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兩會時間」“赤膊哥”張威暢想2035 不斷學習成為更好的自己

【暢想我的美好生活之奮鬥篇】“赤膊哥”張威暢想2035 不斷學習成為更好的自己

【編者按】美好生活什麼樣?讓我們開啟一場穿越時空之旅。

大河網聯合共青團河南省委, 共同推出2018河南兩會特別策劃——《暢想我的美好生活》, 通過各行業青年給自己的2035年寫一封信, 立足當下, 暢想未來。

我們將帶您乘坐創新號、開放號、奮鬥號等7趟列車, 開往2035年。 我們堅信, 通過17年的踏實勤奮, 一幅幅美好生活的畫卷將徐徐展開……

大雪紛飛中的"赤膊哥"張威

風雪中的網紅:"赤膊哥"張威奉獻12年描繪最美芳華

大河網訊“希望用十幾年的時間把自己遇到的各種疑難問題和維修方法整理出來, 爭取在2035年前把老舊設施的維修方案做成維修教程, 希望對以後年輕的同志有所參考, 不管任何時候都能夠為使用者提供快捷的服務……”"赤膊哥"張威寫給《2035年自己的一封信》, 質樸無華卻發自肺腑。

這是一個再平凡不過的自來水維修工的期許, 卻是中國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中每一位元勞動者內心的真實寫照。

這個冬天, 鄭州自來水公司營業處金水維修班副班長張威火了, 用他的兢兢業業詮釋了河南普通勞動者的職業氣質, 憑藉堅韌的毅力默默奉獻, 在"成名"後依然雲淡風輕。

大河網特別專題《大雪暖中原》

【起因】

風雪中赤膊上陣 成新年首場大雪中最美風景

2018年1月4日, 河南普降大雪, 綠城人民期盼已久的雪總算是下的稍有誠意, 上午7點多, 在豐樂路17號院的一處表井內, 因井蓋砸斷水管造成突發漏水。 現場水勢較大, 根本來不及使用抽水設備, 而如果不及時止住漏水, 將會影響整個社區的用水。 另外, 在維修時, 若採用停水的維修方式, 影響範圍會更廣, 且停水時間至少要1小時。

接到熱線指令後, 鄭州自來水公司營業處金水維修班張威及三位同事立刻趕到現場, 採取緊急處置措施。 為了對周邊市民用水不產生影響, 張威甩掉衣服, 赤膊上陣, 只穿著短袖便開始帶水作業。

張威上半身已經濕透, 更凍得瑟瑟發抖, 他趴在地上, 雙臂伸入冰冷的水中, 嚴寒暴雪氣溫已跌至零下11度, 水錶井下的水更是刺骨的寒冷, 動作稍慢五指就會麻木, 張威用了半個小時成功"堵漏"。

這一幕, 被他的同事邵欣用手機拍成了視頻和照片。

經過大河網等媒體第一時間轉發後, 張威迅速躥紅, 成為那天鄭州的"名人"。 網上好評如潮, 大河網網友"求人不如求己"說, "愛崗敬業, 樂於奉獻, 好人有好報"!今日頭條網友"憤憤人生"說, "原來現在停水情況的減少, 是因為背後有這樣一幫人的默默付出啊。 "大家紛紛為這一群雪天堅守在崗位上的勞動者們點贊。

烈日炎夏下的張威

 【講述】

金子再發光 地下工作者"濕身"常有

其實, 這對於張威來說並非第一次, 幾年前他就在記者的講述中出現在大眾面前, 面對周圍親朋好友的誇讚, 他知道只有成為業務骨幹才能回報單位和家人的信任。

據記者瞭解, 張威在2016年12月份舉辦的鄭州市第十三屆職工技術運動會供水管道工技術競賽中獲得第一名, 被鄭州市總工會授予"五一勞動獎章", 同時, 他也被公司評為2016年度的"首席員工"。 他所在的班組, 被評為市級"青年文明號"。

"對於我們來說‘濕身’是常有的事, 使用者的一個電話就是命令, 我們隨時趕往現場搶修, 這種‘快節奏’的工作我早已習慣了!"其實, 對於張威等維修師傅來說, 穿衣服有個不成文的規律, 他們一般都是短袖T恤、衛衣外加一件工裝棉襖, 不幹活時大家凍得滿臉通紅。張威邊搓手取暖邊說,這樣穿雖不保暖,但方便維修時快速換衣服,很多社區表井井口直徑很小,穿得太厚根本下不去,脫一層又一層,肯定會影響維修效率,"我們幹得就是跟時間賽跑的活,怎麼方便怎麼來。"

