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正文

突發!又一艘載30000噸柴油油輪發生火災!26海員棄船

信德海事網1月18日訊, 據印度多家媒體報導, 當地時間昨天傍晚約1800, 一艘拋錨於印度坎德拉Deendayal港離岸大約15海裡錨地的一艘再有大約30000噸柴油的印度籍油輪突發大火。

根據印度海岸警衛隊消息, 事故造成2名海員燒傷, 該輪船長隨後下達指令緊急離船。

印度海岸警衛隊一位官員透露, 大火發生於該船生活區。

印度海岸警衛隊緊急抽調就近多艘消防拖輪前往進行滅火並佈設了圍油欄。

截至當地時間半夜, 火勢仍沒得到控制。

目前火勢是否得到控制, 是否有延伸到貨物區以及是否有漏油情況的產生不得而知。

該船P&I CLUB為American Club。

對於船舶來講, 火災猛於虎! 幸好該船處於離岸不遠的區域能夠得到岸基有理的支持。 那要是發生在大洋上呢?後果不堪設想!比如:桑吉輪。

詳情看→剛剛, SANCHI輪發來一封E-mail

那麼, 生活區防火, 該注意什麼?請參考寧波海事局(ID:nbmsa01)相關文章:

在各種導致船舶發生事故及傷亡的原因中, 火災無疑是列表中的NO.1。 而有資料統計, 船舶生活區火災的原因最主要的原因是來源於船員的疏忽。

船上的生活區非常容易引起火災, 因為它存在易燃物質如木材、紙板, 同時船員會在生活區使用個人易引發火災的東西。

船舶生活區包括廚房、娛樂室、會議室及船員的房間。 避免火災最好的辦法就是防範于未然。

九“不”NO.1不要坐或躺在床上抽煙, 不要將未滅的煙頭扔進垃圾桶。

NO.2儘量不要在房內使用蠟燭或者香薰棒等。 如果使用了, 確保在你離開房間時完全熄滅。

NO.3不要在自己的房間使用加熱器具。 NO.4不要使用老化電線或明線(無插頭或裸線)

NO.5不要超載使用插座,即不要在一個插座上過多的連接電器。

NO.6不要在房間裡的加熱器上或電燈上烘乾衣服NO.7不要把有油的抹布放在工作服裡帶回自己的房間造成隱患。NO.8不要在熨燙衣服的時候離開,別忘了熨斗還在加熱呢!NO.9廚房的烤箱、微波爐、電水壺絕不能過熱。五“要”NO.1始終確保生活區的所有電路都處於良好狀態,以免短路起火。NO.2大廚要保證在做飯時廚房裡要一直都有人。NO.3如果在生活區要做任何焊接或者氣割操作時,必須做好防火措施後才可以操作。NO.4

在油輪上,生活區的通風口應該遠離燃油艙,以避免貨倉的油氣會進入生活區而形成易燃空氣。

NO.5對於客船及郵輪等載客船舶,所有的遊客在上船後船舶開航前必須簡要瞭解船舶火災隱患及預防。

船舶機艙防爆防燃安全實用注意事項

船舶機艙有各種運轉著的機器,存在高溫、火災等許多只有在船上才有的危險。任何工作場所,只要有運轉著的機器,就存在著發生危險的可能。如果機艙發生火災、爆炸事故,將致使船毀人亡。據國外資料證明,船舶失火事故,三分之一發生在機爐艙。機艙內設備結構複雜,又有大量油料及其他可燃物,一旦發生火災,將是導致整條船舶損失的重要因素。

機艙作為船上機器的處所,有許多可能引起火災及爆炸的引燃源,尤其對老齡船舶更是如此,老齡船舶其機器設備老化,加之船員素質不高,機艙疏於管理,極易發生火災爆炸事故。例如機艙燃油輸送管路損壞,導致燃油與發動機的熾熱表面接觸而起火。此時若不立即停止供油,損壞了的油管將流出更多燃油參與燃燒,火勢會迅速蔓延到無法控制的地步。

防止燃油管路損壞的方法之一是採用複套管子,即高壓油管本身被包在一個管子之內,Duoline管系已採用這種管子並在許多新型發動機上安全試用多年。

機艙發生火災及爆炸事故的另外一個原因是由於燃燒油霧引燃曲拐箱,導致曲拐箱爆炸,從而發生機艙火災、人員傷亡的。這種油霧由潤滑油的微粒組成,懸浮在曲拐箱空間,各種發動機都會產生這種油霧。由於軸承過熱致使局部過熱,從而引起油滴氣化,形成極易燃燒的滑油混合氣。局部過熱點的溫度如達到引爆混合氣的溫度,這就會導致曲拐箱爆炸。這一爆炸使曲拐箱內壓力升高,且在許多場合下不是使用曲拐箱道門變形就是將其爆開,爆炸後形成真空,空氣便會進入曲拐箱,這將引起第二次甚至更多、更強烈的爆炸。

