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手機應用“窺私”再遭吐槽:12306賣票還要看相冊

12306訂票安裝手機用戶端, 會彈出了一則提醒, 可能會獲取使用者的位置資訊、相機相冊、檔存儲和電話等個人資訊。

春節臨近, 搶車票成了在外遊子的頭等大事。

但不知有多少人注意過12306的“套路”?中國法學會網路與資訊法學研究會副秘書長周輝近日訂票時就發現, 12306手機用戶端彈出了一則提醒, 指出它可能會獲取使用者的位置資訊、相機相冊、檔存儲和電話等個人資訊。

“你只能同意, 不同意就進不了頁面, 訂不了車票。 ”17日, 在《網路隱私及網路欺詐行為分析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分析報告》)2017年度發佈會上, 周輝吐了個槽。

手機應用過度獲取用戶隱私已是普遍現象。 這份由騰訊社會研究中心聯合DCCI互聯網資料中心發佈的《分析報告》, 對1129款手機應用獲取使用者隱私許可權的情況進行了統計。

獲取位置資訊、讀取手機號、打開攝像頭、使用話筒錄音……這些手機應用經常會提出的請求,

全部涉及使用者的隱私許可權。

智慧手機應用的正常使用, 確實需要用到一些許可權。 DCCI互聯網資料中心創始人胡延平說, 越界獲取用戶隱私許可權的安卓應用中, 以影音娛樂類最多, 占比23.4%, 娛樂資訊、生活購物和常用工具類應用並列第二位元,均占越界軟體總數的13.0% 。

“一個良性變化是, 與之前的測評結果相比, 安卓手機應用對核心隱私許可權的獲取率有所降低, 特別是讀取手機號碼、讀取彩信這兩大許可權大幅下降。 ”胡延平說, 安卓應用在2017年下半年越界獲取用戶隱私許可權的比例也從上半年的25.3%下降到9%。

但用戶隱私保護形勢依然嚴峻。

“手機應用獲取使用者資訊, 需要使用者授權同意。 ”中國社科院文化法制研究中心研究員劉明說,

“但這種所謂的授權同意, 有時反而成了資訊收集者的擋箭牌。 ”因為, 用戶的授權經常給得稀裡糊塗。 他們知道應用在收集哪些資訊, 但不知道收集這些資訊到底要做什麼。 “服務商應明確告知使用者, 你要的這部分資訊究竟和你的服務有什麼對應關係, 好讓用戶能做出判斷。 ”

是的, 用戶有自主權, 他可以管理手機軟體中的隱私許可權, 關閉不必要的授權。 但什麼是不必要的?胡延平支招, 你可以一項一項去關閉授權, 直到關掉的授權影響應用的正常使用。 “你得去試。 ”他說。

但這未免太麻煩了。 劉明告訴科技日報記者, 使用者很難在套路重重的應用市場中真正守住自己的隱私。

他建議說, 能否有協力廠商機構對各類應用的隱私獲取情況進行打分和排名, 給用戶用腳投票的機會。 畢竟, 大多數手機應用都有競品, 當“手腳是否乾淨”成為一項可被量化的指標, 在意個人隱私的用戶, 自然會去選擇那些在安全性上評分更高的應用。 “這樣就在市場上形成了良性競爭機制。 ”

好吧, 問題又來了, 如果應用無可取代怎麼辦?比如微信、支付寶或者12306?

“需要輿論的壓力。 ”周輝說。 他還沒在12306的頁面上按下那個“同意”, 他琢磨著可以在網頁版上買票, 繞過這款應用。

“如果是壟斷性的應用和服務, 其使用者資訊獲取和使用情況, 需要公權力部門的介入。 ”劉明坦言, 靠消費者個人走法律途徑保護個人資訊, “還是相當困難的。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