案很簡單, 拒絕就行啊!

安吉和我說:“但是她四處說我壞話怎麼辦?有沒有什麼特別藝術的拒絕方式, 可以讓她不要怨恨我?”

我提供了幾種, 都被安吉否決, 她覺得都會得罪“妹妹”。

我最後忍不住說:“得罪就得罪了, 她都好意思要錢, 你就不好意思拒絕了?”

安吉是:“但我不好意思拒絕她啊!”

無言以對。

小絲遇到了一個有趣的靈魂, 已經上過三壘, 可是男的始終不願意承認他們兩是情侶關係。

他有一個十年的朋友, 說還喜歡他, 怕下次見到他還有喜歡的感覺就會直接離開小絲。

“如果你放不下他, 那你就也發展一個追求者,

讓他也感受下他隨時會失去你, 是種什麼樣的感覺?”

小絲:“可是我不想讓他生氣啊!”

“那你開誠佈公和他談, 你接受不了這種三人行的關係, 希望他能給你個明確的答覆!”

小絲:“可是我不想逼他啊, 我怕我這樣會失去他!”

無言以對。

小燭:“老師, 我有一個三五年沒聯繫的朋友, 曾經是我的高中舍友, 我不知道和他聊點什麼?”

我:“聊聊你們現在的生活吧!”

小燭:“不行, 萬一我過得比他好, 那不是傷害他!”

我:“聊聊你們高中時代的回憶吧!”

小燭:“也不行, 我怕他不記得當時的事情了!”

在小燭心中, 任何話題都是禁區, 都有可能得罪對方, 因而導致翻臉, 所以他最終還是沒有聯繫這個好友。

倉央嘉措有一句詩:自恐多情損梵行, 入山又怕別傾城,

世間安得雙全法, 不負如來不負卿。

這句詩表明了一種禪意, 那就是人際關係中, 很難有所謂的兩全之策, 所請情商高手, 不是不得罪任何一個人。 而是在諸多的因素中, 發掘出自己最重視的一點, 因而選擇取捨。

如果用四分之一的工資, 換來一個虛無縹緲的友情, 不值。

如果用一份真摯的心意, 換來一個首鼠兩端的男友, 不值。

如果就因為害怕對方討厭, 就不敢伸出友情的橄欖枝, 同樣不值。

2

人際關係失敗的人, 為什麼總是喜歡用“但是”呢, 因為他們時刻準備著無條件滿足對方的任何要求, 並能敏感地挖出對方的潛在需求。

很多人都說他們是“委屈自己, 成全別人”, 是一種高尚的品質, 象徵了捨己為人的犧牲精神。

其實不是, 幫助別人, 更多是力量強的一方將資源分給力量弱的一方, 而當代人的委屈自己更像是交保護費, 是力量弱的一方在祈求力量強的一方保護。

所以, 這不是一種利他行為, 更像是一種利己行為。

我們無法拒絕別人的要求, 不是因為我們強烈地發現對方離不開我們的幫助。

而是我們在害怕, 一旦我們拒絕對方後, 對方的翻臉行為會給我們帶來災害。

其實, 這真是一個天大的錯覺。

這個錯覺的根源在於, 當代家長對“人言可畏”這四個字的敬畏。 父母不斷教育你, 要維護表面團結和諧, 否則一步不慎就會萬劫不復。

有一個不熟的朋友找我借錢, 我客氣地拒絕了, 對方也客氣地掛斷了電話。

可在一旁的媽媽卻無比的擔心, 她不斷強調一件事, 讓我低調點, 萬一我拒絕了別人, 別人惱羞成怒, 闖入我們家殺死我們怎麼辦?

我承認有這種可能, 但它的概率確實是天文數字。

這就是善良的人, 為什麼拒絕別人總像是做錯了事一樣, 它的真實心理原因是, 害怕被別人拋棄, 害怕被別人傷害。

如果就因為怕這種事,我們用所謂的低調足不出戶,用所謂的遷就不斷滿足別人要求,用所謂的善良去迎合別人。

這樣的話,在實際意義上,我們早就被人殺了。我們的人格獨立和需求,早就被抹殺了。

人際關係,包括愛情和工作,都應該是放鬆的。當你在一段關係中感到累時,那只能說明,你已經沒有資源去迎合對方的各種需求了。

你清晰地意識到,他的需求在不斷的升級,而這種需求已經遠大過你自身的需求,這顯然是不能接受的。

只有一個人值得你一輩子去討好,那個人就是你自己。

況且,我們真就這麼弱小,如果別人來傷害我們,我們就一定束手就擒。

請記住,你是個大人了,你要學會不動聲色,更要學會承擔風險。防止別人傷害最有效的戰術,不是求求你別來打我,而是你敢打我試試。

3

人際關係中把自己搞太累,還有個原因:過分在意別人的想法。

消除這種傾向最好的一種方法,不是強制對方的想法在你大腦中消失,而是你必須意識到,對方的想法對你起不了太大作用。

秦博是一個奮鬥狂,幾乎天天住在實驗室裡,我每次看到高校教師猝死的新聞,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他。

他的成果非常豐富,每次產學研專案獎勵和年底科研獎勵,他可以拿到五十多萬,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