作為班組的副班長,他除了業務能力突出,多次在急難險重的任務中衝鋒在前,還經常幫助技術薄弱的職工,教大家異形管件的安裝,不定期地向行銷所傳授各種水錶類型的構造、啟閉閘門的方法。

他把時間大量用到自己的工作中,由於供水搶修工作忙,孩子他無暇照料,前段時間,他的父親剛剛住院做完手術,他硬是沒有影響工作。"在別人的眼中,供水搶修工作很苦、很累,但是能保證千家萬戶的用水無憂,這些苦、這些累又算得了什麼呢?"

張威的事蹟在全國引發強大反響,他戲稱自己是"地下工作者"

【期許】

一如既往保供水 技術更新+維修教程雙管齊下

"一年365天,修漏是天天都有,無論冬夏,我們的衣服從來沒幹過,這都是作為一名黨員應該做的。在接到工單立刻到達搶修現場,節假日也同樣如此,因為保證用戶的正常用水是我們供水搶修人的‘天職’,雖然幹得是‘地下工作’,但是只要用戶有水吃,最是我們心中最大的心願!"其實,在張威等維修師傅看來,這些都是他們應該做的,並不會因為是否"出名"而改變。

1月8日下午,鄭州市政府副秘書長王春曉、鄭州市城市管理委員會主任趙新民等一行來到自來水公司調研冰雪降溫天氣應急處置工作,並看望因冒雪赤膊搶修登上央視新聞的張威,現場的他聲音沙啞、眼睛通紅,因為他和工友們為了保障供水徹夜工作並未休息過。

現在他去社區維修設施時經常會被居民認出來,大家紛紛和他握手合影,"我也很感動,感覺這份工作得到了大家的認可,我們的辛苦也沒有白費。其實領導說向我學習,我認為只要大家都做好分內的事,就是對這個城市的最大貢獻",談及此次"成名",張威說,"我只是一名普通的供水員工,這次‘出名’只是讓大家更加瞭解供水員工的工作情況。其實兄弟們都和我一樣,這項工種必須集體協作才能順利完成,漏水、停水、這種影響居民生活的小事如果我們不處理好就會變成大事。"

維修工作靠的不僅是吃苦耐勞的精神,還有技術過硬的"手藝"和熟能生巧的經驗。其實,平時張威和維修班的師傅們,經常會利用晨會和中午休息時間"切磋技藝",遇到不同情況如何能快速、準確的治理,他們將這些處理方法做成小課題存檔方便以後對症下藥。

"隨著科技的發展,必將有更好的設備更新換代,為我們的維修工作帶來不少便利。但我們從來不擔心被機器取代,我準備用十幾年時間把自己遇到的各種疑難問題和維修方法整理出來做成教程,爭取在2035年前把老舊設施的維修方案做成維修教程,希望對以後年輕的同志有所參考。"

附張威給2035年自己的一封信:

50歲的張威:

你好!我是年輕的你。經過這麼多年的維修工作,相信你已經對這個崗位有很深的感情了。隨著年齡的增長可能已經不適應維修崗位,或許已經走入維修工中的管理崗位。那時候,新型管材和維修設備的更新換代讓年輕的維修工工作起來應該會更得心應手。

在未來的十幾年中,管材和設備肯定在不停的更新換代,我準備不斷學習,使自身的維修知識和技能能跟得上時代的步伐。新東西的推廣必定會影響到舊東西的淘汰,以後的年輕人可能很少會見到現在的維修管件了,維修起來必定會無從下手。所以,我有個計畫,希望用十幾年的時間把自己遇到的各種疑難問題和維修方法整理出來,爭取在2035年前把老舊設施的維修方案做成維修教程,希望對以後年輕的同志有所參考,不管任何時候都能夠為使用者提供快捷的服務。相信這項工作到2035年時已經完成了吧。

同時,2035年的你應該也不會總是沖在一線了,終於能有更多的時間陪陪家人,共用天倫之樂了。你的工資有沒有翻上幾番呢,有沒有實現我現在的想法,閒暇之餘出去轉轉,看看祖國的大好河山?總之,我會努力的,為了成為將來更好的自己。

