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未來有越來越多枯竭氣田變成“寶葫蘆”,成天然氣平穩供應新支撐

隆冬的東北冰凍三尺。 在遼寧盤錦境內, 一處“地下工程”的運轉卻沒有被嚴寒影響。 連日來, 遼河油田雙6儲氣庫及時解決管線凍堵等問題, 15口注采井穩定運行, 最高日采氣量達到1000萬立方米。 這座東北首個利用枯竭油氣田建設而成的地下儲氣庫, 成為今冬遼沈地區平穩供氣的調節器。

與雙6儲氣庫一樣, 隨著入冬以來多地天然氣供應進入高峰, 越來越多地下儲氣設施正發揮作用。 種種跡象表明, 各地還將採取多種辦法加大地下儲氣量, 以此化解天然氣供應的季節性不平衡難題。 地下儲氣庫是在用氣淡季將天然氣注入地下儲存,

待用氣高峰將其抽出滿足需求的一種儲氣場所。 在我國, 地下儲氣庫主要是利用枯竭廢棄的氣田、氣藏建設而成。 與地面球罐等儲存方式相比, 其具有儲存量大、分攤造價低、經久耐用、安全係數高等特點。

近年來隨著我國治理大氣污染、清潔用能的舉措不斷加碼,

天然氣在一次能源中的比重持續提升。 一批建設於重點輸氣管線沿途以及大型城市周邊的地下儲氣庫, 對提高管道輸送效率、調節冬夏季用氣峰穀差發揮了積極作用, 而且一旦出現天然氣進口中斷或短缺, 它們對保障國家能源安全也有特殊意義。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研究員郭焦峰介紹, 近年來中國地下儲氣庫獲長足發展, 目前全國共有25座, 設計總庫容415億立方米, 總工作氣量180億立方米。 但是與海量的用氣需求相比, 這一規模的調節能力仍顯不足。

“到2017年底, 我國地下儲氣量占天然氣消費量的比例僅4%左右, 與國際平均水準的12%仍有相當差距。

”郭焦峰說, 加上天然氣市場仍將大幅增長, 到2030年, 全國消費量將由2017年的2400億立方米增加至5000億立方米左右。 “可見, 加速利用廢棄氣田, 提高天然氣儲存和調節能力, 仍是大勢所趨。 ”他說。

2018年1月4日, 科技成果鑒定會在北京舉行。 多名兩院院士與國內知名專家對中國石油集團22座地下儲氣庫的創新技術成果進行評審, 認為中國在複雜地質條件下的天然氣地下儲氣技術總體達到國際先進水準。

“在這一政策的引導下, 目前我國已對境內廢棄的油氣田資源進行普查、梳理, 制定地下儲氣庫建設規劃。 ”中國石油集團儲氣庫高級技術專家丁國生說, 可以預見的是, 未來將有越來越多枯竭氣田變成“寶葫蘆”, 成為中國天然氣平穩供應新的支撐要素。

這裡是上海中原化工, 謝謝您的閱讀

關注商城微信號, 中原化工商城, 讓化工購物更便捷!

關注微信號, 上海中原化工, 獲得更多精彩內容!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