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你什麼格局,就什麼命


最近越發明白了格局對一個人的重要性。

格局是什麼呢?格是對認知範圍內事物認知的程度, 局是指認知範圍內所做事情以及事情的結果,

合起來稱之為格局。

而人的格局具體反映在處理三種關係中——與自己的關係, 與工作的關係, 與社會的關係。

相似的遭遇, 相似的起點, 人生的路卻會不同。 一個人有怎樣的格局, 會如何對待這些關係, 就會擁有怎樣的人生。

​​

與自己的關係:

是否敢堅持自己, 不迎合

每到年底, 身邊的人都會面臨一個問題:來年是繼續在北上廣打拼, 還是回歸家鄉, 找個安穩的工作, 過上朝九晚五的日子。

但朋友西已經有三年沒糾結過這個問題了, 三年前, 他經歷了一次嚴重的心理危機, 工作受挫, 戀情不順, 幾乎要得抑鬱症了, 他開始懷疑自己, 懷疑人生的價值, 和以後的路該怎麼走。

經過長達一年的低谷期, 他明白了一個道理,

年輕的時候, 人就是應該在更大的地方, 往更高的地方去走。 乘風而上, 乘勢而為, 能到多高到多高, 能走多遠走多遠, 而非早早想著找一個養老之地。

所以, 對於去留問題, 不曾糾結過, 只是一門心思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 兢兢業業工作。 而他的事業, 在這三年也越來越好。

在我看來, 西就有著大格局, 他早早明白了自己的目標是什麼, 便不會再為無謂的事情糾結。 心思清明, 透徹, 一門心思往自己的目標努力就好了, 很少因為迷茫而原地踏步。

其實, 人的很多選擇無所謂對錯, 最重要的便是瞭解自己, 知道自己要什麼, 這才是大格局。

​​

著名導演侯孝賢也是這麼一位特別清醒的人。

他以拍文藝片著稱, 一直有自己獨特的美學風格, 從不會為了票房, 拍一些連自己都不滿意的作品。

電影《聶隱娘》的拍攝過程最能反映他的較真。

為了達到理想的效果, 侯孝賢拒絕在錄音間混音, 因為覺得那樣的音效太假, 非要在現場收音;

除了反對錄音間混音, 他還不太想做特效。 比如, 要拍鳥群驚起掠過湖面這樣的鏡頭,

如果用特效就很容易, 但侯孝賢堅持拍真鳥, 為此等了半天, 才等來百鳥齊飛的畫面。

到了侯孝賢這樣的程度, 你會只忠於自己的內心, 做自己想做的事, 而不是努力去征得外界的認可。


與工作的關係:

有格局的人, 工作不只為賺錢

最近採訪雨果獎得主、科幻作家郝景芳, 深深為她的才華和情懷所折服。 和大多數女性作家不一樣的地方在於, 郝景芳除了關注自己的內心世界之外, 還很關注社會和世界等更大領域。

在她的半自傳小說《生於一九八四》中, 郝景芳塑造了一個進入國家統計局工作的女孩的心理。 女孩的工作簡單, 無外乎是統計資料、做表格, 日子重複無新意, 她也做得心猿意馬。

但當她經歷了許多事情之後, 整個人成熟了, 不再陷入自我的迷茫和自我懷疑中, 眼光開始放開, 那些數字也突然活了起來, 它們變成了貧困地區小學每年的花銷, 某個城市一年垃圾的總數量......這份工作突然在她眼前展現出不同的面貌, 變得有趣並且富有意義。

而從這部小說不難看出郝景芳個人的心路歷程。 清華大學經濟系博士畢業後, 郝景芳在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工作, 做各種經濟相關的資料研究, 為國務院提供各種資料支撐。

正是在工作過程中, 郝景芳瞭解到許多貧困地區的教育現狀, 並在2016年開始行動創立了一個公益組織——“童行計畫”, 致力於提供更好的兒童通識教育, 在貧困地區派駐老師為孩子們帶去科學和藝術教育, 並且為貧困地區的老師們提供教育深造的機會。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會遇到這個問題:到了一定時期,會覺得工作枯燥,經常陷入迷茫,缺乏動力。

或許我們都應該想一想,工作除了賺錢養活自己之外,是否還有更大的意義和價值。大格局的人,懂得將自己的工作看成整個社會運行的一個環節,會在一個更大的前提下來工作。

有格局的老師,不會應付每一堂課,而是把為孩子授業解惑作為自己的要求;

有格局的法官、醫生、工程師,不管外界環境怎樣,他們都能把自己的職業理解得很透徹,不僅為了錢,內心同時有公平、有救死扶傷、有改變世界的信念。

有一個很著名的古老的故事,講的是工作態度和認知對人有多麼大的影響。

有人問他們:“你們在做什麼?”

