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當醫療沒有希望時,你還會有辦法嗎?

點擊上方藍色字 “醫承有道”關注我們

文章來源/網路整理

導讀:

“小病靠醫生, 大病靠自己”身邊很多朋友都在感慨隨著自己醫術的精進,

病號的增多, 發現自己看不好的病也越來越多。 人是一個複雜的整體, 醫學所瞭解的實在有限, 無論中西醫都有著其局限性。 如果醫學都沒有希望了, 還會還有其他的治療法嗎?細讀此文, 聽董洪濤博士為您揭曉答案!

生病了, 我們第一想到的就是去看醫生。 但是, 醫生真的能治得好我們的疾病嗎?事實證明還有很多疾病是醫學解決不了的。

如果得了重病怪病, 醫生已經治不了, 怎麼辦。 是放棄生命, 還是努力求存?如果有一線希望, 你要不要爭取呢?

有人會說, 醫學都沒有希望了, 怎麼可能會還有其他的治療法。 有辦法嗎?有, 當然有。 但絕對不是普通醫學辦法, 而是更高層次的治療。

之所以寫這篇文章, 我想對天下所有因身患重病大病怪病而只消極地等待生命結束的病人說:振奮起來,

相信自己, 不要再無謂地乞求醫學, 讓我們自己去尋找解救的方法!

再者, 每個人都想一直健康, 都想戰勝病痛, 都想長壽平安, 都想安詳地老去。 如何才能讓我們在這一生得到善終呢?

疾病的根源

我們相信自己的眼睛, 但有時眼見並非是真理。 疾病有時也並非就是看得見的生理病理上的原因, 它有其另外的致病因素。

疾病的根源是什麼?現代醫學有其定義, 但這個定義只限定於醫學可以治癒的疾病。 如果醫學治不好的疾病呢?況且, 現代醫學能解釋所有疾病的成因嗎?能嗎?不能。

我們知道, 當前醫學的發展水準還很膚淺, 對於許多生命現象還很難做出合理的解釋。 比如說氣功、經絡、五運六氣等等, 都難以用現在的醫學來找到答案。 而這些都與我們的生命和健康息息相關。 既然根本就沒有搞清楚生命的本質, 也就根本不可能治得好所有的疾病。

越來越多的事實已經證明, 疾病並非都是簡單的生理病理現象,

其還存在著不為我們所能知道的因緣。 讓我們跳出醫學的框子, 換個角度來看待疾病。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 疾病是體內五毒焚燒的結果。 五毒包括怨恨惱怒煩, 是人生的心靈痛苦和無窮疾病的來源。 正如劉有生老善人所講:

“恨人傷心, 怨人傷脾、怒人傷肝、惱人傷肺、煩人傷腎, 是病者, 實由人性心中之生毒而種根, 由性理而轉于生理耳。 ”

也許我們不少人根本不相信這種說法, 認為這是無稽之談。 疾病就是身體的不舒服, 與心理的怨恨惱怒煩有什麼關係呢?

讓我們看看發生在我們周圍的事實吧。 有人因為怒氣攻心而患高血壓中風, 有人心存怨恨而患腫瘤, 有因嫉妒心臟病發作者, 有因氣惱、心煩而胃十二指腸潰瘍者,

如此等等, 數都數不清。 這不過是略舉其例而已, 事實上五毒致病, 幾乎包括了我們臨床上所見的大多數疾病(除外感病和外傷性疾病)。

諸位病久可以自己捫心自問一下, 你是不是一直處在五毒之中呢?你是不是曾經為了本來無謂的事情去懲罰自己的健康與生命呢?一切皆有因果。 所有的病都是由自己造成的, 由身造, 由性造, 由心造。 而祛病也必須由身、性、心開始。 單純地依賴藥物和手術, 只是治身的層次, 而不可能達到治性和治心的效果。

養心即所以治病

中醫認為:心主神明, 心為五臟六腑之大主。 心藏君火, 君火以明, 主不明則十二官危。 心之神可統五臟之神, 包括脾之意, 肺之魄, 腎之志, 肝之魂, 皆由心神所主管。 如果能把心神調整好,那五臟之神皆可得到調整。

唯物主義哲學裡有這樣的觀點:精神影響物質。精神是形而上的東西,卻影響著形而下的身體。從中醫的角度來看,精神決定著身體的健康。只要精神健康,則五臟六腑就能趨向于健康。

