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中國合夥人:俞敏洪暢談高考人生 三次高考書寫傳奇經歷

在俞敏洪的人生經歷中, 三次高考是他命運的第一個關鍵點。 前兩次高考落榜後, 俞敏洪想考第三次。 這樣的想法當時一般的農村家庭可能都不會接受, 但是, 俞敏洪沒有放棄, 而是堅持參加第三次高考, 這次高考的成功改變了他的一生。 很多考試我們必須參加, 無可逃避, 否則我們連進門的機會都沒有, 更不用說去看一下門後面的世界了, 所以我們要不斷拼搏、不斷完善自己, 跨過高考這道坎, 其實在很多事情面前高考不過是人生的一個經歷而已。 俞敏洪用他的親身經歷證明了:努力、勤奮,

再加上正確的志向和目標, 這是我們走向未來的惟一道路。

推薦電影:《中國合夥人》, 電影中人物根據新東方英語創始人俞敏洪的真實故事創作。

 俞敏洪老師,三次高考改變一生

小時候, 俞敏洪家的對面是50多米的高山, 站在山上能望到綿延無際的長江,

但長江也成為了他走到外面世界無法跨越的屏障, 直到1978年, 俞敏洪才找到跨越屏障的方法, 就是參加高考。

第一次高考 1977年, 中國恢復了中斷11年的高考制度, 恢復後的第二年俞敏洪就參加了高考, 這一年參加高考的學生共有610萬, 面對巨大的競爭壓力, 從高中才開始學英語的俞敏洪, 由於基礎薄弱, 英語只考了33分, 最終導致他第一次高考落選。

第二次高考從小立志于當老師的俞敏洪, 在1979年選擇再次參加高考, 這一年他的英語成績考了55分, 大大超過了1978年40分的錄取線, 正當俞敏洪滿心歡喜, 憧憬未來的時候, 命運似乎又和他開了一個玩笑, 第二年全國統考統招的外語錄取分數線在江蘇省已經達到了60分, 俞敏洪的英語成績差了5分。

第三次高考連續兩次高考失利, 讓俞敏洪倍受打擊, 他開始猶豫是就此放棄回家務農還是繼續備戰第三次高考, 在當時的教學水準下, 俞敏洪的成績已經遇到了瓶頸, 很難再有所突破, 俞敏洪的母親想盡各種辦法, 幫助俞敏洪進入了江陰縣英語教學水準最高的一所中學的英語補習班, 由於有基礎, 再加上老師的指導, 俞敏洪的英語成績上升的非常快。 1980年俞敏洪第三次參加了高考, 這一年俞敏洪的英語成績是95分。 經過了一個月漫長的等待, 俞敏洪收到了北京大學的錄取通知書。

三次高考的經歷, 俞敏洪改變了自己的一生, 也讓他總結出一個人生信條。 那就是, 如果一件事, 你努力了, 但沒有成功, 人生不會因此變得更糟糕;如果有成功的可能,

就一定要努力爭取。

勇敢跨越高考的門檻

每個人一輩子都要跨越許多門檻, 有些門檻是被別人設定了不得不跨過去的, 有些門檻是自己選擇了勇敢地跨過去的。 但不管什麼樣的門檻, 只要跨過去了, 人就進入了一個新的境界, 開始了一種新的生活。 中國的高中生幾乎百分之百地必須跨越高考的門檻, 中國大學的錄取, 除了高考分數, 幾乎沒有別的評價體系, 所以成千上萬的人都在飛越高考的門檻, 抒寫人生新的一頁。 TOFEL、GRE的門檻, 並不是每一個學生都必須跨的, 但有些學生憑藉自己堅定的意志, 跨越這些門檻走進了世界上的著名學府。

