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這支美國海軍部隊擊沉了1500艘日本艦艇,自己有五分之一的人陣亡

相對於大西洋的反潛作戰, 太平洋的潛艇破交和反潛作戰並沒有那麼出名。 不過太平洋的環境與大西洋大不相同, 如果說德國和英國尚且是勢均力敵的對手, 太平洋戰場上的美國和日本主要爆發的是艦隊決戰。 但是如果忽視了美國海軍的破交戰價值, 那是不恰當的。

美國海軍“小鯊魚”號潛艇(USS Gato)

日本開始太平洋戰爭的核心是試圖快速摧毀美國太平洋艦隊的有生力量, 從而讓美國在短時間內喪失太平洋的制海權, 進而與美國劃定勢力範圍。 從本質上說這是一次戰略投機, 不過作為劣勢一方日本也沒有更多牌可以打。 1940年法國投降英國形勢危急, 東南亞殖民地內歐洲軍隊兵力薄弱, 這給了日本進一步的進攻可能, 1941-1942年的東南亞戰況便是因此展開, 日本取得了大量的佔領區。

日本重創美國太平洋艦隊, 同時還佔領了東南亞的大量區域。

儘管東南亞沒有足夠的製造業基礎, 但是馬來亞的橡膠、婆羅洲的石油都是日本急需的戰略物資。 如果加以時日被日本整合, 那麼日本在亞洲的地位就會非常牢固, 中國最終戰敗可能也只是時間問題。 不過這一切都需要時間, 美國並不想給日本這樣的時間。

1942年6月, 美軍“鸚鵡螺”號潛艇擊沉日軍“山風”號驅逐艦

美國潛艇在太平洋上的活動很早就開始了, 僅僅在珍珠港事件後幾小時, 羅斯福就下令美國潛艇部隊對日本展開無限制潛艇戰。 但是由於魚雷問題, 美國一開始非常不順手。 Mk.14型魚雷定深過大, 常常從目標的船底下劃過。 Mk.VI型引信也有問題, 有一部分魚雷還沒接觸到目標就在途中過早爆炸, 還有一部分則啞彈。 因此, 儘管美國潛艇在開戰時就挺活躍, 但是取得的戰果寥寥無幾, 許多日本商船插著好幾條魚雷返回了港口, 曾有艇長因此氣急敗壞地打破無線電靜默向基地質問糟糕的魚雷。 直到1943年9月, 美國海軍在經過與官僚機構和供應商漫長的扳手腕後方才解決了這個問題。

新型Mk.18型電動魚雷則進一步優化了美國海軍潛艇的武器性能。

Mk.14型魚雷

回國接受測試的Mk.14型魚雷

另一方面, 太平洋戰爭前, 日軍密碼曾經被美軍掌握, 結果被日本發現, 日本啟用了一套新密碼後一直到1943年, 美國海軍情報處最終破譯了日軍密碼。

這為美國潛艇的行動最終打開了方便之門。 1942年, 美國潛艇擊沉了180艘日本船隻, 即便不算噸位這大概是德國海軍在面對有效護航的英國商船隊時半年的數量。 到了1944年, 美國海軍用150艘潛艇執行了520航次的巡邏任務, 擊沉了603艘日本船舶, 基本上到1944年美國海軍的潛艇方才火力全開。

被擊中的日本商船

從日本的角度上看,艦隊決戰是太平洋戰場的核心,整個日本帝國海軍都是按照這一模式組建和操作的,潛艇部隊扮演的角色是巡邏、偵察和偷襲,作戰物件為對方的水面艦艇。因此,儘管也擁有184艘潛艇,而且多以大型艦隊潛艇為主,還有威力巨大的九五式酸素魚雷,日本似乎很少想起來偷襲美軍的運輸船,美國西海岸到夏威夷和南太平洋的航線,以及美國援助蘇聯的從三藩市到符拉迪沃斯托克航線,都基本沒有日本潛艇光顧。整個戰爭中日本潛艇只擊沉了170艘盟國船隻,噸位約100萬噸,只有德國同行的1/14。不過也因此,被日本潛艇擊沉的盟國艦艇都挺有名,比如中途島戰役時的“約克城”號航母,還有盟軍最後損失的一艘大型作戰艦艇“印弟安納波里斯”號重巡洋艦。

