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體育>正文

U23國足連續三屆小組未出線,中國足球問題出在哪兒了?

U23亞洲杯連續三屆小組沒有出線, 就不能完全用裁判因素來解釋了。

之前的兩屆分別是咋2010年和2014年。

2010年的U23國足對應的是87年齡段,

而這個年齡段的球員在成長期剛好碰到中國足球的低谷期。 不僅沒人願意讓孩子踢球, 甚至連看中國隊比賽的人都很少, 是名副其實的低谷。

到現在, 這個年齡段的球員也就是三十歲上下的球員, 正是經驗豐富的當打之年。 但現在國內這個年齡段的球員恰恰是個明顯的斷層, 優秀球員少之又少。 在當時, 自然也是這些人出征, 成績不好理所當然。

上一屆是2014年, 對應的應當是1991年以後出生的球員。 這個時期的中國足球仍然在低谷, 踢球的人口基數比較小。 目前過呢比較優秀的主要是武磊, 張稀哲這些人。 但他們都沒有參加上一屆比賽, 而是韋世豪參加了比賽。

這一次對應的應該是1995年以後出生的球員, 也就是韋世豪這一批球員。 隨著國內聯賽在2010年以後逐漸走出穀底, 到現在已經處於火爆到瘋狂的程度, 踢球的人數是增加了的。 年輕球員的體能, 身體對抗能力和技戰術水準都已經有了比較大幅度的提高。

但與之前兩屆的情況相似的是, 國足仍然在大有希望的情況下非常遺憾的倒在了小組賽。

而且, 都碰到了非常糟糕的裁判, 判罰尺度明顯對兩邊不一致。

問題是, 這一次第一場大勝同組最弱對手後, 第二場比賽也是有機會取勝的, 如果第二場能夠拿下來, 至少是拿到一分, 那麼最後一場的形勢就完全不同了。 可是卻非常遺憾的輸掉了那場比賽。

對烏茲別克斯坦的那場比賽, 裁判判罰是沒有什麼明顯的傾向性的, 而且對方的進球也是在開場十三分鐘的時候, 後面還有八十分鐘留給中國隊來扳平甚至反超。 但在上半場後半段和下半場占盡優勢的情況下依然無法破門得分, 這就不能怪別人了, 只能說自己有問題。

國足第三場比賽的形勢和上一場烏茲別克斯坦面臨的形勢差不多, 都是對手早早就取得了進球, 自己面臨比較大的壓力。 但比較之下, 明顯是烏茲別克斯坦在戰術思想的統一性和戰術紀律上要強于國足。

所以, 雖然小組賽最後一場確實有裁判因素, 但更重要的還是要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畢竟機會是公平的,

沒有抓住第二場的機會, 就已經失去了主動權, 第三場就已經非常被動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