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不斷開創廣東新時代改革開放新局面

黨的十九大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確立為我們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 將堅持全面深化改革列入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 賦予改革新的時代使命。 改革開放是廣東最突出的特點和優勢。 廣東省委將根據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要求, 繼續保持改革精神,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 立足全省一盤棋、服從服務全國大局和對標國內外先進標準, 再創改革開放新局面, 更好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南粵大地落地生根,

結出豐碩成果。

 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開創新時代改革開放新局面提供了科學理論指導和行動指南

黨的十八大以來, 習近平總書記科學分析新時代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新特點, 系統回答了全面深化改革“為什麼改”“往哪兒改”“為誰改”“怎麼改”“如何改到位”等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 極大豐富和發展了改革開放認識論和方法論, 成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 為開創新時代改革開放新局面提供了強大的思想武器。

發出新時代改革開放的動員令。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 “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 也是決定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 “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 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發展社會主義、發展馬克思主義。 ”報告將全面深化改革貫穿於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各個方面, 為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推進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行動綱領, 是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宣言書、動員令, 充分展現了黨中央將改革進行到底的堅定決心和政治擔當。

指明新時代改革開放的總方向。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 “無論改什麼、改到哪一步, 堅持黨對改革的集中統一領導不能變, 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總目標不能變,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改革價值取向不能變”。

在我國社會深刻變革和對外開放不斷擴大的背景下,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這三個“不能變”, 為新時代改革開放指明了前進方向。 各領域的改革都必須在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下進行。 改革是為了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這個總目標不能變。 全面深化改革必須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根本方向, 堅持人民群眾關心什麼、期盼什麼, 改革就抓住什麼、推進什麼, 做到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應, 努力使改革符合廣大人民群眾意願、得到廣大人民群眾擁護。

提出新時代改革開放的新要求。 黨的十九大作出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和社會主要矛盾轉化的重大政治論斷,

要求改革開放必須立足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的新變化來謀劃和推進。 十九大明確“兩個15年”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目標的階段安排, 要求我們必須咬定總目標去謀劃和推進新時代的改革開放。 十九大圍繞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党的建設作出一系列新的戰略部署, 要求我們必須堅決遵循這些頂層設計, 全面梳理新提出的改革任務和舉措, 加大力度推進落實。

二、立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 清醒把握廣東改革開放面臨的“變”與“不變”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 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發生深刻變化, 但是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

這種“變”與“不變”的辯證關係體現在廣東改革開放的方方面面。 廣東要用辯證的思維來把握“變”與“不變”, 既要看到“不變”的一面, 保持戰略定力和戰略耐心, 不提超越階段的改革目標, 不做不切實際的事情;又要看到“變”的一面, 與時俱進地理清完善改革思路、改革方法、改革舉措, 在“變”與“不變”中把各項事業不斷推向前進。

發展作為第一要務沒有變, 但發展理念和發展方式變了。 廣東雖然是經濟大省, 綜合經濟實力走在前列, 但是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 既有珠三角與粵東西北發展不平衡問題, 也有粵東西北發展不充分問題, 還有特大型城市的治理問題、平安廣東建設問題、生態環境治理問題等等, 都需要通過改革的思路、改革的辦法來破解。作為改革開放先行地的廣東,發展是解決一切問題的前提和基礎,沒有扎扎實實的發展成果,解決這些問題就無從談起。廣東要牢牢扭住發展第一要務,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動搖,但發展不能再走老路,必須客觀、辯證認識改革新矛盾,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發展品質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

改革開放作為廣東發展的“關鍵一招”沒有變,但改革的任務和要求變了。改革開放以來,中央始終要求廣東在改革開放中發揮視窗作用、試驗區作用、排頭兵作用,廣東也不負重托,敢為天下先,經濟社會發展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進入新時代,廣東推進改革的歷史條件和任務要求都發生了很大變化。全面深化改革,中央立足全域進行頂層設計和總體規劃,搭建改革的“四梁八柱”。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推進改革,必須把遵循頂層設計與改革創新統一起來。一方面,廣東要自覺與中央要求對標對表,確保改革方向正確,確保改革於法有據,規矩不能破,紅線不能碰。另一方面,在中央頂層設計下有廣闊的探索空間,廣東結合實際推進改革,大有可為。要觀照全域,勇於實踐,推動廣東改革在新起點上續寫新篇章。

為人民謀幸福的根本宗旨和初心沒有變,但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的內涵和方式變了。帶領人民創造美好生活,不斷增進人民群眾福祉,始終是共產黨人的初心。改革開放以來,廣東人民的生活水準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廣泛,對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提出了許多新要求。廣東要積極回應人民群眾的改革訴求,通過一項項改革舉措,把人民群眾的美好願望一個個變為現實。在這個過程中,要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基本國情,既盡力而為,又量力而行,把有限的資源用在改革“刀刃”上,發揮好群眾在改革中的主體作用,引導和帶領群眾在參與改革中提升幸福感,在奮鬥過程中增強獲得感。

