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新時代青年說·讀書|習近平感謝的這位澳大利亞人是誰?

引言

新年伊始, “新時代青年說·讀書”的《青聲習語》專題與小夥伴們如約相見了。 書香可飄十裡, 閱讀可益一生。 卷帙浩繁, 做一次“朗讀者”,

分享一本喜歡的書。 拓展視野思維、交流心得思考、提升文藝趣味, 一同在讀書中學習、成長。 來自全國的青年朗讀愛好者為您一同分享《習近平講故事》。 歡迎加入我們, 成為“青春讀書會”的一員, 相約每週二、四晚9點, 不見不散。

唱革命歌曲的自由戰士

朗讀者:譚志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

大家好, 我是靠譜青年朗讀志願者譚志, 今天由我為您繼續朗讀《習近平講故事》。

中國和辛巴威雖然遠隔萬里, 但聯結兩國人民的傳統友誼深厚而牢固。 在辛巴威民族解放鬥爭時期, 兩國人民並肩戰鬥, 結下了難忘的戰友情。 我聽說, 許多當年在中國國內和坦尚尼亞納欽圭阿營地接受中方培訓的辛巴威自由戰士, 至今仍會哼唱《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等歌曲, 這令我非常感動。

——在辛巴威媒體發表的署名文章《讓中津友誼綻放出更加絢麗的芳華》(2015年11月30日)

2015年12月, 習近平對辛巴威進行國事訪問, 這是他首次訪津。 在臨行前發表的這篇文章裡, 習近平以辛巴威自由戰士會唱《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為例,

回顧在辛巴威民族解放鬥爭時期, 兩國人民並肩戰鬥結下的難忘戰友情, 正是要說明, 中津傳統友誼源遠流長, 歷久彌堅, 也借此表達中國永遠不會忘記老朋友。

回顧歷史, 是為了展望未來。 “中津兩國不僅要做政治上的好朋友, 還要做發展中的好夥伴”。 正如習近平指出的, 中津兩國作為真正的全天候朋友, 要將中津友好更多轉化為深化務實合作的動力, 促進共同發展繁榮。 “中津友誼源于兩國真誠友好、重情守義的文化傳統, 源於兩國共同遵循的獨立自主、相互尊重等對外關係基本原則, 源於兩國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的共同使命。 ”

我為您的朗讀就到這裡, 感謝收聽

不忘馬克林教授

朗讀者:陳雲鳳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

大家好, 我是靠譜青年朗讀志願者陳雲鳳, 今天由我為您繼續朗讀《習近平講故事》。

今天, 我們很高興地邀請到了格里菲斯大學的馬克林教授。 1964年, 馬克林教授首次赴華任教。 半個世紀來, 馬克林教授60多次訪華, 在親歷中國發展進步的同時, 孜孜不倦地向澳大利亞和世界介紹中國的真實情況。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 馬克林教授的兒子斯蒂芬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在中國出生的第一個澳大利亞公民。 可以說, 馬克林教授以不懈努力和真摯熱情, 為兩國人民相知相親搭建起了一座橋樑。 今年9月, 馬克林教授榮獲中國政府“友誼獎”。 我要對你及眾多澳大利亞人士為中澳友好作出的貢獻, 表示誠摯的謝意。

——《攜手追尋中澳發展夢想 並肩實現地區繁榮穩定——在澳大利亞聯邦議會的演講》(2014年11月17日)

把老朋友的故事講給後人聽, 把結識更多新朋友的故事講給世界聽, 習近平在澳大利亞聯邦議會介紹馬克林教授的故事, 生動地說明了一個道理:一座相親相知的大廈, 需要眾多國際友好人士共同搭建。

“中國人民永遠不會忘記每位朋友。”習近平在外交場合的生動細節,充分印證了這一點。3000多名日本各界對華友好人士訪華,習近平親自出席,與朋友們敘舊,為中日友好打氣;訪問印度,專門安排會見柯棣華大夫的妹妹,令她感言中國政府和人民沒有忘記柯棣華和他的家人;訪問埃及,特地會見了獲得“中國阿拉伯友好傑出貢獻獎”的友好人士,包括聯合國前秘書長加利……2014年6月,習近平宣佈,中國政府決定設立“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友誼獎”,其目的正在于鼓勵更多友好人士為傳承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精神發揮表率作用。

我為您的朗讀就到這裡,感謝收聽

“中華通惠總局”的百年往事

朗讀者:井芊予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

大家好,我是靠譜青年朗讀志願者井芊予,今天由我為您繼續朗讀《習近平講故事》。

秘魯是中國在太平洋對岸的“鄰居”。早在400多年前,中秘人民就跨越大洋,拉開了雙方交往的序幕。多年來,旅居秘魯的華僑華人同秘魯人民一道,同甘共苦,自強不息,艱苦創業,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130年前成立的“中華通惠總局”,為促進中秘關係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我瞭解到,目前,秘魯擁有中國血統的華裔約250萬人。在秘魯,西班牙語“老鄉”一詞用來專指中國後裔,中國廣東話“吃飯”一詞演變為中餐廳的統稱。中秘親如一家的友好情誼早已在兩國人民心中生根發芽。

——《同舟共濟、揚帆遠航,共創中拉關係美好未來——在秘魯國會的演講》(2016年11月21日)

需要眾多國際友好人士共同搭建。

“中國人民永遠不會忘記每位朋友。”習近平在外交場合的生動細節,充分印證了這一點。3000多名日本各界對華友好人士訪華,習近平親自出席,與朋友們敘舊,為中日友好打氣;訪問印度,專門安排會見柯棣華大夫的妹妹,令她感言中國政府和人民沒有忘記柯棣華和他的家人;訪問埃及,特地會見了獲得“中國阿拉伯友好傑出貢獻獎”的友好人士,包括聯合國前秘書長加利……2014年6月,習近平宣佈,中國政府決定設立“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友誼獎”,其目的正在于鼓勵更多友好人士為傳承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精神發揮表率作用。

我為您的朗讀就到這裡,感謝收聽

“中華通惠總局”的百年往事

朗讀者:井芊予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

大家好,我是靠譜青年朗讀志願者井芊予,今天由我為您繼續朗讀《習近平講故事》。

秘魯是中國在太平洋對岸的“鄰居”。早在400多年前,中秘人民就跨越大洋,拉開了雙方交往的序幕。多年來,旅居秘魯的華僑華人同秘魯人民一道,同甘共苦,自強不息,艱苦創業,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130年前成立的“中華通惠總局”,為促進中秘關係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我瞭解到,目前,秘魯擁有中國血統的華裔約250萬人。在秘魯,西班牙語“老鄉”一詞用來專指中國後裔,中國廣東話“吃飯”一詞演變為中餐廳的統稱。中秘親如一家的友好情誼早已在兩國人民心中生根發芽。

——《同舟共濟、揚帆遠航,共創中拉關係美好未來——在秘魯國會的演講》(2016年11月21日)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