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樂視風雨飄搖,酷派舉步維艱

今天出來消息, 樂視稱, 由於監管方面的因素影響, 將不會再收購總部位於加州的美國電視製造商Vizio。 這個涉及20億美元的收購計畫終止了。 這個是繼上個月樂視被傳出或2.6億美金出售其在美國矽谷的49英畝土地以緩解資金壓力, 和最近傳出樂視無法支付美國員工工資, 以及對美國員工進行裁員等資訊之後, 樂視又一次進入走到聚光燈下面。 加上昨天傳出的馮幸不在擔任樂視移動總裁等新聞, 讓人們對樂視的生態又多了一層憂慮。

樂視是酷派的控股股東。 樂視的狀況直接關係到了酷派的發展。 酷派作為老牌的國產手機廠商在過去的三四年也是經歷了很多風波。 先是和周鴻禕的360組建奇酷手機, 接著樂視的入股, 和360鬧掰, 酷派董事長郭德英最後出售酷派股份全身而退, 讓國產手機中少數僅存元老級手機廠商陷入了困境。

曾經的酷派

曾經的酷派在智慧手機的發展上寫下了自己的歷史, 和中興, 華為, 聯想等企業並稱“中華酷聯”, 酷派手機曾經有屬於自己的輝煌。 在運營商主導手機銷售的時代, 酷派始終和中國移動保持著非常好的合作關係。 中國移動也是酷派最大的銷售管道。

然而隨著新的零售模式的來臨, 酷派卻沒有能很好的適應變化, 沒有對自身管道很好的建設, 對產品的升級沒有重視, 逐漸淪為邊緣的廠商。 酷派最近幾年的出貨量和財務報表清晰的體現了這樣的變化。

在2013年到2015年間, 酷派手機的市場份額一直處於國內十大手機行列。

酷派集團的2014年度業績財報顯示, 酷派該年營收達到249億港元, 同比增長26.9%;毛利30.2億港元, 同比增加19.2%, 淨利潤為5.14億元,

同比增長47.6%。

酷派集團發佈2015年全年業績公告顯示, 酷派2015年營收為146億港元, 同比下滑41.09%;股東應占利潤23億港元, 同比增長353.25%。 (利潤的來源自於酷派減少了和奇虎360合作的奇酷公司的股份)

2016年酷派去年的整體銷量不足1500萬部。 目前酷派還沒有公佈去年的財務報表,

不過去年11月, 酷派集團在港交所發佈盈利警告稱, 預計2016全年公司將虧損30億港元。 截止目前酷派的總市值已經低至36億港元。

城頭變幻大王旗

導致酷派沉淪的因素很多。 酷派與奇虎360、樂視之間的三角戀也是不得不提的因素。 彼時, 郭德英為擁抱新的趨勢,

選擇了和360合作成立奇酷公司, 致力打造新的品牌和新的管道。 然而, 這個被證明是完全失敗的選擇。 周鴻禕和郭德英的發展思路和方向明顯不在同一個軌道上。 摩擦的升級導致了酷派不得不放棄奇酷公司的股份, 把大神給了360 。 這個宣告了酷派第一次嘗試的失敗。

在和360合作以後, 酷派同時又引入了樂視的資源。 樂視30億元收購酷派的交易最終達成。

與360和樂視的合作讓酷派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原酷派毫無疑問是最大的受害者, 甚至到了最後公司的控股權給了樂視。

樂視的顧問, 榮耀原總裁劉江峰2016年8月出任酷派CEO, 對酷派進行了重組, 酷派高管包括原酷派總裁李斌集體出走由傳聞變成事實。

酷派的底子

酷派作為一個在手機行業有多年從業經驗的廠家在供應鏈上有成熟的體系, 上游產業鏈已經形成體系,從手機最基本的元器件,到核心部件,都有配合相當好的合作夥伴。

在技術上,酷派在輝煌的時候是專利申請保持在全國前五。

以2016年國家智慧財產權局網站的統計資料為基礎,從專利數量、專利意識、專利結構、專利傾向及申請時間分佈等多個維度來顯示,在專利方面酷派是HTC的1.8倍,是魅族的19.8倍。在發明公佈數上,酷派是HTC的2.6倍,是魅族的24.2倍;在發明授權數上,酷派與HTC不相上下,HTC僅比酷派多37件,但酷派是魅族的65.9倍;在實用新型專利數上,酷派是HTC的7倍,是魅族的24.6倍。

酷派每年幾乎會投入占銷售額 10%的資金,用於標準研究與創新研究。

酷派的出路

就手機行業而言,酷派在供應鏈,技術和研發上實力是不容小視的。運營商管道的萎靡不振令酷派急於尋求新的出路。酷派選擇樂視也是無奈之舉,因為樂視的生態到目前為止還是處於讓人質疑的狀態。然而賈躍亭的資本運作能力,生態的建設讓酷派在黑暗中看到了曙光。

資金和銷售管道的重塑,重振消費者的信心將會是酷派面臨的最大問題。樂視入主酷派之後的第一款手機酷派手機 Cool S1發佈以後,市場反應似乎波瀾不驚,說明酷派的重組之路不會一帆風順。

在資金允許的前提下,酷派的未來是否能夠健康的活下去,在一定程度上取決於酷派是否可以更加的獨立,擺脫樂視重度的干涉。否則,酷派很可能只是作為樂視旗下供應鏈的一個環節而已。

上游產業鏈已經形成體系,從手機最基本的元器件,到核心部件,都有配合相當好的合作夥伴。

在技術上,酷派在輝煌的時候是專利申請保持在全國前五。

以2016年國家智慧財產權局網站的統計資料為基礎,從專利數量、專利意識、專利結構、專利傾向及申請時間分佈等多個維度來顯示,在專利方面酷派是HTC的1.8倍,是魅族的19.8倍。在發明公佈數上,酷派是HTC的2.6倍,是魅族的24.2倍;在發明授權數上,酷派與HTC不相上下,HTC僅比酷派多37件,但酷派是魅族的65.9倍;在實用新型專利數上,酷派是HTC的7倍,是魅族的24.6倍。

酷派每年幾乎會投入占銷售額 10%的資金,用於標準研究與創新研究。

酷派的出路

就手機行業而言,酷派在供應鏈,技術和研發上實力是不容小視的。運營商管道的萎靡不振令酷派急於尋求新的出路。酷派選擇樂視也是無奈之舉,因為樂視的生態到目前為止還是處於讓人質疑的狀態。然而賈躍亭的資本運作能力,生態的建設讓酷派在黑暗中看到了曙光。

資金和銷售管道的重塑,重振消費者的信心將會是酷派面臨的最大問題。樂視入主酷派之後的第一款手機酷派手機 Cool S1發佈以後,市場反應似乎波瀾不驚,說明酷派的重組之路不會一帆風順。

在資金允許的前提下,酷派的未來是否能夠健康的活下去,在一定程度上取決於酷派是否可以更加的獨立,擺脫樂視重度的干涉。否則,酷派很可能只是作為樂視旗下供應鏈的一個環節而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