所以說,養心即所以治病。人類的疾病包括身體上的和心理上的。心理的層次要高於肉體的層次,因為身體是由心理所支配的。不管是哪一類的疾病,都可以從心理上治療。不管任何大病重病,甚至於是醫學無能為力的疾病,都可能找到治療方法,其治療的關鍵即在於調節心神。心中之君火即是心之神,君火明則心神自安,如此則五臟六腑皆安。

調養心神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性理上的治療,讓病人的心神獲得解脫。或者心中充滿善良和愛意,這也是平衡心神的辦法。或者一心向善行善,籍由心中的善念來引導臟腑氣機平衡,亦有效果。

性理療病

民間時期的王鳳儀老善人發明性理療病法,講病化世,普度群倫。他發現

“生氣上火、怨人是得病之根源,如能翻過來,不生氣、不上火、不動氣稟性,便不會生病。”

王老善人發現:人的心理活動是樞紐,是關鍵。由於事不遂心,人不對意,便要產生煩惱,或發動脾氣,他把這叫做稟性,或簡稱為“稟性”。專以享受為重,染上各種不良嗜好,他把這叫做“習性”。習性越多,私心就越重,私心越重,貪心越大,越不易得到滿足,就越容易產生怨氣煩惱,發動氣火。這樣,習性稟性相互作亂,形成了惡性循環,便給人們帶來了無邊的苦惱。

因此,人的良心被湮滅,純淨善良的“天性”被污染,身體又怎能不得疾病呢。所以先生說:

“心裡專好尋思人家不對,有貪心便是心病;性中常動脾氣,便是性病;心病必至於性病,性病必至於身病。這是必然的,能發過來,病就好了。所以我教人要去習性,化稟性,圓滿天性。”

性理療病法認為:憤怒、憂傷、疑慮、發火、煩悶等等,都屬氣稟性,是性中之陰面。這種陰氣積累多了,身體必病。比如說,古人念書求明理,今人念書求名利。念到名利上去了,疾病也就跟著來了。所以老善人教人“撥陰取陽”,就是要化除這種性中之陰面,擴充性中之陽面,疾病便可立愈。

疾病雖發生在軀體上,但其根源卻在心性中。所以老善人教人首先要認識自己的陰氣是怎樣形成的,以陰氣用事即是過錯。如能進一步作到真心實意地悔過、道過,挖根源,化陰氣,化陰氣為陽氣,疾病自愈,這便是性理療病法的關鍵。

由上可知,性理療病是真正的大醫之道,其對疾病的治療是從內心深處的解脫開始的。這是治療疾病的至高境界,是現代醫學所無可望及的境界。而欲要排除五毒的侵襲,我認為需要愛心、快樂和善行。

愛是大藥王

對於人類的大多數疾病來說,愛是一種非常好的治療劑。愛人,尤其是從心底去愛人、寬恕人,以此來終結自己的五毒內焚,結果也能終結我們自己的疾病。

現代醫學總是相信組織器官的生理病理變化,把它當成是疾病的唯一。而且相信藥物和手術能改變病理,得到康復。但疾病真的可以治好了嗎?事實上大多數疾病還是治不好。

因此,不要總是相信藥物和手術,那不過是一定程度上治療了肉體上的病,而疾病所根源於精神的層次根本就不可能通過藥物和手術來解決。

愛人、愛每個生命、愛這個世界,以愛的心態來對待我們周圍的花草樹木,飛鳥走獸。珍惜自己的生命,同時也珍惜每個生物的生命。不害已,也不害人,不害其他生命。用纖細的愛心去感受世界的萬事萬物,讓愛心把自己融化到萬事萬物當中。愛能讓我們的心靈充滿快樂,能讓我們的身體恢復健康。

當我們處於愛的狀態,那是最平靜、最詳和、最有利於康復的狀態。此時心身全部得到放鬆,五毒的內灼可以被徹底地消滅於無形之中。試想,一個充滿愛心的人,他會有怨恨惱怒煩嗎?他會遭受絕症的折磨嗎?