但我想告訴同學們的是, 分數只是一種象徵,

表示你在某個領域的分數比別人高, 但並不真正意味著你的實際能力就比別人強。 獲得高分只是我們階段性的成績, 和我們的終生成功還有非常遙遠的距離。 很多學生高考成績很好, 但進了大學一落千丈, 不但成績跟不上, 連打水洗衣的基本生活能力都沒有。 有些學生拿到了出國考試的高分, 被很好的大學錄取, 並且得到了獎學金, 結果到了國外, 教授講的課一句都聽不懂, 口語一句都不會說, 結果被教授稱作“高分低能”。 所以我們在爭取考試高分的同時, 一定要注重實際能力的鍛煉, 否則將會一事無成。 我們面對的未來是十分辛苦的, 但只要付出努力, 取得的成就也是讓我們驕傲和幸福的。 世界上有如此之多的考試, 很多考試我們必須參加,無可逃避,否則我們連進門的機會都沒有,更不用說去看一下門後面的世界了。但光憑考試,沒有踏踏實實的知識、經驗和智慧,就算你進了門也看不到世界的精彩。我們生活中最重要的就是自己對自己的考試,我們生活中最大的敵人就是我們自己。如果我們戰勝了自己的缺點、懶惰和自卑,不管我們有沒有參加考試,有沒有拿到高分,有沒有上大學或出國,我們都會取得成功。我身邊的一些朋友,有些根本就沒進過大學,卻成了中國著名的企業家和作家。他們身上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自強不息的奮鬥精神。

未來正在向你招手

當你跨入大學校門,就意味著你站在了新的起點上。此時的你不需要太關注過去,不需要關注現在入讀的大學是好還是壞,不需要關注家庭出身是農民還是工人,不需要關注自己長得好看還是難看,甚至不需要關注未來到底是出國留學還是留在國內深造,因為所有這一切都是外在的東西。外在的東西儘管在一定階段對我們來說很重要,但從長遠的一輩子來看,卻並不像你想像得那麼重要。

每個人的潛力都是無限的。你不必糾結於自己現在到底有沒有能力。我常說一句話,“不要用你的現在去判斷你的未來”,因為你的未來不可判斷,你要去努力塑造你理想中的未來。我常常聽到有人說:“俞老師,人是有命的。他的命就是好,沒辦法,生在有錢人家裡,什麼資源都有,大學一畢業的時候就有大把的錢創業,而且天資聰明,一創業就成功。你說我們這些人怎麼比?”確實是,表面上看是沒法比的,短時間內也是沒法比的。但是,從長遠來看,一個人擁有的資源多並不能決定他一輩子必然成功,有些人一輩子就是躺在這個資源上睡大覺。但我們看到的更多的卻是那些最初並沒有擁有多少資源的人,通過努力,最後成為了擁有較多資源的佼佼者。比如馬雲,一個普通工人家庭的孩子,他的父親是拉三輪車的;又比如我,一個普通農民家庭的孩子,我的父母都不識字。我們倆都不是天生有“好命”的人,但到了今天,毫不誇張地說,我們都擁有了一部分不錯的社會資源和企業資源。我和馬雲的經歷至少說明天生的資源與成功並不是完全劃等號的。當然,我們會盡可能地利用這些資源為更多的人服務。

我們講到一個人的社會資源時常常會提到命運。有些同學說命運是註定的。命運是不是註定的?有一部分是的。就像我之前說的,你出生在什麼樣的家庭,長什麼模樣,這些是註定的。除此之外,其他的是可以改變的。所以,我們應該予以充分關注的是可變的命運,而不是為註定的命運長籲短歎。什麼叫可變的?人的運氣可以分為兩種:一種叫偶然的,一種叫必然的。一個人如果尋求偶然的運氣,往往會落得一個悲慘的下場;但一個人如果尋求必然的運氣,常常會收穫光輝燦爛的人生。

