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再見了,跨省異地就醫的“煩心事”!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本公眾號

文丨李瀏清

一年前, 墊資負擔重、報銷週期長、往返奔波苦是困擾跨省異地就醫群眾的“煩心事”。

如今, 所有統籌地區已實現與國家異地就醫結算系統對接, 跨省異地就醫住院費用直接結算定點醫療機構範圍不斷擴大。

政策逐漸完善, 難題逐個破解, 速度逐步提升……全國醫保經辦系統以服務民生為主線, 讓中央決策部署惠及每位參保人員。

縮短報銷週期 跑出便民速度

實現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前, 患者出院時需自行墊付費用再等待報銷。 如果患者不結清費用, 醫院就無法開具發票, 缺少發票, 患者便無法報銷, 更沒錢周轉以繼續繳費治療。

實現直接結算後, 大病患者家庭少了東挪西借治療費的窘迫,

醫院欠費率也有所降低。

回參保地報銷, 不僅手續繁瑣, 還可能因單據不全、憑證缺失等造成群眾“多跑路”。

說起陪母親來北京就醫的經歷, 山東菏澤的李進良直吐苦水:“有次去報銷時, 一張上千元的發票找不到了, 費用無法報銷。 如果再回醫院去拿蓋章證明的存根聯影本, 時間賬、經濟賬又不划算。 ”

從去年起, 他便一直密切關注跨省異地就醫政策。 如今, 當再登上回鄉列車時, 他不必再因一摞紙質發票而憂心忡忡。

“過去報帳3個月, 現在只需3分鐘。 ”便民速度“質”的飛躍, 讓廣大群眾拍手稱讚。 便民速度的背後, 是醫保經辦機構所做的大量基礎性工作以及各地醫保人的努力。

以北京市為例, 自國家加快推進直接結算以來,

北京市醫療保險事務管理中心第一時間成立異地就醫結算小組, 超前謀劃, 分段推進, 集中攻關, 實現了直接結算定點醫療機構和承擔直接結算就醫人次兩項重要指標的全國“雙首位”, 讓來自全國各地的群眾在首都獲得公平可及的就醫體驗。

確保系統穩定 提升結算體驗

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工作點多、面廣、線長, 全國聯網涉及醫院HIS系統、就醫地省平臺、參保地省平臺及國家平臺的對接, 在系統運行過程中難免會出現突發情況或異常問題。

在去年人社部召開的跨省異地就醫業務資料管理和智慧監控會暨第三季度工作調度會上, 多地醫保經辦機構負責人反映,直接結算全面推開後,系統要處理跨地區應用的大規模資料,這對於系統運行安全、承載能力都是極大考驗。

如何使“資訊流、業務流、資金流”線上流轉更順暢,避免在結算環節“卡殼”?各地醫保經辦機構深思熟慮篤行,凝聚多方合力,加快機制建設,強化系統維護,減少各類故障的發生。

北 京

北京市在工作開展之初便在全市經辦機構和定點醫療機構中廣泛徵求意見,發放調查表100餘份,統計近3年來的異地就醫資料。該市全面梳理政策規定與就醫流程,通盤分析可能出現的特殊情形,制定了12萬字的系統需求書,召集一線工作人員進行多輪研討協商,下好“先手棋”。

黑龍江

黑龍江省社會醫療保險局與省人社廳資訊中心就出現問題原因、如何快速解決、各部門如何配合等內容,印發了《關於建立異地就醫快速應急反應機制的通知》。《通知》要求,除特殊情況外,技術人員應在24小時內完成清障。

浙 江

浙江省將省內系統升級與跨省異地就醫結算工作同步推進,改變省內異地就醫省市縣三級通信模式,定點醫療機構通過“一卡通”專網直連省異地就醫結算系統,以盡可能減少流轉環節。升級改造後的省內異地就醫系統可在普通電腦伺服器上部署即時結算服務,既降低了專案建設成本,又保證了在業務高峰期系統計算能力的彈性擴展。

