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破解“空心筆桿子”問題須上下同治

作者:陳朋

基礎不牢, 地動山搖, 基層、基礎工作一直備受關注。 近期, 在機關工作中, 一些幹部把大量時間精力投入到材料撰寫的問題再次觸動了人們的神經。 在感慨基層幹部背負繁重工作壓力的同時, 人們也憂慮這些幹部陷入“從材料中來, 到材料中去”的作風當中, 並將這些人稱為“空心筆桿子”。

“空心筆桿子”問題確實在一定程度上映射出一些幹部的工作狀態, 尤其是反映出不務實功、大搞形式主義的不良作風。 因此, 破解“空心筆桿子”問題, 首先需要各級領導幹部求真務實, 發揚黨的實事求是、深入群眾的優良傳統。

“空心筆桿子”問題在各個層面不同程度地存在, 亟須上下同治。

求真務實是共產黨人必須具備的政治品格, 也是檢驗工作狀態的試金石。 “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幹出來的。 不幹, 半點馬克思主義都沒有。 ”20世紀20年代, 為準確瞭解農民運動的真實情況, 毛澤東步行700多公里, 奔赴湘鄉、湘潭、衡山、醴陵、長沙五縣實地考察農民運動, 在此基礎上寫出了《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這篇重要的馬列主義文獻。 試想, 如果像今天的某些“空心筆桿子”一樣, 不是腳踏實地、認認真真搞調研, 而是關在辦公室裡冥思苦想, 合計著如何讓文稿合轍押韻、對仗華麗, 怎麼能寫出“文字精練, 耐人尋味”的調研報告?

“空心筆桿子”問題的癥結往往在於“上行下效”。

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 一個重要原因在於政績評價體系。 有些地方政府為了完成上級下達的各項考核指標和重要任務, 採取數量化任務分解的管理方式和物質化的評價體系, 一級一級往下考核直至基層一線, 甚至要求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 然後根據完成情況進行“一票否決”式獎懲。 公允地說, 壓力型機制在保持政策連貫性、保持政令暢通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但是, 其產生的負面效應也是不容忽視的。 “空心筆桿子”問題很大程度上與此相關。 當上級政府以文字材料為主要參照、以“看資料、看臺賬、聽彙報”考核政績時, 下級政府自然就會用材料“說話”、拿材料“邀功”、以材料“取勝”。

實際工作中, 不少幹部發出這樣的感慨:文字工作壓力大、文稿工作苦,

但是, 這就是上面的考核方法。 由此可見, 破解“空心筆桿子”難題, 在狠抓工作作風的同時, 還必須革除壓力型機制的消極弊端, 減少機關工作“埋頭碼字”以應付考核的情況。 如果不能正視體制上的問題, 單純要求告別文牘主義, 終究是不得要領。

九層之台, 起於累土, 我們黨一直高度重視基層、基礎工作。 解決好“空心筆桿子”問題, 需要上下同治, 只有這樣, 才能真正告別文山會海, 使領導幹部把更多精力放在為民辦實事上。

(作者:陳朋, 系江蘇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