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沖頂大會VS芝士超人VS百萬英雄VS百萬贏家,誰更會自我行銷?

過去兩周, 直播問答火了, 目前湧入的玩家中, 基本形成了四大陣營, 分別是沖頂大會(王思聰, 朱樺)、芝士超人(映客奉佑生)、百萬英雄(西瓜視頻張一鳴)和百萬贏家(花椒周鴻禕)。

最近, 大叔的朋友圈時不時就被上述幾個品牌刷爆了, 大叔印象最深刻的是“趣店羅鳴宣佈給芝士超人的1個億廣告費”和一個小姑娘捧著通過百萬贏家答題贏的100萬現金。

各家的招商方案和案例都有了, 很多品牌在蠢蠢欲動, 但又有點猶豫:直播問答是火了, 它的品牌行銷價值到底有多大?大叔將從今天起, 將通過多篇文章進行跟蹤解讀。

今天, 先開個頭:在吸引廣告主之前, 各家平臺製造話題和自我行銷的能力到底如何?

大叔先說一下自己的分析的方法論:百度指數+微信指數+新榜趨勢報告+頭條指數+微(博)指數。

大叔早就說過了, 因為“傳統媒體發稿+百度新聞收錄”的套路早就過時了, 所以, 以百度指數為核心的傳統公關評價體系在坍塌, 但並不等於百度完全沒用, 尤其是對於知識問答類的內容, 使用者搜索的第一平臺還是百度。 所以, 百度指數依舊會入選, 但可能不是以品牌作為關鍵字的維度。

微信指數是大叔最推崇的, 理由很簡單, 微信每天登陸的用戶超過9億, 而新榜趨勢報告則經過資料抓取微信公眾號發佈的內容以及資料, 可以很好地對微信指數進行補充。

沖頂大會:王思聰造了一個熱詞叫“撒幣”

“每天我都發獎金, 今晚9點就發10萬……我撒幣, 我樂意。 ”

幾天之後, 王思聰發的一條朋友圈截屏在朋友圈刷屏, 具體內容是:“2018年的第一周總結:王思聰撒幣, 張一鳴撒幣, 周鴻禕撒幣, 奉佑生撒幣。

大叔認為, 王思聰才是行銷的第一高手, 他造了一個新詞, 不僅通俗易懂, 特別能體現這個問答遊戲的規則和好處, 最關鍵的是有網感, “撒幣”和“煞筆”的一句雙關, 非常地具有病毒性, 再加上他特殊的身份, 既有內容, 又有管道, 幾乎是瞬間引爆的節奏。

值得一提的是, 其實芝士超人在朋友圈刷屏的次數要高於其他三家, 但由於其主要是截屏刷屏, 未能影響到微信指數的數值, 因為後者主要的來源是微信搜索+公眾號文章+朋友圈公開轉發文章。

大叔也曾經希望找王思聰合作, 找另一位大網紅希望牽個線,

後來被拒了, 理由很簡單, 思聰少爺不缺錢。

芝士超人:趣店1億廣告費還沒花就賺了

1月9日, 映客奉佑生和趣店羅敏的朋友圈截圖, 又刷屏了, 內容是:“趣店”成為線上答題平臺“芝士超人”首位廣告主, 趣店旗下大白汽車分期狂砸1個億支持“芝士超人”撒幣。

雖然之前已經有直播問答類的APP招到了商,並迅速開始了商業化,但芝士超人收到的這1個億的廣告費才真正讓品牌看到了其行銷價值。不誇張地說,上述幾個截屏,在朋友圈被瘋轉,大家一方面想表達這個風口有多瘋狂,與此同時,大家都在幫這兩家打了免費的廣告。

大叔初步認為,針對此事的討論度其實已經值回了這1個億的廣告費,尤其是對於趣店的新業務——大白汽車,雖然彼時還沒實際上砸一分錢,但曝光量和話題性都有了。

1月13日,在新媒體玩得越來越溜的人民日報都來湊“直播問答”的熱鬧,成為芝士超人的單場問答的合作夥伴。大叔得到的獨家消息是,人民日報並沒花錢,這次合作算是聯合推廣,但芝士超人借助人民日報的強大公信力背書,與其他平臺相對傳統的明星行銷之路迅速拉開距離,取得了不錯的話題性。

