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遊記」白樺青空凜冽風 踏雪北海道

從夏天就計畫著到北海道玩幾天, 然後排排排一直排到了元旦。 終於定下了時間, 結果一查:登別, 住滿了;旭川, 元旦期間動物園歇業……於是乎,

最後定下了“小樽-札幌”4日(實際3天不到……)的行程。

從杭州直飛新千歲機場的4日往返機票, 早上9點起飛, 到達時間是當地下午13:30左右。 做好了會冷很多的準備, 但其實白天時的氣溫也沒有差多少。 跟著人群辦好入境、拿了行李、往以前辦的公交卡裡充了錢, 坐上JR就15點多了, 天已經漸漸黑了下來。

小樽

隨著夜幕的落下, 在JR上晃蕩了一個多小時, 第一站來到了小樽。

跟著我們外出覓食的腳步, 雪也漸漸地大了起來。 從小樽站附近走到了運河邊, 本來按照各自旅行攻略, 應該是在“運河食堂”找幾家高人氣的餐館, 不過現實是, 人家都早早地打烊了。 沒辦法, 最後進了一家連鎖的“串鳥”填了肚子先。

夜裡七八點的街道,在國內正是熱鬧的時候,而在資本主義國家嘛……店鋪都已經打烊。雪越下越大,路上也沒有什麼車,人也都躲在了屋裡(這一點在京都時已深有體會,更何況是北海道這樣緯度更高、黑夜更長的地區)。

只有我們著幾個南方來的小夥伴……嗯,從來沒見過下這麼大的雪、積這麼深的雪,還是在雪地裡、各種小路瞎走了一圈,才終於回到了自己的屋子裡——雖然,還是覺得回屋的時間太早了。(這個屋子隔壁……就是黨支部)

於是景點就都被安排在了第二天。畢竟小樽是個小城,熱門景點也就那麼多,走走就逛完了:音樂盒館、各種玻璃製品店等等。由於都在“南小樽”(みなみ おたる)站附近,所以我們先到這一站,把行李寄存後,步行前往。

當然……最後又是變成了一路拍拍拍,相比起跟著攻略逛景點,反而對自己發現美景的熱情更高。

札幌

乘上JR,朝著前一天來時的方向,朝札幌晃蕩過去。天氣晴好,一路都是昨天因為夜色而沒有看到的海岸線。

札幌的住處在中島公園附近(雖然到最後也沒進這個公園逛過),從JR站出來兩三站地鐵便能到。7-11、羅森、全家等便利店也一個不落。

從住處出來,往地鐵站相反的方向走,便是市內電車的網站,交通不要太便利(不過當你在大雪天拖著沉重的箱子走……那真是再便利也沒用了)。

岩藻山、札幌夜景

夜色中,坐著小電車來到了岩藻山下——上山看札幌夜景。之前在網上看到說函館的夜景很美,到這後看到的宣傳都是“新日本三大夜景”(另外兩個是神戶和長崎)。唉,你們這些景點的套路!

不過我也是看過這“三大”其中二者的人了。要比一比的話,我個人還是更喜歡神戶的夜景一些,可能是海岸線的加成吧!(下麵這張是神戶的夜景)

北海道神社、円山公園

原先的計畫,到札幌後先到北海道神宮看看,然後順路去岩藻山。不過由於到達札幌時已經臨近傍晚,所以神宮的行程又往後挪了一天。

坐地鐵前往神宮,出來後首先要穿過円山公園(一股到了臺北的感覺……)。公園本身很普通,但我們總是需要發現身邊有趣事物的眼光嘛!

神宮本身不大,和東大寺、清水寺之類自然是完全無法相比,而且不能進殿內,只能在院子裡轉悠。神宮裡的產品也不多,無非是繪馬、護身符這種傳統項目。於是,所有的樂趣就集中到了——抽籤!還貼心地按語言分了箱子,中、韓、英語的都有(清水寺就沒這服務)。不過中文的那個箱子上寫的“臺灣語”,算是一個有點不爽的地方吧!

神宮的行程結束地比預計的快,下一站,坐地鐵前往“北大”。

北海道大

北海道大學的校園挺大的,也不知道它的正門在哪邊,於是就選了比較中心的一站下車。可能是因為在元旦假期,校園裡空空蕩蕩,沒有看到學生,只有在皚皚白雪中跑步健身的小朋友,還有黑人,以及遛狗的人們。

稍微逛了一下,這麼沒頭腦也不是辦法,於是就近進了一個樓,沒想到還真的有保安老爺爺在,而且各種語言的導覽冊都有!學校的正門在東南角,不過我們並不打算直奔校門,而是往北、往西,先領略一番校園風光再說。

“要啥自行車!”

