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話題:冬季是阻擋不住工地施工的,測溫工作應該怎麼做呢?

1、冬施測溫工作的目的和意義

為了在冬施過程中保證工程品質, 使施工部位不受凍, 避免出現品質事故, 保證工程順利進行, 最關鍵的問題是做好保溫工作。 而在保溫工作中起指導做用的, 就是正確掌握溫度變化情況, 採取相應保溫措施。 因此, 測溫工作和保溫工作是密不可分的, 對保證工程品質具有重要意義。

如在砼施工中, 從測溫記錄中可以看出砼在加熱和養護過程中是否過熱或受凍, 以便採取相應措施, 保證砼的品質。 同時可以由測溫記錄計算出砼所達到的強度, 作為決定拆模時間的參考依據。

因此, 準確、及時地做好測溫工作, 是非常重要的。 必須按規定認真操作。

2、冬施測溫起止時間

(1)測溫人員應于當年11月1日開始記錄大氣溫度。 記錄最高最低溫度。 用以確定進入和解除冬施的時間。

(2)原材料、混凝土、砂漿、內裝修的測溫時間應在冬施期間進行。

3、測溫的準備工作

(1)各專案部技術人員應提前對測溫人員進行技術交底, 繪製測溫孔平面圖, 並對測孔進行編號。 測溫人員應熟悉測溫方法。

(2)每個工程至少準備一隻高低溫度計, 並熟悉使用方法。

(3)在施工現場設置測大氣溫的百葉箱及記錄大氣溫度的小黑板。

(4)準備電子測溫儀或玻璃酒精溫度計, 並提前將溫度計編號、檢驗。 若誤差為“+”, 則在測值中減;若誤差為“一”,

則在測值中加, 即為實際溫度。

(5)製作相應數量的鋼筋棍及三角旗。 鋼筋直徑Φ10, 長度15——25cm。 旗杆直徑Φ10, 長度15——25cm,旗面用鐵片焊制, 並在旗面上編號。

(6)準備資料夾、圓珠筆、複寫紙、測溫表格、手電筒、鬧鐘等必備用品。

(7)混泥土澆注前, 施工負責人員應與測溫人員聯繫, 按測孔佈置圖在鋼模或木模上預留測溫孔。

4、測溫孔的設置

(1)繪製測溫孔布製圖, 且將全部測孔編號。

(2)當採用蓄熱法養護時, 應在易於散熱部位、迎風處設置;當採用加熱養護時, 應在離熱原不同的位置分別設置;大體結構應在表面及內部分別設置。

(3)裝修工程室內測點, 應佈置在樓房北面房間內距地面50㎝處50~100 m2設置1只溫度計。

(4)大氣溫度的測溫箱, 應設置在距地面高度1.5m的通風處。

5、溫度控制

(1)混凝土原材料加熱宜採用加熱水的方法。 當加熱水仍不能滿足要求時, 可對骨料進行加熱。 當水和骨料的溫度仍不能滿足熱工計算要求時, 可提高水溫到100℃, 但水泥不得與80℃以上的水直接接觸。

拌合水及骨料加熱最高溫度(℃):

(2)混凝土在運輸、澆築過程中的溫度和覆蓋的保溫材料應按《建築工程冬期施工規程》附錄A, 進行熱工計算後確定, 且入模溫度不應低於5℃。 當不符合要求是, 應採取措施進行調整。

(3)大體積混凝土分層澆築時, 已澆築層的混凝土在未被上一層混凝土覆蓋前, 溫度不應低於2℃。 採用加熱法養護混凝土時, 養護前的混凝土溫度也不得低於2℃。

(4)蒸汽養護的混凝土, 採用普通矽酸鹽水泥時最高養護溫度不得超過80℃, 採用礦渣矽酸鹽水泥時可提高到85℃。

但採用內部通氣法時, 最高加熱溫度不應超過60℃。

整體澆注的結構, 當采有用蒸氣法或電熱法養護時, 混凝土的升、降溫度, 不得超過下表的規定:

(5)電加熱法養護混凝土的溫度應符合下表的規定:

(6)採用暖棚法施工時應設專人監測混凝土及暖棚內溫度, 暖棚內各測點溫度不得低於5℃。 測溫點應選擇具有代表性位置進行佈置, 在離地面500mm高度處應設點, 每晝夜測溫應不少於4次。

(7)負溫養護法施工的混凝土, 應以澆築後5d內的預計日最低氣溫來選用防凍劑, 起始養護溫度不應低於5℃。

(8)採用硫鋁酸鹽水泥混凝土負溫施工時, 硫鋁酸鹽水泥混凝土可在不低於﹣25℃環境下施工。 硫鋁酸鹽水泥混凝土可採用熱水拌合,

水溫不宜超過50℃, 拌合物溫度宜為5℃~15℃。 水泥不得直接加熱或直接與30℃以上熱水接觸。

(9)測溫時, 測溫元件應採取措施與外界氣溫隔離;測溫元件測量位置 應處於結構表面下20mm處, 留置在測溫孔內的時間應不少於3min。

(10)範本和保溫層在混凝土達到要求強度並冷卻到5℃後方可拆除。 拆模時混凝土表面與環境溫差大於20℃時, 混凝土表面應及時覆蓋, 緩解冷卻。

(11)室內抹灰工程結束後, 在7d以內應保持室內溫度不低於5℃。

6、施工期間的測溫項目與頻次

7、混凝土養護期間的溫度測量應符合下列規定:

(1)採用蓄熱發或綜合蓄熱法時,在達到受凍臨界強度之前應每隔4h~6h測量一次;

(2)採用負溫養護法時,在達到受凍臨界強度之前應每隔2h測量一次;

(3)採用加熱法時,升溫和降溫階段應每隔1h測量一次,恒溫階段每隔2h測量一次;

(4)混凝土在達到受凍臨界強度後,可停止測溫;

(5)大體積混凝土養護期間的溫度測量尚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大體積混凝土施工規範》GB50496的相關規定。

8、施工測溫方法及要求

(1)大氣測溫

①測溫大氣溫度應使用高低溫度計。使用方法是:U型水銀柱左右兩側所指的溫度讀數不同,用以記錄大氣(或室內)的最高最低溫度。左側藍色浮動砝碼的下端所指的刻度為從上次側溫以後直到此次側溫期間溫度發展的最低點,即最低溫度;右側藍色浮動砝碼的下端所刻度為上次側溫後直到此次側溫期間溫度發展的最高點,即最高溫度記錄好大氣溫度和最高最低後,用磁鐵將藍色浮動砝碼的下端吸至水銀柱兩側的頂點。

②測大氣溫度的溫度計應放置在標準測溫箱內,並加鎖,以防外人亂動。測量抹灰室的溫度計也應放置在規定的位置。

③大氣溫度,是決定砂漿、混凝土摻外加劑量的重要依據。因此,除將每天清晨8:00的大氣溫度填在記錄表內,還應抄寫在小黑板上,放置在明顯的位置,並把大氣溫度通知技術員、工長。

