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奮進新時代 開啟新征程——2017年全省宣傳思想文化工作述評

新時代, 號角響亮;新征程, 催人奮進。

回眸2017, 全省宣傳思想文化戰線緊緊圍繞迎接、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這條主線, 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深入人心落地生根。 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圍繞中心、服務大局, 凝聚起全省人民奮進新時代、開啟新征程的磅礴力量, 為我省推動新一輪全面振興發展營造了濃厚的輿論氛圍、提供了有力的精神支援。

高舉偉大旗幟——

新思想根植吉林大地

2017年10月召開的黨的十九大, 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確立為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

樹起了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的思想旗幟、中國人民的精神旗幟。

旗幟指引方向。 全省各級黨委(黨組)中心組專題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 以中心組學習帶動全省黨員幹部學習, 以黨員幹部學習帶動全省人民群眾學習, 迅速掀起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熱潮。

“結合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計畫, 以中國一汽為代表的汽車製造業如何增強創新力和競爭力?”“十九大報告提出, 要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 那麼作為一線工人, 怎樣才能接近‘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這個目標?”……2017年11月9日下午, 一汽集團轎車公司的會議室裡熱鬧非凡, 討論聲此起彼伏。 來自中央宣講團的成員與企業幹部職工代表面對面互動交流, 把黨的十九大精神及時準確地傳達到基層。

這是我省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活動的一個縮影。 過去一年, 理論宣傳與學習熱潮在吉林大地不斷掀起:

——設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新時代傳習所”、全媒體理論宣傳欄目“好好學習”, 推動黨的十九大精神進企業、進農村、進機關、進校園、進社區、進軍營、進網路, 推動党的創新理論深入人心、家喻戶曉。

——在全省廣泛建立起“新時代傳習所”這一覆蓋城鄉、持續發揮作用的理論傳播轉化平臺和陣地網路, 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紮根基層、服務群眾, 為新時代吉林全面振興發展提供了信仰支撐和實踐力量。

目前, 省內共成立“新時代傳習所”10480個,

已開展宣傳宣講活動30余萬場。 推動“新時代傳習所”與“e支部”融合發展, 建立“新時代傳習所·党的建設雲平臺-e支部”。 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兩次報導了我省“新時代傳習所”的做法, 《焦點訪談》欄目也對“新時代傳習所”的做法進行了專題深入報導。

——實施“百千萬工程”, 即建立100個“新時代傳習所”示範點, 徵集1000個宣講案例教材, 培訓10000名“新時代傳習所”宣講員。 常態化開展基層宣講員、理論志願者培訓, 賦予党的創新理論大眾化通俗化的旺盛生機和活力。

——大力推進思想理論工作“四大平臺”建設。 緊緊依託“四大平臺”統籌理論工作資源, 協同推進、精准發力, 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研究成果有了新提升, 馬克思主義學院建設取得新進展,

我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作用逐步增強, 報刊網路理論宣傳陣地影響力不斷擴大。

學懂、弄通、做實, 宣傳思想文化戰線以一系列扎實有效的舉措, 引領全省人民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的十九大精神上, 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黨的十九大確定的各項任務上。

堅守輿論陣地——

奏響新時代的最強音

“團結穩定鼓勁、正面宣傳為主, 是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必須遵循的基本方針。 ”習近平總書記對新形勢下做好黨的新聞輿論工作提出明確要求。

省委宣傳部聚焦迎接黨的十九大、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這條主線, 組織省內新聞媒體統一開設了“砥礪奮進的五年”“喜迎十九大”“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代表歸來話落實”等專題專欄,

做到會前預暖開機早時間長、會中宣傳有聲有色濃墨重彩、會後宣傳無縫銜接高潮不斷。

結合全省經濟工作和年終工作盤點, 策劃推出“奮進新時代”“高品質發展之路”融媒體採訪活動, 推動十九大精神宣傳不斷深化。

注重突發事件和熱點問題的輿論引導, 牢牢把握意識形態工作的主導權, 確保輿情平穩可控。

同時, 積極推動媒體融合發展, 提升主流媒體的引導力。 加快推動媒體融合工作, 在採編平臺、傳播管道、品牌產品打造等重要領域有所突破。 在外交部吉林全球推介活動中, 累計推出融媒體報導3.6萬餘篇(條), 點擊量超過5.6億。

