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12月財富管理收益:各類理財產品收益普升,銀行理財收益漲勢亮眼

導讀

12月, 歲末流動性收緊對市場的影響增強, 各類理財產品收益指數呈現不同程度的上漲走勢。

當月, 銀行理財收益指數環比上漲4.40點至112.91點。 相較于年中時點僅有封閉式預期收益型產品收益呈現明顯上漲的情況, 年末各類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均大幅上漲, 凸顯年末銀行面臨的資金壓力更甚年中。 貨幣基金收益指數快速拉升, 收益指數一躍突破140點, 至141.34點。 信託理財產品借助年末資金面的逐步收緊, 維持了收益指數的持續上漲, 並於12月突破90點。

與其它類型金融產品不同的是, P2P產品的收益指數在12月受年末效應影響的程度不甚明顯,

環比上漲0.75點至78.79點。

晉升財富-普益標準

中國財富管理收益指數月刊(2017年12月)

發佈機構:晉商銀行

研究支持:普益標準

1本月市場綜述

12月各類理財產品收益普升, 銀行理財收益漲勢亮眼

12月, 歲末流動性收緊對市場的影響增強, 各類理財產品收益指數呈現不同程度的上漲走勢。

當月, 銀行理財收益指數環比上漲4.40點至112.91點。 相較于年中時點僅有封閉式預期收益型產品收益呈現明顯上漲的情況, 年末各類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均大幅上漲, 凸顯年末銀行面臨的資金壓力更甚年中。 雖然, 央行對於年末資金面壓力已有所預期, 且於12月中期增大流動性投放力度以緩衝流動性壓力, 並在12月末給出了流動性處於高位的評價。

但從實際情況來看, 在監管收嚴與傳統年末資金取現及留存壓力疊加的情況下, 銀行的資金壓力沒有減弱, 促使理財產品收益大幅提升。

本月, 貨幣基金收益指數快速拉升, 收益指數一躍突破140點, 至141.34點。 從近期變化來看, 年末提現壓力及業績衝量壓力是貨幣基金收益指數大幅上漲的主要原因。 考慮到影響貨幣基金收益沖高的因素多為短期因素, 因此在2018年初, 該類產品收益將大概率回落。

信託理財產品借助年末資金面的逐步收緊, 維持了收益指數的持續上漲, 並於12月突破90點。 另外, 在收益上漲的同時, 信託產品的發行規模也繼續上漲, 凸顯信託行業整體發展向好。 但是在收益與規模雙雙上行的同時,

信託產品風險事件的頻發也給行業敲響了警鐘。 過多的風險事件或影響行業的整體聲譽, 不利於行業長期健康的發展。

與其它類型金融產品不同的是, P2P產品的收益指數在12月受年末效應影響的程度不甚明顯, 環比上漲0.75點至78.79點。 P2P收益整體趨穩的表現展示的是行業規範的持續推進, 近期上海及廣州等地連續出臺相關檔, 促使備案格局初步落定, 未來P2P平臺將受到更為嚴格的監管, 問題平臺數量必將持續減少, 不過整體收益也仍然有繼續向下的空間。

12月18日至20日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 防範化解重大風險將是今後3年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三大攻堅戰之首, 並明確“重點是防控金融風險”。

從7月召開的全國金融工作會議到黨的十九大, 再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釋放的信號看, 防風險將是金融領域今後一段時期的重中之重。 從貨幣政策來看, 為維護市場流動性的基本穩定, 央行12月對金融機構開展常備借貸便利操作共1340.6億元, 開展中期借貸便利操作共4760億元, 對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三家政策性銀行淨增加PSL659億元。 雖然央行增強了流動性供給, 但受監管考核壓力影響, 銀行難有資金融出動力, 整體資金壓力仍然偏大。 從監管政策來看, 央行聯合相關部門就資管業務徵求意見, 意在為資管行業制定統一的監管標準, 將金融風險更好地納入監管。 金融監管在持續推進, 但仍然任重道遠。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 促進形成金融和實體經濟的良性迴圈是防控金融風險的抓手之一, 各金融機構應在監管導向下, 大力推進結構性改革, 推動淨值化轉型, 引導資金脫虛向實, 回歸業務本源。

