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百病風為長,風病的主要特徵

五臟處於內, 而氣行於外。

髒氣實者, 邪不能傷;虛則外氣不足, 風邪乘之。 然五臟, 心為神, 肝為魂, 肺為魄, 脾為意, 腎為志。 若風氣經之,

是邪幹於正, 故令恍惚;

風經五臟恍惚 = 髒虛+風;

症狀(邪幹於正, 令恍惚);

刺風者, 由體虛膚腠開, 為風所侵也。 其狀, 風邪走遍於身, 而皮膚淫躍。 邪氣與正氣交爭, 風邪擊搏, 如錐刀所刺, 故名刺風也

刺風 = 體虛+風;

症狀(風遍於身, 皮膚淫躍, 如錐刀所刺);

蠱風者, 由體虛受風,

其風在於皮膚, 淫淫躍躍, 若畫若刺, 一身盡痛, 侵傷氣血。 其動作狀如蠱毒, 故名蠱風也;

蠱風 = 體虛+風;

症狀(皮膚淫淫躍躍, 若畫若刺, 一身盡痛, 如蠱毒);

風邪者, 謂風氣傷於人也。 人以身內血氣為正, 外風氣為邪。 若其居處失宜, 飲食不節, 致腑髒內損, 血氣外虛, 則為風邪所傷。 故病有五邪:一曰中風, 二曰傷暑, 三曰飲食勞倦, 四曰中寒, 五曰中濕。 其為病不同。 風邪者, 發則不自覺知, 狂惑妄言, 悲喜無度是也;

風邪 = 血氣虛+風;

分類(中風, 傷暑, 飲食勞倦, 中寒, 中濕);

症狀(不自覺知, 狂惑妄言, 悲喜無度……);

風熱病者, 風熱之氣先從皮毛入於肺也。 肺為五臟上蓋, 候身之皮毛。 若膚腠虛, 則風熱之氣先傷皮毛, 乃入肺也。 其狀, 使人惡風寒戰, 目欲脫, 涕唾出。 候之三日內及五日內, 目不精明者是也。 七八日, 微有青黃膿涕, 如彈丸大, 從口鼻內出, 為善也。 若不出, 則傷肺, 變咳嗽唾膿血也;

風熱 = 肺+風熱;

症狀(惡風, 寒戰, 目欲脫, 涕唾出);

(候之三日內及五日內, 目不精明者是也);

(七八日, 微有青黃膿涕, 如彈丸大, 從口鼻內出,

為善也。 若不出, 則傷肺, 變咳嗽唾膿血);

風氣者, 由氣虛受風故也。 肺主氣, 氣之所行, 循經絡, 榮臟腑, 而氣虛則受風。 風之傷氣, 有冷有熱, 冷則厥逆, 熱則煩惋。 其因風所為, 故名風氣;

風氣 = 氣虛+風;

症狀(1、風氣+寒:厥逆

2、風氣+熱:煩惋);

風冷失聲者, 由風冷之氣, 客於會厭, 傷於懸癰之所為也。 聲氣通發, 事因關戶。 會厭是音聲之戶, 懸癰是音聲之關。 風冷客于關戶之間, 所以失聲也;

風冷失聲 = 會厭+懸癰+風寒;

中冷聲嘶者, 風冷傷於肺之所為也。 肺主氣, 五臟同受氣於肺, 而五臟有五聲, 皆稟氣而通之。 氣為陽, 若溫暖則陽氣和宣, 其聲通暢。 風冷為陰, 陰邪搏于陽氣, 使氣道不調流, 所以聲嘶也;

中冷聲嘶 = 肺+風寒;

頭面風者, 是體虛, 諸陽經脈為風所乘也。

諸陽經脈, 上走於頭面, 運動勞役, 陽氣發洩, 腠理開而受風, 謂之首風。 病狀, 頭面多汗, 惡風, 病甚則頭痛。 又, 新沐中風, 則為首風。 又, 新沐頭未幹, 不可以臥, 使頭重身熱, 反得風則煩悶。 診其脈, 寸口陰陽表裡互相乘。 如風在首, 久不瘥, 則風入腦, 變為頭眩;

頭面風 = 諸陽經脈+風;

症狀(頭面多汗, 惡風, 頭痛);

久不瘥, 則風入腦, 變為頭眩;

脈 = 寸口陰陽表裡互相乘;

風頭眩者, 由血氣虛, 風邪入腦, 而引目系故也。 五臟六腑之精氣, 皆上注於目, 血氣與脈並於上系, 上屬於腦, 後出於項中。 逢身之虛, 則為風邪所傷, 入腦則腦轉而目系急, 目系急故成眩也。 診其脈, 洪大而長者, 風眩。 又得陽維浮者, 暫起目眩也。 風眩久不瘥, 則變為癲疾;

風頭眩 = 血氣虛+腦+風;

症狀(腦轉而目系急,目系急故成眩);

久不瘥,則變為癲疾;

脈 = 洪大而長;

陽維浮,暫起目眩;

風癲者,由血氣虛,邪入于陰經故也。人有血氣少,則心虛而精神離散,魂魄妄行,因為風邪所傷,故邪入于陰,則為癲疾。又人在胎,其母卒大驚,精氣並居,令子發癲。其發則僕地,吐涎沫,無所覺是也。原其癲病,皆由風邪故也

風癲 = 血氣虛+陰經(心)+風;

症狀(僕地,吐涎沫,無所覺);

症狀(腦轉而目系急,目系急故成眩);

久不瘥,則變為癲疾;

脈 = 洪大而長;

陽維浮,暫起目眩;

風癲者,由血氣虛,邪入于陰經故也。人有血氣少,則心虛而精神離散,魂魄妄行,因為風邪所傷,故邪入于陰,則為癲疾。又人在胎,其母卒大驚,精氣並居,令子發癲。其發則僕地,吐涎沫,無所覺是也。原其癲病,皆由風邪故也

風癲 = 血氣虛+陰經(心)+風;

症狀(僕地,吐涎沫,無所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