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鮁魚“遊”上612路 公車廂變身“鮁魚知識庫”

半島網4月11日消息 每年四五月份是鮁魚上市的季節, 春季送幾條鮮活的鮁魚給岳父岳母, 是青島人富含文化意蘊的古老傳統, 表達的是晚輩對長輩的感恩和孝順, 這一習俗已經被確定為青島市嶗山區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4月11日, 在沙子口鮁魚節開幕前夕, 交運溫馨巴士通往沙子口的612路公車的“鮁魚主題車廂”讓人眼前一亮。

612路公車廂變身“鮁魚知識庫”

公車廂變身“鮁魚知識庫”

在溫馨巴士612路公車上, 車廂內幾乎涵蓋了關於鮁魚的所有知識, 鮁魚的基本資訊、營養價值、烹飪方法應有盡有, 每一條資訊內容豐富、生動形象。

交運溫馨巴士的工作人員介紹說, 612路公車途經沙子口南薑碼頭, 它是國家中心漁港, 每年四月份鮁魚節前後, 乘坐612路來購買鮁魚的乘客絡繹不絕。 交運溫馨巴士通過打造“鮁魚主題車廂”, 讓青島市民及來青遊客更多的瞭解到沙子口漁鄉文化,

同時也希望傳播孝道文化, 讓年輕人更瞭解傳統習俗, 尊老敬老。

海鮮便民盒、手提袋掛鉤齊上陣

除了“鮁魚知識庫”, 海鮮便民盒、手提袋掛鉤也已經在612路公車上安裝完畢。 據溫馨巴士工作人員介紹, 每年到這個季節, 他們都會在車廂內配置上這些便民設施, 方便乘客購買鮁魚時運輸。 由於鮁魚是時令海鮮, 購買之後都會有海水附著在上面, 有時還需加冰塊保鮮, 攜帶十分不便, 在車廂內很容易給其他乘客帶來困擾。 有了這些海鮮便民盒, 乘客上車後就可以把鮁魚放在便民盒內, 下車時取走即可。 對於那些乾貨、蔬菜, 乘客可以掛放在掛鉤上。

交運溫馨巴士順達分公司經理周曉潤表示, 公車就是城市移動的文化載體,

此次打造“鮁魚”主題車廂, 是生動有效展示青島文化的一種有效方式, 希望乘客通過主題車廂, 能夠更多地瞭解青島, 感受青島地域文化。

通訊員 宋曉曉 文 徐圓

[編輯: 董芳]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