2各類市場收益指數變化及總指數展示

2.1 2017年12月各類市場產品發行及運行概況

2017年12月, 452家銀行理財產品共發行了11046款理財產品, 與2017年11月相比, 發行銀行數量減少了22家, 產品數量減少了1170款。 其中封閉式預期收益型產品10159款;開放式預期收益型55款;淨值型產品76款;外幣產品195款(未剔重)。 銀行理財產品於12月的平均收益率為4.80%(剔除結構性產品、淨值型產品及外幣產品), 較9月上漲17BP。

2017年12月共發行了247款集合信託產品, 平均期限為20.28個月, 平均收益約4.78%。 12月年末效應影響明顯增強,信託理財產品收益走勢大幅上漲,環比漲幅達24BP。當月集合信託的投資領域仍然包含證券市場、房地產、工商企業、基礎產業、金融機構等較多維度,未發生實質變化。

相對于銀行理財及集合信託在12月的明顯上揚,貨幣基金受年末效應的影響更早,在11月便出現了一定幅度的上漲表現。但到了12月,貨幣基金迎來的較為陡峭的上行表現。從當月的表現來看,貨幣基金在年末承受了相對較大的贖回壓力,部分貨幣基金規模出現大幅縮減的表現,這也迫使貨幣基金的收益大幅提升。同時加上基金公司需要在年末進行業績衝刺,也促使價格大戰的升級。

截止2017年12月,網貸平臺的累積數量大約為5970家,新增平臺8家。網貸行業綜合收益率為9.54%,環比上漲0.05個百分點。從平均期限來看,2017年12月網貸平臺平均借款期為9.26個月,較11月拉長了1.01個月。

2.2 2017年12月各單項收益指數及總指數

2017年12月,央行對於年末資金面壓力已有所預期,在12月中期增大流動性投放緩衝流動性壓力,並在12月末給出了流動性處於高位的評價。但從微觀感受來看,各類金融機構仍在年末時點承受了較大的流動性壓力,尤其是在銀行監管收嚴後,銀行資金融出意願大幅下降。資金面的結構性收緊,促使各類理財產品收益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漲。銀行理財產品收益指數在12月有較為明顯的上漲走勢,環比上漲4.40點,至112.91點,突破110點。

具體來看,短期期限指數環比上漲4.80點,至112.38點;而長期期限指數也環比上漲3.31點,至112.91點。相較銀行理財產品,貨幣基金收益指數受年末效應影響更甚,環比上漲19.45點,至141.34點。從近期變化來看,年末提現壓力及業績衝量壓力是貨幣基金收益指數大幅上漲的主要原因。信託產品收益指數在本月繼續維持上行態勢,漲幅較11月有明顯增強,環比上漲2.79點至90.03點。由於信託產品期限通常較長,因此相對貨幣基金及銀行理財產品,其收益的變化相對平穩,但資金面趨緊也促使其收益指數穩步上行。與其它類型金融產品不同的是,P2P產品的收益指數走勢與其它三類產品走勢的共性較低,並未明顯受到年末效應影響,環比上漲0.74點至78.79。

2.3 2017年12月各類市場風險事件展示

2017年12月,中國郵政儲蓄銀行錫林郭勒盟分行出現理財及代銷產品“雙錄違規的情況,對其罰款人民幣20萬元。今年大多數銀行理財風險事件均發生在銷售端,表明銀行對於銷售前端的管理仍然存在較多不到位的地方,各家銀行應該加大銷售端的培訓、指導力度,降低各類風險事件發生。同樣做為低風險產品的貨幣基金在本月並無明顯風險事件,但值得注意的是12月資金面收緊對於貨幣基金的衝擊較大,貨幣基金的整體規模呈現出較為明顯的下降表現。