——中央廚房建設成效初顯。 吉林日報中央廚房建設取得積極進展, 目前第一期中央廚房中央指揮中心招標已經完成,將於2018年投入使用。吉林人民廣播電臺成立了全媒體資訊中心,吉林電視臺完成了“中央廚房”式的全媒體融合生產和全省電視新聞資源彙聚和現場調度,並成功用於2018年跨年直播。

——兩微一端影響力不斷增強。繼彩練、吉視通、吉刻APP開通之後,吉林人民廣播電臺的沐耳也於今年上線,省直四大家主流媒體都開發了自己的移動用戶端。

積極打造一批拿得出、叫得響、傳得開的宣傳品牌,打造新聞宣傳的吉林現象。2017年,各媒體不斷加大選題策劃力度,積極推動宣傳形式手段創新。

吉林電視臺推出的“我在總書記身邊”、中國吉林網推出的“初陽的朋友圈”等產品,都以創新的表現形式贏得觀眾和線民的點贊。中央媒體也持續發力,人民日報推出的“砥礪奮進的五年吉林篇”用八個整版的篇幅全方位報導吉林振興發展成效;中央電視臺推出的迎接十九大90分鐘特別節目《還看今朝吉林篇》引發強烈反響。

增強文化自信——

鑄牢共同精神紐帶

2017年的吉林,文化自信已成為發展軟實力的最好注釋。

回眸這一年,全省各級宣傳思想文化部門以核心價值觀建設為主題主線,以迎接、宣傳、貫徹十九大為重點,持續開展“吉林好人引領風尚”主題實踐活動和中小學“明德知禮工程”,推出黃大年同志這一全國重大典型,加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愛國主義教育,推動核心價值觀建設不斷取得新成績。

潮湧風正好揚帆。全省文藝工作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深入生活、紮根人民,推出了一批有影響力的優秀文藝作品,為建設新時代幸福美好吉林提供了強大的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動力。

——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大力推動文藝精品創作。

迎接黨的十九大重點獻禮影片《守邊人》在全國院線上映、電視劇《黃大年》於黨的十九大召開前在央視一套黃金時間播出,舞劇《人參》進京演出,帶給首都觀眾吉林文化的視覺盛宴。

——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弘揚主旋律,突出正能量。

在中宣部第十四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評選中,電影《老阿姨》、廣播劇《寶貝回家》、歌曲《走在小康路上》、圖書《理論自信》等四部作品成功入選。

——始終堅持創作人才隊伍優先,努力打造吉林文藝核心人才團隊。

——始終堅持增強吉林文化自信,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落地生根。

乘著改革的東風,吹響文化的號角!

一年來,我省文化體制改革步入新軌道,不斷加大改革發展力度,文化產業呈現良好發展勢頭,國有文化資產監管體制機制不斷完善。

——文化體制改革工作取得新進展。出臺了《吉林省“十三五”時期文化發展改革規劃綱要》等一系列重要改革文件。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改革、文藝院團改革、文化領域行業組織建設、省文聯省作協改革扎實推進。

——文化產業發展邁上新臺階。第十一屆東北亞博覽會於2017年9月1日-5日在長春國際會展中心舉辦,把吉林良好形象展示給世界;9月24日至30日,“吉林省文化產業培訓班”在浙江省成功舉辦,為下一步推進兩省文化產業深度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礎;長影集團實施主業創品牌、產業促發展的“雙輪驅動”戰略,成為推進文化強省建設的主力軍。

——省屬文化企業國有資產監管體制機制不斷完善。制定出臺了《吉林省省屬文化企業監督管理辦法(試行)》,該《辦法》作為推動省屬文化企業國有資產監管的基礎性規章,得到了中央改革辦和中央文改辦領導的充分肯定。