我常喜歡講一個故事,說的是人心的變化如何帶來命的變化。有一個人考狀元,路上碰到一個老和尚,問他要幹什麼,他說考狀元。老和尚看了一下他的面相,說你不要去考了,你沒有狀元的命,還是老老實實回去吧。但已經走到半道了,他不甘心,就繼續往前走。當他走到一條河的河邊時,突然發現有人落水,他心生善念,於是跳到河裡把落水之人救了上來。從河裡出來,衣服全濕了,沒辦法,他又跑回了廟裡。老和尚這時候又見到他,說:“奇怪了,你出去了不過兩個時辰,再回來,你的命就變了。你的臉上已經顯出狀元公的面相了。”為什麼?就因為此人心生了善念。這個人原本是個自私的人,這次因為生了善心,把人救起來了,所以命就改變了。這聽起來好像是一個編出來的故事,但是我相信它。我相信一個人的心變了,他的世界就會改變,那麼他的命運也就隨之改變了。

努力、勤奮,再加上正確的志向和目標,這是我們走向未來的惟一道路。請大家一定相信,不管今天的你所處的環境如何,不管今天的你身處何地,只要你心中真正有生命的熱情,只要你相信你的未來總有一天會變得更加美好,只要你相信努力和奮鬥的力量,你一定會有美好的未來。

附:《相信未來》

當蜘蛛網無情地查封了我的爐臺

當灰燼的餘煙歎息著貧困的悲哀

我依然固執地鋪平失望的灰燼

用美麗的雪花寫下:相信未來

當我的紫葡萄化為深秋的露水

當我的鮮花依偎在別人的情懷

我依然固執地用凝霜的枯藤

在淒涼的大地上寫下:相信未來

我要用手指那湧向天邊的排浪

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陽的大海

搖曳著曙光那枝溫暖漂亮的筆桿

用孩子的筆體寫下:相信未來

我之所以堅定地相信未來

是我相信未來人們的眼睛

她有撥開歷史風塵的睫毛

她有看透歲月篇章的瞳孔

不管人們對於我們腐爛的皮肉

那些迷途的惆悵、失敗的苦痛

是寄予感動的熱淚、深切的同情

還是給以輕蔑的微笑、辛辣的嘲諷

我堅信人們對於我們的脊骨

那無數次的探索、迷途、失敗和成功

一定會給予熱情、客觀、公正的評定

是的,我焦急地等待著他們的評定

朋友,堅定地相信未來吧

相信不屈不撓的努力

相信戰勝死亡的年輕

相信未來、熱愛生命

很多考試我們必須參加,無可逃避,否則我們連進門的機會都沒有,更不用說去看一下門後面的世界了。但光憑考試,沒有踏踏實實的知識、經驗和智慧,就算你進了門也看不到世界的精彩。我們生活中最重要的就是自己對自己的考試,我們生活中最大的敵人就是我們自己。如果我們戰勝了自己的缺點、懶惰和自卑,不管我們有沒有參加考試,有沒有拿到高分,有沒有上大學或出國,我們都會取得成功。我身邊的一些朋友,有些根本就沒進過大學,卻成了中國著名的企業家和作家。他們身上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自強不息的奮鬥精神。

未來正在向你招手

當你跨入大學校門,就意味著你站在了新的起點上。此時的你不需要太關注過去,不需要關注現在入讀的大學是好還是壞,不需要關注家庭出身是農民還是工人,不需要關注自己長得好看還是難看,甚至不需要關注未來到底是出國留學還是留在國內深造,因為所有這一切都是外在的東西。外在的東西儘管在一定階段對我們來說很重要,但從長遠的一輩子來看,卻並不像你想像得那麼重要。