百萬贏家:手捧103萬現金的儀式感刷屏

1月12日,《百萬贏家》在北京舉辦“我是百萬贏家”發佈會,360集團創始人兼CEO周鴻禕、京東CMO徐雷、花椒聯合創始人于丹等大佬紛紛為百萬贏家月臺。

但最引人矚目的卻是一位生於1996年、來自廣州大學的大四女生小容,因為她在前一天剛剛贏得103萬獎金,創造了直播答題當時的單人單場最高獎金紀錄,小容捧著100萬人民幣現金的照片成功刷屏了。

這就是儀式感的刷屏價值,也是大叔總結的刷屏的18條方法論裡非常重要的一個方法論,百萬贏家應該是第一個開線下發佈會的平臺,並且把“撒幣”這個詞真正落實到了現實中,一個小女孩手捧著一摞一摞的人民幣,這個對所有觀看來說非常的刺激。

貨幣早就在移動互聯時代被資料化了,大家在支付寶或者京東買個幾千塊的東西,一點也不心疼,為啥?一是有信用工具可以透支,二是錢在網購的時候真的就是一個數字,你其實沒有太多概念。但如果讓你用現金付款,你可能會猶豫好久。所以,儀式感太重要了。周鴻禕作為行銷的高手,雖然是後手,但後程的加速能力很強,這點也微信指數和百度指數等幾組資料上也能看出來。

而在微信訂閱號的發稿能力上,幾家也是奇虎相當。截至1月15日,沖頂大會微微領先,百萬贏家排在第二,且在10萬+的爆文數量和總閱讀量上都超越了前者,但由於在問答中涉及到一些政治敏感問題被網信辦責令整改,大叔估計有不少流量屬於負面內容。如此來看,還是沖頂大會排在第一。芝士超人和百萬贏家雖然排在第三和第四,但差距都很小。

百萬英雄:就是有流量和有錢

某直播問答平臺的一位工作人員告訴大叔,他們現在太忙了,團隊全部三班倒,週末無休,可見競爭的激烈性。大叔在最近也發現,以上幾家平臺冠名了N多TMT媒體微信群,輪番做推廣,十分地賣力。

就在大家都拼命希望借助社交媒體的流量來提升關注度的時候,似乎有一家“不著急”,這就是百萬英雄,因為他背後有一個“乾爹”今日頭條和其兄妹悟空問答和西瓜視頻,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最不缺的就是流量。

這點從微信指數、微指數和頭條指數的對比就能看出來,未被微信指數和微指數收錄的“百萬英雄”,卻在頭條指數遙遙領先。大叔認為,這種“省錢”的行銷做法也沒錯,畢竟核心的目的是要給使用者“撒幣”,最簡單粗暴的方式就是直接導流。

1月15日晚上,百萬英雄一場名為“廣告狂人”的單場問答的獎金提升到了500萬,也是截至目前單場獎金額最多的,最高線上人數超過了500萬,大叔全程。前期不玩虛的,實實在在地砸錢和導流,然後行銷再發力,也沒毛病。

由此來看,4家直播問答類平臺的自我行銷套路都挺深,大家都找到了自己最大的長處,並將其發揮到了極致。在第一波自我行銷之後,緊跟著就是品牌行銷的案例打造。大家都要回答一個問題:這到底是一股風,還是能真正為品牌客戶創造價值?品牌應該怎麼做直播問答的行銷?大叔將在明天的文章中,針對單個案例,進行解讀。

雖然之前已經有直播問答類的APP招到了商,並迅速開始了商業化,但芝士超人收到的這1個億的廣告費才真正讓品牌看到了其行銷價值。不誇張地說,上述幾個截屏,在朋友圈被瘋轉,大家一方面想表達這個風口有多瘋狂,與此同時,大家都在幫這兩家打了免費的廣告。

