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故事>正文

老閔行的社區裡住著一個上海漆王,爺叔做的小物件哈靈!

點擊上方申江服務導報, 跟著小申吃喝玩樂逛上海

純粹的人生哪裡是苦難,

分明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幸福啊。

華漕鎮在老閔行, 離機場很近, 走在街面上每隔五分鐘頭便會有巨大的飛機掠過頭頂。 在飛機的轟鳴聲中, 我穿過一條幽深的小巷, 思忖著老張的工作室到底開在什麼樣的地方。

沒待我腦補完畫面, 就已經走到一所社區學校的門口。 社區學校迎門是個大院, 疏疏朗朗停著幾輛車, 剛從窄巷鑽出來的人見到面前這般開闊的景象, 免不了心裡會有點犯懵。

老張站在院左教學大樓的門口抽煙, 笑吟吟迎我們進屋。 老張叫張海民, 是土生土長的上海人。 他有門名叫“犀皮飾”(髹音和意都同“修”)的絕活, 簡單來說, 是一門做漆器的手藝。

據說犀皮髹飾工藝幾千年前就有, 到100年前幾近失傳。 40年前, 張海民進了上海工藝美術研究所, 跟著老師傅學做漆器, 幾十年的時間, 小張變成老張, 很多瀕臨失傳, 或者已經失傳的工藝在他的手上又“復活”起來。

老張的工作室在一樓最北間, 這個空間本是一個教室, 面積很大, 房型方正, 坐北朝南, 採光也極好。

房間裡整齊分列六張大案, 是他和三位徒弟的工作臺, 每張檯子亦有分工, 不同的工藝在不同的檯子上操作。 沿牆擺著幾個大玻璃櫃, 裡面陳列著一些老張得意的作品。

老張的工作室有序不雜亂, 能見其作風的規矩和嚴謹:匠人的大忌在一個亂字。 《壽司之神》裡的知名食評人談起小野二郎時首先一點便是“乾淨”, 並斷言“不注重潔淨的廚師是無法做出好料理的”。

漆器有一些傳統可以應用的器物和場景, 例如食盒、例如盤子、花瓶。 為這些東西做漆, 老張手到擒來。

他在器物的表面表現出複雜自然的紋路和平滑光鮮的質感, 很是討喜。 不過老張自認為是創新家, 探索了許多新的樣式:竹節做底的手鐲, 門的把手等等。

甚至之前他還做了一支犀皮漆的高爾夫球杆,作為上海的文化名片,被送給了阿聯酋王室的某位“王爺”。

他在這些不規則的物件上用犀皮漆上色,因器物本身形狀的複雜多變而難度倍增。

別說外行,連很多同行也無法參透。就算知道工藝的做法,可方寸間千變萬化的力道輕重也全憑日復一日的經驗,不好掌握。

在老張所有作品中,佛像是絕對的重器。

郭德綱在相聲裡說,一尊菩薩在造像的人眼裡是“活”,在買賣人手裡叫“貨”。這個說法,老張不認同。

(信仰和手藝一樣虔誠的老張)