此致

敬禮

張威

2018年1月15日

不幹活時大家凍得滿臉通紅。張威邊搓手取暖邊說,這樣穿雖不保暖,但方便維修時快速換衣服,很多社區表井井口直徑很小,穿得太厚根本下不去,脫一層又一層,肯定會影響維修效率,"我們幹得就是跟時間賽跑的活,怎麼方便怎麼來。"

作為班組的副班長,他除了業務能力突出,多次在急難險重的任務中衝鋒在前,還經常幫助技術薄弱的職工,教大家異形管件的安裝,不定期地向行銷所傳授各種水錶類型的構造、啟閉閘門的方法。

他把時間大量用到自己的工作中,由於供水搶修工作忙,孩子他無暇照料,前段時間,他的父親剛剛住院做完手術,他硬是沒有影響工作。"在別人的眼中,供水搶修工作很苦、很累,但是能保證千家萬戶的用水無憂,這些苦、這些累又算得了什麼呢?"

張威的事蹟在全國引發強大反響,他戲稱自己是"地下工作者"

【期許】

一如既往保供水 技術更新+維修教程雙管齊下

"一年365天,修漏是天天都有,無論冬夏,我們的衣服從來沒幹過,這都是作為一名黨員應該做的。在接到工單立刻到達搶修現場,節假日也同樣如此,因為保證用戶的正常用水是我們供水搶修人的‘天職’,雖然幹得是‘地下工作’,但是只要用戶有水吃,最是我們心中最大的心願!"其實,在張威等維修師傅看來,這些都是他們應該做的,並不會因為是否"出名"而改變。

1月8日下午,鄭州市政府副秘書長王春曉、鄭州市城市管理委員會主任趙新民等一行來到自來水公司調研冰雪降溫天氣應急處置工作,並看望因冒雪赤膊搶修登上央視新聞的張威,現場的他聲音沙啞、眼睛通紅,因為他和工友們為了保障供水徹夜工作並未休息過。

現在他去社區維修設施時經常會被居民認出來,大家紛紛和他握手合影,"我也很感動,感覺這份工作得到了大家的認可,我們的辛苦也沒有白費。其實領導說向我學習,我認為只要大家都做好分內的事,就是對這個城市的最大貢獻",談及此次"成名",張威說,"我只是一名普通的供水員工,這次‘出名’只是讓大家更加瞭解供水員工的工作情況。其實兄弟們都和我一樣,這項工種必須集體協作才能順利完成,漏水、停水、這種影響居民生活的小事如果我們不處理好就會變成大事。"

維修工作靠的不僅是吃苦耐勞的精神,還有技術過硬的"手藝"和熟能生巧的經驗。其實,平時張威和維修班的師傅們,經常會利用晨會和中午休息時間"切磋技藝",遇到不同情況如何能快速、準確的治理,他們將這些處理方法做成小課題存檔方便以後對症下藥。

"隨著科技的發展,必將有更好的設備更新換代,為我們的維修工作帶來不少便利。但我們從來不擔心被機器取代,我準備用十幾年時間把自己遇到的各種疑難問題和維修方法整理出來做成教程,爭取在2035年前把老舊設施的維修方案做成維修教程,希望對以後年輕的同志有所參考。"

附張威給2035年自己的一封信:

50歲的張威:

你好!我是年輕的你。經過這麼多年的維修工作,相信你已經對這個崗位有很深的感情了。隨著年齡的增長可能已經不適應維修崗位,或許已經走入維修工中的管理崗位。那時候,新型管材和維修設備的更新換代讓年輕的維修工工作起來應該會更得心應手。

在未來的十幾年中,管材和設備肯定在不停的更新換代,我準備不斷學習,使自身的維修知識和技能能跟得上時代的步伐。新東西的推廣必定會影響到舊東西的淘汰,以後的年輕人可能很少會見到現在的維修管件了,維修起來必定會無從下手。所以,我有個計畫,希望用十幾年的時間把自己遇到的各種疑難問題和維修方法整理出來,爭取在2035年前把老舊設施的維修方案做成維修教程,希望對以後年輕的同志有所參考,不管任何時候都能夠為使用者提供快捷的服務。相信這項工作到2035年時已經完成了吧。

同時,2035年的你應該也不會總是沖在一線了,終於能有更多的時間陪陪家人,共用天倫之樂了。你的工資有沒有翻上幾番呢,有沒有實現我現在的想法,閒暇之餘出去轉轉,看看祖國的大好河山?總之,我會努力的,為了成為將來更好的自己。

此致

敬禮

張威

2018年1月15日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