每個人的潛力都是無限的。你不必糾結於自己現在到底有沒有能力。我常說一句話,“不要用你的現在去判斷你的未來”,因為你的未來不可判斷,你要去努力塑造你理想中的未來。我常常聽到有人說:“俞老師,人是有命的。他的命就是好,沒辦法,生在有錢人家裡,什麼資源都有,大學一畢業的時候就有大把的錢創業,而且天資聰明,一創業就成功。你說我們這些人怎麼比?”確實是,表面上看是沒法比的,短時間內也是沒法比的。但是,從長遠來看,一個人擁有的資源多並不能決定他一輩子必然成功,有些人一輩子就是躺在這個資源上睡大覺。但我們看到的更多的卻是那些最初並沒有擁有多少資源的人,通過努力,最後成為了擁有較多資源的佼佼者。比如馬雲,一個普通工人家庭的孩子,他的父親是拉三輪車的;又比如我,一個普通農民家庭的孩子,我的父母都不識字。我們倆都不是天生有“好命”的人,但到了今天,毫不誇張地說,我們都擁有了一部分不錯的社會資源和企業資源。我和馬雲的經歷至少說明天生的資源與成功並不是完全劃等號的。當然,我們會盡可能地利用這些資源為更多的人服務。

我們講到一個人的社會資源時常常會提到命運。有些同學說命運是註定的。命運是不是註定的?有一部分是的。就像我之前說的,你出生在什麼樣的家庭,長什麼模樣,這些是註定的。除此之外,其他的是可以改變的。所以,我們應該予以充分關注的是可變的命運,而不是為註定的命運長籲短歎。什麼叫可變的?人的運氣可以分為兩種:一種叫偶然的,一種叫必然的。一個人如果尋求偶然的運氣,往往會落得一個悲慘的下場;但一個人如果尋求必然的運氣,常常會收穫光輝燦爛的人生。

我常喜歡講一個故事,說的是人心的變化如何帶來命的變化。有一個人考狀元,路上碰到一個老和尚,問他要幹什麼,他說考狀元。老和尚看了一下他的面相,說你不要去考了,你沒有狀元的命,還是老老實實回去吧。但已經走到半道了,他不甘心,就繼續往前走。當他走到一條河的河邊時,突然發現有人落水,他心生善念,於是跳到河裡把落水之人救了上來。從河裡出來,衣服全濕了,沒辦法,他又跑回了廟裡。老和尚這時候又見到他,說:“奇怪了,你出去了不過兩個時辰,再回來,你的命就變了。你的臉上已經顯出狀元公的面相了。”為什麼?就因為此人心生了善念。這個人原本是個自私的人,這次因為生了善心,把人救起來了,所以命就改變了。這聽起來好像是一個編出來的故事,但是我相信它。我相信一個人的心變了,他的世界就會改變,那麼他的命運也就隨之改變了。

努力、勤奮,再加上正確的志向和目標,這是我們走向未來的惟一道路。請大家一定相信,不管今天的你所處的環境如何,不管今天的你身處何地,只要你心中真正有生命的熱情,只要你相信你的未來總有一天會變得更加美好,只要你相信努力和奮鬥的力量,你一定會有美好的未來。

附:《相信未來》

當蜘蛛網無情地查封了我的爐臺

當灰燼的餘煙歎息著貧困的悲哀

我依然固執地鋪平失望的灰燼

用美麗的雪花寫下:相信未來

當我的紫葡萄化為深秋的露水

當我的鮮花依偎在別人的情懷

我依然固執地用凝霜的枯藤

在淒涼的大地上寫下:相信未來

我要用手指那湧向天邊的排浪

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陽的大海

搖曳著曙光那枝溫暖漂亮的筆桿

用孩子的筆體寫下:相信未來

我之所以堅定地相信未來

是我相信未來人們的眼睛

她有撥開歷史風塵的睫毛

她有看透歲月篇章的瞳孔

不管人們對於我們腐爛的皮肉

那些迷途的惆悵、失敗的苦痛

是寄予感動的熱淚、深切的同情

還是給以輕蔑的微笑、辛辣的嘲諷

我堅信人們對於我們的脊骨

那無數次的探索、迷途、失敗和成功

一定會給予熱情、客觀、公正的評定

是的,我焦急地等待著他們的評定

朋友,堅定地相信未來吧

相信不屈不撓的努力

相信戰勝死亡的年輕

相信未來、熱愛生命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