然而前段時間,他陷入匿名舉報風波,當秦博的學術獎勵在學校公佈時,舉報信雪花般地飛向教育廳。

有舉報他和學生有不正當關係的。

有舉報他虛報專案經費的。

有舉報他走後門跑項目的。

有舉報他的學術論文是資料造假的。

那段時間,有關部門天天找秦博談話,要他準備證明材料應對檢查,秦博停下了工作每日疲于應付。

其實大家都知道,匿名舉報信來自他們學校的老師。

雖然調查證明了他的清白,但他的工作也停下了,他轉變了工作重點,從實驗狂變成了一心一意搞人際關係的人緣狂。

努力了一年後,幾乎所有的老師都對他笑臉相迎。

然而,匿名誣告卻更加猛烈了,甚至有人舉報他利用項目經費請吃飯。

秦博怒了,一氣之下重新回到實驗室,結果做出了重大成果,入選國家各種人才計畫,某國外研究院想把他要過去。

領導在校大會上幫他正名,之後有關部門沒來找他了,匿名誣告也停止了。

那些想要踩死你的人,只會因為你的弱小而對你補上一腳,不會因為你的妥協而仁慈,但卻會因為你的強大望而生畏。

很多人忘記一個重要的事實,人際關係不是來消耗你的能量的,人際關係其實是用來提升你的能量的。

事實證明,經營的非常的辛苦與勞累的人際關係,多半給不了你預期的收益。

這時人際關係反倒讓你成為奴隸,成為別人的奴隸。

劉瑜說過:前兩年,我糾結於很多奇形怪狀的人際關係裡,後來我發現這些人和事消耗了我。他們帶來無止境負面情緒,這些負面能量讓我對自己失望,對未來失望,現在我才意識到,他們曾經消耗了我的理想,消耗了我對生活的熱情,所以遠離消耗你的人,也不要做消耗別人的人。

人際關係中,要做一個經常做好事的壞人,而不是一個不能做壞事的好人。人為什麼痛苦,因為你什麼都放不下。

如果就因為怕這種事,我們用所謂的低調足不出戶,用所謂的遷就不斷滿足別人要求,用所謂的善良去迎合別人。

這樣的話,在實際意義上,我們早就被人殺了。我們的人格獨立和需求,早就被抹殺了。

人際關係,包括愛情和工作,都應該是放鬆的。當你在一段關係中感到累時,那只能說明,你已經沒有資源去迎合對方的各種需求了。

你清晰地意識到,他的需求在不斷的升級,而這種需求已經遠大過你自身的需求,這顯然是不能接受的。

只有一個人值得你一輩子去討好,那個人就是你自己。

況且,我們真就這麼弱小,如果別人來傷害我們,我們就一定束手就擒。

請記住,你是個大人了,你要學會不動聲色,更要學會承擔風險。防止別人傷害最有效的戰術,不是求求你別來打我,而是你敢打我試試。

3

人際關係中把自己搞太累,還有個原因:過分在意別人的想法。

消除這種傾向最好的一種方法,不是強制對方的想法在你大腦中消失,而是你必須意識到,對方的想法對你起不了太大作用。

秦博是一個奮鬥狂,幾乎天天住在實驗室裡,我每次看到高校教師猝死的新聞,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他。

他的成果非常豐富,每次產學研專案獎勵和年底科研獎勵,他可以拿到五十多萬,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

然而前段時間,他陷入匿名舉報風波,當秦博的學術獎勵在學校公佈時,舉報信雪花般地飛向教育廳。

有舉報他和學生有不正當關係的。

有舉報他虛報專案經費的。

有舉報他走後門跑項目的。

有舉報他的學術論文是資料造假的。

那段時間,有關部門天天找秦博談話,要他準備證明材料應對檢查,秦博停下了工作每日疲于應付。

其實大家都知道,匿名舉報信來自他們學校的老師。

雖然調查證明了他的清白,但他的工作也停下了,他轉變了工作重點,從實驗狂變成了一心一意搞人際關係的人緣狂。

努力了一年後,幾乎所有的老師都對他笑臉相迎。

然而,匿名誣告卻更加猛烈了,甚至有人舉報他利用項目經費請吃飯。

秦博怒了,一氣之下重新回到實驗室,結果做出了重大成果,入選國家各種人才計畫,某國外研究院想把他要過去。

領導在校大會上幫他正名,之後有關部門沒來找他了,匿名誣告也停止了。

那些想要踩死你的人,只會因為你的弱小而對你補上一腳,不會因為你的妥協而仁慈,但卻會因為你的強大望而生畏。

很多人忘記一個重要的事實,人際關係不是來消耗你的能量的,人際關係其實是用來提升你的能量的。

事實證明,經營的非常的辛苦與勞累的人際關係,多半給不了你預期的收益。

這時人際關係反倒讓你成為奴隸,成為別人的奴隸。

劉瑜說過:前兩年,我糾結於很多奇形怪狀的人際關係裡,後來我發現這些人和事消耗了我。他們帶來無止境負面情緒,這些負面能量讓我對自己失望,對未來失望,現在我才意識到,他們曾經消耗了我的理想,消耗了我對生活的熱情,所以遠離消耗你的人,也不要做消耗別人的人。

人際關係中,要做一個經常做好事的壞人,而不是一個不能做壞事的好人。人為什麼痛苦,因為你什麼都放不下。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