只有愛才可以上達人的精神層次,通過心神的影響來調節五臟六腑的病理狀態,促進全身機體的更新換代。愛是快樂之源泉,愛的治療,是疾病的治本之道。

快樂是治病的關鍵

快樂的第一條就是微笑。身患重病的朋友自己想一想,多久沒有微笑了。多久沒有開心地面對這個世界了。我們在煩什麼?在跟誰過不去?我們得到了什麼呢?是疾病,是痛苦。

如果我們都能做到隨時隨地心裡裝著美好的情感,在臉上表現出良好的情緒,即面帶笑意,心平氣和。如果心裡沒有高興的事情,或者由於受到病痛和外來的刺激而心裡感到痛苦,一時樂不起來,怎麼辦?要真心裝樂。

讓我們每天都展現出愉快。讓我們每天通過自己的面孔、語言和行動來表達自己的一顆善良的心、友愛的心、奉獻的心、寬厚的心、自尊的心和自信的心。我們不僅把快樂看作一種善行、一種奉獻,而且把快樂看成是治病的良藥、健康的朋友。真心快樂,就能讓心神得養,“陰平陽秘,精神乃治”,於是臟腑安定,氣血和調而病痛減輕。

生了大病,我們不僅戴著病痛的枷鎖,更忍受著心靈的不安。如此形成惡性循環,疾病逐漸加重而精神漸而不支。所以,要治病,先讓自己的精神好起來,辦法就是快樂。讓我們的心裡充滿著快樂,以快樂的心態來對待自己的疾病。不煩不惱,不憂不愁,不恨不怨,讓快樂滲透進身體的每個器官、組織和細胞,讓我們擺脫五毒的侵襲,放下來,不執著,輕輕鬆松、灑灑脫脫地從疾病的陰影中走出來。

行善是解脫之本

心存善念,以善心對待我們這個世界,處處行善,這是今生獲得解脫之關鍵,也是治療疾病的重要因素。並且要想快樂,首先我們要有一顆善良的心。

我們都知道,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善良的人,其身體籠罩在浩然正氣之中,而邪惡不能侵。善良的人可以讓周身氣血充滿生機和活力,疾病即會遠去。而一個充滿邪惡的靈魂怎麼可能會沐浴在積極向上的陽氣之中呢?

也許有人會問,何為行善,其的標準是什麼?我認為,大凡發於內心的善行都是真善,利人的都是真善,無所求而為之善都是真善。反此,裝樣子的、利己的、有所求的善行都是假善。如果行假善,並無益於病,反有害於自己。因為假善會使心神不定而五臟受傷。

真心行善,真心地幫助他人、感化別人。行善既是為人,亦是為自己。行善的結果是提高自己、豐富自己、完善自己、解脫自己。不但可以自治各種疾病,更可產生不可思議的機緣而達到修身修性的妙用。

現在的社會已經不再相信善良和真誠,人與人的交往充滿著欺騙與狡詐。如果我們用真心和善良去對待別人,反而會被看成是精神病。但即使如此,我們依然要一心向善,我們要努力感化他人,讓善良重新回到世界當中。因為拋棄善良,讓我們遭受著巨大的心神痛苦以及病痛的折磨。要想解脫病痛、挽救生命,莫過於發現自己的善良的本心,把它捧出來,展現給世人。如果我們的周圍人人都感受到善良的思緒在漫延,善行在流淌傳播,那時誰還會再苦於疾病的折磨呢?

綜上所述,疾病的根源在於自己的五毒所害,而治療的關鍵亦在於自己。因為這個病是你自己生出五毒引發的,還得靠自己去治。如果真心改過了,性格變好了,並且充滿愛意,真心行善,快樂每一天,那病魔自然就跑了。

讓我們跳出醫學的框框,認真地思考一下生命與健康。各位病人不要懷疑上述我所說的話,不要讓偏見害了自己的生命。珍惜尚存的生命機會,去試著改變自己的身心狀態,相信你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的。

這篇文章不是只寫給重病患者的,而是寫給我們每一個人。試問一下,有誰是真正健康的?暫時的不生病並不表示以後不生病。五毒內焚,早晚會生出病來。與其已病而求醫,何如未病時即求己。而求己之道即是此篇所言,讓我們自己去把握人生健康、富貴貧賤和否泰苦樂。

#今日評論互動主題#

請您談談讀後感言

(歡迎大家在下方積極留言)

——END——

推薦閱讀

百病生於過用!“五勞”你占了“幾勞”?

