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故事>正文

民間故事:清官求雨,被龍王打死!百姓痛哭求情,供奉封菩薩!

孫知縣為官清廉。 愛民如子, 深受百姓愛戴, 新城在他的管治下, 風調雨順。 百姓豐衣足食。

俗話說:六月小, 曬煞高山毛竹梢。 有一年是六月小, 旱得厲害, 田地龜裂, 禾苗乾枯。 人們踏水車腳板底踏出了硬繭子, 搖水車雙手搖斷了筋骨。 後來溪裡也沒有水了, 可太陽還是一天接一天地升著, 農民們心急如焚, 束手無策。

農民急, 孫謙更急。 他白天下田, 和百姓一起尋找水源;晚上擺起香案, 叩拜天地, 求神降雨。 一天, 孫謙到松溪察看旱情, 一個老農對他說:“我們新城是‘富陽’下雨朝天看, 臨安下雨喝一半, 桐廬下雨搭點邊, 官山下雨連販滿。 這裡的雨歸官山老龍所管, 往年若要下雨, 大家戒齋三天, 秀湯沐浴, 赤腳赤頭到官山龍王廟去求龍王, 就能下雨;可今年百姓求神拜佛一個多月了, 就是求不到雨。 老爺您去求求看, 您的面子大, 也許能求得到。 為了百姓, 只有請您委屈點兒了。

三天后, 孫謙一不坐轎, 二不戴帽, 赤腳赤頭, 頂著烈日, 上官山龍王廟求雨。

孫謙到了龍王廟, 顧不得擦一把身上的汗。 就跪倒在龍王菩薩前。 祈求龍王降雨。 可是半個時辰過去了, 天上沒有一絲雲彩。 孫謙接著又求。 半個時辰又過去了, 還是沒有下雨的樣子。 孫謙第三次再求, 時間一點一點地過去, 百姓們受災的景象, 一幕一幕地在他腦海中閃過。 可是半個時辰又過去了, 老天還是萬里無雲。 根本沒有半點下雨的跡象。 孫謙一下子發怒了:“龍王啊龍王, 百姓的心在油裡煎, 你多年受百姓香火, 卻見死不救, 天理何在?”說著, 拿起一根竹竿, 拉了管龍王廟的老和尚說:“庶民犯法受罪, 為官不正應削, 為龍犯罪也應受責, 你帶我去見龍王。

我要管教管教它!”

老和尚被孫謙拉住。 沒有辦法, 只得帶孫謙來到廟後, 指著一個很深的水潭說:“老龍王就在這潭裡。 "孫謙拿起竹竿就要搗龍潭。 老和尚一把拉住說:“老爺, 動不得, 龍王是聖物。 要是發起怒來, 會用雷劈死你的。 ”

孫謙大聲說道:“神也好,

聖也好, 應該以民福為福, 民禍為禍。 今天老龍不顧我子民, 我就要打它的板子。 ”說完。 舉起竹竿, “嘩”的一聲, 紮進了龍潭。

再說官山老龍, 這時正在龍潭中睡大覺。 近幾年人夀年豐, 貢品多。 香火旺, 只知道吃好睡好。 人間的事早無心管了。 這時候, 忽然頭被捅一下。 磕睡也給打跑了。 剛想起身。 身上又被狠很地搗了一下, 幾片龍鱗頓時脫落。 老龍怒不可遏, 騰地躍出龍潭, 龍口一張。 吐出兩團黑雲。 隱住身子, 接著電閃雷鳴, 尋找仇人。

老和尚一看見烏天黑地, 大雨將臨。 忙對孫謙說:“老爺。 雷也打了, 電也閃了, 大雨馬上會下來了, 你快進廟避雨吧!”孫謙說:“我是拼得一死, 搗了龍潭求雨。 現在要下雨了。 我得趕快回去, 通知百姓把田溝、墉渠灌滿。 ”說完。 扔了竹竿。 急奔下山。

這一下老龍發現了孫謙:“哈哈, 原來是你在搗我龍潭。 打我龍身, 讓我給你點顏色看看。 ”於是, 老龍尾巴一擺, 刮起龍風;四足一蹬, 打起閃電;血盆大口一張, 噴出一股股水柱。 刹那之間, 飛沙走石。 大雨傾盆。 孫謙跌跌撞撞, 連滾帶爬地到了山腳。 舉目一看,田中都已灌滿了水。他感到非常愉快。但勁一松,四肢無力。渾身發抖,頭暈目眩,癱倒在地。竟站不起來,老龍還是拼命地用水沖他。一個時辰,兩個時辰,三個時辰……孫謙被活活地沖死了。

新城百姓受了這場喜雨。歡天喜地。直奔官山來謝龍王。在山腳下,人們發現了孫謙的屍體,頓時都呆住了。......篇幅有限,進入下面,瞭解更多,可閱讀全部故事。原文標題是“清官求雨”。

舉目一看,田中都已灌滿了水。他感到非常愉快。但勁一松,四肢無力。渾身發抖,頭暈目眩,癱倒在地。竟站不起來,老龍還是拼命地用水沖他。一個時辰,兩個時辰,三個時辰……孫謙被活活地沖死了。

新城百姓受了這場喜雨。歡天喜地。直奔官山來謝龍王。在山腳下,人們發現了孫謙的屍體,頓時都呆住了。......篇幅有限,進入下面,瞭解更多,可閱讀全部故事。原文標題是“清官求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