佛像造型繁複,因此上漆的技法上很難,而密宗銅像更甚。

天然寶石顆粒密密麻麻附上佛身,用顆粒粗細不一的砂紙一層層打磨,直至表面徹底平滑,沒有了石頭的棱角,顯出自然柔和的色調和紋理。

浩大的工程除了考驗手上活的好壞,對工匠的耐心和體力也都是挑戰。

老張說,為佛像做漆,絕不是“活”那麼簡單。一尊佛像的造型其來有自,加之前人從未試圖用犀皮漆裝點佛像,他要做這犀皮髹飾佛像的第一人。

既不能瞎做,還要把佛的莊嚴慈悲用色彩烘托出來,個中微妙的平衡全靠悟性二字,而這開悟的過程,靠的是佛法對自己信念的加持。

即使技藝嫺熟如老張,還是保持著對佛像題材作品的某種謙卑。在創作初期,他端詳自己完成的作品時,心裡也很是沒底,便想盡辦法見到國內某位高僧,求他指點。

“你的作品有靈氣,為佛添了光彩,說明你是有善緣的人。做這樣的佛像,積下的德可是不得了的。”老張很興奮地回憶起高僧的評價,眼睛裡閃著光。

老張做的佛像往往還沒完工就被人提前請走,自家僅存的兩件珍藏也總是因各種邀約四處做展。

在工作室裡,我們見到琳琅滿目的佛像半成品,沒有圖片裡成品的華彩顏色,但斑駁且柔和的色彩效果,讓佛像反而有了種古樸的“拙”氣。

除了老張自己,他工作室裡還有三位每天會來上班的助手和徒弟。其中兩位是老張的朋友,年紀都在五十開外。

兩位師傅當中一位臉廓清瘦,頭髮稀疏,一早便坐在陽光充沛的窗邊拿著一個瓶子刻畫。

他頭埋得很深,瞪大眼睛直視著瓶子的某一處細節,常思考半晌後輕巧地用刀或者筆改上兩道,然後繼續轉著瓶子觀察。一整個上午,他都地坐在那裡,安靜地和一隻瓶子相處著。

另一位師傅胖一些,因而被分配了更加要求體力的工作:打磨礦石,為作品上色。

犀皮髹飾的基本原理,是于用純天然的樹漆,將不同色彩的寶石顆粒粘在器物的表面,然後將器物不斷打磨,直至因碎石而凹凸不平的表面重又回復到平整的狀態。

此時器物的表面便會因不同色彩和大小的寶石截面而產生十分優美複雜的花紋。

最後,再在這層礦物色彩的外面均勻刷上一層清漆,既為增加亮度,也為保護色彩不會脫落,一件作品便算是完工了。

(時光中磨練的嫺熟手藝)

所以,這位胖師傅的工作,正是將一件作品慢慢脫胎出來。他打磨的力道,用的砂紙的粗細編號,都是決定作品成敗的關鍵。

胖師傅坐在房間的另一角的案前,叼著十四塊一包的利群煙,氣定神閑地不斷打磨一隻新做的盤子。

盤子的表面包裹著泥漿色的樹漆,看起來黑不溜秋、坑坑窪窪,完全無法想像出漆器盤子光彩奪目的樣子。大概十幾分鐘後,盤子的一角便能看出絢麗的色彩從樹漆中慢慢透了出來。

(老張唯一的徒弟)

在房間的西北角,桌上、地上堆著大大小小的半成品佛像。佛像中間,一位穿著幹練、看上去很是體面的中年大姐正坐在炭火爐前,拿著夾子烤一片鮑魚殼。

她是老張唯一的徒弟。因為熱愛手工藝,她從清閒優渥的生活裡走出來,進到老張的工作室。她學藝的時間不長,姑且負責一些相對不那麼複雜的工序,例如烤鮑魚殼。

烤的目的是讓鮑魚殼軟化,讓它可以被順利地塑型,貼在不同形狀和弧度的器物表面上。她將鮑魚殼放在炭火爐的上方,時不時控制鮑魚殼和炭火的距離。

站在一邊的老張告訴我,鮑魚殼加熱的速度要均勻、持續、低速,這樣才會避免把它燒焦,或者軟化不充分。

參觀工作室的尾聲,老張從一個大櫃子裡拿出他的寶貝:整整幾大盒的石頭。

每一小粒石頭仔細看,都自帶天然的紋理,這些紋理當日後它們被鑲嵌進作品時,便成為作品表面千變萬化效果的關鍵。

老張說,他最喜歡的材料是紅珊瑚。“顏色實在太正,是自然界很難見到的紅。當年我在上海玉器廠,他們給我了一小把,就這麼一小把哦,現在是早就拿不到料了。”

老張說完,放下握緊又鬆開,空空如也的拳頭,一臉遺憾地默然低頭,似乎他原本還期待把手打開會有一小把紅珊瑚出現在手掌心。他像一位做了一輩子海鮮,卻被告知石斑魚絕種了的大廚,周身散發著一種可以觸碰到的悲情。

