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乾貨|我國生鮮電商行業發展階段、產業鏈與玩法(收藏)

當前, 我國生鮮電商市場發展迅速, 近幾年來平均每年保持50%以上的增長率。 然而, 雖然歷經多年的發展, 生鮮電商行業也一度處於資本追逐的“風口”。 以下列舉了中國生鮮電商行業發展階段、產業鏈與玩法。

一、市場規模

我國生鮮電商市場發展迅速, 近幾年來平均每年保持50%以上的增長率。 2016-2017年市場迎來洗牌期, 大量中小型生鮮電商或倒閉或被並購, 市場遇冷;但與此同時, 阿裡京東等電商巨頭入局, 不斷加碼供應鏈及物流等基礎建設投資, 並帶來了一系列創新模式, 使得生鮮電商市場重振活力。 2017年中國生鮮電商市場交易規模約為1391.3億元,

同比增長59.7%。

2013-2020年中國生鮮電商市場交易規模

然而, 雖然歷經多年的發展, 行業也一度處於資本追逐的“風口”, 但生鮮電商滲透率依然較低, 是線上遷徙最慢的品類之一。 根據中金公司的報告, 即使是滲透率最高的英國,

占比也只有6-7%。 在美國的滲透率只有4%, 互聯網泡沫時期的Webvan是最著名的失敗案例, 亞馬遜Amazon Fresh十多年來也發展緩慢。

生鮮是線上遷徙最慢的品類之一

消費者對生鮮電商產品品質的信任度, 對價格和選擇種類的滿意度, 以及生鮮品類從上游供應鏈、到物流中心、到最後一公里配送的複雜性, 都是阻礙生鮮電商發展的因素。

阻礙生鮮電商發展的因素

二、行業發展階段

1、行業萌芽期:2005-2009年

易果生鮮成立, 標誌著生鮮品類觸網;隨後多利農場、莆田網、天天果園等定位本地市場的生鮮電商相繼出現, 但受限於消費市場和互聯網技術等, 發展較為緩慢, 且主要還是以水果為主, 蔬菜、肉禽蛋等尚未涉及。

2、市場啟動期:2009-2012年

平臺型生鮮電商陸續成立, 如中糧我買網等, 同時湧現了一大批專注於垂直領域的生鮮電商, 如優菜網、諾心蛋糕。 但在當時, 生鮮電商的需求和市場並沒有那麼大, 再加上眾多企業只是簡單複製一般電商的模式, 最終大批生鮮企業倒閉、轉型以及被轉賣, 如北京的優菜網和上海的天鮮配。

3、高速發展期:2012-2016年

2012年, “本來生活”憑“褚橙進京”的事件行銷一炮走紅, 隨後有又在2013年春挑起了“京城荔枝大戰”, 此時開始生鮮電商再度引起人們熱議。 這期間, 社會化媒體及移動互聯網的發展也讓生鮮電商們有了更多模式的探索, 因此這一階段的生鮮電商比上一階段更有生命力。

同時, 以順豐優選、一號生鮮、本來生活、沱沱公社、美味七七、甫田、菜管家等為代表的商家都獲得了強大的資金注入, B2C、C2C、O2O等各種模式層出不窮, 越來越強勁的移動互聯網工具也為各商家提供更多的選擇。

生鮮電商們從開始的小而美轉變為如今的大而全, 幾乎所有生鮮品類都有所涉及, 人們的對生鮮消費理念也在慢慢向電商的轉變。

生鮮行業巨大的商機也讓互聯網巨頭們覬覦, 2013年底2014年初, 天貓和京東也加入了這個陣營。

4、行業調整期:2016年至今

在單一線上模式的風口過後, 生鮮電商行業進入洗牌期。 2010年上線的吉哆生鮮主打鮮食、熟食等生活品, 現已轉型成醫療相關網站;本來生活旗下本來便利上線不足1年面臨收縮, 併入本來生活網;華東地區規模最大、知名度最高的生鮮電商品牌之一的美味七七初期發展順利, 最終因資金流問題而暫停營業。