 三、弘揚“先行一步”的改革創新精神,站在更高起點謀劃和推進新時代的改革開放

黨的十九大開啟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廣東省委十二屆二次全會審議通過了《關於持續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南粵大地落地生根結出豐碩成果的決定》,在全省開展“大學習、深調研、真落實”活動,按照十九大的重大戰略部署科學謀劃新時代改革開放,奮力把廣東建設成為向世界展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視窗”和“示範區”。

狠抓改革重點任務和關鍵環節,為廣東發展注入新的體制機制活力。嚴格按照中央頂層設計,加強對改革重點和突破口的研究,抓好改革重點任務和關鍵環節,排出優先次序,帶動改革整體推進、取得突破。在經濟建設方面,重點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加快“信用廣東”平臺建設、公平競爭審查制度建設等。在行政管理方面,重點加快“數字政府”建設、事業單位分類改革、投資審批制度改革等。在文化建設方面,重點深化國有文化管理體制改革等。在社會治理和民生方面,重點深化基層治理創新,加快醫療聯合體建設、教育公平機制建設等。在生態文明建設方面,重點深化生態文明制度改革等。在党的建設方面,重點加強党的建設制度改革、監察體制改革等。

建立珠三角和粵東西北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著力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廣東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最突出的是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廣東將建立更加有效的區域協調發展機制,統籌珠三角和粵東西北一體化發展,充分發揮珠三角輻射帶動作用,在更高起點上持續推動粵東西北地方加快發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建立健全促進城鄉融合發展的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扎實推進扶貧攻堅,走產業扶貧等“造血式”幫扶路子,增強貧困地區發展內生動力。補齊民生社會事業短板,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解決住房、教育、養老、醫療衛生等重大問題。發揮廣州、深圳、東莞等創新發展優勢,建設“廣深科技創新走廊”,全力打造“中國矽谷”。

以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為抓手,構築廣東對外開放新優勢。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廣東為全國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提供支撐。廣東將在加快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和自主性的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方面積極努力。深度參與“一帶一路”建設,不斷拓展對外開放空間,構建以“一帶一路”為重點的對外開放新格局。深入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輻射帶動泛珠三角區域合作,形成面積5.6萬平方公里的“9+2”城市群,發展具有全球影響力和競爭力的灣區經濟。加強與京津冀、長江經濟帶等國家區域戰略協同互動,推動形成東西南北縱橫聯動發展新格局。深化自貿試驗區制度創新,積極申報自由貿易港,提升中國(廣東)自貿區建設品質,建設高水準對外開放門戶樞紐。創新對外開放體制機制,在促進雙向投資、推動貿易便利化、構建新型經濟合作模式等方面積極探索,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

創新社會治理思路,加強法治廣東和平安廣東建設。黨的十九大報告對深化依法治國實踐、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作出全面部署。廣東將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努力把廣東建設成為全國最安全穩定、最公平公正、法治環境最好的地區。堅持鐵腕治亂、重拳懲惡,充分發揮黨的政治優勢,打一場社會安全穩定的攻堅戰。加快構建法治化營商環境,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有效維護國家安全,切實把好國家政治安全“南大門”。提升社會治理社會化、法治化、專業化水準,提升風險預警預測預防能力,有效化解各類社會矛盾。深化司法體制綜合配套改革,全面落實司法責任制,努力讓執法司法更公正、更高效、更權威。

深化生態文明建設體制改革,加快建設美麗廣東。廣東將深刻認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堅持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推進綠色發展,以綠色為尺規引領產業轉型升級,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構建生態保護體系,實施好主體功能區戰略,切實改善城鄉人居環境,讓生態文明成為群眾自覺的追求,共建美麗廣東。

都需要通過改革的思路、改革的辦法來破解。作為改革開放先行地的廣東,發展是解決一切問題的前提和基礎,沒有扎扎實實的發展成果,解決這些問題就無從談起。廣東要牢牢扭住發展第一要務,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動搖,但發展不能再走老路,必須客觀、辯證認識改革新矛盾,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發展品質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

改革開放作為廣東發展的“關鍵一招”沒有變,但改革的任務和要求變了。改革開放以來,中央始終要求廣東在改革開放中發揮視窗作用、試驗區作用、排頭兵作用,廣東也不負重托,敢為天下先,經濟社會發展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進入新時代,廣東推進改革的歷史條件和任務要求都發生了很大變化。全面深化改革,中央立足全域進行頂層設計和總體規劃,搭建改革的“四梁八柱”。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推進改革,必須把遵循頂層設計與改革創新統一起來。一方面,廣東要自覺與中央要求對標對表,確保改革方向正確,確保改革於法有據,規矩不能破,紅線不能碰。另一方面,在中央頂層設計下有廣闊的探索空間,廣東結合實際推進改革,大有可為。要觀照全域,勇於實踐,推動廣東改革在新起點上續寫新篇章。