幸運的是目前所有大型柴油機、中速柴油機均裝有曲拐箱防爆門,它實為一個單向釋放閥,並配有安全罩、阻焰器等以防止曲拐箱爆炸。

眾所周知,發動機需很長時間才能冷卻下來,儘管已停了發動機,但機體還是熱的,曲拐箱內仍存有油霧。局部過熱區域則需更長時間才能冷卻下來,因此發動機剛停車,就應立即打開曲拐箱道門,否則空氣中的氧氣將與油霧混合,從而形成過濃混合氣。在曲拐箱或在已開啟道門的曲拐箱附近禁止吸煙。

機艙失火的原因之三是在機艙內進行焊接作業而引起機艙火災。機艙燒焊易引起火災主要有以下兩個危險因素。

1)機艙油污物一般由輕、重柴油、潤滑油、油污水、回絲木屑、保溫材料等混合而成。機艙內燃料油通常難以著火,但它的自燃點不是固定不變的,取決於受熱變化時所釋出的熱量,何時匯出的熱量、有無特殊表面、含油濃度等因素對其自燃均有影響。如用點燃的香煙、火柴丟進裝有柴油的燒杯中,在常溫下,是不會點燃的,因香煙、火柴的熱量未把油加熱超過其閃點。機艙存在的油污物,一般都有一特殊表面,所以動火中易失火。

2)機艙燒焊的高溫熔渣點火能力強。熔渣的點火能力,與熔渣粒徑和所攜帶溫度有關,粒徑越大,則攜帶的熱量越多,釋放給可燃物熱量則越多。電焊作業中產生的高溫熔渣的飛濺力較弱,氣焊氣割中的熔渣,受壓力影響後,水準飛散的距離一般在0.5m,施工者在高空,熔渣飛濺的水準距離最遠可5m左右。高溫熔渣從發生飛濺到靜止,一般需很短時間,小於1∼2s。

在機艙進行焊接作業時,應採取如下防火防爆措施:

應掌握機艙結構、設備、儲油數量、各種管線,油污物等情況,瞭解燒焊的部位、工程量、工藝、動火點周圍狀況,制定明火作業中防火技術方案。應對燃料油、機油櫃、供油管、閥、主副機等,在動火前半小時用測爆儀測可燃氣體濃度,察看現場防火措施。

准許動火的基本要求是:機艙油氣濃度控制在1%以下;動火的油管線和艙、櫃已隔離;受高溫熔渣、熱傳導、輻射熱影響的範圍無可燃物或已採取有效措施;動火部位和相關的艙室、結構、設備等已無火險隱患;燒焊設備符合安全使用要求;燒焊工有有效證件按動火要求操作;看火人員、防火器材到現場。

防火防爆的技術處理:清除油棉紗、油木屑、集油盤汙油等,對機器底腳、龍骨管線等旁積聚的油垢、帶油物質可用鏟刀、刷子、鐵鉤等簡單工作清除。鍋爐、主副機等儲油罐,櫃或油管線的局部動火,將與連接的設備截斷。為有效防止燃燒爆炸事故的發生,應防止洩漏。油管線拆卸處的管內的存油應流盡,兩端蛻空,也可向管內注水。動火點可燃物不易清除、搬離,或直接在艙底油污水上方明火作業,可用石棉布等不燃材料遮擋。對地軸弄、機器底腳四周、油污水艙等部位焊割,難以清除油垢、油污水,可用泡沫滅火器進行覆蓋。主副機停轉不久,燃油艙櫃剛清洗,有可燃氣體存在可用機械通風來稀釋油氣至動火標準。對儲油品的艙櫃、在容器外壁焊割,可向艙櫃內注水。對儲油器容器及管道動火,還可以採用惰性氣體介質置換,達到動火要求。動火中,受熱傳導、熔渣影響可能產生火險隱患,可採用間斷作業法,就是對焊割件進行交叉、先後、停等焊割方法。也可邊焊割邊用水冷卻。

在燒焊過程中,應注意查看動火措施和現場落實情況,動火點、物件、焊、割方式是否相符,現場是否存在不安全因素,是否備好滅火器材。有關人員應熟悉修船業務、船舶結構、焊割作業技術。對油污水艙、油泵間、存油容器在動火前應測爆,動火中應複測、監測。防止燒焊中熱量把角落中、油漆皮中、鐵銹層記憶體油蒸發,引燃新的可燃氣體。