滿足群眾需求——

精神文化“獲得感”不斷增強

繁榮群眾文藝,對於堅定文化自信、激發人民創造活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重要意義。

過去的一年,全省宣傳思想文化戰線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深化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建設,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不斷滿足廣大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群眾文化獲得感不斷增強。廣泛開展吉林省市民文化節、農民文化節、文化惠農直通車·邊境行、“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書香吉林閱讀季、送演出下基層、農村電影放映等品牌活動,豐富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以“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為主題,舉辦“歡慶十九大、築夢新時代”第四屆吉林省農民文化節精品節目展演,為廣大農民搭建展示平臺;聯合舉辦“千人萬場宣講黨的十九大精神活動”走進敦化市雁鳴湖鎮小山村“新時代傳習所”活動,為小山村廣大村民送去了精彩的文藝演出,讓黨的十九大精神在村民的歡聲笑語中入心入腦;舉辦“喜慶十九大,鄉鎮影院公益電影放映”活動,讓鄉鎮農民、務工人員、中小學生、老年人、殘疾人等特定群體能就近觀看免費、低價優質的電影。整個活動期間,為城鄉居民送演出4000餘場、送電影11.8萬場、送圖書100萬冊、60萬期期刊、送春聯5萬副、送培訓1000多場次。

群眾文化設施不斷完善。加快推進貧困地區村綜合文化服務中心示範點和國貧邊境縣村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全覆蓋工程建設,配備600個省級貧困村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文化設備,新建1870個農村文化小廣場,實現了國貧縣、省貧縣和少數民族縣所有行政村農村文化小廣場全覆蓋。

公共文化服務工作體系不斷健全。制定學習宣傳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實施方案,出臺了《吉林省全民閱讀條例》《有關推進縣級文化館圖書館總分館制建設的指導意見》《吉林省戲曲進鄉村工作方案》和《“十三五”時期繁榮群眾文藝發展規劃》等,不斷健全公共文化服務工作體系。

長風破浪開新局。2018年是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站在新的歷史方位上,全省宣傳思想文化戰線將一如既往地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寫在吉林大地,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建設美好吉林提供堅強的思想保障,激蕩出新時代最強音。

吉林日報記者 李抑嬙 王超

目前第一期中央廚房中央指揮中心招標已經完成,將於2018年投入使用。吉林人民廣播電臺成立了全媒體資訊中心,吉林電視臺完成了“中央廚房”式的全媒體融合生產和全省電視新聞資源彙聚和現場調度,並成功用於2018年跨年直播。

——兩微一端影響力不斷增強。繼彩練、吉視通、吉刻APP開通之後,吉林人民廣播電臺的沐耳也於今年上線,省直四大家主流媒體都開發了自己的移動用戶端。

積極打造一批拿得出、叫得響、傳得開的宣傳品牌,打造新聞宣傳的吉林現象。2017年,各媒體不斷加大選題策劃力度,積極推動宣傳形式手段創新。

吉林電視臺推出的“我在總書記身邊”、中國吉林網推出的“初陽的朋友圈”等產品,都以創新的表現形式贏得觀眾和線民的點贊。中央媒體也持續發力,人民日報推出的“砥礪奮進的五年吉林篇”用八個整版的篇幅全方位報導吉林振興發展成效;中央電視臺推出的迎接十九大90分鐘特別節目《還看今朝吉林篇》引發強烈反響。

增強文化自信——

鑄牢共同精神紐帶

2017年的吉林,文化自信已成為發展軟實力的最好注釋。

回眸這一年,全省各級宣傳思想文化部門以核心價值觀建設為主題主線,以迎接、宣傳、貫徹十九大為重點,持續開展“吉林好人引領風尚”主題實踐活動和中小學“明德知禮工程”,推出黃大年同志這一全國重大典型,加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愛國主義教育,推動核心價值觀建設不斷取得新成績。

潮湧風正好揚帆。全省文藝工作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深入生活、紮根人民,推出了一批有影響力的優秀文藝作品,為建設新時代幸福美好吉林提供了強大的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動力。

