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設計>正文

新區重大專案引來“院士方案”,看看專家們有哪些見解?

近日, 為加快推進天府新區國際會議中心項目建設, 天府新區成都管委會組織召開天府新區國際會議中心專案設計方案專題評審會。

評審專家由兩位元來自中國工程院、中國科學院院士以及5位來自建築、會展界的資深專家組成。

還有兩位元中國工程院院士何鏡堂、崔愷各自作為華南理工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和中國建築設計院有限公司的代表, 在評審會對項目進行解說。

四川天府新區管理委員會辦公室常務副主任、天府新區成都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劉任遠對前來參加評審會的院士和專家們表示熱情歡迎和誠摯感謝, 並向他們介紹了天府新區規劃建設、未來發展以及天府國際會議中心專案的相關情況。 劉任遠表示, 希望建成後的天府國際會議中心能夠成為新區核心區精品建築的展示, 不只是功能上的要求, 還要能夠傳承文化和歷史。

在專案評審會上, 中國建築設計院有限公司、華南理工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AECOM、TVSDE-SIGN、OBERMEYER、深圳湯樺建築設計事務所有限公司等6家設計單位根據自身方案, 對天府國際會議中心規劃設計、亮點特色等情況做了詳細說明。

6家設計單位此前針對該專案的特點進行了深入研究, 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方案。 有的大氣磅礴, 有的具有極強的科技元素, 還有的將天府川西文化進行解構和融合。 參會的專家、省市以及新區各相關部門負責人對這些方案逐一進行論證和評審, 並提出了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

要體現地域、時代和文化的元素

何鏡堂是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建設設計大師、首屆梁思成建築獎獲得者, 他的代表作2010年上海世博會中國館, 曾以極致的中國元素驚豔世博會。 此次他代表華南理工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 前來參與天府國際會議中心專案方案的講解。 何鏡堂表示,

成都是一個慢生活、很宜居的地方, 在天府新區建立這個重要標誌性的建築, 一定要有體現地域、時代和文化的元素, 所以要理解天府文化, 並進行提煉和表達。

秉承傳統設計的理念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建築設計院有限公司名譽院長、總建築師崔愷表示,

這次帶來方案, 在設計上秉承了傳統設計的理念, 非常認真地來對待自然環境和未來城市發展之間的關係,

想尋找到一種平衡。 方案在保留了一定自然環境下, 將大的體量切割成小體量的形式, 並將院落式的川西地域特徵融入其中。

要有使用性和功能性

作為資深的會議管理專家, 曾參與杭州國際博覽中心專案的北辰會展集團副總經理劉海瑩表示,

在評審中將更看重使用性和功能性。 如此體量的項目, 比如國內首次應用的一萬平方米的大會議室, 很多細節設計單位應該進行充分考慮, 重大會議之後, 如何讓會後的使用功能性有所補充也是需要重視的。

專家們在評審中對專案進行了總結,幾位專家都表示,

作為天府新區的重要地標性建築,國際會議中心項目應該有區別於其他建築的特質和個性,讓人第一眼就記得住。專家們根據專案的具體要求,對6家公司進行了打分並提出了綜合性的意見。

四川博覽事務局局長楊慶龍,成都市博覽局局長王天剛,天府新區成都党工委管委會領導陳先龍、李昂,以及新區規劃建設國土局、文創和會展局、成都天投集團、四川天府國際會展有限公司負責人參加評審會議。

天府發佈 鐘劼霓

專家們在評審中對專案進行了總結,幾位專家都表示,

作為天府新區的重要地標性建築,國際會議中心項目應該有區別於其他建築的特質和個性,讓人第一眼就記得住。專家們根據專案的具體要求,對6家公司進行了打分並提出了綜合性的意見。

四川博覽事務局局長楊慶龍,成都市博覽局局長王天剛,天府新區成都党工委管委會領導陳先龍、李昂,以及新區規劃建設國土局、文創和會展局、成都天投集團、四川天府國際會展有限公司負責人參加評審會議。

天府發佈 鐘劼霓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