(2)原材測溫

①當採用現場攪拌混凝土時,冬期施工期間需對原材加熱,並測量其溫度以保證混凝土的出罐溫度。

②原材料測溫應安每段的部位及每盤進行測溫並保持記錄。

(3)混凝土測溫

①對現場攪拌的混凝土,出罐前,進行一次測溫,並記錄。

②混凝土澆築後,立即對混凝土進行一次測溫入模測溫,並記錄。

③對商品混凝土只需測入模溫度。

(4)裝修測溫 室內測溫應按每天每層4次分別測溫記錄。 室外工程同室內測溫相同,但應根據測溫情況安排工程施工。

(5)測溫孔要求

①澆築混凝土後,立即用鋼筋棍按測孔深位置及深度要求插入混凝土,混凝土終凝前鋼筋棍,插上標誌測孔位置的小旗。

②按測孔編號順序測溫,並現場記錄,見表四。

③測溫時先拔出測孔上的小旗,將溫度計放入測孔內靜置3min。 讀數時將溫度計迅速從孔中取出,平視酒精柱上端記錄溫度。

④測溫後覆蓋保溫材料,並把小旗插在測孔內。

⑤每次所測資料按測孔編號填在測溫記錄表中。記錄要做到:原始、正確、完整、工整。特別注意負溫度用“-”表示。

⑥當發現施工部位溫度變化時,應及時向技術員反映情況,以便採取必要措施。

⑦冬施期間,每天晝夜均有測溫人員在崗,嚴格實行交接班制度。測溫記錄應妥善保管,並分專案、分工程裝訂,及時交技術員存檔。

9、安全措施及應急處理

(1)安全措施

①各專案部技術員、工長應根據本工程特點及施工現場的具體情況制定安全措施,並向測溫人員書面交底。

②測溫人員近入施工現場,必須帶好安全帽。

③進入現場嚴禁吸煙及攜帶易然易爆物品。

④不得亂動電器設備,以防發生傷亡事故。

⑤交通道路及腳手架上的冰塊、積雪要隨時清掃,防止滑倒並避免釘子紮腳。

(2)應急處理

當出現下列情況時,由發現人員在1小時之內迅速報告工長,工長上報生產經理,生產經理上報至項目經理,逐級上報時間不超過2小時。

(1)新澆築的混凝土在前2日內不得低於5℃,第三日不得低於0℃。

(2)寒流預警:平均氣溫-10℃左右,最低氣溫在-15℃以下。

(3)當混凝土在養護期間內部溫度較高,強度已達到預期要求後拆模時,混凝土溫度和室外環境溫度溫差大於25℃時,表面易出現裂紋而影響混凝土品質。

(4)除混凝土在養護期間加強測溫外,在拆模前要進行測溫瞭解混凝土內部溫度狀況,要控制拆模時混凝土溫度降低到5℃以下方可拆除範本。但尚須控制拆模後的混凝土溫度和環境溫度溫差不得大於20℃。如溫差超過20℃時,拆模時不可將範本立即拆除,應將範本拆離砼後,立即再將範本合上,或留一微小縫隙,使砼繼續降溫,當砼溫度降低至允許要求溫度後,方可將範本拆掉。

(5)混凝土出罐溫度不得低於15℃,當達不到要求時,採取升溫措施(現場攪拌),退回廠家(商砼) 。

10、冬期施工的消防、安全要求

(1) 冬期施工所用的保溫防護材料要有阻燃要求。

(2) 嚴禁交叉作業,明火施工必須申領用火證,設專人看火拼應備有滅火、消防措施。

(3) 易燃、有毒、化學物品專庫存放,收發設專人負責。

(4) 正確佩帶安全帽(帶),攀爬作業要赤手進行,馬道、作業平臺要有防滑措施。

(5) 加強日常安全檢查和臨邊防護。

(6) 加強臨電日常管理,纜線、設施要定期維護檢修。

本文內容純屬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紅外線測溫儀 ¥222 購買

7、混凝土養護期間的溫度測量應符合下列規定:

(1)採用蓄熱發或綜合蓄熱法時,在達到受凍臨界強度之前應每隔4h~6h測量一次;

(2)採用負溫養護法時,在達到受凍臨界強度之前應每隔2h測量一次;

(3)採用加熱法時,升溫和降溫階段應每隔1h測量一次,恒溫階段每隔2h測量一次;

(4)混凝土在達到受凍臨界強度後,可停止測溫;

(5)大體積混凝土養護期間的溫度測量尚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大體積混凝土施工規範》GB50496的相關規定。

8、施工測溫方法及要求

(1)大氣測溫

①測溫大氣溫度應使用高低溫度計。使用方法是:U型水銀柱左右兩側所指的溫度讀數不同,用以記錄大氣(或室內)的最高最低溫度。左側藍色浮動砝碼的下端所指的刻度為從上次側溫以後直到此次側溫期間溫度發展的最低點,即最低溫度;右側藍色浮動砝碼的下端所刻度為上次側溫後直到此次側溫期間溫度發展的最高點,即最高溫度記錄好大氣溫度和最高最低後,用磁鐵將藍色浮動砝碼的下端吸至水銀柱兩側的頂點。

②測大氣溫度的溫度計應放置在標準測溫箱內,並加鎖,以防外人亂動。測量抹灰室的溫度計也應放置在規定的位置。

③大氣溫度,是決定砂漿、混凝土摻外加劑量的重要依據。因此,除將每天清晨8:00的大氣溫度填在記錄表內,還應抄寫在小黑板上,放置在明顯的位置,並把大氣溫度通知技術員、工長。

