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一位陪讀媽媽的後悔藥:小學養成這些好習慣,真心很重要!

低年級進不了前十, 就暫停打“雞血”

開完這次三年級家長會, 我想了很多很多。

其實這些問題在家長會以前, 期中考以前, 在k進入三年級後的一個月我就開始思考, 也跟老公很認真地討論過, 這次家長會以後就更明確了自己的想法。

k的表現並沒有差到要吊起來抽, 而我回家大約9點的時候他正在很認真的做作業, 爸爸在旁邊教他, 做完後又把課外的英語作業做了, 上床睡覺已經是10點半了。

其實他沒什麼錯, 他像個大多數的普通男孩子一樣, 不成熟, 貪玩, 好動, 粗燥, 做任何事情都憑興致, 又像所有的水瓶座一樣,

覺得自己其實還是挺聰明的, 喜歡走神和發呆, 想一些和本地球毫無關係的事情, k還是無憂無慮地長大著。

只是他卻在一點一點的退步, 是的, 他不但沒有進步, 還在退步, 這不是他的錯, 是我的錯。

在k的一二年級時期, 是我完全忽視了他的學習習慣。

他的基礎, 只是一味的往上面添磚加瓦, 看上去很華麗, 甚至在外拿過些小小的獎, 結果搭到三年級, 開始坍塌。

其實我不是不知道一二年級培養學習習慣的重要性, 無數過來人對我說頭兩年習慣最重要、基礎最重要。

我懂, 但是我又完全不懂——到底什麼才是習慣。

我所以為的學習習慣和打基礎就是回家能迅速的寫完作業, 不拖拉, 答案正確, 從而方便我在學校作業之後給他加量課外內容, 不要讓學校任務占去我給他打“雞血”的時間。

有過來人曾和我說, 你班級成績要穩定, 基礎要穩定, 你學校都保證不了前十, 你奧數什麼, 你新概念什麼, 你考什麼初中去, 你雞血不下去的。

一二年級進不了前十, 就停掉所有課外,

只攻學校。

當時我不信, 我覺得孩子不成熟, 前十太難, 但我不能停下雞血課外的腳步, 停下會落後, 學校的只要他長大了總會好的, 那麼簡單的東西怎麼會學不好。

直到現在, 外面的東西, 我們學得吃力, 學校的成績也越發難看, 兩頭都有點竹籃打水一場空的味道。

我才恍然大悟, 原來這兩年, 看似敲鑼打鼓的熱鬧, 其實都被我耽誤了。

習慣就是各種細節靠譜

我這才開始重新審視學習習慣是什麼, 原來不只是快速地寫完作業。

你寫字的要求、劃線的要求、預習複習的格式要求和內容要求, 各種訂正的要求, 每一次的錯題整理要求, 讀課文讀題的要求, 落在書上作業本上卷子上的每一筆的要求, 時間的要求, 算式的要求,

答句的要求, 如果沒做到後懲罰的要求。

這一切一切的要求, 每一筆一劃, 都是習慣, 做的越細緻, 習慣養成的越好, 才能爬的越高。

k從小不是自覺的孩子, 是不束縛的天外來客, 他完全做不到的, 我也幾乎從不要求, 只要求他做完就好, 我不想在這上面浪費時間。

我們要弄新概念, 我們要做語文全練, 我們要做奧數, 我們有那麼多事情要做, 你可不可以學校作業做的快一點, 再快一點, 你不要花那麼多時間在字典上找成語行麼, 快速組完兩個詞就好了好哇……

諸如此類, 比比皆是, 現在想來, 都是錯的。 (話說快沒有錯, 只是不是應付!)

我仔細回想了一下k的語數外, 早在進入小學以前, k的識字量是最好最多的, 中班下開始自主閱讀, 大班幾乎已經能看全文字的書, 看的書深且雜, 喜歡的書更是可以反復閱讀十來遍, 每天都要看一會書, 這真的是非常好的閱讀習慣。

我以為, 撇去左撇子寫字不好看的問題。 他讀書以後語文應該是最省力的, 然而現在卻是最差的, 而作文更是語無倫次的讓我無言以對。

什麼原因?還是基礎。

一年級進去k默寫上過光榮榜,就是很多100、90的那種,那些字,我們只要默寫一遍,而很多孩子為了默寫,要三遍,回家一遍,晚上一遍,早上再一遍。

我不是沒有暗暗慶倖過,我以為可以一直這樣好下去,可是老本到二年級就吃完了。往後一年的卷子完全不想說,錯別字可以扣去10多分的版面⋯⋯

再說作文,我一直很歡喜的貼各種k隨性而發寫的玩意,詩或者別的什麼,我從不去糾正,我覺得不該抑制他的想像力和創意,要尊重他的靈感。

然後問題又來了,他寫的東西,一開始還有些架構,隨著難度的增加,越來越散漫,越來越無厘頭,再到後來,連完整的話也沒法好好說了

——而這時候已經三年級了。

小學作文培養寫作框架

我終於覺得害怕了,怎麼會這樣。

我突然回想起自己,我在公司裡是公認的文筆好的,我高中作文也是做過範文在全年級傳閱的,初中代表過學校出去比賽,那我小學呢?