——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大力推動文藝精品創作。

迎接黨的十九大重點獻禮影片《守邊人》在全國院線上映、電視劇《黃大年》於黨的十九大召開前在央視一套黃金時間播出,舞劇《人參》進京演出,帶給首都觀眾吉林文化的視覺盛宴。

——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弘揚主旋律,突出正能量。

在中宣部第十四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評選中,電影《老阿姨》、廣播劇《寶貝回家》、歌曲《走在小康路上》、圖書《理論自信》等四部作品成功入選。

——始終堅持創作人才隊伍優先,努力打造吉林文藝核心人才團隊。

——始終堅持增強吉林文化自信,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落地生根。

乘著改革的東風,吹響文化的號角!

一年來,我省文化體制改革步入新軌道,不斷加大改革發展力度,文化產業呈現良好發展勢頭,國有文化資產監管體制機制不斷完善。

——文化體制改革工作取得新進展。出臺了《吉林省“十三五”時期文化發展改革規劃綱要》等一系列重要改革文件。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改革、文藝院團改革、文化領域行業組織建設、省文聯省作協改革扎實推進。

——文化產業發展邁上新臺階。第十一屆東北亞博覽會於2017年9月1日-5日在長春國際會展中心舉辦,把吉林良好形象展示給世界;9月24日至30日,“吉林省文化產業培訓班”在浙江省成功舉辦,為下一步推進兩省文化產業深度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礎;長影集團實施主業創品牌、產業促發展的“雙輪驅動”戰略,成為推進文化強省建設的主力軍。

——省屬文化企業國有資產監管體制機制不斷完善。制定出臺了《吉林省省屬文化企業監督管理辦法(試行)》,該《辦法》作為推動省屬文化企業國有資產監管的基礎性規章,得到了中央改革辦和中央文改辦領導的充分肯定。

滿足群眾需求——

精神文化“獲得感”不斷增強

繁榮群眾文藝,對於堅定文化自信、激發人民創造活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重要意義。

過去的一年,全省宣傳思想文化戰線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深化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建設,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不斷滿足廣大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群眾文化獲得感不斷增強。廣泛開展吉林省市民文化節、農民文化節、文化惠農直通車·邊境行、“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書香吉林閱讀季、送演出下基層、農村電影放映等品牌活動,豐富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以“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為主題,舉辦“歡慶十九大、築夢新時代”第四屆吉林省農民文化節精品節目展演,為廣大農民搭建展示平臺;聯合舉辦“千人萬場宣講黨的十九大精神活動”走進敦化市雁鳴湖鎮小山村“新時代傳習所”活動,為小山村廣大村民送去了精彩的文藝演出,讓黨的十九大精神在村民的歡聲笑語中入心入腦;舉辦“喜慶十九大,鄉鎮影院公益電影放映”活動,讓鄉鎮農民、務工人員、中小學生、老年人、殘疾人等特定群體能就近觀看免費、低價優質的電影。整個活動期間,為城鄉居民送演出4000餘場、送電影11.8萬場、送圖書100萬冊、60萬期期刊、送春聯5萬副、送培訓1000多場次。

群眾文化設施不斷完善。加快推進貧困地區村綜合文化服務中心示範點和國貧邊境縣村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全覆蓋工程建設,配備600個省級貧困村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文化設備,新建1870個農村文化小廣場,實現了國貧縣、省貧縣和少數民族縣所有行政村農村文化小廣場全覆蓋。

公共文化服務工作體系不斷健全。制定學習宣傳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實施方案,出臺了《吉林省全民閱讀條例》《有關推進縣級文化館圖書館總分館制建設的指導意見》《吉林省戲曲進鄉村工作方案》和《“十三五”時期繁榮群眾文藝發展規劃》等,不斷健全公共文化服務工作體系。

長風破浪開新局。2018年是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站在新的歷史方位上,全省宣傳思想文化戰線將一如既往地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寫在吉林大地,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建設美好吉林提供堅強的思想保障,激蕩出新時代最強音。

吉林日報記者 李抑嬙 王超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