(2)原材測溫

①當採用現場攪拌混凝土時,冬期施工期間需對原材加熱,並測量其溫度以保證混凝土的出罐溫度。

②原材料測溫應安每段的部位及每盤進行測溫並保持記錄。

(3)混凝土測溫

①對現場攪拌的混凝土,出罐前,進行一次測溫,並記錄。

②混凝土澆築後,立即對混凝土進行一次測溫入模測溫,並記錄。

③對商品混凝土只需測入模溫度。

(4)裝修測溫 室內測溫應按每天每層4次分別測溫記錄。 室外工程同室內測溫相同,但應根據測溫情況安排工程施工。

(5)測溫孔要求

①澆築混凝土後,立即用鋼筋棍按測孔深位置及深度要求插入混凝土,混凝土終凝前鋼筋棍,插上標誌測孔位置的小旗。

②按測孔編號順序測溫,並現場記錄,見表四。

③測溫時先拔出測孔上的小旗,將溫度計放入測孔內靜置3min。 讀數時將溫度計迅速從孔中取出,平視酒精柱上端記錄溫度。

④測溫後覆蓋保溫材料,並把小旗插在測孔內。

⑤每次所測資料按測孔編號填在測溫記錄表中。記錄要做到:原始、正確、完整、工整。特別注意負溫度用“-”表示。

⑥當發現施工部位溫度變化時,應及時向技術員反映情況,以便採取必要措施。

⑦冬施期間,每天晝夜均有測溫人員在崗,嚴格實行交接班制度。測溫記錄應妥善保管,並分專案、分工程裝訂,及時交技術員存檔。

9、安全措施及應急處理

(1)安全措施

①各專案部技術員、工長應根據本工程特點及施工現場的具體情況制定安全措施,並向測溫人員書面交底。

②測溫人員近入施工現場,必須帶好安全帽。

③進入現場嚴禁吸煙及攜帶易然易爆物品。

④不得亂動電器設備,以防發生傷亡事故。

⑤交通道路及腳手架上的冰塊、積雪要隨時清掃,防止滑倒並避免釘子紮腳。

(2)應急處理

當出現下列情況時,由發現人員在1小時之內迅速報告工長,工長上報生產經理,生產經理上報至項目經理,逐級上報時間不超過2小時。

(1)新澆築的混凝土在前2日內不得低於5℃,第三日不得低於0℃。

(2)寒流預警:平均氣溫-10℃左右,最低氣溫在-15℃以下。

(3)當混凝土在養護期間內部溫度較高,強度已達到預期要求後拆模時,混凝土溫度和室外環境溫度溫差大於25℃時,表面易出現裂紋而影響混凝土品質。

(4)除混凝土在養護期間加強測溫外,在拆模前要進行測溫瞭解混凝土內部溫度狀況,要控制拆模時混凝土溫度降低到5℃以下方可拆除範本。但尚須控制拆模後的混凝土溫度和環境溫度溫差不得大於20℃。如溫差超過20℃時,拆模時不可將範本立即拆除,應將範本拆離砼後,立即再將範本合上,或留一微小縫隙,使砼繼續降溫,當砼溫度降低至允許要求溫度後,方可將範本拆掉。

(5)混凝土出罐溫度不得低於15℃,當達不到要求時,採取升溫措施(現場攪拌),退回廠家(商砼) 。

10、冬期施工的消防、安全要求

(1) 冬期施工所用的保溫防護材料要有阻燃要求。

(2) 嚴禁交叉作業,明火施工必須申領用火證,設專人看火拼應備有滅火、消防措施。

(3) 易燃、有毒、化學物品專庫存放,收發設專人負責。

(4) 正確佩帶安全帽(帶),攀爬作業要赤手進行,馬道、作業平臺要有防滑措施。

(5) 加強日常安全檢查和臨邊防護。

(6) 加強臨電日常管理,纜線、設施要定期維護檢修。

本文內容純屬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紅外線測溫儀 ¥222 購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