大叔初步認為,針對此事的討論度其實已經值回了這1個億的廣告費,尤其是對於趣店的新業務——大白汽車,雖然彼時還沒實際上砸一分錢,但曝光量和話題性都有了。

1月13日,在新媒體玩得越來越溜的人民日報都來湊“直播問答”的熱鬧,成為芝士超人的單場問答的合作夥伴。大叔得到的獨家消息是,人民日報並沒花錢,這次合作算是聯合推廣,但芝士超人借助人民日報的強大公信力背書,與其他平臺相對傳統的明星行銷之路迅速拉開距離,取得了不錯的話題性。

百萬贏家:手捧103萬現金的儀式感刷屏

1月12日,《百萬贏家》在北京舉辦“我是百萬贏家”發佈會,360集團創始人兼CEO周鴻禕、京東CMO徐雷、花椒聯合創始人于丹等大佬紛紛為百萬贏家月臺。

但最引人矚目的卻是一位生於1996年、來自廣州大學的大四女生小容,因為她在前一天剛剛贏得103萬獎金,創造了直播答題當時的單人單場最高獎金紀錄,小容捧著100萬人民幣現金的照片成功刷屏了。

這就是儀式感的刷屏價值,也是大叔總結的刷屏的18條方法論裡非常重要的一個方法論,百萬贏家應該是第一個開線下發佈會的平臺,並且把“撒幣”這個詞真正落實到了現實中,一個小女孩手捧著一摞一摞的人民幣,這個對所有觀看來說非常的刺激。

貨幣早就在移動互聯時代被資料化了,大家在支付寶或者京東買個幾千塊的東西,一點也不心疼,為啥?一是有信用工具可以透支,二是錢在網購的時候真的就是一個數字,你其實沒有太多概念。但如果讓你用現金付款,你可能會猶豫好久。所以,儀式感太重要了。周鴻禕作為行銷的高手,雖然是後手,但後程的加速能力很強,這點也微信指數和百度指數等幾組資料上也能看出來。

而在微信訂閱號的發稿能力上,幾家也是奇虎相當。截至1月15日,沖頂大會微微領先,百萬贏家排在第二,且在10萬+的爆文數量和總閱讀量上都超越了前者,但由於在問答中涉及到一些政治敏感問題被網信辦責令整改,大叔估計有不少流量屬於負面內容。如此來看,還是沖頂大會排在第一。芝士超人和百萬贏家雖然排在第三和第四,但差距都很小。

百萬英雄:就是有流量和有錢

某直播問答平臺的一位工作人員告訴大叔,他們現在太忙了,團隊全部三班倒,週末無休,可見競爭的激烈性。大叔在最近也發現,以上幾家平臺冠名了N多TMT媒體微信群,輪番做推廣,十分地賣力。

就在大家都拼命希望借助社交媒體的流量來提升關注度的時候,似乎有一家“不著急”,這就是百萬英雄,因為他背後有一個“乾爹”今日頭條和其兄妹悟空問答和西瓜視頻,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最不缺的就是流量。

這點從微信指數、微指數和頭條指數的對比就能看出來,未被微信指數和微指數收錄的“百萬英雄”,卻在頭條指數遙遙領先。大叔認為,這種“省錢”的行銷做法也沒錯,畢竟核心的目的是要給使用者“撒幣”,最簡單粗暴的方式就是直接導流。

1月15日晚上,百萬英雄一場名為“廣告狂人”的單場問答的獎金提升到了500萬,也是截至目前單場獎金額最多的,最高線上人數超過了500萬,大叔全程。前期不玩虛的,實實在在地砸錢和導流,然後行銷再發力,也沒毛病。

由此來看,4家直播問答類平臺的自我行銷套路都挺深,大家都找到了自己最大的長處,並將其發揮到了極致。在第一波自我行銷之後,緊跟著就是品牌行銷的案例打造。大家都要回答一個問題:這到底是一股風,還是能真正為品牌客戶創造價值?品牌應該怎麼做直播問答的行銷?大叔將在明天的文章中,針對單個案例,進行解讀。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