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中國航太開啟“超級2018”!今年又有不少大事要發生!

新年伊始, 中國航太以3戰3捷、先聲奪人的氣勢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1月9日、12日、13日, 隨著長征火箭沖天而起, 高景一號03、04星, 北斗三號工程第三、四顆組網衛星、陸地勘查衛星三號被準確送入預定軌道, 3場航太發射活動都取得了圓滿成功。

接連取得的勝利不僅讓中國航太迎來了新年“開門紅”, 也昭示著2018將是中國航太極不平凡的一年。 根據中國航太科技集團此前發佈的資訊, 中國航太發射在新年裡將有望超過40次。 種種跡象表明, 屬於中國航太的“超級2018”已然開啟。

△2018年1月9日11時24分, 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 將高景一號03、04星發射升空, 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

①“嫦娥奔月”掀起高潮

今年被稱作中國航太“超級2018”, 不僅在於中國在本年度計畫實施的航太發射任務多, 更在於任務重大和艱巨。 其中, 探月工程的關鍵步驟即實施嫦娥四號任務和繼續驗證重型火箭長征五號的性能。

為了實施嫦娥四號任務, 中國計畫在2018年6月先發射一枚中繼衛星, 搭建測控通信、資料傳輸鏈路, 來確保與嫦娥四號通信暢通。 根據計畫, 嫦娥四號將於年底發射, 計畫在月球背面南極附近的艾特肯盆地軟著陸。 一旦成功, 這將是人類探測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軟著陸並進行巡視探測活動。

△“嫦娥四號”探測器2018年著陸月球背面(示意圖)/視覺中國

②“北斗”衛星發射井噴

從中國航太任務實施和規劃來看, 2018年無疑將是名副其實的“北斗年”。 在中國航太2018開年三連射中就包括兩顆北斗衛星的發射任務。 1月12日, 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和遠征一號連袂把北斗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兩顆衛星順利送入預定軌道。

根據規劃, 在2018年底前, 北斗三號將建成18顆衛星的基本系統, 具備為“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提供服務的能力。 這就意味著今年全年一共要發射16顆北斗三號衛星, 如果繼續按照“一箭雙星”的模式, 那麼全年就要進行8次發射, 除了已經進行的一次之外,

接下來還要完成7次。

△2017年11月5日, 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 以“一箭雙星”方式成功發射第24顆、第25顆北斗導航衛星 / 視覺中國

③特色衛星各有神通

1月10日, 中國航太科技集團迎來當時正在中國訪問的法國總統馬克龍。 他親切看望了中法海洋衛星研製團隊代表,

並參觀了衛星測試組裝車間。 中法海洋衛星基於中國成熟的CAST2000衛星平臺, 搭載了法國的波譜儀和中國研製的散射儀, 分別用於海浪研究和海洋監測。 該衛星于2009年立項, 中法雙方超過100位科研人員參與其中, 目前, 該衛星已進入總裝測試階段, 計畫於2018年下半年由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在我國發射。

△中法海洋衛星示意圖 / 資料圖

在2018年裡,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重大專項即高分專項將進一步發展,根據2017年6月舉行的全球航太探索大會上發佈的資訊,高分專項第六顆衛星即高分六號當時已經進入最後的總裝測試階段,而其計畫發射升空時間就安排在2018年。屆時,高分六號將會與在軌飛行的高分一號組網運行,提升系統整體效率。

④長征五號再次出征

長征五號是目前中國運載能力最大的火箭。2016年11月,該火箭成功首飛,但是在第二年7月第二次執行發射任務時失利。之後,有關部門取消了原計劃於2017年底由長征五號實施的嫦娥五號月面取樣返回任務,進行故障全面調查。航太科技集團就長征五號2018年的複出問題作出了回應,表示其將承擔東方紅五號衛星的發射任務。

天津航太長征火箭製造有限公司總經理陶鋼近日表示:“通過這半年對故障的定位、分析,我們已經查明原因,而且採取了有效措施。2018年底,長征五號將迎來新的發射任務。”

△2017年7月2日,我國在海南文昌航太發射場組織實施長征五號遙二火箭飛行任務,火箭飛行出現異常,發射任務失利 / 視覺中國

⑤商業航太異軍突起

2018年,中國商業航太將可能見證一項新紀錄的誕生:發射全國首顆以縣域命名的商業遙感衛星。2017年11月,浙江湖州德清縣人民政府、湖州莫干山高新區與長春長光衛星技術有限公司聯合對外發佈,德清一號衛星計畫於2018年1月在甘肅酒泉衛星發射升空。

△德清一號衛星示意圖/資料圖

德清一號入軌後將與長光衛星技術有限公司的吉林一號衛星組網,主要圍繞測繪、交通、水利、環保、農業多行業展開衛星遙感應用開發,打造大資料背景下的地理資訊應用市場。

此外,2018年將可能成為中國民營航太迎來里程碑發展的真正元年,標誌性事件就是北京零壹空間科技有限公司研製的智慧小型運載火箭首次發射。據瞭解,該公司是目前國內唯一一家掌握固體火箭發動機核心技術的民營企業。2017年12月22日,該公司研製的X系列火箭發動機成功進行了點火試驗,為2018年上半年實施首飛計畫奠定了堅實基礎。

責編:孫惠賢

△中法海洋衛星示意圖 / 資料圖

在2018年裡,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重大專項即高分專項將進一步發展,根據2017年6月舉行的全球航太探索大會上發佈的資訊,高分專項第六顆衛星即高分六號當時已經進入最後的總裝測試階段,而其計畫發射升空時間就安排在2018年。屆時,高分六號將會與在軌飛行的高分一號組網運行,提升系統整體效率。

④長征五號再次出征

長征五號是目前中國運載能力最大的火箭。2016年11月,該火箭成功首飛,但是在第二年7月第二次執行發射任務時失利。之後,有關部門取消了原計劃於2017年底由長征五號實施的嫦娥五號月面取樣返回任務,進行故障全面調查。航太科技集團就長征五號2018年的複出問題作出了回應,表示其將承擔東方紅五號衛星的發射任務。

天津航太長征火箭製造有限公司總經理陶鋼近日表示:“通過這半年對故障的定位、分析,我們已經查明原因,而且採取了有效措施。2018年底,長征五號將迎來新的發射任務。”

△2017年7月2日,我國在海南文昌航太發射場組織實施長征五號遙二火箭飛行任務,火箭飛行出現異常,發射任務失利 / 視覺中國

⑤商業航太異軍突起

2018年,中國商業航太將可能見證一項新紀錄的誕生:發射全國首顆以縣域命名的商業遙感衛星。2017年11月,浙江湖州德清縣人民政府、湖州莫干山高新區與長春長光衛星技術有限公司聯合對外發佈,德清一號衛星計畫於2018年1月在甘肅酒泉衛星發射升空。

△德清一號衛星示意圖/資料圖

德清一號入軌後將與長光衛星技術有限公司的吉林一號衛星組網,主要圍繞測繪、交通、水利、環保、農業多行業展開衛星遙感應用開發,打造大資料背景下的地理資訊應用市場。

此外,2018年將可能成為中國民營航太迎來里程碑發展的真正元年,標誌性事件就是北京零壹空間科技有限公司研製的智慧小型運載火箭首次發射。據瞭解,該公司是目前國內唯一一家掌握固體火箭發動機核心技術的民營企業。2017年12月22日,該公司研製的X系列火箭發動機成功進行了點火試驗,為2018年上半年實施首飛計畫奠定了堅實基礎。

責編:孫惠賢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