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粉壟技術達到同類研究國際領先水準

1月13日, 農業部科技發展中心組織有關專家對廣西農業科學院經濟作物研究所、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農業資源研究中心、廣西五豐機械有限公司、廣西南寧百興科技有限公司等單位完成的“粉壟綠色增產提質耕作技術及應用”項目進行了評價。 專家組經聽取專案彙報、查閱資料, 最後認為該成果是土壤耕作技術上的重大創新, 先進性強、適用性廣, 達到同類研究國際領先水準。

據介紹, 該項目針對我國農田耕層淺薄與作物增產潛力發揮不相匹配, 靠增施化肥、農藥和灌溉投入增產導致生態環境惡化的弊端,

歷時10年發明粉壟耕作機械及配套的耕作栽培技術, 活化調動尚未充分利用的深層土壤資源, 促進光、溫、水、氣等資源的高效利用以及作物的增產提質和綠色可持續發展。

“將來, 我們認為這樣一個成果有著很廣闊的應用前景, 可能它會發揮越來越大的增產、提質、增效和綠色的作用。 ”專家組組長, 中國工程院院士、揚州大學農學院教授張洪程告訴記者。

此外, 項目還創建了有效改良土壤品質的技術, 並提出了物理性改進鹽鹼地、砂薑黑土、退化草原等障礙性土壤的有效措施;揭示了粉壟活化高效利用耕地等自然資源的機理, 明確了粉壟具有作物根系發達、光合生產能力提高、持續多年增產、提高土壤水資源利用效率等效應;提出“1+N”(“1”為粉壟耕作工具,

“N”為耕作物件)技術體系。

據悉, 專案獲授權發明專利36件, 出版專著4部, 發表論文42篇, 制定標準7項;成果已被農業部列為主推技術, 在22個省(市、自治區)33種作物示範應用, 增產、提質、增效顯著。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