胡大一:不做心臟支架、心臟搭橋就只能等死?太荒謬了

中醫無絕症(深度好文)

兩個養生黃金期,一個是睡前,一個竟是…

九成的癌症都是自找的,全世界公認的抗癌處方,趕緊收好,互相傳閱

✎版權申明:轉載僅作觀點分享使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及時聯繫我們刪除。

✎投稿郵箱:tougao@yichengyoudao.com

如果能把心神調整好,那五臟之神皆可得到調整。

唯物主義哲學裡有這樣的觀點:精神影響物質。精神是形而上的東西,卻影響著形而下的身體。從中醫的角度來看,精神決定著身體的健康。只要精神健康,則五臟六腑就能趨向于健康。

所以說,養心即所以治病。人類的疾病包括身體上的和心理上的。心理的層次要高於肉體的層次,因為身體是由心理所支配的。不管是哪一類的疾病,都可以從心理上治療。不管任何大病重病,甚至於是醫學無能為力的疾病,都可能找到治療方法,其治療的關鍵即在於調節心神。心中之君火即是心之神,君火明則心神自安,如此則五臟六腑皆安。

調養心神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性理上的治療,讓病人的心神獲得解脫。或者心中充滿善良和愛意,這也是平衡心神的辦法。或者一心向善行善,籍由心中的善念來引導臟腑氣機平衡,亦有效果。

性理療病

民間時期的王鳳儀老善人發明性理療病法,講病化世,普度群倫。他發現

“生氣上火、怨人是得病之根源,如能翻過來,不生氣、不上火、不動氣稟性,便不會生病。”

王老善人發現:人的心理活動是樞紐,是關鍵。由於事不遂心,人不對意,便要產生煩惱,或發動脾氣,他把這叫做稟性,或簡稱為“稟性”。專以享受為重,染上各種不良嗜好,他把這叫做“習性”。習性越多,私心就越重,私心越重,貪心越大,越不易得到滿足,就越容易產生怨氣煩惱,發動氣火。這樣,習性稟性相互作亂,形成了惡性循環,便給人們帶來了無邊的苦惱。

因此,人的良心被湮滅,純淨善良的“天性”被污染,身體又怎能不得疾病呢。所以先生說:

“心裡專好尋思人家不對,有貪心便是心病;性中常動脾氣,便是性病;心病必至於性病,性病必至於身病。這是必然的,能發過來,病就好了。所以我教人要去習性,化稟性,圓滿天性。”

性理療病法認為:憤怒、憂傷、疑慮、發火、煩悶等等,都屬氣稟性,是性中之陰面。這種陰氣積累多了,身體必病。比如說,古人念書求明理,今人念書求名利。念到名利上去了,疾病也就跟著來了。所以老善人教人“撥陰取陽”,就是要化除這種性中之陰面,擴充性中之陽面,疾病便可立愈。

疾病雖發生在軀體上,但其根源卻在心性中。所以老善人教人首先要認識自己的陰氣是怎樣形成的,以陰氣用事即是過錯。如能進一步作到真心實意地悔過、道過,挖根源,化陰氣,化陰氣為陽氣,疾病自愈,這便是性理療病法的關鍵。

由上可知,性理療病是真正的大醫之道,其對疾病的治療是從內心深處的解脫開始的。這是治療疾病的至高境界,是現代醫學所無可望及的境界。而欲要排除五毒的侵襲,我認為需要愛心、快樂和善行。

愛是大藥王

對於人類的大多數疾病來說,愛是一種非常好的治療劑。愛人,尤其是從心底去愛人、寬恕人,以此來終結自己的五毒內焚,結果也能終結我們自己的疾病。

現代醫學總是相信組織器官的生理病理變化,把它當成是疾病的唯一。而且相信藥物和手術能改變病理,得到康復。但疾病真的可以治好了嗎?事實上大多數疾病還是治不好。

因此,不要總是相信藥物和手術,那不過是一定程度上治療了肉體上的病,而疾病所根源於精神的層次根本就不可能通過藥物和手術來解決。

愛人、愛每個生命、愛這個世界,以愛的心態來對待我們周圍的花草樹木,飛鳥走獸。珍惜自己的生命,同時也珍惜每個生物的生命。不害已,也不害人,不害其他生命。用纖細的愛心去感受世界的萬事萬物,讓愛心把自己融化到萬事萬物當中。愛能讓我們的心靈充滿快樂,能讓我們的身體恢復健康。

當我們處於愛的狀態,那是最平靜、最詳和、最有利於康復的狀態。此時心身全部得到放鬆,五毒的內灼可以被徹底地消滅於無形之中。試想,一個充滿愛心的人,他會有怨恨惱怒煩嗎?他會遭受絕症的折磨嗎?