雖然貨幣基金本身並無風險事件爆發,但在基金公司層面,部分基金公司因為分紅管理等問題收到了監管罰單。如基金公司風險事件頻出也必然將在一定程度上抬高這些公司所管理的貨幣基金風險,因此投資者在關注貨幣基金的同時,也應關注基金公司層面的風險事件。

相比較兩類低風險產品的表現,12月信託行業便有6家信託公司收到監管罰單,總計350萬元,風險爆發頻率偏高。考慮到信託行業目前並未有公開公佈的權威評價方式,因此監管處罰或對於信託公司的業務合作造成較大影響,各地信託公司應加大風控力度,避免風險事件頻發。12月P2P停業及問題平臺數量為38家,較11月降低4家,但問題平臺數量仍然較多。由於P2P平臺較高的風險,投資者應更加注意春節前資金的安全性,避免因兌付壓力導致平臺跑路等問題的出現。

3收益指數走勢及分析

3.1 銀行理財產品收益指數走勢及分析

12月銀行理財收益指數上漲幅度較為明顯,環比上漲4.39點至112.91點。從具體產品來看,無論是開放式產品還是長期限產品,在12月均表現出大幅上漲走勢。在2017年下半年,銀行理財收益指數走勢相對平緩,因此12月的大幅上漲更加凸顯當月理財收益指數的上漲主要受到了年末短期因素的影響。從下半年走勢來看,預計2018年1月,銀行理財收益指數將有明顯回落走勢。

3.2 信託理財產品收益指數走勢及分析

集合信託理財產品收益指數在12月走勢相對緩和,但收益上漲的趨勢仍然表現出了不可阻擋之勢,環比上漲2.79點至90.03點。同時,在收益大幅上漲的同時,信託產品的發行規模也繼續上漲,凸顯信託行業整體發展向好。但是在收益與規模雙雙上行的同時,信託產品風險事件的頻發也給行業敲響了警鐘。過多的風險事件或影響行業的整體聲譽,不利於行業的健康發展。同時,在監管新規的指引下,信託產品的轉型勢在必行,目前收益及規模的沖高表現有歲末沖業績及監管緩衝期衝量兩方面的考慮,這或將使得集合信託收益指數在2018年有一定的回落表現。

3.3 貨幣基金產品收益指數走勢及分析

相比于銀行理財及信託在2017年下半年較為平緩的走勢,貨幣基金收益指數的波動較為劇烈,其中12月的指數環比大幅上漲19.45點至141.33點。相較于6月時點效應對貨幣基金收益指數的拉升效果,12月貨幣基金面臨了更強的兌付及沖業績的壓力,因此整體收益出現了不尋常的向上拉升。這樣的漲幅也喻示著當月短期風險也將有所抬高,管理者需要更為謹慎。考慮到1月年末效應的退去,貨幣基金收益指數或將迎來較為明顯的回落,以對沖短期風險。

3.4 P2P產品收益指數走勢及分析

2017年12月,P2P產品收益指數環比下滑0.74點至78.79點。相較于其它三類理財產品受時點因素影響偏大的特點,P2P產品的收益指數在12月的變化更為平緩可控。P2P收益整體趨穩的表現展示的是行業規範的持續推進,近期上海及廣州等地連續出臺相關檔,促使備案格局初步落定,未來P2P平臺將受到更為嚴格的監管,問題平臺數量必將持續減少,不過整體收益也仍然有繼續向下的空間。