同時, 生鮮電商紛紛尋求轉型, 拓展業務模式, 開啟線下線上聯動發展的新零售時代。 例如, 本來生活首家線下旗艦店於2017年7月7日在成都開業, 採用“線上+線下、餐飲+超市”的模式;每日優鮮首創前置倉模式, 降低冷鏈成本的同時提升了配送效率;生鮮電商一米鮮與線下百果園合併,採取雙品牌運營策略,實現線上線下協同發展;阿裡的盒馬鮮生、永輝的超級物種、京東的7Fresh、蘇甯的SUFRESH蘇鮮生等新物種的出現也意味著巨頭們不斷加碼生鮮行業。

三、產業鏈解析

生鮮電商產業鏈主要從生鮮產品生產者、製造商、批發商、生鮮商家、倉儲物流及消費者等方面進行歸納和分類。

生產者是指果園、蔬菜園、牛、豬養殖場等供應鏈最前端;生鮮產品製造商對生鮮產品進行進一步的加工;批發商選擇從生產者或者生鮮產品製造商進貨,部分B2B生鮮電商的業務直接連接生產者與批發商;生鮮商家則包括商超、線下連鎖店、散戶商家及生鮮電商等。

生鮮電商可按模式分類為綜合平臺型、B2C/F2C型、C2B/C2F型、O2O型和B2B型等。綜合平臺型具有流量優勢和品牌保障,但平臺本身並不直接參與生鮮產品的採購、配送。B2C/F2C型是指用戶線上上下單,商家倉庫發貨,通過自建或協力廠商物流將貨物送達,是目前生鮮電商領域數量最多的,在資料化管理運營上具有獨特的優勢。C2B/C2F型借助於互聯網把使用者對生鮮產品的需求定制化,滿足消費者個性化需求;同時以銷定采,保證倉庫內存儲的商品比較少,損腐率比較低。O2O型指客戶線上下單,服務商收到訂單後整合供應鏈,通過多種終端(快遞包裹、自提櫃、便利店或商超)將商品交接到客戶手中。B2B型則以餐飲商家、酒店等企業為目標客戶。

生鮮電商模式及優劣勢分析

倉儲及物流方面,生鮮產品的易腐性質需要冷鏈物流以保證產品品質。我國冷鏈物流雖起步晚、但發展迅速。早期B2C生鮮電商主張自建物流,自建物流有自身配套的倉庫和自成體系的標準,體驗好、易把控,缺點是建立成本過高,而中小規模企業往往沒有能力自建物流而選擇協力廠商物流。

四、主要參與者及盈利情況

由於產品標準化困難、對冷鏈依賴度極強,高成本高風險高讓生鮮電商速來以燒錢聞名。各種模式的生鮮電商可謂各有千秋,但大部分仍處虧損狀態。

1、老牌生鮮電商

(1)中糧我買網

2009年由中糧集團創立,擁有強有力的股東支持且具有強大的採購能力,自成立以來,公司銷售包含糧油、生鮮、零食等在內的21種產品超過25000個sku,其中,生鮮食品超過3500種,包含肉類、海鮮、蔬菜、水果等,個人衛生用品、家居清潔用品等非食品產品超過7300中,能夠滿足消費者一站式購物需求。

從財務方面來看,2016年全年,中糧我買網實現收入約23.21億元,同比增長約58.6%,淨虧損同比收窄約9.4%至約8.87億元。從2014財年至2017年財年上半年,公司三年半間累計淨虧損達33.35億元。公司預計在可預見的將來,仍會因繼續大量投資於配送基礎設施和技術平臺,在2017年與2018年仍將繼續淨虧損。

我買網收入及利潤情況

公司於2017年8月提交初步招股說明書,擬赴香港上市。上市募集的資金將用於海外直采、配送基礎設施、行銷和研發等方面,以增厚自有品牌優勢、完善供應鏈和冷鏈物流的建設,從而吸引更多的用戶流量。

(2)易果生鮮

易果生鮮創立於2005年,作為國內首家生鮮電商,B2C的模式使得易果與消費者直接建立了長期穩定的關係,全國冷鏈覆蓋了27個省份310個城市。據報導,2016年易果GMV達36億元,生鮮品類近4000個sku,服務超過2000萬的使用者。

