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工資收入分配改革挺進深水區

國企工資決定機制改革今年將出, 薪酬分配差異化改革試點在即

2018年我國工資收入分配改革繼續向深水區挺進。 《經濟參考報》記者瞭解到, 目前我國城鄉居民收入穩步增長, 中等收入群體已經超過三億人。 2018年我國將在著眼于實現城鄉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的基礎上, 繼續開展城鄉居民增收和專項激勵計畫試點, 增加基層幹部、科教人員、技能人才等群體收入, 進一步縮小收入差距。

此外, 2018年國企薪酬改革也將大提速, 年內將出臺實施國有企業工資決定機制改革方案, 深化國有企業負責人薪酬制度改革,

開展薪酬分配差異化改革試點。

居民增收與經濟增長將基本同步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 2017年, 全國超過23個地區調整了最低工資標準, 調增幅度平均超過10%;22個省份調整了企業工資指導線, 工資增長基準線在8%左右;至少有23個省市出臺了重點群體增收激勵計畫。

2018年, 居民增收將再迎利好。 《經濟參考報》記者從權威部門瞭解到, 2018年我國將著眼于城鄉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 進一步開展城鄉居民增收和專項激勵計畫試點, 增加基層幹部、科教人員、技能人才等群體收入, 在提高人民生活水準的同時進一步擴大消費。

專家表示, 城鄉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 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也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相銜接。 隨著就業品質提升、促進居民增收舉措落地等, 2018年實現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的目標是能夠做到的。

不僅如此, 居民增收與經濟增長同步, 也將促進消費進一步擴大, 從而實現三者之間的良性互動。

有專家表示, 沒有經濟的增長, 分配就沒有可靠的物質基礎, 沒有合理的分配, 增長也會缺乏持久動力和穩定的社會環境。 唯有不斷提高居民收入水準, 擴大內需和居民消費, 我國經濟才能真正獲得長期可持續發展的基礎。

在北京師範大學中國收入分配研究院副院長萬海遠看來, 實現居民收入與經濟增長同步, 其根本著眼點在於促進居民收入增長, 核心是通過再分配政策降低收入分配差距。

縮小收入分配差距仍是重中之重

中國社科院發佈的2018年社會藍皮書顯示, 2017年中國國民經濟平穩增長, 中等收入者比重呈現快速增長趨勢。

國家統計局綜合司副司長、新聞發言人毛盛勇日前表示, 據保守測算, 目前我國中等收入群體已超過三億人, 大致占全球中等收入群體的30%以上。 毛盛勇指出, 目前對於中等收入群體的界定, 世界銀行提出的相關標準比較通用。 按照世界銀行的標準, 中等收入標準為成年人每天收入在10至100美元之間, 即年收入3650到6500美元。

根據中國社科院日前發佈的《中等收入群體的分佈與擴大中等收入群體的戰略選擇》報告, 中國大約有4.5億多人口屬於中等收入家庭。

如果將中間收入群體、中上收入群體和高收入群體相加在一起, 則大約有6億人口屬於中等收入以上收入家庭。

北京師範大學中國收入分配研究院執行院長李實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根據中國收入分配研究院提出的最新標準, 我國中等收入群體規模目前已經超過30%, 到2025年將達到50%。 “當然前提是中國的經濟增長和居民收入增長要超過國際平均水準, 這才能保證中國中等收入群體規模不斷增加。 ”

李實進一步指出, 只有縮小收入差距才能不斷提高中等收入群體規模。 中國目前是中等收入國家, 不久的將來會成為高收入國家, 從這個意義上說, 縮小收入差距至關重要。

在工資收入分配改革目標中,

人社部明確提出, 到2020年工資收入分配制度更加健全, 分配格局更合理、更有序, 分配差距進一步縮小。 到2035年, 實現“中等收入群體比例明顯提高”。

恒豐銀行研究院商業銀行研究中心主任吳琦指出, 全面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是“十三五”期間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必然要求和重要支撐。 “一方面, 要通過完善收入分配激勵政策推動七大群體中的偏低收入群體進入中等收入群體;另一方面, 要通過資本所得、財產所得稅收征管機制來避免七大群體中的中等收入群體滑落到低收入群體。 ”