3.5 財富管理收益走勢及分析

2017年12月,P2P平臺產品收益率小幅上漲,環比上漲19BP,至7.91%。從收益變化來看,P2P產品自2017年初監管加強後,收益變化則相對平緩,整體表現出穩步上行走勢,且從風險控制來看,監管一直保持了對網貸平臺的持續關注,各類規章制度持續落地。但是,需要警惕的是,從問題平臺數量來看,各月問題平臺數量仍然較多,投資者在選擇P2P平臺時仍應該選擇規模較大,沒有負面消息的平臺。集合信託產品收益在近期持續走強,12月的平均收益達7.91%,環比上漲24BP。

連續多月的收益與規模雙升凸顯信託近期衝量的決心。未來,隨著資管新規的推進,信託產品面臨的轉型壓力仍然偏大,打破剛兌後投資者粘性或將有所減弱,因此在調整期間做大整體規模有利於緩衝剛兌打破帶來的規模縮減壓力。銀行理財產品收益在11月小幅上漲後,於12月明顯提升,整體來看,客戶提現壓力、MPA等監管指標考核壓力、銀行年終決算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促使銀行資金壓力增大,抬升了資金成本。當然,短期因素時效性的特點促使銀行理財收益大概率在2018年一月有所回落。

對於市場流動性變化較為敏感的貨幣基金產品收益率在12月大幅上漲,上漲至4.65%,接近銀行理財平均收益。貨幣基金收益的上漲有利於投資者對自身閒散資金進行管理,但考慮到年末過後貨幣基金收益或將回落,因此如需長期投資,選擇固定收益、固定期限產品能更好的將收益鎖定在高位。

———————你可能還想看——————

長三角地區銀行理財價格指數普漲

年末效應促西南地區理財產品收益大漲

華中地區銀行理財收益攀升

山東省封閉式非保本理財價格指數躍升

廣東省理財產品平均收益平穩上升

遼寧省銀行理財價格指數屢創新高

全國銀行理財市場指數報告(2017年11月)

11月財富管理收益:理財產品收益普升,資管新規影響仍未顯現

重要聲明

本報告中的資料和資訊均來源於各機構公開發佈的資訊,我公司力求報告內容及引用資料、資料的客觀與公正,但對這些資訊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證。報告中的任何觀點與建議僅代表報告當日的判斷和建議,僅供閱讀者參考,不構成對買賣的出價或詢價,也不保證對做出的任何建議不會進行任何變更。對於因使用、引用、參考本報告內容而導致的投資損失、風險與糾紛,我公司不承擔任何責任。

本報告的版權僅為我公司所有,轉載請注明來源“普益標準”。我公司保留對任何侵權行為和有悖於報告原意的引用行為進行追究的權利。

12月年末效應影響明顯增強,信託理財產品收益走勢大幅上漲,環比漲幅達24BP。當月集合信託的投資領域仍然包含證券市場、房地產、工商企業、基礎產業、金融機構等較多維度,未發生實質變化。

相對于銀行理財及集合信託在12月的明顯上揚,貨幣基金受年末效應的影響更早,在11月便出現了一定幅度的上漲表現。但到了12月,貨幣基金迎來的較為陡峭的上行表現。從當月的表現來看,貨幣基金在年末承受了相對較大的贖回壓力,部分貨幣基金規模出現大幅縮減的表現,這也迫使貨幣基金的收益大幅提升。同時加上基金公司需要在年末進行業績衝刺,也促使價格大戰的升級。

截止2017年12月,網貸平臺的累積數量大約為5970家,新增平臺8家。網貸行業綜合收益率為9.54%,環比上漲0.05個百分點。從平均期限來看,2017年12月網貸平臺平均借款期為9.26個月,較11月拉長了1.01個月。

2.2 2017年12月各單項收益指數及總指數

2017年12月,央行對於年末資金面壓力已有所預期,在12月中期增大流動性投放緩衝流動性壓力,並在12月末給出了流動性處於高位的評價。但從微觀感受來看,各類金融機構仍在年末時點承受了較大的流動性壓力,尤其是在銀行監管收嚴後,銀行資金融出意願大幅下降。資金面的結構性收緊,促使各類理財產品收益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漲。銀行理財產品收益指數在12月有較為明顯的上漲走勢,環比上漲4.40點,至112.91點,突破110點。