我想著我小學的作文,一直在按照學校的要求,老老實實規規矩矩的寫,愛看作文書,看了許許多多,因此雖然不是特別生動優美,也不是特別差,偶爾也有在全班朗讀的機會,從來不歪邊。

隨著年齡的增長閱讀量的增加,詞彙的累積,眼界的開闊,寫文章越發的得心應手,也開始有了自己的特色,變得豐富起來,這一切的一切,基於我小學階段有個完完整整、扎扎實實的寫作框架。

那些從小就背的滾瓜爛熟枯燥無趣的玩意,什麼起因經過結果,卻是撐起文章血肉最重要的骨骼,沒有他,人就是一灘爛泥,哪怕偶有靈光四射,也是攤爛在地上的泥。

是的,k的文章,現在就是一灘爛泥。

k現在的作文,老師怎麼教,我怎麼做,老師讓反復背,我就盯著他反復背,他最近的作文,我全部讓他寫一段,我批改一段,然後訂正,然後謄寫,然後繼續寫一段,我再批改,再讓他訂正,再謄寫。

每一字每一句我都嚴格的搞路子,寫的不生動,沒關係,乾巴,我慢慢來,但你不能散架,你起碼應該知道你要寫什麼,然後,給我背出來。

我不知道效果如何,現在看不出來,起碼那些語無倫次的句子好了很多,至於想像力什麼的,我向來覺得一個真正有想像力的孩子,不會因為某種教育方式就被遏制了,他隨處隨時都可以迸發他的靈感。

我身邊就有個大學以前近乎修女院模式長大的同學,到了大學靈光四射的無人可比,而在廣告創意的路上她走的比任何人都遠,所以我從來不擔心k的想像力問題。

k也不是聰明絕頂的牛娃學霸可以用另類的方法去教,這種我也教不來,他的那些怪異想法可以暫時用一個容器裝起來,而他現在最需要的,是有一副骨頭讓他好好站直了,否則,只會是些怪異的無厘頭。

計算全對、成熟穩重才奧

再說數學,他最喜歡數學。

他愛看各種數學的課外書,那種看了十幾遍二十幾遍的都是數學書,分數咯方程咯公式咯面積咯,他甚至看著書自己學會了方程式解題。

我只是他來問我的時候告訴他一下原理,然後他就學會自己代入應用題裡設未知數來做,但是設的亂七八糟我完全看不懂,可答案是對的。

他的奧數老師曾經評論他說,不愛聽學校教的,喜歡用自己方法解,還都解的出來,我那時候還有點竊喜,覺得養到一個很厲害的小孩,可隨著三年級越來越難和複雜,他這招不行了。

那些他曾經用自己方法解的題,絕大多數,都被他自己給忘記了,而他三年級開始的數學成績,只能說中上,甚至倒數也有過。

問題出在哪裡?計算計算計算,讀題讀題讀題,格式格式格式,還有他那些紊亂無章的算式和答題,說白了,他的數學,也是沒有骨頭的,所以到了三年級,也癱瘓了。

數學老師曾經說他不適合讀奧數,因為太不仔細,不認真。奧數是需要很成熟細心穩重的孩子去讀的,連學校題目都讀不清楚,計算都不能全對,還怎麼讀奧數。

直到三年級,我終於明白了這句話,也不得不承認,我們k,確實不適合讀奧數,就算讀了,也是拿不到什麼獎的。

k現在需要的是扎扎實實的數學基礎和習慣,糾正他亂排的算式,糾正他粗糙的讀題,糾正他喜歡一張卷子跳著做的毛病,甚至糾正他醜陋的字,要捨得花下時間去罰他、去反復練習,而不是去刷那些所謂的競賽題。