機艙明火作業發生火災事故率較高,關鍵在於深層次管理問題沒有得到解決。在明火作業之前,管理人員應仔細勘察現場,提出具體安全要求,應檢查動火部位周圍是否有可燃物,發生火災應立即停止作業,確保在任何時候對船舶所面臨的危險做出反應。按正確的消防安全程式,應付火災爆炸事故的發生,以減少不必要的損失。

在機艙明火作業中,應對各個安全環節加以落實,應從審批動火、看火三個環節中嚴格把關,認真落實明火作業安全制度,杜絕有章不循、違章操作、盲目審批等現象,加強安全管理、落實規章制度。動火現場消防器材配備應切合實際,發生火情後,有關人員應知道消防知識,採取合理消防手段。在機艙明火作業前應制定合法的具有實戰性的消防應急方案。在發生火災時不至於現場混亂,無人指揮。

機艙的安全關係到船舶的安全,機艙的防火防爆應引起足夠重視,應採取切實可行的措施,避免火災事故的發生。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信德海事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投稿或聯繫信德海事:

admin@xindemarine.com

NO.5不要超載使用插座,即不要在一個插座上過多的連接電器。

NO.6不要在房間裡的加熱器上或電燈上烘乾衣服NO.7不要把有油的抹布放在工作服裡帶回自己的房間造成隱患。NO.8不要在熨燙衣服的時候離開,別忘了熨斗還在加熱呢!NO.9廚房的烤箱、微波爐、電水壺絕不能過熱。五“要”NO.1始終確保生活區的所有電路都處於良好狀態,以免短路起火。NO.2大廚要保證在做飯時廚房裡要一直都有人。NO.3如果在生活區要做任何焊接或者氣割操作時,必須做好防火措施後才可以操作。NO.4

在油輪上,生活區的通風口應該遠離燃油艙,以避免貨倉的油氣會進入生活區而形成易燃空氣。

NO.5對於客船及郵輪等載客船舶,所有的遊客在上船後船舶開航前必須簡要瞭解船舶火災隱患及預防。

船舶機艙防爆防燃安全實用注意事項

船舶機艙有各種運轉著的機器,存在高溫、火災等許多只有在船上才有的危險。任何工作場所,只要有運轉著的機器,就存在著發生危險的可能。如果機艙發生火災、爆炸事故,將致使船毀人亡。據國外資料證明,船舶失火事故,三分之一發生在機爐艙。機艙內設備結構複雜,又有大量油料及其他可燃物,一旦發生火災,將是導致整條船舶損失的重要因素。

機艙作為船上機器的處所,有許多可能引起火災及爆炸的引燃源,尤其對老齡船舶更是如此,老齡船舶其機器設備老化,加之船員素質不高,機艙疏於管理,極易發生火災爆炸事故。例如機艙燃油輸送管路損壞,導致燃油與發動機的熾熱表面接觸而起火。此時若不立即停止供油,損壞了的油管將流出更多燃油參與燃燒,火勢會迅速蔓延到無法控制的地步。

防止燃油管路損壞的方法之一是採用複套管子,即高壓油管本身被包在一個管子之內,Duoline管系已採用這種管子並在許多新型發動機上安全試用多年。

機艙發生火災及爆炸事故的另外一個原因是由於燃燒油霧引燃曲拐箱,導致曲拐箱爆炸,從而發生機艙火災、人員傷亡的。這種油霧由潤滑油的微粒組成,懸浮在曲拐箱空間,各種發動機都會產生這種油霧。由於軸承過熱致使局部過熱,從而引起油滴氣化,形成極易燃燒的滑油混合氣。局部過熱點的溫度如達到引爆混合氣的溫度,這就會導致曲拐箱爆炸。這一爆炸使曲拐箱內壓力升高,且在許多場合下不是使用曲拐箱道門變形就是將其爆開,爆炸後形成真空,空氣便會進入曲拐箱,這將引起第二次甚至更多、更強烈的爆炸。

幸運的是目前所有大型柴油機、中速柴油機均裝有曲拐箱防爆門,它實為一個單向釋放閥,並配有安全罩、阻焰器等以防止曲拐箱爆炸。

眾所周知,發動機需很長時間才能冷卻下來,儘管已停了發動機,但機體還是熱的,曲拐箱內仍存有油霧。局部過熱區域則需更長時間才能冷卻下來,因此發動機剛停車,就應立即打開曲拐箱道門,否則空氣中的氧氣將與油霧混合,從而形成過濃混合氣。在曲拐箱或在已開啟道門的曲拐箱附近禁止吸煙。