具體來看,短期期限指數環比上漲4.80點,至112.38點;而長期期限指數也環比上漲3.31點,至112.91點。相較銀行理財產品,貨幣基金收益指數受年末效應影響更甚,環比上漲19.45點,至141.34點。從近期變化來看,年末提現壓力及業績衝量壓力是貨幣基金收益指數大幅上漲的主要原因。信託產品收益指數在本月繼續維持上行態勢,漲幅較11月有明顯增強,環比上漲2.79點至90.03點。由於信託產品期限通常較長,因此相對貨幣基金及銀行理財產品,其收益的變化相對平穩,但資金面趨緊也促使其收益指數穩步上行。與其它類型金融產品不同的是,P2P產品的收益指數走勢與其它三類產品走勢的共性較低,並未明顯受到年末效應影響,環比上漲0.74點至78.79。

2.3 2017年12月各類市場風險事件展示

2017年12月,中國郵政儲蓄銀行錫林郭勒盟分行出現理財及代銷產品“雙錄違規的情況,對其罰款人民幣20萬元。今年大多數銀行理財風險事件均發生在銷售端,表明銀行對於銷售前端的管理仍然存在較多不到位的地方,各家銀行應該加大銷售端的培訓、指導力度,降低各類風險事件發生。同樣做為低風險產品的貨幣基金在本月並無明顯風險事件,但值得注意的是12月資金面收緊對於貨幣基金的衝擊較大,貨幣基金的整體規模呈現出較為明顯的下降表現。

雖然貨幣基金本身並無風險事件爆發,但在基金公司層面,部分基金公司因為分紅管理等問題收到了監管罰單。如基金公司風險事件頻出也必然將在一定程度上抬高這些公司所管理的貨幣基金風險,因此投資者在關注貨幣基金的同時,也應關注基金公司層面的風險事件。

相比較兩類低風險產品的表現,12月信託行業便有6家信託公司收到監管罰單,總計350萬元,風險爆發頻率偏高。考慮到信託行業目前並未有公開公佈的權威評價方式,因此監管處罰或對於信託公司的業務合作造成較大影響,各地信託公司應加大風控力度,避免風險事件頻發。12月P2P停業及問題平臺數量為38家,較11月降低4家,但問題平臺數量仍然較多。由於P2P平臺較高的風險,投資者應更加注意春節前資金的安全性,避免因兌付壓力導致平臺跑路等問題的出現。

3收益指數走勢及分析

3.1 銀行理財產品收益指數走勢及分析

12月銀行理財收益指數上漲幅度較為明顯,環比上漲4.39點至112.91點。從具體產品來看,無論是開放式產品還是長期限產品,在12月均表現出大幅上漲走勢。在2017年下半年,銀行理財收益指數走勢相對平緩,因此12月的大幅上漲更加凸顯當月理財收益指數的上漲主要受到了年末短期因素的影響。從下半年走勢來看,預計2018年1月,銀行理財收益指數將有明顯回落走勢。

3.2 信託理財產品收益指數走勢及分析

集合信託理財產品收益指數在12月走勢相對緩和,但收益上漲的趨勢仍然表現出了不可阻擋之勢,環比上漲2.79點至90.03點。同時,在收益大幅上漲的同時,信託產品的發行規模也繼續上漲,凸顯信託行業整體發展向好。但是在收益與規模雙雙上行的同時,信託產品風險事件的頻發也給行業敲響了警鐘。過多的風險事件或影響行業的整體聲譽,不利於行業的健康發展。同時,在監管新規的指引下,信託產品的轉型勢在必行,目前收益及規模的沖高表現有歲末沖業績及監管緩衝期衝量兩方面的考慮,這或將使得集合信託收益指數在2018年有一定的回落表現。