為人民謀幸福的根本宗旨和初心沒有變,但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的內涵和方式變了。帶領人民創造美好生活,不斷增進人民群眾福祉,始終是共產黨人的初心。改革開放以來,廣東人民的生活水準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廣泛,對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提出了許多新要求。廣東要積極回應人民群眾的改革訴求,通過一項項改革舉措,把人民群眾的美好願望一個個變為現實。在這個過程中,要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基本國情,既盡力而為,又量力而行,把有限的資源用在改革“刀刃”上,發揮好群眾在改革中的主體作用,引導和帶領群眾在參與改革中提升幸福感,在奮鬥過程中增強獲得感。

 三、弘揚“先行一步”的改革創新精神,站在更高起點謀劃和推進新時代的改革開放

黨的十九大開啟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廣東省委十二屆二次全會審議通過了《關於持續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南粵大地落地生根結出豐碩成果的決定》,在全省開展“大學習、深調研、真落實”活動,按照十九大的重大戰略部署科學謀劃新時代改革開放,奮力把廣東建設成為向世界展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視窗”和“示範區”。

狠抓改革重點任務和關鍵環節,為廣東發展注入新的體制機制活力。嚴格按照中央頂層設計,加強對改革重點和突破口的研究,抓好改革重點任務和關鍵環節,排出優先次序,帶動改革整體推進、取得突破。在經濟建設方面,重點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加快“信用廣東”平臺建設、公平競爭審查制度建設等。在行政管理方面,重點加快“數字政府”建設、事業單位分類改革、投資審批制度改革等。在文化建設方面,重點深化國有文化管理體制改革等。在社會治理和民生方面,重點深化基層治理創新,加快醫療聯合體建設、教育公平機制建設等。在生態文明建設方面,重點深化生態文明制度改革等。在党的建設方面,重點加強党的建設制度改革、監察體制改革等。

建立珠三角和粵東西北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著力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廣東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最突出的是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廣東將建立更加有效的區域協調發展機制,統籌珠三角和粵東西北一體化發展,充分發揮珠三角輻射帶動作用,在更高起點上持續推動粵東西北地方加快發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建立健全促進城鄉融合發展的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扎實推進扶貧攻堅,走產業扶貧等“造血式”幫扶路子,增強貧困地區發展內生動力。補齊民生社會事業短板,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解決住房、教育、養老、醫療衛生等重大問題。發揮廣州、深圳、東莞等創新發展優勢,建設“廣深科技創新走廊”,全力打造“中國矽谷”。

以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為抓手,構築廣東對外開放新優勢。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廣東為全國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提供支撐。廣東將在加快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和自主性的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方面積極努力。深度參與“一帶一路”建設,不斷拓展對外開放空間,構建以“一帶一路”為重點的對外開放新格局。深入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輻射帶動泛珠三角區域合作,形成面積5.6萬平方公里的“9+2”城市群,發展具有全球影響力和競爭力的灣區經濟。加強與京津冀、長江經濟帶等國家區域戰略協同互動,推動形成東西南北縱橫聯動發展新格局。深化自貿試驗區制度創新,積極申報自由貿易港,提升中國(廣東)自貿區建設品質,建設高水準對外開放門戶樞紐。創新對外開放體制機制,在促進雙向投資、推動貿易便利化、構建新型經濟合作模式等方面積極探索,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

創新社會治理思路,加強法治廣東和平安廣東建設。黨的十九大報告對深化依法治國實踐、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作出全面部署。廣東將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努力把廣東建設成為全國最安全穩定、最公平公正、法治環境最好的地區。堅持鐵腕治亂、重拳懲惡,充分發揮黨的政治優勢,打一場社會安全穩定的攻堅戰。加快構建法治化營商環境,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有效維護國家安全,切實把好國家政治安全“南大門”。提升社會治理社會化、法治化、專業化水準,提升風險預警預測預防能力,有效化解各類社會矛盾。深化司法體制綜合配套改革,全面落實司法責任制,努力讓執法司法更公正、更高效、更權威。

深化生態文明建設體制改革,加快建設美麗廣東。廣東將深刻認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堅持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推進綠色發展,以綠色為尺規引領產業轉型升級,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構建生態保護體系,實施好主體功能區戰略,切實改善城鄉人居環境,讓生態文明成為群眾自覺的追求,共建美麗廣東。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