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要聞」共創共建“大美花溪” 顏值氣質同步提升

盤點2017年, 既有顏值擔當又有內涵氣質的“大美花溪”曬出了漂亮的成績單——

青岩古鎮景區成為貴陽首個國家5A級旅遊景區;

榮獲中國全域旅遊魅力指數排行榜區縣級第一名;

名列全省18個城區中示範小城鎮建設發展綜合指數第一:

……

2017年, 花溪區圍繞全域文化旅遊創新區建設, 實現了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 呈現出經濟穩步增長、生態持續向好、社會安定祥和、人民安居樂業、党建全面加強的良好局面。

統籌協調發展 增強發展活力和競爭力

一年來, 花溪區緊緊扭住發展第一要務, 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

嚴格落實一把手負責制和主體責任制, 緊盯全域文化旅遊創新區建設, 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產業結構調整升級, 專案建設穩步推進, 綜合實力進一步提升。

據初步測算, 全區2017年預計完成地區生產總值591.8億元, 同比增長11.7%;規模以上工業(2000萬元口徑)增加值260.4億元, 同比增長9.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264億元, 同比增長12.0%。

在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 全區煤炭企業全部關停或停產, 淘汰鋼鐵落後產能30萬噸;通過以綠色農產品“泉湧”工程為抓手, 加快久安、青黔、燕馬三大省級農業示範園區建設, 完成產值37.2億元;新建和續建重大專案7個, 全年電子資訊產業規模總量達16.2億元。

通過“三年千院”“六好院落”“五型村寨”“四在農家·美麗鄉村”等創建活動,

統籌推進農村同步發展, 完成城區棚戶區改造238戶、9個鄉鎮12個村環境綜合整治、啟動25.4公里“組組通”公路建設、啟動綠色旅遊路環線(花溪段)和花冠路(花溪段)等建設項目。

通過實施大生態戰略花溪十大行動, 加快構建山水林田湖草和諧共生的生命共同體。 目前, 全區森林覆蓋率達48.4%, 新增綠地20萬平方米;城市飲用水水源達成率達100%。

全力扶貧攻堅 打硬仗提高“幸福指數”

為開創“百姓富、生態美”的新花溪, 花溪區把扶貧攻堅作為第一民生工程, 通過開展脫貧攻堅“春季攻勢”“夏季大比武”“秋季攻勢”三大行動, 全力打贏基礎設施、產業扶貧、易地扶貧搬遷、住房教育醫療“三保障”等硬仗, 共盤活資金3639.1萬元、實施扶貧項目35個、發放教育精准扶貧資金2895.99萬元。

在醫療健康扶貧方面, 加大醫療救助、臨時救助、慈善救助等幫扶力度, 農村低收入困難群體的新農合參合率、健康檔案建檔率、家庭醫生服務簽約率、健康體檢率和慢病管理率均達100%。

在產業扶貧方面, 培育茶、蔬、果、菌等特色優勢產業, 建成茶園4.7萬畝, 蔬菜種植20.7萬畝次, 發展葡萄、櫻桃等精品水果1.6萬畝, 食用菌828萬棒, 著力培育以茶葉和精品水果為主導產業、農旅融合為主要業態、生產加工銷售為一體的特色農業產業體系。

在農村“三變”改革中, 已啟動青岩鎮山王廟農夫果園、馬鈴鄉穀中村四季水果採摘園和雲中百花園、黔陶鄉黔陶村國泰大金中藥種植園、麥坪鎮康寨村現代田園綜合體五個重點農旅一體化專案。

去年, 完成18個農村“三變”改革試點工作, 實施各類專案22個, 引導農民土地入股1.7萬餘畝, 資金入股3300余萬元, 實現農民變股東7700余人, 入股農民人均增收1100餘元。

推進旅遊發展 立體式打造“全景花溪”

山清水秀是花溪的區位優勢。 近年來, 花溪區按照“全景花溪”的理念, 突出“大花園、大溪流”特色, 構建“全域為園, 全城為景”的公園城市形態, 以鄉村旅遊、文化旅遊、健康旅遊、生態旅遊、山地旅遊為方向, 對青岩古鎮、天河潭、花溪公園等核心景區及區域內的鄉村形象進行提升改造;全要素全景式打造“溪南十錦”、板橋藝術村、青岩80年代主題創意文化園、夜郎穀等休閒度假區;以花溪河為軸帶, 沿十裡河灘——孔學堂——花溪公園——黃金大道一線,

打造生態濕地休閒帶;啟動青岩國際特色旅遊小鎮、高坡國際山地戶外運動基地、恒大童世界、天河潭國際旅遊度假目的地、國家城市濕地五個世界級旅遊產品建設。

在完善旅遊配套設施方面, 啟動花溪旅遊資料中心、綠道慢行系統和貴州省遊客集散服務中心(青岩)、A級景區智慧旅遊服務體系建設, 在全省率先實施“廁所革命”, 涉旅場所免費WIFI全覆蓋。

花溪區緊扣以文“化”區這一主線, 不斷開展文化惠民活動, 成功舉辦理查·克萊德曼鋼琴音樂會、花溪首屆富美鄉村旅遊節、布依族“六月六”、苗族“四月八”等活動, 推出《新香》《走訪路上》等文藝作品, 向全世界講述花溪故事, 傳播花溪好聲音。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