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彈指一揮間,二十年基層夢

基層機關十年, 重回連隊兩年多, 收拾收拾心情, 準備和大批二十出頭的年輕人一樣, 步入社會的原點。

世紀之交的那個仲夏,

懷著“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的壯懷, 攜筆從戎來到十三朝古都, 四年軍校本科畢業, 打起背包來到南粵大地, 鬱鬱蔥蔥, 烈日當空, 戰機嘶鳴, 旌旗獵獵, 頓時人生豪邁。

兩年後被推薦到T司令機關某部門, 半年轉正, 保留技術級, 少年意氣風發, 條令大綱法規, 講話調研彙報, 常常挑燈夜戰, 只要領導交代的任務, 不管是不是職責, 從不知疲倦, 不講條件, 兩耳不聞窗外事, 只求幹好工作。

十多年之間, 經歷多次大綱修改、訓練改革、重大任務, 基本包攬重大軍事活動組織協調、領導講話彙報材料, 一篇篇學術論文見諸報端, 一份份總結報告呈送上級, 一項項改革成果終成規範。

“十八大”召開那一年, 已過而立之年, 驀然回首, 十多年之間,

已從新同志熬成老同志, 原來的同行者要麼早早調副Y轉業回老家, 要麼下基層當主官, 要麼快速成長為本單位領導, 而我依然在最小的部門幹著“寫手”的工作。

領導囑託成了口頭禪:這個事比較重要, 其他人寫我都不放心。 由於技術級可以自然調, 相應的資源配置、待遇提升從來不考慮我, 鬧過情緒, 起過爭執。 如今雲淡風輕, 反思這十幾年工作經歷, 想告訴後來者的是:走路之前, 要先看清方向, 不要一著不慎滿盤皆輸。

不能得罪領導。 那年領導將調職調銜和立功名額給了他的小老鄉, 我在辦公室公開抱怨, 自然傳到了他耳朵。

也不要不把村長當幹部, 前幾年見面必稱“哥們”的部門小領導, 年年喊“不幹了”、“命令下給你”, 他任職第四年態度大為轉變,

經常將事務性工作, 或者明知你急著忙這個領導的材料, 又將另一個工作交給你, 不管你幹得如何, 經常說不服從安排、個性強等。

此後多年, 協調、材料、整理資料等關起門來做的事全歸我, 然後協調好了、材料定稿了, 出面組織、彙報等出頭露面的事都歸他人, 直到兩位領導雙雙幹滿八年轉身都沒有推薦我。 至於領導之間站隊和派系, 站錯隊或者本來沒站隊但是像站隊了, 還不如不站隊妥當。 當時身在局中, 自以為是領導信任, 是小節, 而今回憶, 唏噓不已。

會跑會送會哭的孩子有奶喝。 基層如同鄉村, 權利集中於個別人, 廟小和尚多出路窄。 用人多靠“舉賢”或者“伯樂”, 中國傳統又是人情社會, 沒有無緣無故的愛,

也少有大公無私的領導, 不跑不送不說, 誰又知道誰呢?十幾年埋頭做好工作佔據了大部分時間, 從未好好考慮考慮這些, 除調職調銜提過一次個人需求還沒滿足外, 其他事項從不提要求講條件, 生怕麻煩別人。 到頭來, 自己不提, 領導要麼不知道, 要麼裝作不知道。

同事之間謹慎地看待友誼。 如果說上層是人幫人, 中層是人比人, 基層那就是人踩人。 每個單位都有幾個會混善作局的人, 老大的戰略往往是遏制老二, 當你對某人位置有了影響, 真心友誼永遠比不上個人利益。

部門同層次人員之間存在利害關係, 除非跳出這個層次或者這個圈子, 沒有誰希望誰真的好, 你出現失誤時, 拉你一把或者幫你修正的少,

踩你坑你的多。 與其在部門內部之間增強友誼, 關注點也可以放在基層, 直白點說也可以是那些可能到機關任職的人。

有位置才有平臺才能談發展。 曾經幾千年來都是“皇帝聖明”, 社會更崇尚位置, 而非人才。 沒有一個適當的平臺, 就沒有發言權, 就難談有所作為, 基層談“人才”僅僅是一種變相的安慰或者笑談。 如果自己是這個位置的人選, 就要寸步不讓極力爭取, 至於怎麼去爭取, 那就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吧, 歷史從來不會嘲笑勝利者。

前幾年即將回連隊之際, 有過焦慮、抑鬱、埋怨, 想到這些年, 有過到國外維和、著名軍校進修、軍區級機關借調、系統內小有名氣等經歷, 而今曾經的少年幾乎成loser。

我不服氣,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 順之者昌,我不能被碾於車輪之下。關起門靜下心冥想,如同做一份方案,仔細研究敵情、我情、環境,規劃兵力行動要點,預測預想特殊情況等等。

我深深地思考,沒有顯赫的家族背景,沒有資源,沒有人脈,離開體制,我能幹什麼、想幹什麼、怎麼才能做到我想幹能幹。

回到連隊之際,拿起十多年不曾拿起的書本,頭懸樑錐刺股,打響一輪全新的戰役,每每堅持不下去之際,想到家庭想到孩子想到後半輩子,湧起無窮力量。

三年多時間內,通過了CPA六科考試和綜合階段考試,取得了全科合格證,報考了在職研究生,戰役在無聲無息之中展開,家庭保障有力,此外沒有驚動沒有影響任何人。而今快到離開之際,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

順之者昌,我不能被碾於車輪之下。關起門靜下心冥想,如同做一份方案,仔細研究敵情、我情、環境,規劃兵力行動要點,預測預想特殊情況等等。

我深深地思考,沒有顯赫的家族背景,沒有資源,沒有人脈,離開體制,我能幹什麼、想幹什麼、怎麼才能做到我想幹能幹。

回到連隊之際,拿起十多年不曾拿起的書本,頭懸樑錐刺股,打響一輪全新的戰役,每每堅持不下去之際,想到家庭想到孩子想到後半輩子,湧起無窮力量。

三年多時間內,通過了CPA六科考試和綜合階段考試,取得了全科合格證,報考了在職研究生,戰役在無聲無息之中展開,家庭保障有力,此外沒有驚動沒有影響任何人。而今快到離開之際,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