機艙失火的原因之三是在機艙內進行焊接作業而引起機艙火災。機艙燒焊易引起火災主要有以下兩個危險因素。

1)機艙油污物一般由輕、重柴油、潤滑油、油污水、回絲木屑、保溫材料等混合而成。機艙內燃料油通常難以著火,但它的自燃點不是固定不變的,取決於受熱變化時所釋出的熱量,何時匯出的熱量、有無特殊表面、含油濃度等因素對其自燃均有影響。如用點燃的香煙、火柴丟進裝有柴油的燒杯中,在常溫下,是不會點燃的,因香煙、火柴的熱量未把油加熱超過其閃點。機艙存在的油污物,一般都有一特殊表面,所以動火中易失火。

2)機艙燒焊的高溫熔渣點火能力強。熔渣的點火能力,與熔渣粒徑和所攜帶溫度有關,粒徑越大,則攜帶的熱量越多,釋放給可燃物熱量則越多。電焊作業中產生的高溫熔渣的飛濺力較弱,氣焊氣割中的熔渣,受壓力影響後,水準飛散的距離一般在0.5m,施工者在高空,熔渣飛濺的水準距離最遠可5m左右。高溫熔渣從發生飛濺到靜止,一般需很短時間,小於1∼2s。

在機艙進行焊接作業時,應採取如下防火防爆措施:

應掌握機艙結構、設備、儲油數量、各種管線,油污物等情況,瞭解燒焊的部位、工程量、工藝、動火點周圍狀況,制定明火作業中防火技術方案。應對燃料油、機油櫃、供油管、閥、主副機等,在動火前半小時用測爆儀測可燃氣體濃度,察看現場防火措施。

准許動火的基本要求是:機艙油氣濃度控制在1%以下;動火的油管線和艙、櫃已隔離;受高溫熔渣、熱傳導、輻射熱影響的範圍無可燃物或已採取有效措施;動火部位和相關的艙室、結構、設備等已無火險隱患;燒焊設備符合安全使用要求;燒焊工有有效證件按動火要求操作;看火人員、防火器材到現場。

防火防爆的技術處理:清除油棉紗、油木屑、集油盤汙油等,對機器底腳、龍骨管線等旁積聚的油垢、帶油物質可用鏟刀、刷子、鐵鉤等簡單工作清除。鍋爐、主副機等儲油罐,櫃或油管線的局部動火,將與連接的設備截斷。為有效防止燃燒爆炸事故的發生,應防止洩漏。油管線拆卸處的管內的存油應流盡,兩端蛻空,也可向管內注水。動火點可燃物不易清除、搬離,或直接在艙底油污水上方明火作業,可用石棉布等不燃材料遮擋。對地軸弄、機器底腳四周、油污水艙等部位焊割,難以清除油垢、油污水,可用泡沫滅火器進行覆蓋。主副機停轉不久,燃油艙櫃剛清洗,有可燃氣體存在可用機械通風來稀釋油氣至動火標準。對儲油品的艙櫃、在容器外壁焊割,可向艙櫃內注水。對儲油器容器及管道動火,還可以採用惰性氣體介質置換,達到動火要求。動火中,受熱傳導、熔渣影響可能產生火險隱患,可採用間斷作業法,就是對焊割件進行交叉、先後、停等焊割方法。也可邊焊割邊用水冷卻。

在燒焊過程中,應注意查看動火措施和現場落實情況,動火點、物件、焊、割方式是否相符,現場是否存在不安全因素,是否備好滅火器材。有關人員應熟悉修船業務、船舶結構、焊割作業技術。對油污水艙、油泵間、存油容器在動火前應測爆,動火中應複測、監測。防止燒焊中熱量把角落中、油漆皮中、鐵銹層記憶體油蒸發,引燃新的可燃氣體。

機艙明火作業發生火災事故率較高,關鍵在於深層次管理問題沒有得到解決。在明火作業之前,管理人員應仔細勘察現場,提出具體安全要求,應檢查動火部位周圍是否有可燃物,發生火災應立即停止作業,確保在任何時候對船舶所面臨的危險做出反應。按正確的消防安全程式,應付火災爆炸事故的發生,以減少不必要的損失。

在機艙明火作業中,應對各個安全環節加以落實,應從審批動火、看火三個環節中嚴格把關,認真落實明火作業安全制度,杜絕有章不循、違章操作、盲目審批等現象,加強安全管理、落實規章制度。動火現場消防器材配備應切合實際,發生火情後,有關人員應知道消防知識,採取合理消防手段。在機艙明火作業前應制定合法的具有實戰性的消防應急方案。在發生火災時不至於現場混亂,無人指揮。

機艙的安全關係到船舶的安全,機艙的防火防爆應引起足夠重視,應採取切實可行的措施,避免火災事故的發生。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信德海事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投稿或聯繫信德海事:

admin@xindemarine.com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