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身體內藏有十大“止疼穴”,常按比吃藥管用,保健養生必學

當疼痛發作時, 你是選擇忍一忍熬過去, 還是馬上吃止痛藥緩解呢?其實, 千百年來, 我們的古人想出了各種方法來醫痛療傷, 為後世留下了值得借鑒的經驗。

■痛經——八髎穴

△位置:在人體的骶部, 即臀部以上、腰部以下, 有8個穴位, 分別為左右上髎、次髎、中髎和下髎, 合稱“八髎穴”。

△方法:取俯臥位, 讓家人用掌根摩擦這個區域, 達到透熱的程度為宜, 能夠從外而內調理胞宮, 起到止痛的目的。

■頭痛——印堂穴、太陽穴

△位置:印堂穴, 位於前額, 兩眉頭間的中點;太陽穴, 位於眉梢兩旁。

△方法:用手指從印堂開始, 向上沿前額髮際推至太陽穴, 往返3~4遍;然後用五指拿法, 即用大拇指和其餘四指在穴位上進行節律性地提捏, 從頭頂到頸部, 往返4~5次。

■眼睛痛、牙痛、喉嚨腫痛——合穀穴

合穀穴是手陽明大腸經上的穴道, 主要治療頭面五官的痛症。

△位置:合穀穴即我們平常所說的虎口, 在手背第1、2掌骨之間。

△方法:用一手拇指按在另外一手合穀穴上, 作一緊一松的按壓, 頻率約為2秒一次, 按壓力量需要較強, 以出現酸、麻、脹感為宜,

每側按摩3分鐘作用即可。

■胃痛、脹氣——足三裡

△位置:膝蓋外側有個凹陷處叫外膝眼, 足三裡就位於外膝眼下方三寸(約四指幅寬)的位置。

△方法:端坐凳上, 用拇指指端在足三裡穴位處做點按活動, 一按一松, 連做36次, 兩側可交換進行。

■心口痛——內關穴

△位置:位於前臂掌側, 腕橫紋上2寸(約三指幅寬)中央處。

△方法:用拇指尖按壓在此穴位上, 按捏10~15分鐘, 每天2~3次, 以產生酸、麻、脹的感覺為好。

■落枕脖子疼——後溪穴

△位置:位於手掌尺側,微握拳,當第5掌指關節後的遠側掌橫紋頭赤白肉際處。

△方法:左邊脖子疼,可按壓右指後溪穴,右邊脖子疼,則按壓左指後溪穴,掐按同時慢慢活動頸部,有利於快速緩解落枕。

長期在電腦前工作或學習的朋友,每過一小時把雙手後溪穴放在桌沿上來回滾動三到五分鐘,可以緩解調節長期伏案以及電腦對人體帶來的不良影響。

■腿痛——伏兔、膝眼、解溪

人過了30歲,關節就開始退化,腰腿痛經常困擾著中老年人。按摩這3個穴位,能起到一定的止痛效果。

△位置:伏兔在大腿前部中間,離膝蓋一掌的距離;膝眼位於膝蓋骨兩側的凹陷處;解溪位於小腿與足背交界處的中央凹陷處。

△方法:按摩時,一方面按揉伏兔、膝眼、解溪3個穴位,同時配合髖關節、膝關節、踝關節的伸曲和旋轉練習,能起到舒筋、活血、鎮痛的功效。

△位置:位於手掌尺側,微握拳,當第5掌指關節後的遠側掌橫紋頭赤白肉際處。

△方法:左邊脖子疼,可按壓右指後溪穴,右邊脖子疼,則按壓左指後溪穴,掐按同時慢慢活動頸部,有利於快速緩解落枕。

長期在電腦前工作或學習的朋友,每過一小時把雙手後溪穴放在桌沿上來回滾動三到五分鐘,可以緩解調節長期伏案以及電腦對人體帶來的不良影響。

■腿痛——伏兔、膝眼、解溪

人過了30歲,關節就開始退化,腰腿痛經常困擾著中老年人。按摩這3個穴位,能起到一定的止痛效果。

△位置:伏兔在大腿前部中間,離膝蓋一掌的距離;膝眼位於膝蓋骨兩側的凹陷處;解溪位於小腿與足背交界處的中央凹陷處。

△方法:按摩時,一方面按揉伏兔、膝眼、解溪3個穴位,同時配合髖關節、膝關節、踝關節的伸曲和旋轉練習,能起到舒筋、活血、鎮痛的功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