奧數,只需要把課堂基礎內容和題型來來回回做,深入到骨子裡,難題,三年級,我放棄。

啟蒙最晚的英語最扎實

說到這裡,倒是k的英語,當年啟蒙最晚,最差的那個學科。

剛一年級前連整句都說不好,現在卻是三門中基礎最扎實,最穩定的,而且還在不斷進步且上升,我甚至能看到他的後勁。

回想起來英語我完全沒有投機取巧,從來沒鬆懈過。

一年級開始每天一個多小時的聽讀背聽讀背,二年級開始聽讀背默聽讀背默,三年級讀背默寫讀背默寫,全是最最枯燥的基本功,k的英語幾乎沒有唱歌跳舞沒有動畫片沒有遊戲,有的就是每天為了背新概念被我打哭。

就這樣枯燥的二年過去了,他的英語確實從一灘爛泥中站立了起來,建立好了有序的骨骼,挺直腰板,又由老師帶他看到了一些新的風景,開始瘋狂的吸收,我真的相信以後會更好。

這是非常微妙的事情,當年入學的那個孩子,以為最好的那兩門,三年級反而變的最差。而真的是最差的那門,現在反而後勁十足。

原來厚積薄發才真的是最原始最好的方法,原來所有的科目都需要100%的投入,每一門都必須從最枯燥的開始盯、練、罰,我真的錯了。

所以k三年級了,已經過去了1/4,我現在到底該做些什麼,我想我要做的就是敲掉前兩年所有我曾經搭建的所有東西,重頭構建。

或許這樣的結果就是考初中我們來不及了吧,但是我還是要這麼做,初中,我們父母去想辦法,但孩子讀書的路不能走偏走錯。

三年級說早肯定不早,但和中考相比,也不會太晚,這時候自廢內功重練,也未嘗不是壞事。

寫這麼篇東西也是給自己看,也是給圈子裡那些準備讀書和剛讀書的朋友們看。

每個孩子都不同,每個孩子不是一開始都適合拔高,學習習慣到底是什麼個玩意,希望能給大家一個參考,希望大家不要走我這樣的歪路,到三年級再恍然大悟!

聲 明 本文素材來源於去你的牛蛙、上海家長、網路。以上圖文,貴在分享,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內容為作者觀點,並不代表本公眾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繫。

什麼原因?還是基礎。

一年級進去k默寫上過光榮榜,就是很多100、90的那種,那些字,我們只要默寫一遍,而很多孩子為了默寫,要三遍,回家一遍,晚上一遍,早上再一遍。

我不是沒有暗暗慶倖過,我以為可以一直這樣好下去,可是老本到二年級就吃完了。往後一年的卷子完全不想說,錯別字可以扣去10多分的版面⋯⋯

再說作文,我一直很歡喜的貼各種k隨性而發寫的玩意,詩或者別的什麼,我從不去糾正,我覺得不該抑制他的想像力和創意,要尊重他的靈感。

然後問題又來了,他寫的東西,一開始還有些架構,隨著難度的增加,越來越散漫,越來越無厘頭,再到後來,連完整的話也沒法好好說了

——而這時候已經三年級了。

小學作文培養寫作框架

我終於覺得害怕了,怎麼會這樣。

我突然回想起自己,我在公司裡是公認的文筆好的,我高中作文也是做過範文在全年級傳閱的,初中代表過學校出去比賽,那我小學呢?

我想著我小學的作文,一直在按照學校的要求,老老實實規規矩矩的寫,愛看作文書,看了許許多多,因此雖然不是特別生動優美,也不是特別差,偶爾也有在全班朗讀的機會,從來不歪邊。

隨著年齡的增長閱讀量的增加,詞彙的累積,眼界的開闊,寫文章越發的得心應手,也開始有了自己的特色,變得豐富起來,這一切的一切,基於我小學階段有個完完整整、扎扎實實的寫作框架。

那些從小就背的滾瓜爛熟枯燥無趣的玩意,什麼起因經過結果,卻是撐起文章血肉最重要的骨骼,沒有他,人就是一灘爛泥,哪怕偶有靈光四射,也是攤爛在地上的泥。

是的,k的文章,現在就是一灘爛泥。

k現在的作文,老師怎麼教,我怎麼做,老師讓反復背,我就盯著他反復背,他最近的作文,我全部讓他寫一段,我批改一段,然後訂正,然後謄寫,然後繼續寫一段,我再批改,再讓他訂正,再謄寫。

每一字每一句我都嚴格的搞路子,寫的不生動,沒關係,乾巴,我慢慢來,但你不能散架,你起碼應該知道你要寫什麼,然後,給我背出來。

我不知道效果如何,現在看不出來,起碼那些語無倫次的句子好了很多,至於想像力什麼的,我向來覺得一個真正有想像力的孩子,不會因為某種教育方式就被遏制了,他隨處隨時都可以迸發他的靈感。