自成立以來,易果生鮮經歷了多輪融資,累計融資額超過10億美元,融資額遠超國內其他垂直電商,阿裡更是參與了其中多輪。目前,易果生鮮已經成為了天貓超市生鮮頻道的獨家運營商。而安鮮達作為支撐易果生鮮後端供應鏈的物流冷鏈體系,2015年11月從易果生鮮剝離,以獨立的公司形式運轉,目前在北上廣等11個地區設有12個冷鏈物流基。

2016年8月,易果生鮮CEO張燁在接受採訪時透露,包括包裝貨損在內的物流履約成本約20%左右,客單價在150-200元之間,每單物流成本約30-40元,雖綜合毛利超30%,但扣除所有運營成本,公司現仍處於虧損狀態,隨著規模的擴大,易果預計2018年可實現全面盈利。

(3)本來生活

本來生活網於2012年7月正式上線,因“褚橙”而一炮走紅。2015年本來果坊和本來集市上線,面向B端用戶,2017年7月首家旗艦店于成都成立,採用“線上+線下、餐飲+超市”模式,現已成為及“B2B、B2C、O2O”于一體的全管道生鮮運營商。

據本來生活CEO喻華峰介紹,本來生活2016年營收體量預計在40-50億元,過去年均同比增速200%-300%,2018年可能實現盈虧平衡;2016年,B2B業務所占業務比重略高於B2C業務,B2C業務如果要實現盈虧平衡,商品毛利率可能要達到32%以上;生鮮損耗率目前在1%點多,低損耗的原因包括商品周轉快,以及預售占業務比重20%左右等。

(4)京東生鮮

2016年1月,京東成立生鮮事業部,獨立發展生鮮業務,目前已形成B2C隔日達的京東生鮮平臺以及O2O及時送的京東到家為核心的自營模式,並且通過與永輝超市和沃爾瑪等達成戰略合作、投資錢大媽和天天果園等生鮮企業實現多方佈局。

此前,京東到家於2015年正式上線,定位O2O生活服務平臺,提供生鮮、零食烘焙、快消品和商超等品類,與其線上生鮮頻道形成互補,完善其線上線下管道建設。截至2017年上半年,京東到家營收同比增長超650%,GMV平均月度環比增幅超30%,訂單量平均月度環比增幅達20%。

(5)天天果園

天天果園于2009年創立,前身為傳統水果商,最早專注于為消費者提供網上水果生鮮服務。同時,公司自成立起就重視供應鏈的建設,目前已實現採購、倉儲、分發、包裝、檢測、運輸等水果電商平臺前端和後端的無縫對接。公司2015年曾借“門店+前置倉”模式探索O2O,但出於優化服務體驗等因素,於2016年中關閉線下門店,並將其改為倉庫。

2015年,天天果園創始人、CEO王偉公佈了公司在O2O專案的目標:2016年做到每天50萬單;2017年做到每天100萬單,並表態,在未來三到五年內,盈利都不是天天果園的核心發展目標,未來公司仍將堅持將規模做大,覆蓋到更多的消費者。

2、行業新玩法

(1)盒馬鮮生

2016年1月盒馬首店上海金橋店開業,2017年盒馬在全國7個城市開出了25家門店,未來將在繼續加強已進駐城市網路覆蓋的基礎上,加快拓展成都、武漢、南京等省會城市。

最為阿裡的創新型自營業務,盒馬鮮生採用“線上外賣+線下門店”的經營模式,門店承載的功能較傳統零售門店進一步增加,集“生鮮超市+餐飲體驗+線上業務倉儲配送”為一體。

從商業邏輯和盈利模式來看,線下為線上提供信用背書和引流,同時承擔前置倉功能保證配送時效,線上業務提升效率,突破線下坪效天花板;高比例生鮮和引入餐飲的可以將低頻向高頻演化,更好的吸引線下客流;年輕化和精品化的定位能夠篩選客群,讓顧客對門店產生依賴,同時更好的配合其他“新零售”打法。

(2)超級物種

2017年,超級物種開出26家門店,平均每個月開2.17家門店,已布落子北京、上海、深圳、福州、成都、廈門、重慶、南京、杭州等一線城市以及新一線城市,其中福州作為永輝超市超級物種的大本營,門店數量最多。超級物種背後的運營主體是永輝雲創商業管理有限公司,但永輝雲創兩年多來的盈利情況來看其實並不是很理想,2016全年永輝雲創虧損1.16億元,2017年上半年虧損8151萬元。

