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當你迷茫的時候,問問自己這3個問題

成功的人仿佛人人都有燃之不盡的Passion, 而小宇宙忽明忽滅, 常陷入迷茫的普通人士如我, 只想問:他們那些源源不絕的工作熱情是從哪來的?

後來, 我看到一篇文章, 是“鎖定領導力”公司創始人卡米爾·普萊斯頓寫的。 她揭秘, 對當老闆的人來說, 保持工作熱情也同樣不容易。

拿她自己來說, 身兼公司領導、高管教練、作家、長跑選手、妻子、母親等多重角色, 每天家裡家外都充滿了各種不管喜不喜歡都要做的待辦事項。 當一天完全被事情推著走時, 她的感覺也和大多普通人一樣:疲於奔命。

但她發現, 自己還可以有另外一種方式來度過神清氣爽的一天:當有目標感時, 當對所做的一切充滿熱情時, 它會自動自發地驅使你頭腦清明、抓住要點、事半功倍。

如何從前一種狀態切換到後一種狀態?卡米爾的心得, 同時也是她給其他人的建議是:去想明白為什麼。

當你明白為什麼而做, 怎麼做就會逐漸變得清楚。 這個觀點是從奧地利心理學大師維克多·弗蘭克發人深省的著作《活出生命的意義》(Man's search for meaning)中得來的。

在著名的TED演講“從為什麼開始”中, 西蒙·斯涅克進一步普及了這個觀點。 舉例來說, 區別平庸公司和優秀公司、一般人士和成功人士的秘密在哪裡?西蒙認為,

成功者往往都是從“為什麼”開始思考問題, 而不是從“怎麼做”或者“做什麼”開始的。

換句話說, “為什麼”本身就是最強大的激勵因素。 當你知道自己為什麼要做, 做事的動力也就自然來了。

具體怎麼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像成功者那樣“從為什麼開始”思考呢?有個簡單的辦法。 第一步要做的是列張單子, 把眼下腦子裡你能想起來的自己想嘗試的、待做的項目、任務都一一列出來。 然後用這三個問題去逐個過濾一遍:

1. 為什麼這個任務、項目或這件事重要?

2. 它會影響到誰?

3. 這件事和我的工作、生活有什麼關係?

當你思考出的“為什麼”足以觸動感情, 讓你發自內心地“想做”而不只是因為“應該”去做時,

下一步行動的動力也就不再虛無縹緲。

實際上, 你越是清楚這件事對你意味著什麼、引發你激情和使命感的是什麼, 就越能達到最佳狀態, 讓自己進入良性迴圈。

而假如恰恰相反, 你發現找不到能打動自己的原因, 那麼它值得重新去審視:這件事真的重要嗎?可以把它跳過或者找其他人去做嗎?——這是這場探尋之旅最後至關重要的兩步, 它能確保無論你對這件事的觀感如何, 最終導向的都是一個明確、可以推進的結果。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