第一個工人回答:“我正在砌一堵牆。”

第二個工人回答:“我正在蓋一座大樓。”

第三個工人回答:“我正在建造一座城市。”

知道工作的目標和意義,你的人生才會更加有動力和執行力。人生也才會顯現出除賺錢外,更多的魅力。

​​

與社會的關係:

有格局的人,眼裡有別人,心中有社會

最近看到作家和菜頭寫的一篇文章《那些美好的下文》,說起一件美好的事情,看得我心裡很暖。

事情是這樣的,去年有一部好評如潮的電影叫《尋夢環遊記》,還獲得了全球獎,但在國內上映時排期很少,且票房不高,因為實在太喜歡那部電影,和菜頭髮起了一個活動想推動一下票房。

和菜頭說:“我當時的想法是覺得那麼好的電影,票房才那麼點,如果情況一直是這樣,那麼就沒有人願意拍好電影了。”

後來這部電影憑藉良好的口碑,票房一路攀升,更多的人甚至把它列為自己年度最感人的電影。這背後,是許許多多喜歡這部電影,且不願好東西被埋沒的人的功勞。

我欣賞那些除了關注自身,也關注他人和世界的人,這樣的人,有擔當,有格局。他們能在努力改善自己生活環境的同時,抽出一雙眼關注他人,不止想要自己過得好,也希望世界上其他人過上更好的生活。

演員古天樂有一個地方很讓人佩服。在演藝圈,除了拍戲,他是一個極其低調的人,很少上綜藝,很少接受採訪,用著老式翻蓋手機。直到2014年,因為導演爾冬升的爆料,大家才知道連續多年來,古天樂都在默默地做公益。

2008年汶川大地震後,古天樂目睹地震後許多人流離失所,孩子們失去了讀書的地方,於是便出手相助,這麼多年裡,他相繼在廣西、貴州、雲南等地出資千萬元建造小學,到了2017年,他所捐建的學校已經飆升至97所。


他做得很低調,為了避免媒體跟蹤報導,從不在現場出現,但整個工程他都會親自過問,保證每一個專案都順利完工。

有記者採訪這件事,古天樂也只回應了一句話:“我對此事不願多談,只希望在自己有能力時多幫助別人。”

有人成名之後揮霍無度,有人覺得,這個世界上資源是迴圈流通的,願意關注更大的世界。有大的格局,大的情懷,才是做人的最高境界。

並且為貧困地區的老師們提供教育深造的機會。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會遇到這個問題:到了一定時期,會覺得工作枯燥,經常陷入迷茫,缺乏動力。

或許我們都應該想一想,工作除了賺錢養活自己之外,是否還有更大的意義和價值。大格局的人,懂得將自己的工作看成整個社會運行的一個環節,會在一個更大的前提下來工作。

有格局的老師,不會應付每一堂課,而是把為孩子授業解惑作為自己的要求;

有格局的法官、醫生、工程師,不管外界環境怎樣,他們都能把自己的職業理解得很透徹,不僅為了錢,內心同時有公平、有救死扶傷、有改變世界的信念。

有一個很著名的古老的故事,講的是工作態度和認知對人有多麼大的影響。

有人問他們:“你們在做什麼?”

第一個工人回答:“我正在砌一堵牆。”

第二個工人回答:“我正在蓋一座大樓。”

第三個工人回答:“我正在建造一座城市。”

知道工作的目標和意義,你的人生才會更加有動力和執行力。人生也才會顯現出除賺錢外,更多的魅力。

​​

與社會的關係:

有格局的人,眼裡有別人,心中有社會

最近看到作家和菜頭寫的一篇文章《那些美好的下文》,說起一件美好的事情,看得我心裡很暖。

事情是這樣的,去年有一部好評如潮的電影叫《尋夢環遊記》,還獲得了全球獎,但在國內上映時排期很少,且票房不高,因為實在太喜歡那部電影,和菜頭髮起了一個活動想推動一下票房。

和菜頭說:“我當時的想法是覺得那麼好的電影,票房才那麼點,如果情況一直是這樣,那麼就沒有人願意拍好電影了。”

後來這部電影憑藉良好的口碑,票房一路攀升,更多的人甚至把它列為自己年度最感人的電影。這背後,是許許多多喜歡這部電影,且不願好東西被埋沒的人的功勞。

我欣賞那些除了關注自身,也關注他人和世界的人,這樣的人,有擔當,有格局。他們能在努力改善自己生活環境的同時,抽出一雙眼關注他人,不止想要自己過得好,也希望世界上其他人過上更好的生活。

演員古天樂有一個地方很讓人佩服。在演藝圈,除了拍戲,他是一個極其低調的人,很少上綜藝,很少接受採訪,用著老式翻蓋手機。直到2014年,因為導演爾冬升的爆料,大家才知道連續多年來,古天樂都在默默地做公益。

2008年汶川大地震後,古天樂目睹地震後許多人流離失所,孩子們失去了讀書的地方,於是便出手相助,這麼多年裡,他相繼在廣西、貴州、雲南等地出資千萬元建造小學,到了2017年,他所捐建的學校已經飆升至97所。


他做得很低調,為了避免媒體跟蹤報導,從不在現場出現,但整個工程他都會親自過問,保證每一個專案都順利完工。

有記者採訪這件事,古天樂也只回應了一句話:“我對此事不願多談,只希望在自己有能力時多幫助別人。”

有人成名之後揮霍無度,有人覺得,這個世界上資源是迴圈流通的,願意關注更大的世界。有大的格局,大的情懷,才是做人的最高境界。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