被伊-168擊沉的“約克城”號,1942年6月7日

被伊-168同時擊沉的美國海軍“漢曼”號(USS Hammann)驅逐艦

由於不重視潛艇破交戰,日本海軍對於反破交戰也知之甚少。雖然類似於英國,破交戰對於日本這樣的島國傷害極為巨大,但日本一直沒有建立有效的護航體制。日本海軍的聲呐和雷達系統性能落後,九三式聲呐、三式聲呐都遠遠不如英美同行,而驅逐艦都主要從事艦隊決戰任務,比歐洲的驅逐艦總體更大、更重視反艦作戰。因此,由於國內產能不足,反潛作戰所需要的輕型艦艇反而十分稀缺,不足以應對漫長航線裡四處活動的美國潛艇。不過話說回來,日本的艦隊驅逐艦尚且不足,再建造大量護航艦艇多少勉為其難。類似的窘迫也是日本巡邏飛機所面臨的,由於缺乏產能,具有反潛能力的大型飛機,如川西二式大艇數量稀少,利用Ju-88技術研製的Q1W“東海”轟炸機同樣只有153架,完全無法滿足漫長航線的巨量需求。

日本海軍驅逐艦頂峰是“秋月”級,防空很強,但不是反潛用

鵜來型海防艦則性能不足,也只有29艘

Q1W“東海”巡邏機,數量十分稀少

因此,由於美國潛艇的活動,日本既無法將製造設備從本土運往東南亞,也不能將東南亞的物資和原料運送回本土,還要分兵守衛這些地區,吸收消化佔領區根本無從談起。日本龐大的佔領區不僅沒有成為日本帝國的資源池,反而因為動脈被打斷而成為吞噬日本有限資源的黑洞。在1944年日本才發動了“打通大陸交通線作戰”,為的就是在美國潛艇大規模破交戰的背景下試圖從陸路將佔領區聯繫起來,可是為時已晚。如果沒有美軍潛艇執行的破交戰,美軍在太平洋的作戰行動會面臨更大的損失。

日本到1944年時商船隊已損失嚴重

被美軍“海狼”號擊沉的日軍39號巡邏艦

在整個太平洋戰爭中,美國海軍擊沉了約1200艘日本商船,合計約500萬噸,占日本損失商船數的56%,其中還有124艘大型油輪,戰爭後期日本的油料是非常匱乏的。美軍潛艇還擊沉了320艘客船或運兵船,有不少是在重要戰役中運載日本陸軍士兵的。此外,美軍擊沉了包括8艘航空母艦、1艘戰列艦在內的約200艘日軍作戰艦艇,占日軍作戰艦艇損失數量的28%。為此,美國潛艇有42艘在作戰中被擊沉,10艘因各種事故損失,約有3200名艇員陣亡,占美國潛艇部隊參戰人數的22%,比例還是比較高的。美國潛艇的交換比約為32.8,比德國潛艇4.8的交換比要高得多,這還是得多虧了日本到底沒有反破交作戰的意識和能力。當然,我們事後來看,太平洋戰爭日本無論如何都贏不了美國,破交戰能打成這樣也不算是非常意外了。

美國海軍“白魚”號潛艇(USS Balao)