冰封王座“拿火之高興來!”

在寒風中一頓走,終於來到了東南角的正門。本來以為會有一塊大大的“北大”校名牌子,可以拍了發發朋友圈啥的,結果……真是出乎意料地小呢。非常地低調了。

2017最後一夜

“北大”的位置就在城中心,出來走兩步就是JR站附近的商業區。由於第二天是元旦,商場都不營業,而31日晚上也會在六七點就歇業。所以從“北大”出來,就進入了趕在歇業前的“買買買”模式。順道還去某商場樓頂上坐了下摩天輪。前一天晚上在岩藻山頂上看夜景時,最顯眼的標誌就是摩天輪與電視塔(不過摩天輪確實挺小的……畢竟是上過倫敦眼的人啊)。時間已經到了八點多,餓著肚子也不想再去電視塔了,填飽肚子是第一要務。

前一天晚上逛完狸小路後,在這個大樓裡吃的牛角,尋思著這麼中心的位置,今天也來找找有什麼美味。

然鵝!NAIVE!是因為跨年夜的緣故吧,要麼是都被人預定了,要麼是門口排著長長的隊!一整條街啊!愣是沒找到能進去吃飯的地方。最後我們又回到了這個綜合體裡面,對著大樓的導引看了看,選了個樓層上樓賭一把,要是再沒有,就只能買便利店的便當回去吃了!

樓上一間間也都關著門,似乎都是辦公室。逛了一圈,正要放棄時,瞄到一家寫著“kitchen”的,推門進去……哦,老闆!哦,居酒屋!哦,非常開心了!

於是在這個跨年夜,我們三個人可以說是包下了這家小店,一遍享用美食一邊和老闆愉快地閒聊。這簡直是……拍攝素材的絕佳時機啊!

老闆,大師傅,是在京都學的手藝,之後去加拿大呆過一陣子,所以全程英語交流(可我怎麼就忘了我是要練習日語的呢……)。大師傅這是新開的店,還沒有做宣傳。每天從晚上7點營業到淩晨5點。大師傅最喜歡的本國明星是酒井法子……最後我們還給這家D’s Kitchen建了個大眾的頁面,不知道會不會有小夥伴看到後去光顧呢?緣,妙不可言。

綠蟻醅新酒,紅泥小火爐。酒品著,菜嘗著,話侃著,不知不覺就到了零點。走出大樓,天空中又開始飄起了雪。路上的行人喊著“Happy New Year”,與素昧平生的人擊掌相慶……然後我光顧著感受氣氛忘了拍下來!

「白天在“北(海道)大”迷路,就近走進一幢教學樓就遇到了發地圖的大爺;晚上各家店不是排長隊就是被預定,正準備去便利店吃泡面時,走進了一家只有店長一個人的新居酒屋,享受了一把專屬服務...可以稱作是“推開一扇門總會有你想要的”了。」

新的一年,祝願大家都能推開一扇新的門吧!

夜裡七八點的街道,在國內正是熱鬧的時候,而在資本主義國家嘛……店鋪都已經打烊。雪越下越大,路上也沒有什麼車,人也都躲在了屋裡(這一點在京都時已深有體會,更何況是北海道這樣緯度更高、黑夜更長的地區)。

只有我們著幾個南方來的小夥伴……嗯,從來沒見過下這麼大的雪、積這麼深的雪,還是在雪地裡、各種小路瞎走了一圈,才終於回到了自己的屋子裡——雖然,還是覺得回屋的時間太早了。(這個屋子隔壁……就是黨支部)

於是景點就都被安排在了第二天。畢竟小樽是個小城,熱門景點也就那麼多,走走就逛完了:音樂盒館、各種玻璃製品店等等。由於都在“南小樽”(みなみ おたる)站附近,所以我們先到這一站,把行李寄存後,步行前往。

當然……最後又是變成了一路拍拍拍,相比起跟著攻略逛景點,反而對自己發現美景的熱情更高。

札幌

乘上JR,朝著前一天來時的方向,朝札幌晃蕩過去。天氣晴好,一路都是昨天因為夜色而沒有看到的海岸線。

札幌的住處在中島公園附近(雖然到最後也沒進這個公園逛過),從JR站出來兩三站地鐵便能到。7-11、羅森、全家等便利店也一個不落。

從住處出來,往地鐵站相反的方向走,便是市內電車的網站,交通不要太便利(不過當你在大雪天拖著沉重的箱子走……那真是再便利也沒用了)。

岩藻山、札幌夜景

夜色中,坐著小電車來到了岩藻山下——上山看札幌夜景。之前在網上看到說函館的夜景很美,到這後看到的宣傳都是“新日本三大夜景”(另外兩個是神戶和長崎)。唉,你們這些景點的套路!