降低冷鏈成本的同時提升了配送效率;生鮮電商一米鮮與線下百果園合併,採取雙品牌運營策略,實現線上線下協同發展;阿裡的盒馬鮮生、永輝的超級物種、京東的7Fresh、蘇甯的SUFRESH蘇鮮生等新物種的出現也意味著巨頭們不斷加碼生鮮行業。

三、產業鏈解析

生鮮電商產業鏈主要從生鮮產品生產者、製造商、批發商、生鮮商家、倉儲物流及消費者等方面進行歸納和分類。

生產者是指果園、蔬菜園、牛、豬養殖場等供應鏈最前端;生鮮產品製造商對生鮮產品進行進一步的加工;批發商選擇從生產者或者生鮮產品製造商進貨,部分B2B生鮮電商的業務直接連接生產者與批發商;生鮮商家則包括商超、線下連鎖店、散戶商家及生鮮電商等。

生鮮電商可按模式分類為綜合平臺型、B2C/F2C型、C2B/C2F型、O2O型和B2B型等。綜合平臺型具有流量優勢和品牌保障,但平臺本身並不直接參與生鮮產品的採購、配送。B2C/F2C型是指用戶線上上下單,商家倉庫發貨,通過自建或協力廠商物流將貨物送達,是目前生鮮電商領域數量最多的,在資料化管理運營上具有獨特的優勢。C2B/C2F型借助於互聯網把使用者對生鮮產品的需求定制化,滿足消費者個性化需求;同時以銷定采,保證倉庫內存儲的商品比較少,損腐率比較低。O2O型指客戶線上下單,服務商收到訂單後整合供應鏈,通過多種終端(快遞包裹、自提櫃、便利店或商超)將商品交接到客戶手中。B2B型則以餐飲商家、酒店等企業為目標客戶。

生鮮電商模式及優劣勢分析

倉儲及物流方面,生鮮產品的易腐性質需要冷鏈物流以保證產品品質。我國冷鏈物流雖起步晚、但發展迅速。早期B2C生鮮電商主張自建物流,自建物流有自身配套的倉庫和自成體系的標準,體驗好、易把控,缺點是建立成本過高,而中小規模企業往往沒有能力自建物流而選擇協力廠商物流。

四、主要參與者及盈利情況

由於產品標準化困難、對冷鏈依賴度極強,高成本高風險高讓生鮮電商速來以燒錢聞名。各種模式的生鮮電商可謂各有千秋,但大部分仍處虧損狀態。

1、老牌生鮮電商

(1)中糧我買網

2009年由中糧集團創立,擁有強有力的股東支持且具有強大的採購能力,自成立以來,公司銷售包含糧油、生鮮、零食等在內的21種產品超過25000個sku,其中,生鮮食品超過3500種,包含肉類、海鮮、蔬菜、水果等,個人衛生用品、家居清潔用品等非食品產品超過7300中,能夠滿足消費者一站式購物需求。

從財務方面來看,2016年全年,中糧我買網實現收入約23.21億元,同比增長約58.6%,淨虧損同比收窄約9.4%至約8.87億元。從2014財年至2017年財年上半年,公司三年半間累計淨虧損達33.35億元。公司預計在可預見的將來,仍會因繼續大量投資於配送基礎設施和技術平臺,在2017年與2018年仍將繼續淨虧損。

我買網收入及利潤情況

公司於2017年8月提交初步招股說明書,擬赴香港上市。上市募集的資金將用於海外直采、配送基礎設施、行銷和研發等方面,以增厚自有品牌優勢、完善供應鏈和冷鏈物流的建設,從而吸引更多的用戶流量。

(2)易果生鮮

易果生鮮創立於2005年,作為國內首家生鮮電商,B2C的模式使得易果與消費者直接建立了長期穩定的關係,全國冷鏈覆蓋了27個省份310個城市。據報導,2016年易果GMV達36億元,生鮮品類近4000個sku,服務超過2000萬的使用者。

自成立以來,易果生鮮經歷了多輪融資,累計融資額超過10億美元,融資額遠超國內其他垂直電商,阿裡更是參與了其中多輪。目前,易果生鮮已經成為了天貓超市生鮮頻道的獨家運營商。而安鮮達作為支撐易果生鮮後端供應鏈的物流冷鏈體系,2015年11月從易果生鮮剝離,以獨立的公司形式運轉,目前在北上廣等11個地區設有12個冷鏈物流基。