被擊中的日本商船

從日本的角度上看,艦隊決戰是太平洋戰場的核心,整個日本帝國海軍都是按照這一模式組建和操作的,潛艇部隊扮演的角色是巡邏、偵察和偷襲,作戰物件為對方的水面艦艇。因此,儘管也擁有184艘潛艇,而且多以大型艦隊潛艇為主,還有威力巨大的九五式酸素魚雷,日本似乎很少想起來偷襲美軍的運輸船,美國西海岸到夏威夷和南太平洋的航線,以及美國援助蘇聯的從三藩市到符拉迪沃斯托克航線,都基本沒有日本潛艇光顧。整個戰爭中日本潛艇只擊沉了170艘盟國船隻,噸位約100萬噸,只有德國同行的1/14。不過也因此,被日本潛艇擊沉的盟國艦艇都挺有名,比如中途島戰役時的“約克城”號航母,還有盟軍最後損失的一艘大型作戰艦艇“印弟安納波里斯”號重巡洋艦。

被伊-168擊沉的“約克城”號,1942年6月7日

被伊-168同時擊沉的美國海軍“漢曼”號(USS Hammann)驅逐艦

由於不重視潛艇破交戰,日本海軍對於反破交戰也知之甚少。雖然類似於英國,破交戰對於日本這樣的島國傷害極為巨大,但日本一直沒有建立有效的護航體制。日本海軍的聲呐和雷達系統性能落後,九三式聲呐、三式聲呐都遠遠不如英美同行,而驅逐艦都主要從事艦隊決戰任務,比歐洲的驅逐艦總體更大、更重視反艦作戰。因此,由於國內產能不足,反潛作戰所需要的輕型艦艇反而十分稀缺,不足以應對漫長航線裡四處活動的美國潛艇。不過話說回來,日本的艦隊驅逐艦尚且不足,再建造大量護航艦艇多少勉為其難。類似的窘迫也是日本巡邏飛機所面臨的,由於缺乏產能,具有反潛能力的大型飛機,如川西二式大艇數量稀少,利用Ju-88技術研製的Q1W“東海”轟炸機同樣只有153架,完全無法滿足漫長航線的巨量需求。

日本海軍驅逐艦頂峰是“秋月”級,防空很強,但不是反潛用

鵜來型海防艦則性能不足,也只有29艘

Q1W“東海”巡邏機,數量十分稀少

因此,由於美國潛艇的活動,日本既無法將製造設備從本土運往東南亞,也不能將東南亞的物資和原料運送回本土,還要分兵守衛這些地區,吸收消化佔領區根本無從談起。日本龐大的佔領區不僅沒有成為日本帝國的資源池,反而因為動脈被打斷而成為吞噬日本有限資源的黑洞。在1944年日本才發動了“打通大陸交通線作戰”,為的就是在美國潛艇大規模破交戰的背景下試圖從陸路將佔領區聯繫起來,可是為時已晚。如果沒有美軍潛艇執行的破交戰,美軍在太平洋的作戰行動會面臨更大的損失。

日本到1944年時商船隊已損失嚴重

被美軍“海狼”號擊沉的日軍39號巡邏艦

在整個太平洋戰爭中,美國海軍擊沉了約1200艘日本商船,合計約500萬噸,占日本損失商船數的56%,其中還有124艘大型油輪,戰爭後期日本的油料是非常匱乏的。美軍潛艇還擊沉了320艘客船或運兵船,有不少是在重要戰役中運載日本陸軍士兵的。此外,美軍擊沉了包括8艘航空母艦、1艘戰列艦在內的約200艘日軍作戰艦艇,占日軍作戰艦艇損失數量的28%。為此,美國潛艇有42艘在作戰中被擊沉,10艘因各種事故損失,約有3200名艇員陣亡,占美國潛艇部隊參戰人數的22%,比例還是比較高的。美國潛艇的交換比約為32.8,比德國潛艇4.8的交換比要高得多,這還是得多虧了日本到底沒有反破交作戰的意識和能力。當然,我們事後來看,太平洋戰爭日本無論如何都贏不了美國,破交戰能打成這樣也不算是非常意外了。

美國海軍“白魚”號潛艇(USS Balao)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