早乙女哲載曾經在一部紀錄片裡,訓斥徒弟:沒有把菜做好,是對不起生物努力地生長,漁民辛苦的捕撈,以及司機千里迢迢將新鮮食材送到後廚的心意。一名工匠對材料的尊重與珍惜,包含著一種迷人的執著。

老張做犀皮漆逾四十年,對於這些年的甘苦他一語帶過,我便也沒有再細問。過程裡所謂的堅持也好,艱難也好,大抵是誰都可以想像並且說上兩句,卻也沒人真的能解其中滋味的。

“傳承”、“發展”、“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些大詞兒在質樸的老張面前顯得不免空泛,即使他自己談及這些宏大的命題,也讓人感到有些跳脫。

而最讓人能夠產生實感的,是老張有點靦腆地說自己實在喜歡這門手藝:喜歡到了沒想像過自己還能做什麼,喜歡到了一年365天除了過年從來不給自己放假,喜歡到了生活裡除了作品便不再有什麼特別值得他注意和提起的事情。

純粹的人生哪裡是苦難,分明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幸福啊。

撰文:董天曄

攝影、視頻:馬雪峰 董天曄

編輯:董天曄 雨程

甚至之前他還做了一支犀皮漆的高爾夫球杆,作為上海的文化名片,被送給了阿聯酋王室的某位“王爺”。

他在這些不規則的物件上用犀皮漆上色,因器物本身形狀的複雜多變而難度倍增。

別說外行,連很多同行也無法參透。就算知道工藝的做法,可方寸間千變萬化的力道輕重也全憑日復一日的經驗,不好掌握。

在老張所有作品中,佛像是絕對的重器。

郭德綱在相聲裡說,一尊菩薩在造像的人眼裡是“活”,在買賣人手裡叫“貨”。這個說法,老張不認同。

(信仰和手藝一樣虔誠的老張)

佛像造型繁複,因此上漆的技法上很難,而密宗銅像更甚。

天然寶石顆粒密密麻麻附上佛身,用顆粒粗細不一的砂紙一層層打磨,直至表面徹底平滑,沒有了石頭的棱角,顯出自然柔和的色調和紋理。

浩大的工程除了考驗手上活的好壞,對工匠的耐心和體力也都是挑戰。

老張說,為佛像做漆,絕不是“活”那麼簡單。一尊佛像的造型其來有自,加之前人從未試圖用犀皮漆裝點佛像,他要做這犀皮髹飾佛像的第一人。

既不能瞎做,還要把佛的莊嚴慈悲用色彩烘托出來,個中微妙的平衡全靠悟性二字,而這開悟的過程,靠的是佛法對自己信念的加持。

即使技藝嫺熟如老張,還是保持著對佛像題材作品的某種謙卑。在創作初期,他端詳自己完成的作品時,心裡也很是沒底,便想盡辦法見到國內某位高僧,求他指點。

“你的作品有靈氣,為佛添了光彩,說明你是有善緣的人。做這樣的佛像,積下的德可是不得了的。”老張很興奮地回憶起高僧的評價,眼睛裡閃著光。

老張做的佛像往往還沒完工就被人提前請走,自家僅存的兩件珍藏也總是因各種邀約四處做展。

在工作室裡,我們見到琳琅滿目的佛像半成品,沒有圖片裡成品的華彩顏色,但斑駁且柔和的色彩效果,讓佛像反而有了種古樸的“拙”氣。

除了老張自己,他工作室裡還有三位每天會來上班的助手和徒弟。其中兩位是老張的朋友,年紀都在五十開外。

兩位師傅當中一位臉廓清瘦,頭髮稀疏,一早便坐在陽光充沛的窗邊拿著一個瓶子刻畫。

他頭埋得很深,瞪大眼睛直視著瓶子的某一處細節,常思考半晌後輕巧地用刀或者筆改上兩道,然後繼續轉著瓶子觀察。一整個上午,他都地坐在那裡,安靜地和一隻瓶子相處著。

另一位師傅胖一些,因而被分配了更加要求體力的工作:打磨礦石,為作品上色。

犀皮髹飾的基本原理,是于用純天然的樹漆,將不同色彩的寶石顆粒粘在器物的表面,然後將器物不斷打磨,直至因碎石而凹凸不平的表面重又回復到平整的狀態。

此時器物的表面便會因不同色彩和大小的寶石截面而產生十分優美複雜的花紋。

最後,再在這層礦物色彩的外面均勻刷上一層清漆,既為增加亮度,也為保護色彩不會脫落,一件作品便算是完工了。

(時光中磨練的嫺熟手藝)