我身邊就有個大學以前近乎修女院模式長大的同學,到了大學靈光四射的無人可比,而在廣告創意的路上她走的比任何人都遠,所以我從來不擔心k的想像力問題。

k也不是聰明絕頂的牛娃學霸可以用另類的方法去教,這種我也教不來,他的那些怪異想法可以暫時用一個容器裝起來,而他現在最需要的,是有一副骨頭讓他好好站直了,否則,只會是些怪異的無厘頭。

計算全對、成熟穩重才奧

再說數學,他最喜歡數學。

他愛看各種數學的課外書,那種看了十幾遍二十幾遍的都是數學書,分數咯方程咯公式咯面積咯,他甚至看著書自己學會了方程式解題。

我只是他來問我的時候告訴他一下原理,然後他就學會自己代入應用題裡設未知數來做,但是設的亂七八糟我完全看不懂,可答案是對的。

他的奧數老師曾經評論他說,不愛聽學校教的,喜歡用自己方法解,還都解的出來,我那時候還有點竊喜,覺得養到一個很厲害的小孩,可隨著三年級越來越難和複雜,他這招不行了。

那些他曾經用自己方法解的題,絕大多數,都被他自己給忘記了,而他三年級開始的數學成績,只能說中上,甚至倒數也有過。

問題出在哪裡?計算計算計算,讀題讀題讀題,格式格式格式,還有他那些紊亂無章的算式和答題,說白了,他的數學,也是沒有骨頭的,所以到了三年級,也癱瘓了。

數學老師曾經說他不適合讀奧數,因為太不仔細,不認真。奧數是需要很成熟細心穩重的孩子去讀的,連學校題目都讀不清楚,計算都不能全對,還怎麼讀奧數。

直到三年級,我終於明白了這句話,也不得不承認,我們k,確實不適合讀奧數,就算讀了,也是拿不到什麼獎的。

k現在需要的是扎扎實實的數學基礎和習慣,糾正他亂排的算式,糾正他粗糙的讀題,糾正他喜歡一張卷子跳著做的毛病,甚至糾正他醜陋的字,要捨得花下時間去罰他、去反復練習,而不是去刷那些所謂的競賽題。

奧數,只需要把課堂基礎內容和題型來來回回做,深入到骨子裡,難題,三年級,我放棄。

啟蒙最晚的英語最扎實

說到這裡,倒是k的英語,當年啟蒙最晚,最差的那個學科。

剛一年級前連整句都說不好,現在卻是三門中基礎最扎實,最穩定的,而且還在不斷進步且上升,我甚至能看到他的後勁。

回想起來英語我完全沒有投機取巧,從來沒鬆懈過。

一年級開始每天一個多小時的聽讀背聽讀背,二年級開始聽讀背默聽讀背默,三年級讀背默寫讀背默寫,全是最最枯燥的基本功,k的英語幾乎沒有唱歌跳舞沒有動畫片沒有遊戲,有的就是每天為了背新概念被我打哭。

就這樣枯燥的二年過去了,他的英語確實從一灘爛泥中站立了起來,建立好了有序的骨骼,挺直腰板,又由老師帶他看到了一些新的風景,開始瘋狂的吸收,我真的相信以後會更好。

這是非常微妙的事情,當年入學的那個孩子,以為最好的那兩門,三年級反而變的最差。而真的是最差的那門,現在反而後勁十足。

原來厚積薄發才真的是最原始最好的方法,原來所有的科目都需要100%的投入,每一門都必須從最枯燥的開始盯、練、罰,我真的錯了。

所以k三年級了,已經過去了1/4,我現在到底該做些什麼,我想我要做的就是敲掉前兩年所有我曾經搭建的所有東西,重頭構建。

或許這樣的結果就是考初中我們來不及了吧,但是我還是要這麼做,初中,我們父母去想辦法,但孩子讀書的路不能走偏走錯。

三年級說早肯定不早,但和中考相比,也不會太晚,這時候自廢內功重練,也未嘗不是壞事。

寫這麼篇東西也是給自己看,也是給圈子裡那些準備讀書和剛讀書的朋友們看。

每個孩子都不同,每個孩子不是一開始都適合拔高,學習習慣到底是什麼個玩意,希望能給大家一個參考,希望大家不要走我這樣的歪路,到三年級再恍然大悟!

聲 明 本文素材來源於去你的牛蛙、上海家長、網路。以上圖文,貴在分享,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內容為作者觀點,並不代表本公眾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繫。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