實現一單式結算 減輕患者負擔

延伸服務半徑,擴大疊加範圍,讓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發揮出最大效能,從而最大程度減輕患者負擔,是各地醫保經辦機構的共同追求。

甯 夏

寧夏社會保險事業管理局明確省外就醫大病保險資金使用和結算途徑。該局在前期聯合軟體公司開發城鄉居民大病保險醫院端“一單式”結算程式的基礎上,於去年6月底實現這一程式與國家異地就醫結算平臺的對接。

海 南

海南省在省級財政專戶下設立大病保險子帳戶,單獨核算,確保商保公司順利進行預付金和清算資金收付。

河 南

河南省將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困難群眾大病補充保險費用統一報銷、統一在出院時結算並顯示,方便參保人員結算和查詢。

在河北省灤平縣,異地就醫結算管理平臺上的數字印證了這一做法的效果:該縣參保人員鞠曉飛因肝血管瘤在北京住院治療,費用總額51423.22元,基本醫保基金支付34550.22元,大病保險基金支付4125.80元,現金結算12747.2元。基本醫保、大病保險結算手續合二為一,個人自費部分不到25%。

編輯丨徐德金

覺得不錯,請點贊!!!

多地醫保經辦機構負責人反映,直接結算全面推開後,系統要處理跨地區應用的大規模資料,這對於系統運行安全、承載能力都是極大考驗。

如何使“資訊流、業務流、資金流”線上流轉更順暢,避免在結算環節“卡殼”?各地醫保經辦機構深思熟慮篤行,凝聚多方合力,加快機制建設,強化系統維護,減少各類故障的發生。

北 京

北京市在工作開展之初便在全市經辦機構和定點醫療機構中廣泛徵求意見,發放調查表100餘份,統計近3年來的異地就醫資料。該市全面梳理政策規定與就醫流程,通盤分析可能出現的特殊情形,制定了12萬字的系統需求書,召集一線工作人員進行多輪研討協商,下好“先手棋”。

黑龍江

黑龍江省社會醫療保險局與省人社廳資訊中心就出現問題原因、如何快速解決、各部門如何配合等內容,印發了《關於建立異地就醫快速應急反應機制的通知》。《通知》要求,除特殊情況外,技術人員應在24小時內完成清障。

浙 江

浙江省將省內系統升級與跨省異地就醫結算工作同步推進,改變省內異地就醫省市縣三級通信模式,定點醫療機構通過“一卡通”專網直連省異地就醫結算系統,以盡可能減少流轉環節。升級改造後的省內異地就醫系統可在普通電腦伺服器上部署即時結算服務,既降低了專案建設成本,又保證了在業務高峰期系統計算能力的彈性擴展。

實現一單式結算 減輕患者負擔

延伸服務半徑,擴大疊加範圍,讓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發揮出最大效能,從而最大程度減輕患者負擔,是各地醫保經辦機構的共同追求。

甯 夏

寧夏社會保險事業管理局明確省外就醫大病保險資金使用和結算途徑。該局在前期聯合軟體公司開發城鄉居民大病保險醫院端“一單式”結算程式的基礎上,於去年6月底實現這一程式與國家異地就醫結算平臺的對接。

海 南

海南省在省級財政專戶下設立大病保險子帳戶,單獨核算,確保商保公司順利進行預付金和清算資金收付。

河 南

河南省將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困難群眾大病補充保險費用統一報銷、統一在出院時結算並顯示,方便參保人員結算和查詢。

在河北省灤平縣,異地就醫結算管理平臺上的數字印證了這一做法的效果:該縣參保人員鞠曉飛因肝血管瘤在北京住院治療,費用總額51423.22元,基本醫保基金支付34550.22元,大病保險基金支付4125.80元,現金結算12747.2元。基本醫保、大病保險結算手續合二為一,個人自費部分不到25%。

編輯丨徐德金

覺得不錯,請點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