不過我也是看過這“三大”其中二者的人了。要比一比的話,我個人還是更喜歡神戶的夜景一些,可能是海岸線的加成吧!(下麵這張是神戶的夜景)

北海道神社、円山公園

原先的計畫,到札幌後先到北海道神宮看看,然後順路去岩藻山。不過由於到達札幌時已經臨近傍晚,所以神宮的行程又往後挪了一天。

坐地鐵前往神宮,出來後首先要穿過円山公園(一股到了臺北的感覺……)。公園本身很普通,但我們總是需要發現身邊有趣事物的眼光嘛!

神宮本身不大,和東大寺、清水寺之類自然是完全無法相比,而且不能進殿內,只能在院子裡轉悠。神宮裡的產品也不多,無非是繪馬、護身符這種傳統項目。於是,所有的樂趣就集中到了——抽籤!還貼心地按語言分了箱子,中、韓、英語的都有(清水寺就沒這服務)。不過中文的那個箱子上寫的“臺灣語”,算是一個有點不爽的地方吧!

神宮的行程結束地比預計的快,下一站,坐地鐵前往“北大”。

北海道大

北海道大學的校園挺大的,也不知道它的正門在哪邊,於是就選了比較中心的一站下車。可能是因為在元旦假期,校園裡空空蕩蕩,沒有看到學生,只有在皚皚白雪中跑步健身的小朋友,還有黑人,以及遛狗的人們。

稍微逛了一下,這麼沒頭腦也不是辦法,於是就近進了一個樓,沒想到還真的有保安老爺爺在,而且各種語言的導覽冊都有!學校的正門在東南角,不過我們並不打算直奔校門,而是往北、往西,先領略一番校園風光再說。

“要啥自行車!”

冰封王座“拿火之高興來!”

在寒風中一頓走,終於來到了東南角的正門。本來以為會有一塊大大的“北大”校名牌子,可以拍了發發朋友圈啥的,結果……真是出乎意料地小呢。非常地低調了。

2017最後一夜

“北大”的位置就在城中心,出來走兩步就是JR站附近的商業區。由於第二天是元旦,商場都不營業,而31日晚上也會在六七點就歇業。所以從“北大”出來,就進入了趕在歇業前的“買買買”模式。順道還去某商場樓頂上坐了下摩天輪。前一天晚上在岩藻山頂上看夜景時,最顯眼的標誌就是摩天輪與電視塔(不過摩天輪確實挺小的……畢竟是上過倫敦眼的人啊)。時間已經到了八點多,餓著肚子也不想再去電視塔了,填飽肚子是第一要務。

前一天晚上逛完狸小路後,在這個大樓裡吃的牛角,尋思著這麼中心的位置,今天也來找找有什麼美味。

然鵝!NAIVE!是因為跨年夜的緣故吧,要麼是都被人預定了,要麼是門口排著長長的隊!一整條街啊!愣是沒找到能進去吃飯的地方。最後我們又回到了這個綜合體裡面,對著大樓的導引看了看,選了個樓層上樓賭一把,要是再沒有,就只能買便利店的便當回去吃了!

樓上一間間也都關著門,似乎都是辦公室。逛了一圈,正要放棄時,瞄到一家寫著“kitchen”的,推門進去……哦,老闆!哦,居酒屋!哦,非常開心了!

於是在這個跨年夜,我們三個人可以說是包下了這家小店,一遍享用美食一邊和老闆愉快地閒聊。這簡直是……拍攝素材的絕佳時機啊!

老闆,大師傅,是在京都學的手藝,之後去加拿大呆過一陣子,所以全程英語交流(可我怎麼就忘了我是要練習日語的呢……)。大師傅這是新開的店,還沒有做宣傳。每天從晚上7點營業到淩晨5點。大師傅最喜歡的本國明星是酒井法子……最後我們還給這家D’s Kitchen建了個大眾的頁面,不知道會不會有小夥伴看到後去光顧呢?緣,妙不可言。

綠蟻醅新酒,紅泥小火爐。酒品著,菜嘗著,話侃著,不知不覺就到了零點。走出大樓,天空中又開始飄起了雪。路上的行人喊著“Happy New Year”,與素昧平生的人擊掌相慶……然後我光顧著感受氣氛忘了拍下來!

「白天在“北(海道)大”迷路,就近走進一幢教學樓就遇到了發地圖的大爺;晚上各家店不是排長隊就是被預定,正準備去便利店吃泡面時,走進了一家只有店長一個人的新居酒屋,享受了一把專屬服務...可以稱作是“推開一扇門總會有你想要的”了。」

新的一年,祝願大家都能推開一扇新的門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