3.3 貨幣基金產品收益指數走勢及分析

相比于銀行理財及信託在2017年下半年較為平緩的走勢,貨幣基金收益指數的波動較為劇烈,其中12月的指數環比大幅上漲19.45點至141.33點。相較于6月時點效應對貨幣基金收益指數的拉升效果,12月貨幣基金面臨了更強的兌付及沖業績的壓力,因此整體收益出現了不尋常的向上拉升。這樣的漲幅也喻示著當月短期風險也將有所抬高,管理者需要更為謹慎。考慮到1月年末效應的退去,貨幣基金收益指數或將迎來較為明顯的回落,以對沖短期風險。

3.4 P2P產品收益指數走勢及分析

2017年12月,P2P產品收益指數環比下滑0.74點至78.79點。相較于其它三類理財產品受時點因素影響偏大的特點,P2P產品的收益指數在12月的變化更為平緩可控。P2P收益整體趨穩的表現展示的是行業規範的持續推進,近期上海及廣州等地連續出臺相關檔,促使備案格局初步落定,未來P2P平臺將受到更為嚴格的監管,問題平臺數量必將持續減少,不過整體收益也仍然有繼續向下的空間。

3.5 財富管理收益走勢及分析

2017年12月,P2P平臺產品收益率小幅上漲,環比上漲19BP,至7.91%。從收益變化來看,P2P產品自2017年初監管加強後,收益變化則相對平緩,整體表現出穩步上行走勢,且從風險控制來看,監管一直保持了對網貸平臺的持續關注,各類規章制度持續落地。但是,需要警惕的是,從問題平臺數量來看,各月問題平臺數量仍然較多,投資者在選擇P2P平臺時仍應該選擇規模較大,沒有負面消息的平臺。集合信託產品收益在近期持續走強,12月的平均收益達7.91%,環比上漲24BP。

連續多月的收益與規模雙升凸顯信託近期衝量的決心。未來,隨著資管新規的推進,信託產品面臨的轉型壓力仍然偏大,打破剛兌後投資者粘性或將有所減弱,因此在調整期間做大整體規模有利於緩衝剛兌打破帶來的規模縮減壓力。銀行理財產品收益在11月小幅上漲後,於12月明顯提升,整體來看,客戶提現壓力、MPA等監管指標考核壓力、銀行年終決算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促使銀行資金壓力增大,抬升了資金成本。當然,短期因素時效性的特點促使銀行理財收益大概率在2018年一月有所回落。

對於市場流動性變化較為敏感的貨幣基金產品收益率在12月大幅上漲,上漲至4.65%,接近銀行理財平均收益。貨幣基金收益的上漲有利於投資者對自身閒散資金進行管理,但考慮到年末過後貨幣基金收益或將回落,因此如需長期投資,選擇固定收益、固定期限產品能更好的將收益鎖定在高位。

———————你可能還想看——————

長三角地區銀行理財價格指數普漲

年末效應促西南地區理財產品收益大漲

華中地區銀行理財收益攀升

山東省封閉式非保本理財價格指數躍升

廣東省理財產品平均收益平穩上升

遼寧省銀行理財價格指數屢創新高

全國銀行理財市場指數報告(2017年11月)

11月財富管理收益:理財產品收益普升,資管新規影響仍未顯現

重要聲明

本報告中的資料和資訊均來源於各機構公開發佈的資訊,我公司力求報告內容及引用資料、資料的客觀與公正,但對這些資訊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證。報告中的任何觀點與建議僅代表報告當日的判斷和建議,僅供閱讀者參考,不構成對買賣的出價或詢價,也不保證對做出的任何建議不會進行任何變更。對於因使用、引用、參考本報告內容而導致的投資損失、風險與糾紛,我公司不承擔任何責任。

本報告的版權僅為我公司所有,轉載請注明來源“普益標準”。我公司保留對任何侵權行為和有悖於報告原意的引用行為進行追究的權利。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