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痛風危害,與尿毒癥只有一步之遙

你是否認為痛風只是會造成關節腫痛的遺傳病?是否又認為年輕人壓根不會得痛風?大錯特錯!年輕人如果長期不良飲食也可導致痛風, 更可怕的是痛風可導致腎功能衰竭, 最終就是尿毒癥。

痛風是嘌呤代謝異常致使尿酸合成增加的代謝性疾病。 可因遺傳導致(鴿子就是被遺傳), 即使沒有家族遺傳, 長期攝入高嘌呤食物如啤酒、海鮮、動物內臟、火鍋等也可成為痛風患者。 開始尿酸清除率下降會引起尿酸水準上升, 此時並無其他症狀。 當血漿中的尿酸達到飽和, 會導致尿酸單鈉結晶沉積在遠端關節周圍相對缺乏血管的組織中。 這種結晶的出現可導致單關節或者多關節的急性炎性滑膜炎。

痛風在男性中較為多見, 拇趾是最常見的受累區域, 50%~70%初次發病發生於此。 90%的痛風患者在其一生中的某個時期會發生第一蹠趾關節受累。 其他可能受累的足部區域有足背部、足跟以及踝部。

除了累及關節之外, 尿酸結晶還可以沉積在皮下, 被稱作痛風結節。

痛風臨床表現

臨床表現急性痛風發作時表現為受累關節嚴重的疼痛、腫脹、紅斑、僵硬、發熱, 且症狀發生突然。 發作期一般持續數天到1周。

一般發病時沒有誘因, 但可以繼發於輕度創傷或是食用富含嘌呤的食物之後。

痛風併發症

併發症曾被稱為“富貴病”的痛風, 近幾年發病率日益上升, 在我國東南沿海地區已成為常見多發病。 目前國內約有1500萬痛風患者, 而潛在患病人群已達1.2億, 85%以上為男性, 以往常見於40歲以上男性, 而現在20-30歲左右的男性也非常多見。 更多精彩內容搜索公證號關注“靈芝文化”。 痛風發病主要是由於生活水準的提高和飲食結構的改變, 海鮮、魚類、動物內臟, 特別是心、腦、肝、腎等高嘌呤食物攝入過多, 人體內血尿酸濃度長期超高造成的。

關節炎和腎病是痛風最主要的併發症, 由於關節疾病具有疼痛性能引起痛風患者的普遍關注, 而腎病的隱匿性讓很多痛風患者放鬆了警惕,

更在不知不覺中讓痛風患者走入了腎衰病人的行列。 痛風性腎病也稱尿酸腎病, 是由於痛風所致的嘌呤代謝紊亂引起的腎臟病變, 約有17%至25%的痛風患者因腎衰死亡。 以往痛風性腎病只占血透患者的1%, 但現在所占比例日益上升, 專家預測未來10年, 因痛風和糖尿病導致的腎衰將占血透病人的50%以上。

血液透析

血液透析是腎功能衰竭患者腎臟替代治療方式之一。 它通過將體內血液引流至體外, 經一個由無數根空心纖維組成的透析器中, 血液與含機體濃度相似的電解質溶液(透析液)在一根根空心纖維內外, 通過彌散/對流進行物質交換, 清除體內的代謝廢物、維持電解質和酸堿平衡;同時清除體內過多的水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