只有愛才可以上達人的精神層次,通過心神的影響來調節五臟六腑的病理狀態,促進全身機體的更新換代。愛是快樂之源泉,愛的治療,是疾病的治本之道。

快樂是治病的關鍵

快樂的第一條就是微笑。身患重病的朋友自己想一想,多久沒有微笑了。多久沒有開心地面對這個世界了。我們在煩什麼?在跟誰過不去?我們得到了什麼呢?是疾病,是痛苦。

如果我們都能做到隨時隨地心裡裝著美好的情感,在臉上表現出良好的情緒,即面帶笑意,心平氣和。如果心裡沒有高興的事情,或者由於受到病痛和外來的刺激而心裡感到痛苦,一時樂不起來,怎麼辦?要真心裝樂。

讓我們每天都展現出愉快。讓我們每天通過自己的面孔、語言和行動來表達自己的一顆善良的心、友愛的心、奉獻的心、寬厚的心、自尊的心和自信的心。我們不僅把快樂看作一種善行、一種奉獻,而且把快樂看成是治病的良藥、健康的朋友。真心快樂,就能讓心神得養,“陰平陽秘,精神乃治”,於是臟腑安定,氣血和調而病痛減輕。

生了大病,我們不僅戴著病痛的枷鎖,更忍受著心靈的不安。如此形成惡性循環,疾病逐漸加重而精神漸而不支。所以,要治病,先讓自己的精神好起來,辦法就是快樂。讓我們的心裡充滿著快樂,以快樂的心態來對待自己的疾病。不煩不惱,不憂不愁,不恨不怨,讓快樂滲透進身體的每個器官、組織和細胞,讓我們擺脫五毒的侵襲,放下來,不執著,輕輕鬆松、灑灑脫脫地從疾病的陰影中走出來。

行善是解脫之本

心存善念,以善心對待我們這個世界,處處行善,這是今生獲得解脫之關鍵,也是治療疾病的重要因素。並且要想快樂,首先我們要有一顆善良的心。

我們都知道,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善良的人,其身體籠罩在浩然正氣之中,而邪惡不能侵。善良的人可以讓周身氣血充滿生機和活力,疾病即會遠去。而一個充滿邪惡的靈魂怎麼可能會沐浴在積極向上的陽氣之中呢?

也許有人會問,何為行善,其的標準是什麼?我認為,大凡發於內心的善行都是真善,利人的都是真善,無所求而為之善都是真善。反此,裝樣子的、利己的、有所求的善行都是假善。如果行假善,並無益於病,反有害於自己。因為假善會使心神不定而五臟受傷。

真心行善,真心地幫助他人、感化別人。行善既是為人,亦是為自己。行善的結果是提高自己、豐富自己、完善自己、解脫自己。不但可以自治各種疾病,更可產生不可思議的機緣而達到修身修性的妙用。

現在的社會已經不再相信善良和真誠,人與人的交往充滿著欺騙與狡詐。如果我們用真心和善良去對待別人,反而會被看成是精神病。但即使如此,我們依然要一心向善,我們要努力感化他人,讓善良重新回到世界當中。因為拋棄善良,讓我們遭受著巨大的心神痛苦以及病痛的折磨。要想解脫病痛、挽救生命,莫過於發現自己的善良的本心,把它捧出來,展現給世人。如果我們的周圍人人都感受到善良的思緒在漫延,善行在流淌傳播,那時誰還會再苦於疾病的折磨呢?

綜上所述,疾病的根源在於自己的五毒所害,而治療的關鍵亦在於自己。因為這個病是你自己生出五毒引發的,還得靠自己去治。如果真心改過了,性格變好了,並且充滿愛意,真心行善,快樂每一天,那病魔自然就跑了。

讓我們跳出醫學的框框,認真地思考一下生命與健康。各位病人不要懷疑上述我所說的話,不要讓偏見害了自己的生命。珍惜尚存的生命機會,去試著改變自己的身心狀態,相信你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的。

這篇文章不是只寫給重病患者的,而是寫給我們每一個人。試問一下,有誰是真正健康的?暫時的不生病並不表示以後不生病。五毒內焚,早晚會生出病來。與其已病而求醫,何如未病時即求己。而求己之道即是此篇所言,讓我們自己去把握人生健康、富貴貧賤和否泰苦樂。

#今日評論互動主題#

請您談談讀後感言

(歡迎大家在下方積極留言)

——END——

推薦閱讀

百病生於過用!“五勞”你占了“幾勞”?

胡大一:不做心臟支架、心臟搭橋就只能等死?太荒謬了

中醫無絕症(深度好文)

兩個養生黃金期,一個是睡前,一個竟是…

九成的癌症都是自找的,全世界公認的抗癌處方,趕緊收好,互相傳閱

✎版權申明:轉載僅作觀點分享使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及時聯繫我們刪除。

✎投稿郵箱:tougao@yichengyoudao.com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