2016年8月,易果生鮮CEO張燁在接受採訪時透露,包括包裝貨損在內的物流履約成本約20%左右,客單價在150-200元之間,每單物流成本約30-40元,雖綜合毛利超30%,但扣除所有運營成本,公司現仍處於虧損狀態,隨著規模的擴大,易果預計2018年可實現全面盈利。

(3)本來生活

本來生活網於2012年7月正式上線,因“褚橙”而一炮走紅。2015年本來果坊和本來集市上線,面向B端用戶,2017年7月首家旗艦店于成都成立,採用“線上+線下、餐飲+超市”模式,現已成為及“B2B、B2C、O2O”于一體的全管道生鮮運營商。

據本來生活CEO喻華峰介紹,本來生活2016年營收體量預計在40-50億元,過去年均同比增速200%-300%,2018年可能實現盈虧平衡;2016年,B2B業務所占業務比重略高於B2C業務,B2C業務如果要實現盈虧平衡,商品毛利率可能要達到32%以上;生鮮損耗率目前在1%點多,低損耗的原因包括商品周轉快,以及預售占業務比重20%左右等。

(4)京東生鮮

2016年1月,京東成立生鮮事業部,獨立發展生鮮業務,目前已形成B2C隔日達的京東生鮮平臺以及O2O及時送的京東到家為核心的自營模式,並且通過與永輝超市和沃爾瑪等達成戰略合作、投資錢大媽和天天果園等生鮮企業實現多方佈局。

此前,京東到家於2015年正式上線,定位O2O生活服務平臺,提供生鮮、零食烘焙、快消品和商超等品類,與其線上生鮮頻道形成互補,完善其線上線下管道建設。截至2017年上半年,京東到家營收同比增長超650%,GMV平均月度環比增幅超30%,訂單量平均月度環比增幅達20%。

(5)天天果園

天天果園于2009年創立,前身為傳統水果商,最早專注于為消費者提供網上水果生鮮服務。同時,公司自成立起就重視供應鏈的建設,目前已實現採購、倉儲、分發、包裝、檢測、運輸等水果電商平臺前端和後端的無縫對接。公司2015年曾借“門店+前置倉”模式探索O2O,但出於優化服務體驗等因素,於2016年中關閉線下門店,並將其改為倉庫。

2015年,天天果園創始人、CEO王偉公佈了公司在O2O專案的目標:2016年做到每天50萬單;2017年做到每天100萬單,並表態,在未來三到五年內,盈利都不是天天果園的核心發展目標,未來公司仍將堅持將規模做大,覆蓋到更多的消費者。

2、行業新玩法

(1)盒馬鮮生

2016年1月盒馬首店上海金橋店開業,2017年盒馬在全國7個城市開出了25家門店,未來將在繼續加強已進駐城市網路覆蓋的基礎上,加快拓展成都、武漢、南京等省會城市。

最為阿裡的創新型自營業務,盒馬鮮生採用“線上外賣+線下門店”的經營模式,門店承載的功能較傳統零售門店進一步增加,集“生鮮超市+餐飲體驗+線上業務倉儲配送”為一體。

從商業邏輯和盈利模式來看,線下為線上提供信用背書和引流,同時承擔前置倉功能保證配送時效,線上業務提升效率,突破線下坪效天花板;高比例生鮮和引入餐飲的可以將低頻向高頻演化,更好的吸引線下客流;年輕化和精品化的定位能夠篩選客群,讓顧客對門店產生依賴,同時更好的配合其他“新零售”打法。

(2)超級物種

2017年,超級物種開出26家門店,平均每個月開2.17家門店,已布落子北京、上海、深圳、福州、成都、廈門、重慶、南京、杭州等一線城市以及新一線城市,其中福州作為永輝超市超級物種的大本營,門店數量最多。超級物種背後的運營主體是永輝雲創商業管理有限公司,但永輝雲創兩年多來的盈利情況來看其實並不是很理想,2016全年永輝雲創虧損1.16億元,2017年上半年虧損8151萬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