國企薪酬改革今年將大提速

國企薪酬改革也將在2018年進入大提速階段。 人社部部長尹蔚民在全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會議上透露, 2018年將儘快出臺實施國有企業工資決定機制改革意見,深化國有企業負責人薪酬制度改革,積極穩妥開展薪酬分配差異化改革試點,穩慎把握最低工資標準的調整頻率和幅度。

曾供職于國資委企業改革局的複星集團重大部投資總監陳俊豪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當前推進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有望更好地解決國企選人用人和考核激勵方面的諸多痛點。建議進一步完善規則體系,使國企薪酬制度改革有據可依;在厘清政府和市場邊界的基礎上,考慮到處於不同發展階段、不同行業企業的差異性,改革工資總額制度,更多地交由企業的董事會或管理層來考核和激勵,適應企業充分參與市場競爭的需要;對基本工資收入進行規範,防範不合理的收入差距。

對於薪酬分配差異化改革試點,陳俊豪認為,隨著混合所有制經濟的深入推進和知識資本重要性的日益提高,當期發放的基本工資收入將只是國企員工薪酬的一部分,全口徑收入應根據要素的貢獻來進行合理分配,更加鼓勵核心骨幹員工通過資本和智慧財產權、專利技術入股企業,取得相應的中長期股權激勵收入,從而更好地增強國有企業活力。“在積極穩妥開展薪酬分配差異化改革試點的基礎上,希望儘快形成試點經驗進行推廣,以進一步落實勞動、人事、分配三項制度改革。”陳俊豪說。

人社部也明確,完善按要素分配的體制機制,著力形成合理有序的工資收入分配格局,是2018年工資改革的重點。

國家發改委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李清彬指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不是單一領域的改革,而是一系列制度體系的構建與完善,需要多個部門協同推進。在制度改革推進中,不應拘泥於相關指標本身,而要綜合考慮經濟結構變化、要素條件變化,構建和健全更加公平的制度,在起點平等、規則公平和結果合理上多管齊下、形成合力。

責編:王菀

2018年將儘快出臺實施國有企業工資決定機制改革意見,深化國有企業負責人薪酬制度改革,積極穩妥開展薪酬分配差異化改革試點,穩慎把握最低工資標準的調整頻率和幅度。

曾供職于國資委企業改革局的複星集團重大部投資總監陳俊豪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當前推進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有望更好地解決國企選人用人和考核激勵方面的諸多痛點。建議進一步完善規則體系,使國企薪酬制度改革有據可依;在厘清政府和市場邊界的基礎上,考慮到處於不同發展階段、不同行業企業的差異性,改革工資總額制度,更多地交由企業的董事會或管理層來考核和激勵,適應企業充分參與市場競爭的需要;對基本工資收入進行規範,防範不合理的收入差距。

對於薪酬分配差異化改革試點,陳俊豪認為,隨著混合所有制經濟的深入推進和知識資本重要性的日益提高,當期發放的基本工資收入將只是國企員工薪酬的一部分,全口徑收入應根據要素的貢獻來進行合理分配,更加鼓勵核心骨幹員工通過資本和智慧財產權、專利技術入股企業,取得相應的中長期股權激勵收入,從而更好地增強國有企業活力。“在積極穩妥開展薪酬分配差異化改革試點的基礎上,希望儘快形成試點經驗進行推廣,以進一步落實勞動、人事、分配三項制度改革。”陳俊豪說。

人社部也明確,完善按要素分配的體制機制,著力形成合理有序的工資收入分配格局,是2018年工資改革的重點。

國家發改委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李清彬指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不是單一領域的改革,而是一系列制度體系的構建與完善,需要多個部門協同推進。在制度改革推進中,不應拘泥於相關指標本身,而要綜合考慮經濟結構變化、要素條件變化,構建和健全更加公平的制度,在起點平等、規則公平和結果合理上多管齊下、形成合力。

責編:王菀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