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讓子女養成這六個好習慣,終身受益!

懂得尊重他人

如今我們父母極力想著培養自己的孩子成才。 卻不經意間忽視了孩子的品格教育。 養出了太多以自我為中心, 沒有學會尊重人的孩子。 讓孩子學會尊重他人的權利, 必須儘早。 讓孩子學會尊重, 最關鍵的不是跟孩子說教。 讓孩子體驗到被尊重的感受, 比什麼都有效。

嚴格遵守時間

時間對於孩子來說非常抽象, 他們一般體會不到時間的重要性, 所以導致大多數的孩子做事拖拉, 拖延, 因為他們根本沒有什麼時間觀念。 沒有時間觀念的孩子不僅會一事無成, 將來也會很難有出息。

自己的事自己做

陳鶴琴先生說:“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事, 讓他自己去做。 ”現實生活中, 孩子們卻有個普遍的現象:衣來伸手, 飯來張口......自己的事情找父母。 那麼, 是什麼扼殺了孩子做事的主動性?爸媽們又該如何引導孩子養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習慣?

別人的東西不可以拿

為人父母需經常告誡子女“別人的東西不可以拿, 自己的東西歸自己所有, 並有權力自由支配。 ”自家孩子的東西, 別人不可以隨便拿。 我們總是陷在一種尷尬、不好意思的心理狀態中, 可是要知道, 一個人只有先確定了自己(自己以及自己所擁有的)才開始真正走向分享和服務於他人, 服務於全世界。 否則, 一切都是假像。

保持一顆謙虛的態度

教育小孩就必須從小教育他們互相禮讓及謙虛, 我們需時時提醒孩子從小常存謙虛, 縱使才華再高, 也要知道這個才華不是靠自己一個人的能力, 我們在漫長的成長過程中, 有非常多的長者給予了我們教導、照顧和提攜, 所以愈有才華就愈應感恩所有的長者對我們的無私付出。 我們有了這樣的心境, 自然就不會傲慢。

犯錯時懂得反思自己

父母教會孩子各種能力的同時, 一定不要忘了讓孩子學會自我反思。 反思是對自己過失的正確認識, 只有承認了自己的錯誤才能改正, 只有端正了自己的姿態才能成為更優秀的人。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