所以,這位胖師傅的工作,正是將一件作品慢慢脫胎出來。他打磨的力道,用的砂紙的粗細編號,都是決定作品成敗的關鍵。

胖師傅坐在房間的另一角的案前,叼著十四塊一包的利群煙,氣定神閑地不斷打磨一隻新做的盤子。

盤子的表面包裹著泥漿色的樹漆,看起來黑不溜秋、坑坑窪窪,完全無法想像出漆器盤子光彩奪目的樣子。大概十幾分鐘後,盤子的一角便能看出絢麗的色彩從樹漆中慢慢透了出來。

(老張唯一的徒弟)

在房間的西北角,桌上、地上堆著大大小小的半成品佛像。佛像中間,一位穿著幹練、看上去很是體面的中年大姐正坐在炭火爐前,拿著夾子烤一片鮑魚殼。

她是老張唯一的徒弟。因為熱愛手工藝,她從清閒優渥的生活裡走出來,進到老張的工作室。她學藝的時間不長,姑且負責一些相對不那麼複雜的工序,例如烤鮑魚殼。

烤的目的是讓鮑魚殼軟化,讓它可以被順利地塑型,貼在不同形狀和弧度的器物表面上。她將鮑魚殼放在炭火爐的上方,時不時控制鮑魚殼和炭火的距離。

站在一邊的老張告訴我,鮑魚殼加熱的速度要均勻、持續、低速,這樣才會避免把它燒焦,或者軟化不充分。

參觀工作室的尾聲,老張從一個大櫃子裡拿出他的寶貝:整整幾大盒的石頭。

每一小粒石頭仔細看,都自帶天然的紋理,這些紋理當日後它們被鑲嵌進作品時,便成為作品表面千變萬化效果的關鍵。

老張說,他最喜歡的材料是紅珊瑚。“顏色實在太正,是自然界很難見到的紅。當年我在上海玉器廠,他們給我了一小把,就這麼一小把哦,現在是早就拿不到料了。”

老張說完,放下握緊又鬆開,空空如也的拳頭,一臉遺憾地默然低頭,似乎他原本還期待把手打開會有一小把紅珊瑚出現在手掌心。他像一位做了一輩子海鮮,卻被告知石斑魚絕種了的大廚,周身散發著一種可以觸碰到的悲情。

早乙女哲載曾經在一部紀錄片裡,訓斥徒弟:沒有把菜做好,是對不起生物努力地生長,漁民辛苦的捕撈,以及司機千里迢迢將新鮮食材送到後廚的心意。一名工匠對材料的尊重與珍惜,包含著一種迷人的執著。

老張做犀皮漆逾四十年,對於這些年的甘苦他一語帶過,我便也沒有再細問。過程裡所謂的堅持也好,艱難也好,大抵是誰都可以想像並且說上兩句,卻也沒人真的能解其中滋味的。

“傳承”、“發展”、“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些大詞兒在質樸的老張面前顯得不免空泛,即使他自己談及這些宏大的命題,也讓人感到有些跳脫。

而最讓人能夠產生實感的,是老張有點靦腆地說自己實在喜歡這門手藝:喜歡到了沒想像過自己還能做什麼,喜歡到了一年365天除了過年從來不給自己放假,喜歡到了生活裡除了作品便不再有什麼特別值得他注意和提起的事情。

純粹的人生哪裡是苦難,分明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幸福啊。

撰文:董天曄

攝影、視頻:馬雪峰 董天曄

編輯:董天曄 雨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